新品種雲龍石斑魚在福建廈門大規模培育 一年可收回成本

2020-11-26 水產頻道

數千條魚苗在一個池裡「吃喝拉撒」,但養殖池內的水質卻清澈見底。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遠離廈門市區的翔安區小嶝島上,一個個新建的白色大棚一字排開,不久前,一批「新房客」剛搬進棚內,在塑料大棚裡「安家」的竟是大大小小不同品種的各類石斑魚。

  

  由於野生石斑魚的數量十分有限,近年來,人工養殖的石斑魚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但雌雄同體的石斑魚也是最難以實現人工育苗的魚種之一。

  

  為攻克石斑魚繁育和養殖難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向我省的石斑魚養殖企業輸出科研力量——2011年,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水產研究所9個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示範基地之一。科研單位主動伸出橄欖枝與企業「聯姻」,使廈門乃至全省的石斑魚養殖產業開上了快車道。

  

  新技術:養殖池清澈見底 生產效率翻八倍

  

  在小嶝水產的養殖工廠內,剛孵化的小魚苗,幾釐米至十幾釐米長的魚寶寶,甚至近一米長的親魚都居住在廠內的數十口水泥池裡。

  

  數千條魚苗在一個池裡「吃喝拉撒」,但養殖池內的水質卻清澈見底,這都要歸功於廠內的封閉式循環水養殖系統——養殖池內排出的水經過沉澱過濾、微濾、物理及生物淨化處理、紫外線消毒殺菌等多道「清潔」工序後,再度回到池內循環使用。

  

  據小嶝水產的工作人員介紹,循環水養殖模式通過技術手段確保養殖水質健康,魚類就不容易生病,這也就意味著,養殖過程中可以基本不用藥。

  

  循環水養殖模式的經濟效益也顯而易見。小嶝水產也曾經歷過池塘養殖時代,過去,一噸水只能養殖出產10斤石斑魚,而現在,一噸循環水可以養殖60至80斤。工廠化養殖的另一個好處是石斑魚的上市時間可以人為控制,養殖效益顯著提升。

  

  新品種:壯大石斑魚隊伍 一年可收回成本

  

  在廈門唯一的石斑魚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建設示範基地裡,令人感到新奇的遠不止是「大棚養魚」。

  

  在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養殖與生物技術研究室副主任鄭樂雲教授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基地的其中一口養殖池旁,一見有人靠近池邊,一群巴掌大的石斑魚寶寶立即湧上水面,遊向人群密集處「要飯吃」。記者發現,這些小石斑魚的體表花紋與一般市面上常見的幾種石斑魚都不一樣——鄭教授揭開了它們的「身世」之謎,小魚們的爸爸是基地內的龍膽石斑魚,而媽媽則是雲紋石斑魚,去年下半年誕生的它們是國內首批規模化培育的雜交新品種雲龍石斑魚。「它們繼承了父母的優點,長得快、耐低溫、抗病力強。」鄭教授說,首批培育出的幾十萬尾魚苗已經「離家」去往全國各地的養殖基地繼續成長,壯大石斑魚家族隊伍。而對養殖業者來說,新品種魚苗的養殖性價比極高,基本上一年內就可收回成本。

  

  石斑魚養殖規模和養殖效率的提升,最終受惠的是消費者。石斑魚的身價不再高高在上,昔日每斤動輒百元的石斑魚消費也日漸向平民大眾化轉型。據小嶝水產的工作人員介紹,基地內最便宜的石斑魚品種每斤價格僅為35元左右。

  

  科研人員還將目光轉向了經濟附加值更高的石斑魚加工及其副產品的全值化和高值化利用。鄭教授告訴記者,石斑魚魚鱗和魚皮的膠原蛋白含量非常豐富,經高值化利用可製造出醫用、化妝品等功能性產品,這也是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和企業正在攜手主攻的新方向。

  

  【數字】

  

  2015年,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廈門市海洋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小嶝水產目前不僅已擁有面積達250畝的養殖基地及1000平方米的加工廠,還建成一個石斑魚種質資源庫,培育赤點石斑魚、斜帶石斑魚等7種名貴石斑魚及良種種魚1000多尾,每年可人工繁育100萬尾以上石斑魚苗,養殖商品魚20萬尾以上。


  【關鍵字】:石斑魚 廈門 水產養殖

相關焦點

  • 雜交獲得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獲市場認可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帶領課題組經過十年的準備工作和攻關階段,利用精子冷凍技術對兩種石斑魚進行雜交,得到了一種生長快、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的新品種——「雲龍石斑魚」,並獲得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頒發的2019年水產新品種證書。
  • 黃海水產研究所培育新品種 石斑魚家族添"新貴"
    課題負責人田永勝告訴記者,雲龍斑的雜交父本為體型巨大的鞍帶石斑魚,母本為肉質鮮美的雲紋石斑魚,雲龍斑兼具兩者優點。 2015年,已有十幾萬尾雲龍斑在福建等地推廣養殖,成為繼龍膽石斑、鼠龍斑等人工養殖石斑魚後的「新貴」。
  • 龍膽石斑魚大規模育苗成功
    本報訊(記者範南虹通訊員馮全英)日前,在省水產研究所試驗基地,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李孔開研究員仔細測量了該所培育的龍膽石斑魚苗後,高興地告訴記者:「這些魚苗規格整齊、活動力強,可以說我省龍膽石斑魚規模化育苗喜獲成功。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2015年以來,福建省成功研發的雜交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父本為鞍帶石斑魚、母本為雲紋石斑魚)具有生長速度快、耐低溫性強、肉質鮮美等特點。(五)苗種繁育截至目前,福建省擁有石斑魚種苗繁育企業150多家,其中省級石斑魚良種場4家,石斑魚專業人工育苗核心場6個。這些苗種繁育企業為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提供了苗種保障。
  •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陳國華:水產育種是一項長期、艱苦、繁雜的工程,需要專門知識,虎龍雜交斑的培育工作歷時十多年。石斑魚的繁殖周期較長,育成一個新品種,需要經過多代培育,經驗證達到性狀優良且穩定,建立嚴格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範。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要走標準化、規範化的道路。我們進行培育虎龍雜交斑就是根據這些要求做的。
  • ...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
    陳國華:水產育種是一項長期、艱苦、繁雜的工程,需要專門知識,虎龍雜交斑的培育工作歷時十多年。石斑魚的繁殖周期較長,育成一個新品種,需要經過多代培育,經驗證達到性狀優良且穩定,建立嚴格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範。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要走標準化、規範化的道路。我們進行培育虎龍雜交斑就是根據這些要求做的。
  • 年產10萬噸的石斑魚,身價上百億!兩位院士攜400人為它出謀劃策!
    廈門大學生物學研究員&nbsp遊欣欣構建繁育核心群體,奠定石斑新品種基礎通過斜帶石斑生長性狀相關的數量性狀定位分析(QTL),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可鑑定出與斜帶石斑生長性狀相關的單核苷酸多肽性標記(SNP)384個以及功能基因53個,基於這些SNP標記信息,開發出目標區域捕獲的石斑魚的基因分型晶片,並應用該晶片對石斑魚後備親魚進行篩選,可構建石斑魚繁育核心群體,能為奠定石斑魚新品種提供基礎研究。
  • 產業觀察日記丨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和困境
    就是這種不喜歡群居、對響動敏感,喜歡宅在礁石之中的"鐵憨憨"性格,使得石斑魚的網捕作業難以大規模、有效地進行。而依靠主要的手釣作業,則很大程度限制了對石斑魚的捕撈強度。但即使如此 ,海洋石斑魚資源依然在大量減少,有些品種甚至瀕臨滅絕。過度捕撈,尤其在它們聚集產卵時一舉捕獲,是大多數石斑魚群體面臨的主要威脅。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論壇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石斑魚新品種研究、養殖新技術及模式、銷售新趨勢、精深加工、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與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等權威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來自19所科研院校的學者和20餘家龍頭企業的代表參會。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石斑魚養殖,您是否計算了「時間成本」?
    福建地區青斑標魚(1.2-1.6斤左右)價格為29-31元/斤,1.2-1.6斤規格珍珠龍膽價格為35-37元/斤,較上月價格微跌1-2元/斤,較2016年同期價格略高10%。與2016年初石斑魚價格變化類似,元旦之後價格便開始回落,但是2016年初價格的低迷是因為國內市場需求疲軟,養殖市場存塘量居高不下導致的。
  • 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斜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鞍帶石斑魚、棕點石斑魚等生長迅速,苗種分別養殖10-18個月即可達商品規格,特別是鞍帶石斑魚養殖第二年可增重3000克以上;但它們均無法長久忍受15℃-16℃以下的低溫,所以其養殖時期和養殖地點受到很大的限制。如能開發出生長快、抗病和抗逆能力強等優勢的優良養殖石斑魚品種,必將突破當前石斑魚養殖業的瓶頸。
  • 天馬科技憑啥成為中國石斑魚市場領頭羊?2018上半年先拔得頭籌...
    5月18日,位於福建漳浦縣赤湖鎮的鑫海灣大酒店內,舉辦的「天馬科技•中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上,作為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馬科技」)副總裁何騰飛堅定地向前來參會的200名石斑魚業內人士宣布,這意味著天馬科技已有深耕石斑魚市場的充足底氣,堅定不移的朝著「打造特種水產飼料全球最大的供應商」之路邁步前行。
  • 青斑價略上漲,珍珠有所下滑,海南、廣東、福建、山東、北京石斑魚...
    養殖要豐產,更要豐收  石斑魚塘頭最新報價周四見!  石斑魚  海南:由於今年苗價較高,當前的市場價格不理想。珍珠、杉虎斑價格下降,紅東星斑價格有所上浮。總體來說,養殖戶比較惜售,魚上市量不高。  山東:山東地區的石斑魚暫未上規格,只有東方海洋有小部分石斑魚上市。故,本次報價為從南方市場運往北方地區的市場到貨價。
  • 學術進展 | 我院林浩然院士團隊完成鞍帶石斑魚全基因解析
    我院林浩然院士團隊聯合黃海水產研究所、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生長和免疫的遺傳機制
  • 直擊謝華安院士團隊培育"彩色"水稻新品種
    謝華安院士在福建南繁育種基地觀察雜交水稻後備苗頭品種   人民網福州4月25日電 「到海南島做一季試驗,開展穿梭育種,一年可以當作兩年用。」雜交水稻專家、中科院院士謝華安說,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福建氣溫低,到「天然大溫室」的海南省開展南繁育種,提高了農業試驗效率和育種進度。   所謂南繁,是指秋冬季節到海南島,從事農作物的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和種質鑑定等活動。謝華安今年76歲,參加工作已經58年,只做了一件事:讓稻穀的產量更高、米更好吃。他最喜歡的一句詩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 中國工程院麥康森院士詳解石斑魚投餵技術細節
    ,珍珠龍膽有望成為南方又一10萬噸級大規模養殖經濟魚類。然而珍珠龍膽苗種供應量少,繁育技術亟待提高,養殖模式相對落後,成活率低、產量低、養殖成本偏高;飼料應用技術落後,配合飼料普及率極低,這些問題極大地阻礙了石斑魚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據研究觀察,青石斑魚攝食周期一年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後。石斑魚生長迅速,如鮭點石斑魚,一年可長到500-600克,二齡魚體重可達1000-1500克,三齡魚體重達2000-3000克;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一齡魚體重達400-500克,二齡魚體重800-1000克,三齡魚體重達2000-3000克。 石 斑魚肉質肥美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讚譽,活魚運銷港澳市場,被奉為上等佳餚,供不應求。其價格昂貴,經濟價值高。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福建星輝水產負責人陳文輝表示:「福建可上市規格魚較少,存塘多為小規格魚,及部分超規格魚。」苗種短缺價格看漲,孵卵進度因各地溫度存差異海南部分地區受天氣反覆變化影響,水溫偏低,卵孵化情況不理想,出苗率較低,春苗價格未來看漲。僅有少數養殖戶開始投苗,現有苗種多為過冬苗,正式投苗將在清明前後開始。恆昌董事長林雄表示:「苗種已經開始做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