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2013-10-02 03: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647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如同硬幣的兩面,石斑魚產業從無到有,從零星到壯大的發展之路現今也呈現正反兩面。

  

  正面是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陸石斑魚產業誕生至今,這個高檔海水魚品種日趨成熟,種苗、養殖、飼料、病害防治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斜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的大規模產業化人工育苗技術已經成熟,可以滿足供應產業化養殖的需求;至2009年,在海南省儲備斜帶石斑魚親魚數量約有2萬尾,生產斜帶石斑魚仔魚量約2.5億尾;現行飼料的飼料係數可達1.0,飼料成本也只有8.5元/斤;目前已有以刺激隱核蟲肌動蛋白為抗原的疫苗,中和蟲體能力較強;「陸海接力」模式使得南魚北養成為可能,給北方養殖者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推進了石斑魚安全健康養殖。

  

  反面,是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中暗藏的缺陷與危機。

  

  高檔的名貴石斑魚如鞍帶石斑魚、棕點石斑魚等的人工育苗雖已成功,但還未能滿足大規模養殖的需要,難以擴大石斑魚養殖產業化規模;養殖環境惡化,地處外塘邊緣的灘涂和內灣都深受汙染,水質破壞嚴重;市場進入寒冬期,所有品種都出現有史以來的市場最低價格;飼料尚未得到普及,冰鮮雜魚大約佔總飼料用量的90%左右;目前沒有針對神經壞死病毒的特效藥,疫苗尚未轉化作商業應用;南魚北養取得突破,但石斑魚種苗生產集中在海南,配套不成熟或成北方石斑魚做大的阻力所在……

  

  暴利時代過後,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關於石斑魚的研究定向何方?無序發展之後是怎樣的調整與變革?

  

  本文從石斑魚產業的種苗、養殖、飼料、病害、南魚北養各個方面出發,集研究人員、飼料銷售人員、養殖業者對產業的觀察,呈現石斑魚產業方方面面,以期給石斑魚業內人士帶來點滴思考。

  

  種&nbsp苗

  

  名貴石斑大規模育苗待突破

一批優質石斑魚類的苗種人工繁殖尚未取得突破,難以擴大石斑魚養殖產業化規模 




 

  如能開發出生長快、抗病和抗逆能力強等優勢的優良養殖石斑魚品種,必將突破當前石斑魚養殖業的瓶頸。

  

  文/&nbsp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nbsp張勇

  

  現有養殖的石斑魚種類中,青石斑魚和赤點石斑魚可以忍耐6℃-7℃的低溫,但生長緩慢,須養殖24個月以上才能達到商品規格。斜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鞍帶石斑魚、棕點石斑魚等生長迅速,苗種分別養殖10-18個月即可達商品規格,特別是鞍帶石斑魚養殖第二年可增重3000克以上;但它們均無法長久忍受15℃-16℃以下的低溫,所以其養殖時期和養殖地點受到很大的限制。如能開發出生長快、抗病和抗逆能力強等優勢的優良養殖石斑魚品種,必將突破當前石斑魚養殖業的瓶頸。

  

  目前斜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的大規模產業化人工育苗技術已經成熟,可以滿足供應產業化養殖的需求。但其他更高檔的名貴石斑魚如鞍帶石斑魚、棕點石斑魚、豹紋鰓棘鱸等的人工育苗雖已成功,但還未能滿足大規模養殖的需要;還有一批優質石斑魚類(如青星九棘鱸、七帶石斑魚、雲紋石斑魚、駝背鱸等)的苗種人工繁育尚未取得突破,難以擴大石斑魚養殖產業化規模。

  

  今後需進一步完善苗種人工繁育技術,著力於提高苗種成活率和苗種質量;通過光照、水溫、餌料控制和激素處理等技術手段,延長親魚產卵時間,實現春秋兩季產卵,完善仔稚幼魚的培育技術,優化餌料系列配置和過渡;合理組織石斑魚苗種生產結構,將親魚培育、苗種繁育、飼料生產、苗種大規模培育等生產環節進行社會化分工,造就一批苗種繁育技術水平高、苗種生產管理完善、質量檢驗嚴格的石斑魚類苗種生產龍頭企業,達到育苗技術與設施標準化,育苗品種多樣化,育苗數量規模化,育苗質量有保證,實現石斑魚類苗種生產健康有序發展。

  

  今後將通過建立石斑魚類種質資源分析和評價技術體系,開發利用優良性狀種質資源,採用傳統育種技術(選擇育種、雜交育種、雌核發育、多倍體育種等)和分子育種技術(標記篩選、基因克隆、遺傳圖譜、QTL定位等)相結合的方式,培育出優質、高產、抗逆、抗病的石斑魚優良品種。在雜交成功獲得青龍斑、虎龍斑的基礎上,對海域特有的適合本地養殖的石斑魚種類進行雜交育種,以培育出具有生長快、抗逆抗病能力強的優良品種。優良品種培育是系統性、長期性、綜合性的建設工程,投入多,難度大,需要培植源頭創新能力,組建穩定的研發團隊,建立研發平臺和良種培育基地,加強信息交流與國內外科研合作,組織良種示範養殖與推廣等重大措施。

  

  石斑魚類繁育和養殖產業化的持續發展,取決於更加系統深入的了解石斑魚類的生殖、生長、發育、種質、遺傳、免疫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生命活動本質和規律性。可以說上述幾個關鍵性技術的創建都離不開對石斑魚類的基礎研究。因此加強石斑魚類養殖生物學基礎研究必將成為石斑魚養殖產業化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只有將和養殖相關的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解決重大的科學技術問題,才能推動石斑魚類養殖技術革新和產業化健康持續發展。

  

  養&nbsp殖

  

  寒冬期的危與機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地處外塘邊緣的灘涂和內灣都深受汙染,水質破壞嚴重 






  2013年是石斑魚產業的寒冬期,所有品種都出現有史以來的市場最低價格。為什麼市場會如此低迷呢?我們今後的路又該怎麼走?

  

  文/&nbsp海南陵水藍海洋科技養殖公司董事長&nbsp陳有銘

  

  2013年是石斑魚產業的寒冬期,所有品種都出現有史以來的市場最低價格。例如:規格的成品魚青斑低到21元/斤,珍珠龍膽僅30元/斤,老虎斑才48元/斤,東星斑也降到68元/斤,連龍膽石斑成品魚也達跳樓價的30元/斤,漁農出售的似乎不是魚而是在割自身的肉。為什麼市場會如此低迷呢?我們今後的路又該怎麼走?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觀點供大家參考。

  

  一、產能過剩

  

  所有的產品一旦產能過剩,無形的市場槓桿必將進行無情的調節。去年在第三屆全國石斑魚養殖論壇上本人就已經闡明,不是市場沒有需求,而是產量太大了,嚴重供過於求。

  

  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已有三十幾年,特別是近十年以來,種苗人工繁殖的突破為養殖產業化提供了基礎,發展已經十分迅猛。再加上2008年中國遇上寒冬,很多地方魚被凍死,下半年又遇上「黑格比」颱風,更加促進市場價格的上揚,更深層次地刺激了生產的發展。漁農由此一哄而上,拼命發展。經過幾年的積累,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產能過剩。到了2012年,所有石斑魚品種價格就一路下滑,直到2013年7月才觸底反彈。2013年8月石斑魚市場價格對比6月份的行情,才讓漁農的心情有感到一點欣慰:規格成品魚青斑已升到28元/斤、珍珠龍膽也升到34元/斤、龍膽石斑也升了兩元達到32元/斤、但老虎斑和東星斑還是沒有變化。

  

  二、發展乏力

  

  1、品種單一

  

  石斑魚的發展近五年,品種上也沒有發生新的變化,「星星啊還是那顆星星!」。雖然目前有許多業者在嘗試新的雜交品種繁育,其結果不是沒有雜交優勢,就是形成不了生產力。比如青龍斑:青斑♀和龍膽♂雜交,就沒有生長優勢,此品種食量少病害多,沒有戰鬥力;杉虎斑:杉斑♂×老虎斑♀,生長也很緩慢;鼠虎斑:老鼠斑♂×老虎斑♀,生長也慢。雜交主力軍還只能是珍珠龍膽。

  

  2、病害依舊

  

  以往發生的病害,依然「我行我素」,沒有得到攻破。如:虹彩病毒,弧菌病、由隱核蟲引起的「白點病」等,這些仍然是人工繁養殖過程中的主要障礙。

  

  3、水質惡化

  

  海南石斑魚的養殖重要階段應該是從2003年至今,從養殖場所而言外塘(低位塘和高位塘)和內灣依然是主要場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地處外塘邊緣的灘涂和內灣都深受汙染,水質破壞嚴重。今年,文昌市慧文鎮煙墩村與瓊海市長坡鎮椰林村相鄰的數百家中苗培育場成績為十幾年來最差,殘不忍睹。地處陵水縣新村鎮的新村漁港,也是「噩耗連連」。漁港經過二十幾年的養殖,底質已是嚴重惡化,幾乎天天缺氧死魚。

  

  4、組織渙散

  

  一個產業的發展應該有一個緊密的組織在指揮、協調、統籌。不是盲目的單打獨鬥,無序的擴張經營。我們的政府職能部門也沒有很好的規劃,這樣經過十幾年來「亂」發展,後果已經顯現。你塘排出來的水我抽到塘裡用,我塘排出來的水他抽到塘裡用,汙染源四處擴散,已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5、監管不力

  

  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許多部門的配合管理。尤其養殖業,更應如此。因為它和人類一樣同屬於生物範疇,牽涉到食品安全、藥物管理等方面。畜牧業國家監管很嚴,水產養殖業卻不大到位。假藥現象極為普遍,所以漁農用藥也不放心。

  

  三、機會來了

  

  1、市場回暖

  

  從2012年到現在,石斑魚市場經過一年半多的調整,原有產量也已經銷售大半,大家存(塘、池、網箱)量也賣剩不多。有大部分養殖戶本身資金不雄厚,為了周轉,也早早將魚拋售。加上中秋國慶到了,也進一步促進市場需求。

  

  2、蝦助魚勢

  

  2013年春夏兩季是近幾年來蝦價最好的季節,規格60尾一斤的南美對蝦竟然飆升到18元/斤,誘人的價格早已吸引部分漁農轉為蝦農,投資養蝦。這樣,魚產量也會進一步縮小,魚勢會轉好。

  

  3、天助魚勢

  

  海南雨水今年偏多,天氣不穩定,中苗標粗受到嚴重影響,成活率低,也為魚勢的抬頭添加籌碼。

  

  4、國家經濟形勢好轉

  

  連續幾個月來,國家經濟形勢都在穩步發展,也更加增強了消費者的信心,勢頭一片看好。

  

  四、抓住機遇

  

  1、調整生產結構,集中力量理性發展

  

  把庫存的能上市的魚抓緊上市,集中財力人力及各種生產條件發展生產。有一些品種該放棄的放棄,有一些品種該選擇的選擇。不要希望市場價格能回到以往的高價位狀態,目前的市場價格應該是非常理性的,高利潤低成本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2、綜合社會資源,穩步前行

  

  水產養殖業,牽涉到社會的各個部門,作為一個企業應該綜合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取長補短,穩步前進。穩定壓倒一切。現在的市場剛剛恢復一些,要發育到一定的價位尚需時日,所以只要有微利就應該交易,「該出手時就出手」,以保證企業自身的發展,「穩」字當頭。

  

  3、產學研結合,發展新品種

  

  一個新品種的發展往往可以形成一個新的支點。所以企業自身應著眼於未來,要有緊迫感,要發展或選育好品種。就如珍珠龍膽一樣,這四年的發展給海南石斑魚養殖業帶來非常強勁的動力。所以產學研應該聯合起來,為新品種的發展培育而努力。

  

  4、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監督、協調和引導石斑魚產業健康發展

  

  水產行業政府部門有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食品安檢部門、藥品監督檢疫局等等,應該層層聯合,環環相扣,形成一個完善的管理網,為進一步提高養殖業的發展而努力。

  

  飼&nbsp料

  

  配合飼料取代冰鮮雜魚將是大勢所趨

養殖戶選擇飼料存在兩個習慣性誤區:誤認為配合飼料生長速度比雜魚慢,低價格等於低成本 



 

  隨著石斑魚養殖規模的擴大,冰鮮雜魚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按照雜魚的平均餌料係數5.0計算,每斤魚的飼料成本需要9-12元,而使用飼料的飼料係數可達1.0,飼料成本也只有8.5元/斤。

  

  文/&nbsp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大區經理&nbsp肖林棟

  

  一、價格行情止跌企穩

  

  海南地區石斑魚主要養殖種類有青斑、珍珠龍膽、龍膽、老虎斑和東星斑。所有的品種今年上半年無一例外,價格行情持續低迷。主因一是近年來養殖規模劇增,市場供大於求;二是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不景氣,高檔消費市場低迷,導致大部分高檔水產品遭遇價格滑鐵盧。進入8月,青斑和珍珠龍膽價格逐漸回升,上升態勢有望維持到國慶期間。今年青斑養殖量明顯減少而珍珠龍膽養殖量則迅速上升,預計到今年年底,青斑價格會維持較為平穩的上升態勢,而珍珠龍膽則很有可能在年底出魚高峰期出現價格下滑。

  

  二、養殖品種分化

  

  青斑、珍珠龍膽和龍膽養殖以室外土塘和高位池為主。由於價格太低、養殖周期相對較長,今年青斑養殖量大規模縮減,大部分養殖戶轉為養殖珍珠龍膽,今年珍珠龍膽已經成為海南地區養殖量最大的石斑魚品種。未來海南地區石斑魚外塘養殖品種將形成以珍珠龍膽為主,青斑為輔的養殖格局。龍膽由於成活率低、養殖周期長、消費市場狹窄,適合少量養殖作為長期投資。

  

  老虎斑和東星斑以室內水泥池和網箱養殖為主。這兩種魚經濟價值較高,對水質要求也較高,外塘無法養殖,室內水泥池和網箱可以保持水質清新,且便於管理,因此雖然室內水泥池和網箱養殖成本較高,但仍然可以維持較高的利潤。預計這兩種魚將成為室內水泥池養殖的主要對象。

  

  三、養殖模式與成本分析

  

  海南地區主要的養殖模式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室內以水泥池為主,養殖面積小、換水量大、便於日常觀察和操作管理,但場地、人工和水電成本較高,每斤魚的上述三項成本約為10—15元。改進建議:一是改善充氣方式,提高養殖水體溶解氧含量,增加養殖密度,攤薄養殖成本;二是適當減少換水量,從1000%以上減低到300-500%,同時配合潑灑活菌,分解氨氮,調節水質;三是調整養殖種類,發揮水泥池的優勢,以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為養殖對象;四是杜絕冰鮮雜魚,採用優質高檔配合飼料,減少殘餌和糞便對水質的汙染,保持水質清新。

  

  室外養殖方式主要有土塘和高位池。土塘和高位池養殖面積較大,一般為2-4畝/口,每畝配有1臺水車式增氧機,養殖密度約為3000-5000斤/畝,飼料以冰鮮雜魚為主,配合飼料多使用在半斤以前的魚苗階段。海南沿海地區有大量的土塘資源,以前養蝦的塘可以直接用來養魚,這些土塘和高位池租賃價格較低,每畝土塘每年的租金只需400-600元,高位池每畝每年3000元左右。換水量少,根據水色,每3-7天換水30%左右,水電成本也比較低。由於水體較大且水色較濃,不利於日常觀察和管理,尤其是病害的預防和治療比較困難。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土塘和高位池將是現階段海南地區最為廣泛的養殖模式。改進建議:一是選擇優質高檔配合飼料投喂,減少因投餵冰鮮雜魚帶來的水質汙染和疾病風險,提高成活率;二是投放規格在10cm以上的健康苗種,保持魚苗在一定時間內規格整齊;三是改善充氧方式,適當提高養殖密度,提高養殖效益。

  

  四、飼料種類與成本分析

  

  冰鮮雜魚是目前石斑魚養殖主要飼料品種,大約佔總飼料用量的90%左右。近年來隨著石斑魚養殖規模的擴大,冰鮮雜魚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從1.5元/斤漲到了1.8-2.4元/斤,休漁期價格更是高達3元/斤。按照雜魚的平均餌料係數5.0計算,每斤魚的飼料成本需要9-12元,而使用飼料的飼料係數可達1.0,飼料成本也只有8.5元/斤。另外,冰鮮雜魚品質和供應都不穩定,對水質的汙染比較嚴重,攜帶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蟲,大大增加了石斑魚的疾病風險,因此使用冰鮮雜魚往往成活率比較低,換水和藥物成本相對較高。因此,配合飼料取代冰鮮雜魚將是大勢所趨。

  

  養殖戶選擇飼料存在兩個習慣性誤區:

  

  1)誤認為配合飼料生長速度比雜魚慢,這個錯誤認識的形成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前幾年市場上只有低價低質飼料,其生長效果肯定比不上冰鮮雜魚;二是使用冰鮮雜魚,規格差異會比較大,大約三分之一的頭魚確實長得快,而剩下的30%左右的尾魚則會逐漸跟下一批的頭魚分到一起養或者直接低價出售,養殖戶往往只看到頭魚和中魚的生長速度快,而忽略尾魚,綜合算下來,其實真正的生長速度跟配合飼料相差不大。

  

  2)誤認為低價格等於低成本。從表面上看,這種想法無可厚非,想通過減低投入來節約養殖成本。實際上,飼料成本=飼料價格×飼料係數,也就是說飼料成本是由飼料價格和飼料係數共同決定的,正確的做法是計算養1斤魚花多少錢,即綜合評價飼料的性價比。例如,七好飼料的價格是8.5元/斤,飼料係數是0.8-1.0,養1斤魚的成本是6.8-8.5元,而低價飼料的價格是6元/斤,飼料係數是1.4-1.6,養1斤魚的飼料成本是8.4-9.6元/斤。如果你真的要節約飼料成本,會選擇哪種飼料?因此需要根據飼料的生長性能、綜合性價比來判斷選擇飼料。

  

  病&nbsp害

  

  從疫苗開發與綜合管理入手

做培苗及標粗的漁戶承受非常大的風險,基本如賭博,魚苗平均存活率在15%以下  






  石斑魚病害日趨嚴重,是阻礙石斑魚大規模工廠化養殖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斑魚的病害防治首先應該從疫苗的開發使用和綜合管理入手,疫苗、藥物、生產管理的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石斑魚的產量及質量。

  

  文/&nbsp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nbsp謝俊鋒

  

  一、神經壞死病嚴重

  

  石斑魚病害日趨嚴重,是阻礙石斑魚大規模工廠化養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病原體的不同,石斑魚的病害主要包括寄生蟲病、細菌病和病毒病。寄生蟲病主要是由刺激隱核蟲引起的白點病,細菌病是由弧菌(溶藻弧菌和哈維氏弧菌等)引起的潰瘍病,由鏈球菌引起的敗血症,由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死亡,病毒病主要是由神經壞死病毒引起的魚苗神經壞死症及虹彩病毒引起的石斑魚死亡。

  

  在養殖密度比較大或者汙染程度較高海域進行網箱養殖的石斑魚,經常受到刺激隱核蟲(俗稱小瓜蟲)的侵染。該寄生蟲傳染性強傳染速度快,發現感染後應隔離病魚並用淡水或甲醛浸泡去除。在網箱養殖的石斑魚被感染後,漁戶通常將網箱拖至外海,利用環境的變化減輕小瓜蟲的感染情況,但效果不佳。目前已有以刺激隱核蟲肌動蛋白為抗原的疫苗,中和蟲體能力較強,但距離大規模商業應用還需時日。對於石斑魚細菌病,主要以多種抗生素結合使用來預防或治療,但抗生素的濫用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嚴重。雖然針對弧菌、鏈球菌及巴氏桿菌的基因工程疫苗已經開發成功,但能利用疫苗防治石斑魚細菌性疾病還為時尚早。另外多價疫苗或一針多苗的研究尚在進行中,對比國外的細菌病疫苗開發與應用落後不少。

  

  至於石斑魚的病毒病,尤其是神經壞死症,是導致我國南方海水養殖魚類平均成活率低於50%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導致石斑魚苗成活率在15%以下的主因。神經壞死病毒主要侵染仔稚魚階段的石斑魚,通常死亡率在90%以上。該病毒對幼魚(通常體長3釐米以上)及成魚的致死率大幅下降,但能保持在魚體內的低水平複製,使石斑魚帶毒,有利於神經壞死病毒的垂直傳播。目前沒有針對神經壞死病毒的特效藥,只有亞單位疫苗及病毒類似物(VLP)疫苗,雖然疫苗保護效果良好,但還需深入研究及轉化才能商業應用。因此做培苗及標粗的漁戶承受非常大的風險,基本如賭博,魚苗的平均存活率在15%以下。尤其是石斑魚苗的黑身病,主要是神經壞死病毒引起的多種病原體(虹彩病毒或細菌)混合感染導致,目前是束手無策,一旦發現只能放棄一整池的魚苗。

  

  石斑魚的病害防治首先應該從疫苗的開發使用和綜合管理入手。對於病害,以防為主,因此疫苗的開發應用尤其重要。西方國家(如挪威)利用疫苗防治海水養殖魚類細菌性疾病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針對寄生蟲病和病毒病也應該加強疫苗的研製開發並儘快在石斑魚的實際生產中應用。

  

  其次,病害防治應該從管理上入手。目前我國石斑魚養殖還處在粗放型小作坊式的養殖模式,漁戶的養殖水平和對病害的了解程度參差不齊,因此在養殖日常管理上差別很大,會出現同一地區漁戶有人賺大錢有人賠老本的情況,但漁戶通常歸結為運氣。其實不然,在養殖過程中的各種管理及監控才是關鍵。例如在我國還是不治之症的神經壞死症,在臺灣已經有科研與生產結合的企業很好的解決了該問題。該企業從親魚、海水、餌料、疫苗應用等涉及石斑魚產卵、孵化、育苗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入手,確保去除神經壞死病毒的侵染,經過幾年的努力,養殖成效從20%以下提升到85%以上(成活率接近100%,收成85%以上)。產卵親魚確保不帶毒、市內育苗場的完全隔離和口服疫苗的成功應用,均保障了神經壞死病毒在各個環節被拒於門外,有效保證了石斑魚苗生產各個環節的無毒化。同理,在石斑魚幼魚至成魚的養殖過程中,合理與到位的疫苗運用和生產管理能有效防治寄生蟲病與細菌病的發生。

  

  因此,疫苗、藥物、生產管理的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石斑魚的產量及質量。

  

  二、石斑魚產業思考

  

  目前石斑魚養殖戶對養殖品種是根據市場銷路來決定的,品種的比例不協調。如最近銷量比較紅火的珍珠龍膽、龍膽等石斑種類養殖較多,而前幾年養殖較多的青斑近年則滯銷。因此近年出現青斑受精卵無法售出而用來餵魚的局面。可以預見,幾年後,珍珠龍膽和龍膽石斑也會由於養殖量上來了造成售價下降的情況。不斷的改變養殖品種最終受傷的還是養殖戶。

  

  石斑魚產業值得注意的問題:

  

  1、抗病育種。對於種質資源的改變也是防治石斑魚病害的另外一條路,即抗病品種的篩選及培育。通過傳統的雜交篩選及分子育種的結合,有針對性的進行抗不同病害的石斑魚培育,建立家系,得到自身抗病的石斑魚新品種。當然,這條路也是耗時費力的,但如果成功將會是前途無量的。

  

  2、用藥安全。目前濫用藥物的情況非常普遍,養殖戶基本不吃自己養殖的石斑魚,這是非常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

  

  3、生產管理。生產管理不是簡單的各個環節獨立運作,而是根據特定要求(如防治特定病原)進行的各個環節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達到從管理上解決石斑魚病害問題。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nbspEpinephelus&nbspspp)&nbsp是中國繼大黃魚、鱸魚、鮃魚後第四大海水養殖品種。2015年以來,養殖產量已超過10萬噸,石斑魚主要在我國南方養殖,而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工廠化養殖石斑魚在北方得到了快速發展。
  •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2015-03-26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在海南石斑魚飼料市場,目前應該是東丸的量比較大。據了解,海南目前的石斑魚飼料有4萬噸左右,東丸差不多1萬噸,佔比超過20%。現在1噸石斑魚飼料,飼料廠家的單位利潤能達到好幾千元,那麼4萬噸料的利潤空間就非常可觀了,能達到上億元。  《當代水產》:作為行業的「老資歷」,您認為水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 產業觀察日記丨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和困境
    圖源:QUANJING全景網站資源日益枯竭、捕撈產量有限鮮活運輸難度大等都是制約石斑魚捕撈產業永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市場流通的石斑魚中大約有10%來自野生捕撈。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2020-11-30 13:35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bsp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全省水產推廣系統對大黃魚、石斑魚、河魨、對蝦、海帶、紫菜、鮑魚、牡蠣、海參、鰻鱺及稻蓮漁11個產業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產業報告。報告不僅分析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還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並給出了今後發展建議。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兩岸冰凍+新冠疫情,臺灣石斑魚產業遇上史上最大寒冬
    臺「漁業署」今年3月對外發布訊息,強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十年到期的疑慮,島內石斑魚養殖業無需擔心關稅提高,競爭力流失,但高雄永安等地石斑養殖戶仍難掩憂心,尤其看壞5月20日過後兩岸關係,認為石斑魚再押大陸市場,恐怕兇多吉少,如今只能自立自強,另覓生路。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同時,其養殖區域也在不斷擴張,海南、福建兩省作為石斑魚傳統養殖區域其養殖規模自然不必多說,而湛江作為石斑魚養殖「後起之秀」,從2015年開始其石斑魚尤以珍珠龍膽為主的養殖量,也在一路飆升。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數一數二,其中文昌、瓊海、萬寧、三亞、樂東、陵水等地養殖最為集中。
  • 石斑魚產業是個朝陽行業
    文/ 水產前沿 吳佳輝 自春節以來,受疫情困擾,石斑魚產業從業人員無不唉聲嘆氣。養殖戶的成品魚無法銷售,積塘、頂塘,養殖風險大大提高。即使有部分魚能夠出售,銷售價格也遠低於成本價。收魚商在春節前就下了訂單,收了許多魚,如今也只能回塘暫養,做起了「養殖戶」,有的也只能低價拋售。
  • 海南大學陳國華:石斑魚的加工擴大消費市場
    來自海南大學的陳國華教授在論壇上做了《石斑魚產業發展之路》的報告。陳國華教授近年來致力於海水魚類人工繁殖的研究和人工繁殖技術產業化。  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色澤和斑紋美麗,便於活體運輸,種類豐富並有一定的自然資源量等特點,決定了石斑魚在我國南方海水魚類養殖中的重要地位。各方的水產養殖研究力量向石斑魚聚焦,技術進步促使石斑魚養殖產業的飛速發展。
  • 人工智慧時代文化創意產業將何去何從?
    AI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科技創新是選擇主動型追隨還是被動型接受將直接決定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的高度與廣度; 創新思維與變革理念的與時俱進則塑造著AI進入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式與速度。同時「內生競合」不僅是人工智慧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的牽引機理,也是內源化機理。
  • 新品種雲龍石斑魚在福建廈門大規模培育 一年可收回成本
    為攻克石斑魚繁育和養殖難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向我省的石斑魚養殖企業輸出科研力量——2011年,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水產研究所9個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示範基地之一。科研單位主動伸出橄欖枝與企業「聯姻」,使廈門乃至全省的石斑魚養殖產業開上了快車道。
  • 青島育出石斑魚改嫁萊州 魚苗每釐米賣2元(圖)
    」用這句話形容近年來魚苗新種在青島培育在外地形成規模產業這一現象,再合適不過了。今年5月,又一種在青島培育的全新良種魚石斑魚「改嫁」到了萊州,使得本月17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四屆全國石斑魚類繁育與養殖產業化論壇上,與會人員會後不得不移師萊州去參觀石斑魚規模育苗和養殖。    島城沒有廠家識貨    「北方吃海參,南方吃石斑。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2017-01-24 23:16:00  水產養殖網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於1992年引進歐洲良種大菱鮃,在我國北方沿海形成一個年產值逾40億元的新興養殖產業,並成功建立溫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廠化養殖模式。但隨著多寶魚藥殘事件等問題導致養殖滑坡,造成部分廠房閒置,使鮃鰈類養殖走向低糜。石斑魚養殖設施和條件與鮃鰈類相似,適應北方網箱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 雜交獲得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獲市場認可
    據統計,2018年石斑魚海水捕撈量大概為10萬噸,而養殖產量則達到16萬噸左右,在我國的海水養殖魚裡排名第三位,對海水魚產業具有比較大的貢獻。石斑魚最早在我國開始養殖,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開始的養殖產量很低,只有幾萬噸。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們對高檔名貴魚類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國內水產養殖技術不斷地發展,這一名貴魚類品種的養殖從我國南方擴展到北方,苗種需求量上億尾。
  • 薛兆豐:到底是誰創造了軟體產業暴利?
    從行為的層面看,沒有人不在用微軟的產品,不論正版還是盜版;但從輿論的層面看,倒是大喊「反微軟霸權」、「盜版有理」和「反微軟暴利」的人佔了上風。這些人甚至被視作「民族英雄」,招搖過市。  這個現象,原因有三。
  • 後摩爾時期,計算形態與設計自動化將何去何從?
    原標題:後摩爾時期,計算形態與設計自動化將何去何從?    在後摩爾時代下,我國的計算相關行業對於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中的關鍵性數學問題和晶片技術的發展,有著更迫切、更緊迫的需求。   新興的集成電路技術面臨著哪些機遇和調整?後摩爾時代下的計算機系統結構如何?下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如何發展?人工智慧應用的落地與開放情況如何?
  • 石斑魚中當之無愧的王——龍膽石斑魚
    尋尋覓覓,直至我遇見了它——龍膽石斑魚。       沒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石斑魚中當之無愧的王,人送外號「斑王」的龍膽石斑魚,渾身只有一條主刺,是許多不喜歡剔刺的食客的福音。       龍膽石斑魚,學名鞍帶石斑魚,屬鱸形目,鮨科,石斑魚亞科,石斑魚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