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2017-05-13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8386 次 我要評論 文/吳佳輝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近日,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品種的公告,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
-
雜交獲得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獲市場認可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帶領課題組經過十年的準備工作和攻關階段,利用精子冷凍技術對兩種石斑魚進行雜交,得到了一種生長快、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的新品種——「雲龍石斑魚」,並獲得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頒發的2019年水產新品種證書。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項目定位為國家級海水魚類原良種基地、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示範基地,建成後將打造熱帶海水魚類精子庫、種質資源庫,創建海水魚類繁育的關鍵技術體系,選育優良的海水魚類品種,為行業供應良種良苗,為水產養殖走向深藍,建設藍色糧倉提供有力保障。
-
黃海水產研究所培育新品種 石斑魚家族添"新貴"
課題負責人田永勝告訴記者,雲龍斑的雜交父本為體型巨大的鞍帶石斑魚,母本為肉質鮮美的雲紋石斑魚,雲龍斑兼具兩者優點。 2015年,已有十幾萬尾雲龍斑在福建等地推廣養殖,成為繼龍膽石斑、鼠龍斑等人工養殖石斑魚後的「新貴」。
-
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原標題: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本報訊(記者 季徵) 5月31日,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發培育的新品種滇池金線䰾「䰾優1號」,正式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認定並獲得水產新品種證書,實現了我省水產新品種零的突破。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新品種雲龍石斑魚在福建廈門大規模培育 一年可收回成本
由於野生石斑魚的數量十分有限,近年來,人工養殖的石斑魚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但雌雄同體的石斑魚也是最難以實現人工育苗的魚種之一。 為攻克石斑魚繁育和養殖難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向我省的石斑魚養殖企業輸出科研力量——2011年,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水產研究所9個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示範基地之一。科研單位主動伸出橄欖枝與企業「聯姻」,使廈門乃至全省的石斑魚養殖產業開上了快車道。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冬季利用地下海水,加熱保溫封閉循環條件下即可安全越冬,通過網箱和工廠化養殖陸海接力的形式,能完全滿足石斑魚的生長。石斑魚是蜚聲世界的名貴海鮮,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展石斑類養殖,為南方沿海養殖業的主要品種,其傳統養殖方式為海上網箱和池塘養殖2種模式。
-
仙居:人工繁育淡水石斑魚獲得成功
仙居:人工繁育淡水石斑魚獲得成功 台州新聞 責任編輯:-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淡水石斑魚人工我們該怎麼來養殖
淡水石斑魚人工養殖有這些常見問題?淡水石斑魚原產地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石斑魚是一種生長發育更快、耐氧合、抗病能力強的淡水魚,並且外觀設計美觀大方、肉質地美味、營養價值豐富多彩,既能夠作為貨品魚,又能夠作為欣賞魚類,那麼,淡水石斑魚可以人工養殖嗎,下邊一起來了解一下淡水養殖時留意的難題。
-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
珍珠龍膽石斑魚平均體長25cm,體重750g,現在開始上市銷售。新品種的引進及養殖成功,優化了我省海水工廠化養殖的產業結構。    珍珠龍膽石斑魚,又稱老虎斑或珍珠斑,是人工培育的龍膽石斑和老虎斑的雜交種,集父本龍膽石斑魚生長速度快和母本老虎斑的肉質細膩、抗病能力強等優點於一身,其主要特點是:    1.生長速度快。
-
廣東省海水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開講 專家支招應對水產種業領域發展...
本次論壇圍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助推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邀請專家學者就水產種業領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作專題報告;組織專家與企業互動交流併到工廠化循環水育苗技術現場觀摩。論壇針對水產種業遇到的難題和未來趨勢進行分析,力求改善廣東省水產種業創新能力不足,良種覆蓋率低和育苗養殖模式粗放,集約化程度不高的狀況,將有效地促進廣東省水產種業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技術提高,推動水產種業領域學術交流和技術推廣。
-
龍膽石斑魚大規模育苗成功
本報訊(記者範南虹通訊員馮全英)日前,在省水產研究所試驗基地,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李孔開研究員仔細測量了該所培育的龍膽石斑魚苗後,高興地告訴記者:「這些魚苗規格整齊、活動力強,可以說我省龍膽石斑魚規模化育苗喜獲成功。
-
海水羅非魚的產業化困局
,暫命名為「吉鱺」的耐鹽羅非魚新品種,現在尚處於中試階段。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淡水羅非魚內銷或者出口都面臨著巨大困難,價格也一直在成本線上下徘徊。相比淡水羅非魚而言,海水羅非魚因為其良好的口感(無土腥味)和質量,可提升產品形象和檔次,在品質上無疑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赤點石斑魚和鮭點石斑魚的生長速度比青石斑魚和點帶石斑魚慢,所以青石斑魚和點帶石斑魚的上市規格要大些。 石斑魚是沿海常見的暖水性中下層魚類,常棲息的地方為沿海島嶼附近水質清澈、底質多岸礁、水深10~20米的 石縫間。近年來,隨著「科技興漁」戰略的實施和水產養殖品種結構的調整,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相應地對水產品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和轉型升級,2018年,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制定了《福建水產千億產業鏈推廣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建立了25個推廣示範基地。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全省水產推廣系統對大黃魚、石斑魚、河魨、對蝦、海帶、紫菜、鮑魚、牡蠣、海參、鰻鱺及稻蓮漁11個產業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產業報告。
-
如何養殖石斑魚呢?
石斑魚為我國南海沿海養殖的重要經濟品種,南海四面環海,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海洋資源優勢,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利用池塘養殖石斑魚,網箱魚排養殖石斑魚的越來越多,同時因石斑魚價格持續看好,銷路順暢,石斑魚養殖規模迅速壯大。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由南向北之路根據全國各地石斑魚的養殖產量,我們發現石斑魚養殖存在產業集聚的情況。沿海主要養殖石斑魚的8個地區為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山東、天津。近十年主要集聚於海南、廣東和福建三省,而在廣西其值處於衰弱趨勢。對於天津來講,則上升之勢明顯,雖不能比肩福、海、廣三省,但其態勢可穩壓江、浙、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