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

2021-01-21 吉山花瑤

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

星鰻( Astroconger myriaster )隸屬鰻鱺目、康吉鰻科、星鰻屬。星鰻形似河鰻,體表光滑,腹面白色、背面灰褐色,體側、頭部具有白點。星鰻一般體長30~60釐米、個體重150~600克,大型的個體可達2000克上下,為近岸底層經濟魚類,中國沿海均有分布,為廣溫、廣鹽性魚類。漁期以秋季為盛。近幾年,受資源影響,鰻魚收購價格居高不下,大規格活體星鰻一直維持在較高價格,一般80元/千克左右。在鰻魚人工育苗技術尚未攻克的前提下,鰻魚暫養為養殖者提供了商機。我們利用工廠化養殖大棚進行星鰻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準備工作

1. 池子要求 本養殖用池為 4 米×4 米×1.2米的圓角拱弧形水泥池,排汙口(也就是排水口,其間內插帶孔過濾管,在排放殘餌、循環水時,防止動物漏出)設在池子中央,池底中央和池子四周呈3至5度傾斜角,池子中央略低於外延。備有地下海水供水設備、增氧設備。增氧出氣孔按逆時針同一方向傾斜,在解決養殖用水溶解氧的同時,形成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渦流,可將魚類排洩糞便、殘餌通過池底中間排水孔定期排出。池底中央排水孔通過預設在池底的排水管和池子外面的排水渠道相通(可調節、保持養殖水池的用水深度)。池子上方設遮陽網,在解決養殖水域遮陽、調溫的同時,起到降低養殖環境亮度、預防鰻魚應激發生的作用,利於星鰻的覓食與生長。

2.池子消毒 放養前,按照產品標定值使用要求,用消毒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對養殖水池進行消毒,消毒過後用淡水將養殖池衝刷乾淨。

3.鰻苗收購 收購本地春、秋季自然海域漁船所捕的鰻魚,規格大的星鰻直接用於加工、銷售,規格小的作為養殖用苗(一般 30~100 克/尾),價格 40 元/千克。因鰻苗收購離養殖基地近,運輸中用車載充氧設備自動充氧即可,無需用液態高壓氧充氧。

4.鰻體消毒 用漂白粉10~20毫克/升或高錳酸鉀20毫克/升,在水溫17~20℃條件下浸泡20~30分鐘,做好鰻魚的消毒工作,可預防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疾病的發生。

5.養殖用水 養殖用水為地下海水,通過潛水泵將養殖用水抽入養殖池。養殖用水水溫常年保持在 16~20℃(高溫季節水溫23℃),pH為8.0~8.3,適於星鰻生長。

6. 鰻苗放養 放苗按 2~3 千克/米2 ,一般4米×4米×1.2米水池放養50千克鰻苗。

7.苗種馴化 苗種初入池用水為經過濾塔過濾後加入的自然海水,同時增氧。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24小時後打開地下水進水閥門,調節流量,以養殖水1日內實現全循環為宜,防止鰻苗因水溫、鹽度(自然海水鹽度29~30、地下水鹽度為24~27)等突變造成動物滲透壓的變化,引起星鰻應激而帶來損害。3日後,當星鰻遊動活潑,適應水溫、鹽度、環境後,調整進水口閥門,加大換水量,養殖用水以日循環兩次左右為宜。注意保持養殖環境安靜,以免驚到鰻苗。

二、日常管理

1.餌料投餵 收購的星鰻在自然環境下以鮮活的蝦、魚等為餌料,初始投餵因環境等變化,星鰻攝食不主動,可適當投放滷蟲、仔蝦等活體餌料,誘導星鰻捕食,之後逐漸改換為新鮮小魚塊、合成餌料(動物蛋白質45%以上,為激發魚類的食慾可以在餌料中添加適量的誘食劑)、麵條魚等。充氧引起水體翻動,帶動餌料起伏擺動,有利於星鰻攝食。一般每日早晚各投餵1次,前半月投餌率為 0.5%~1%,後半月投餌率為 1.5%~2%,第2個月投餌率為2%~3%,水溫較高時,適當提高投餌率(5%),以星鰻20分鐘內將餌料吃完為準。第3、4個月,投餌率維持在4%左右為宜。

2.水質調控 星鰻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養殖過程中做好水溫、鹽度、pH、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監測工作。養殖水位要保持在90 釐米以上,確保養殖用水指標穩定。養殖後期加大水循環量。

3.病害防治 一是養殖過程中做好星鰻分疏工作。一般1個月分疏1次,以便使同池飼養的鰻魚規格整齊、密度適宜。二是做好星鰻分池工作。魚體變大時可降低單位養殖水體魚量,降低病害的發生。三是可在人工合成餌料中,在加入誘食劑的同時加入適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寡糖類等免疫增強劑,以提高水生動物免疫力,預防、降低病害的發生。四是配合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養殖過程中不用化學藥品(中草藥具有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無殘留、抗藥性不顯著等優點,可用「三黃粉」治療星鰻病毒性疾病),避免了抗生素等漁藥在魚體的殘留,保障了水產品質量安全。

三、養殖周期與效益

本養殖模式,一般養殖周期為3~4個月,除個別魚體生長緩慢外,個體重量達500克以上,增加了3~4倍,去除養殖成本,養成後的星鰻獲利50元/千克左右。

四、小結

本養殖模式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等養殖水池和設備,無須改造,直接使用,成功率極高。同時可做到魚鰻間養,降低生產成本。可常年進行,養殖周期短,能夠充分利用好星鰻幼魚資源,提高養殖者經濟效益。

相關焦點

  •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
    人民網上海5月6日電 (記者 姜泓冰)多寶魚好吃,養殖過程中卻容易因腹水病和弧菌病引發大規模發病和死亡。近日,針對弧菌病研發的大菱鮃(俗稱多寶魚)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MVAV6203株)正式獲批國家一類新獸藥證書。
  •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新聞—科學網
    或將推動國產海水養殖動物疫苗從單聯走向多聯時代
  • 平均產量35斤/方,山東工廠化養蝦模式大揭秘
    其中,山東的大棚工廠化養蝦模式已成為國內對蝦養殖的成功模式之一,主要集中在東營、濱州、青島、日照、煙臺(海陽、萊陽)、威海(乳山、文登)、濰坊(壽光、寒亭)等地。說起工廠化養蝦,大家一定不陌生。工廠化養蝦是一種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及設備進行高密度、集約化、高產量的養殖方式。
  • 低鹽脅迫下大菱鮃肝臟脂質代謝紊亂的轉錄組分析
    大菱鮃是我國北方沿海捕撈的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低鹽脅迫是大菱鮃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然而,大菱鮃對低鹽脅迫的反應機制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特別是在代謝方面。本研究通過肝臟轉錄組分析,研究了大菱鮃對不同鹽度條件(0PSU淡水和30PSU海水)反應的基因和途徑。同時檢測相關血液生化指標的變化。共鑑定出826個差異表達基因,其中245個下調,581個上調。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冬季利用地下海水,加熱保溫封閉循環條件下即可安全越冬,通過網箱和工廠化養殖陸海接力的形式,能完全滿足石斑魚的生長。石斑魚是蜚聲世界的名貴海鮮,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展石斑類養殖,為南方沿海養殖業的主要品種,其傳統養殖方式為海上網箱和池塘養殖2種模式。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亞洲龍魚(金龍魚)
    本試驗利用建立的工廠化循環水系統首次開展亞洲龍魚(本文專指金龍魚)成魚的集約化試驗養殖,對亞洲龍魚在工廠化循環水模式下的飼養方式、水質調節、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養殖技術要點進行總結,為今後亞洲龍魚的工廠化大規模養殖生產提供技術參考,同時對我國休閒漁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 青島七好公司院士工作站:養殖小講堂 科普大天地
    麥康森院士負責的《優質高效環境友好型鮃鰈類配合飼料產業化推廣》項目列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目前,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水仔稚魚微顆粒飼料已取代日本進口的同類產品,大菱鮃飼料已佔全國近50%的市場份額。宮慶禮教授負責的《澳洲王府東星斑魚(Othos dentex)引種養殖及配套「單胞藻—輪蟲連續生產系統」技術引進》項目列入948農業部引種計劃。
  • 大麻哈魚南移海水養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實驗表明大麻哈魚的海水階段人工養殖方式已經實現,這為下一步進行規模化養殖、探討最終實現養成技術、建立我國太平洋鮭魚生態增養殖自主研發產業體系構架奠定了基礎。 大麻哈魚(又名「秋鮭」)是我國珍稀名貴魚類,是黑龍江特產魚類之一。黑龍江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獲得大麻哈魚人工繁殖成功,並在90年代以綏芬河人工增殖放流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福建鰻鱺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_淡水養殖(鰻魚養殖)_水產養殖網
    3.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模式循環水工廠化養鰻模式是在半封閉或全封閉的條件下進行養殖,主要包括水處理系統、充氣增氧系統、控溫系統、供電系統、監控系統和養殖車間系統,一般採用30m2~80m2小面積養殖池,水深保持在70cm~100cm;對養殖生產過程的水質、水溫、排汙、尾水循環利用等方面實行工廠化管理,達到高密度養殖。該模式高產、高效、節水、環保,但造價較高。
  • 德保縣%水池怎麼養澳洲大龍蝦淡水澳龍能用水稻田養殖嗎
    德保縣%水池怎麼養澳洲大龍蝦淡水澳龍能用水稻田養殖嗎這種澳洲淡水龍蝦蝦苗在放苗時期,很容易遭受到敵害生物的侵襲,容易被悶死,1.2軟殼蝦,青殼蝦,青殼蝦外殼青紅,由於青殼蝦在經歷蛻殼過程對自身的體力消耗過度,體質虛弱,外殼不厚實,肢腳也比較無力,更容易受到和不耐低氧,1得病的蝦,小龍蝦在得病的情況下極容易死亡,輕微的缺氧足夠致死,小龍蝦體質差
  • 科學推廣日本對蝦工廠化大棚養殖技術潛力巨大
    因甲殼較厚,耐幹露,適合暫養和活體銷售,所以市場售價較高。近10多年來一直是舟山市朱家尖鎮工廠化大棚秋冬季暫養的主要品種,2018年朱家尖鎮暫養日本對蝦近90萬kg,銷售產值近2.6億元。因受養殖技術條件等因素限制朱家尖鎮海水池塘養殖日本對蝦產量較低,工廠化養殖大棚所暫養的日本對蝦基本從青島海陽、江蘇贛榆等地購入。2016年朱家尖鎮工廠化養殖大棚試養日本對蝦獲得成功後,廣大養殖戶養殖熱情高漲。
  • 「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在我市試驗成功
    項目順利通過測產,填補了我國北方地區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空白。「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是市農業農村局立項項目,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黃驊利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具體實施。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組通過技術創新,成功解決了制約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的「臭底」問題,為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探索出了一條可行的技術方案。
  • 海水魚的養殖,新手養殖需要掌握的技巧,值得一看
    而老百姓生活水平卻逐步提高,對海水魚的需求地就越來越大。所以海水魚養殖勢在必行。我國目前海水養殖魚類有50餘種,大連地區養殖的種類在10種左右。大濾六線魚:大連地區叫黃魚,魚體延長,側扁,近紡錘形,背鰭棘較細弱,體黃褐色。該魚最大的特點是魚體每側有側線5條(側線是帶眼的鱗片在魚體上整齊排列的一條線),肉食性,有護卵習性。雄魚或雌魚守護卵子孵化。
  • 金烏賊工廠化養殖試驗成功
    □記 者 張忠德   通訊員 臧富貴 楊同玉 報導  本報訊 2月20日,經專家現場驗收,開發區金烏賊工廠化養殖突破技術難關,解決了金烏賊全人工養殖過程中人工育苗的親本問題和苗種培育時間控制問題,使金烏賊養殖產業化成為可能。
  • 多寶魚的養殖方法以及管理注意事項
    本文章由木槿暖春七紀年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多寶魚學名大菱鮃魚,又稱南方鮃、大西洋漠斑牙鮃、美國漠斑牙鮃,隸屬硬骨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牙鮃亞科、牙鮃屬,屬深海底棲魚類,是美洲眾多鮃鰈魚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自然分布於美國北卡萊羅納州至佛羅裡達州南部海灣,德克薩斯州南部海峽沿岸也有分布
  •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
    經過一年的養殖,成活率98%,斑石鯛平均體長17cm,體重400g。珍珠龍膽石斑魚平均體長25cm,體重750g,現在開始上市銷售。新品種的引進及養殖成功,優化了我省海水工廠化養殖的產業結構。&nbsp&nbsp&nbsp&nbsp3.市場認可高、潛力大。珍珠龍膽外形頭部像老虎斑,身體其他部分包括胸鰭、腹鰭、背鰭及尾鰭,都和龍膽非常神似,體側的花紋則是兩者的綜合,色澤斑斕,有非常好的「賣相&nbsp」。
  • 新技術讓鰣魚 實現「工廠化養殖」
    原標題:新技術讓鰣魚 實現「工廠化養殖」   鰣魚是洄遊性魚類,是極其鮮美的佳餚。
  • 廣東湛江雷州東裡鎮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石斑魚成效初顯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湛江千舟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也許你不會想到,如今的魚塘蝦場已搬進現代化廠房,工廠化養殖模式成為水產養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探索。在此背景下,高效、封閉、全程可控的工廠化養殖模式應運而生,千舟漁便是省內推行工廠化養殖的先行者之一。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簡言之就是將養殖水體循環利用,達到節能的效果。
  • 「魚類工業化養殖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論壇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鮃鰈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雷霽霖在論壇上提出要大力發展魚類工業化養殖,即集工程化、工廠化、設施化、標準化、信息化於一體的現代化魚類養殖產業模式。    旭日幹在致辭中深入分析了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推動現代漁業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針對我國當前魚類養殖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結合中國工程院「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部署,從技術層面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型關鍵期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建議和意見,為構建現代魚類養殖技術體系、實現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