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
星鰻( Astroconger myriaster )隸屬鰻鱺目、康吉鰻科、星鰻屬。星鰻形似河鰻,體表光滑,腹面白色、背面灰褐色,體側、頭部具有白點。星鰻一般體長30~60釐米、個體重150~600克,大型的個體可達2000克上下,為近岸底層經濟魚類,中國沿海均有分布,為廣溫、廣鹽性魚類。漁期以秋季為盛。近幾年,受資源影響,鰻魚收購價格居高不下,大規格活體星鰻一直維持在較高價格,一般80元/千克左右。在鰻魚人工育苗技術尚未攻克的前提下,鰻魚暫養為養殖者提供了商機。我們利用工廠化養殖大棚進行星鰻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準備工作
1. 池子要求 本養殖用池為 4 米×4 米×1.2米的圓角拱弧形水泥池,排汙口(也就是排水口,其間內插帶孔過濾管,在排放殘餌、循環水時,防止動物漏出)設在池子中央,池底中央和池子四周呈3至5度傾斜角,池子中央略低於外延。備有地下海水供水設備、增氧設備。增氧出氣孔按逆時針同一方向傾斜,在解決養殖用水溶解氧的同時,形成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渦流,可將魚類排洩糞便、殘餌通過池底中間排水孔定期排出。池底中央排水孔通過預設在池底的排水管和池子外面的排水渠道相通(可調節、保持養殖水池的用水深度)。池子上方設遮陽網,在解決養殖水域遮陽、調溫的同時,起到降低養殖環境亮度、預防鰻魚應激發生的作用,利於星鰻的覓食與生長。
2.池子消毒 放養前,按照產品標定值使用要求,用消毒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對養殖水池進行消毒,消毒過後用淡水將養殖池衝刷乾淨。
3.鰻苗收購 收購本地春、秋季自然海域漁船所捕的鰻魚,規格大的星鰻直接用於加工、銷售,規格小的作為養殖用苗(一般 30~100 克/尾),價格 40 元/千克。因鰻苗收購離養殖基地近,運輸中用車載充氧設備自動充氧即可,無需用液態高壓氧充氧。
4.鰻體消毒 用漂白粉10~20毫克/升或高錳酸鉀20毫克/升,在水溫17~20℃條件下浸泡20~30分鐘,做好鰻魚的消毒工作,可預防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疾病的發生。
5.養殖用水 養殖用水為地下海水,通過潛水泵將養殖用水抽入養殖池。養殖用水水溫常年保持在 16~20℃(高溫季節水溫23℃),pH為8.0~8.3,適於星鰻生長。
6. 鰻苗放養 放苗按 2~3 千克/米2 ,一般4米×4米×1.2米水池放養50千克鰻苗。
7.苗種馴化 苗種初入池用水為經過濾塔過濾後加入的自然海水,同時增氧。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24小時後打開地下水進水閥門,調節流量,以養殖水1日內實現全循環為宜,防止鰻苗因水溫、鹽度(自然海水鹽度29~30、地下水鹽度為24~27)等突變造成動物滲透壓的變化,引起星鰻應激而帶來損害。3日後,當星鰻遊動活潑,適應水溫、鹽度、環境後,調整進水口閥門,加大換水量,養殖用水以日循環兩次左右為宜。注意保持養殖環境安靜,以免驚到鰻苗。
二、日常管理
1.餌料投餵 收購的星鰻在自然環境下以鮮活的蝦、魚等為餌料,初始投餵因環境等變化,星鰻攝食不主動,可適當投放滷蟲、仔蝦等活體餌料,誘導星鰻捕食,之後逐漸改換為新鮮小魚塊、合成餌料(動物蛋白質45%以上,為激發魚類的食慾可以在餌料中添加適量的誘食劑)、麵條魚等。充氧引起水體翻動,帶動餌料起伏擺動,有利於星鰻攝食。一般每日早晚各投餵1次,前半月投餌率為 0.5%~1%,後半月投餌率為 1.5%~2%,第2個月投餌率為2%~3%,水溫較高時,適當提高投餌率(5%),以星鰻20分鐘內將餌料吃完為準。第3、4個月,投餌率維持在4%左右為宜。
2.水質調控 星鰻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養殖過程中做好水溫、鹽度、pH、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監測工作。養殖水位要保持在90 釐米以上,確保養殖用水指標穩定。養殖後期加大水循環量。
3.病害防治 一是養殖過程中做好星鰻分疏工作。一般1個月分疏1次,以便使同池飼養的鰻魚規格整齊、密度適宜。二是做好星鰻分池工作。魚體變大時可降低單位養殖水體魚量,降低病害的發生。三是可在人工合成餌料中,在加入誘食劑的同時加入適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寡糖類等免疫增強劑,以提高水生動物免疫力,預防、降低病害的發生。四是配合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養殖過程中不用化學藥品(中草藥具有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無殘留、抗藥性不顯著等優點,可用「三黃粉」治療星鰻病毒性疾病),避免了抗生素等漁藥在魚體的殘留,保障了水產品質量安全。
三、養殖周期與效益
本養殖模式,一般養殖周期為3~4個月,除個別魚體生長緩慢外,個體重量達500克以上,增加了3~4倍,去除養殖成本,養成後的星鰻獲利50元/千克左右。
四、小結
本養殖模式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等養殖水池和設備,無須改造,直接使用,成功率極高。同時可做到魚鰻間養,降低生產成本。可常年進行,養殖周期短,能夠充分利用好星鰻幼魚資源,提高養殖者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