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探索從娃娃抓起

2021-01-11 品玩

提及Discovery探索頻道,我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的恐龍世界,還是那個引起我們無限好奇心的世界未解之謎,亦或是挑戰各種惡劣生存環境的《荒野求生》和那個「無所不吃」的貝爺?

作為陪伴89/90後成長的電視節目,Discovery探索頻道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兒時的「電視娛樂節目」,更多的是帶給我們對這個世界無盡的探索和思考,身邊的一些朋友甚至人到中年都還在繼續追隨Discovery探索的腳步,這便是人類求知的本性。

30年來,Discovery成為了很多朋友兒時成長的啟蒙導師,激發了其無限的好奇心。如今,Discovery再一次瞄準兒童市場,在中國發布了旗下全新兒童STEM教育娛樂品牌「好奇DD龍」,同時發布首款針對3歲+兒童的探索式教育娛樂產品「好奇之旅」。

美國探索傳媒集團大中華區數字業務及市場營銷總監兼「好奇DD龍」項目營運長王寧「Discovery做兒童教育市場有先天獨有的優勢」,美國探索傳媒集團大中華區數字業務及市場營銷總監兼「好奇DD龍」營運長王寧告訴PingWest品玩。

「第一是品牌優勢,Discovery因好奇而生,30多年一直傳遞這個理念,對這個理念的理解和詮釋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第二是內容優勢,並不是一家隨隨便便的企業就能夠積累如此豐富且高質量的素材的,包括剪輯的方式和對兒童的理解;第三,全球範圍有非常多針對兒童的項目,我們Discovery Kids頻道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我們對於兒童的發展和理解有很深的積澱。」

與美國產品有何不同?

學齡前是人類一生中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的時期。據教育心理學家Susan Engel研究顯示,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紀是4歲,而好奇DD龍便是針對3歲+兒童。

「在2-6歲這個階段,培養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讓孩子主動探索世界、發現美好、敢於嘗試、獨立思考比知識學習更為重要」,有業內分析人士告訴PingWest品玩。

據了解,好奇DD龍是Discovery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兒童教育類品牌,目前在其他地區是沒有的。在美國地區,Discovery推出的品牌為Discovery Education,其更多的是針對K12教育(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結合課堂教學以視頻的形式產出內容,在美國STEM教育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好奇之旅」產品展示而相比之下,Discovery針對中國市場更加專一,其只針對學齡前2~6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產品名稱為Entertainment,是一套教育娛樂理論,主打「在娛樂中探索學習」。

PingWest品玩了解到,首款產品「好奇之旅」包含12個探索主題,通過訂閱會員形式,提供「STEM啟迪視頻+專屬玩具」的產品與服務方式,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孩子用看得到的視頻,摸得著的主題玩具套裝,學會如何主動探索,認知真實世界。

「首先我們內容是雙語的,有中英文。其次,我們有12個主題,主題的選定與內容會更偏向亞洲或是中國的素材元素」,在提及對中國市場的定製化設計時,美國探索傳媒集團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及韓國區總經理邱煌表示。

「好奇之旅」產品展示「我們非常關注中國兒童的發展情況,我們在每期產品的開發設計前期都會做非常多本土化用戶的調研,他們的意見會成為我們做產品容的參考因素」,王寧補充道。

據Discovery方面透露,「好奇之旅」很多產品開發的老師都在美國,很多開發的課程素材拿到中國後發現有點「簡單」。3~4歲的美國小孩似乎並沒有中國孩子一樣結束那麼多或者深刻的內容,這是中國教育市場的奇特之處,中國家長對教育更加看重,對內容的深淺程度要求也比美國稍高一點。

女孩也能玩麼?

為了帶給中國家中更滿意優質的內容,「好奇之旅」由獲得過艾美獎提名的資深好萊塢製作人Tracey Trench擔任首席編劇兼學術顧問。STEM啟迪視頻則由「常青藤」名校專家團隊採用歐洲OFCOM教育標準,從9萬小時Discovery高品質內容中甄選素材,同時其創作團隊由好萊塢資深兒童影視編輯、教育專家組成。

和STEM啟迪視頻主題匹配,「好奇DD龍」每年會給訂閱用戶提供12個探索主題玩具套裝,讓孩子在動手動腦的探索中成為實幹家和創造家。

「好奇之旅」產品展示據 「好奇DD龍」產品總監蔣誠介紹,探索套裝中每款玩具都是從視頻內容中選擇有趣、容易被兒童感知的部分來研發製作,讓孩子們在感知層面、認知層面、以及求知層面,逐步去加強對真實世界的理解,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在產品的設計上,「好奇DD龍」兼顧了男孩和女孩的喜好,Tracey Trench對Pingwest品玩表示,「我們在人物形象設計的時候,把所有的人物做得非常萌,我們知道女孩子很喜歡萌萌的東西。」

「DD這個形象很萌,Buddy是哥哥的形象(兩個虛擬人物形象),他是世界公民,非常友愛,是一個暖男,雖然是典型的男孩子,但是性格裡面有很多細心和關心等等傳統上屬於女孩子的特徵。我們在設計人物的時候試圖打造一個平衡,使它受到男孩和女孩的共同喜愛,這種平衡是我們在設計產品中非常注重的一方面。」

據了解,「好奇之旅」設計了不同的主題以滿足男孩女孩的不同興趣點,包括有恐龍、烹飪、和寵物等等。同時,「好奇之旅」在視頻內容的編排以及人物形象設計上面都有考慮性別。此外,玩具產品也融入了男孩和女孩不一樣的喜好,比如恐龍主題看起來是非常男孩子的玩具,但是裡面其實有恐龍的衣服,小女孩可以穿起來去扮演恐龍。

為什麼要來中國做兒童教育?

PingWest品玩了解到,Discovery之所有要進軍中國兒童STEM教育市場主要原因有四方面。

首先,中國市場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市場,對孩子的教育看得非常看重,為Discovery創造了有利的市場準入條件。

其次,中國的市場非常巨大,佔據世界人口的1/4左右。

第三,中國家長對各種教育理論的接受度很高,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的,中國家長都蠻願意去嘗試,因此這套「好奇之旅」教育娛樂理論在中國首發是非常合適的。

「好奇之旅」產品展示最後,與Discovery的戰略相匹配。據了解,目前Discovery擁有全球最大的紀錄片頻道、動物頻道、美食頻道、體育頻道、高爾夫頻道、以及汽車頻道等等各個垂直領域,其公司的大戰略便是近一步提升在每個垂直領域上的內容優勢。

「STEM特定針對人群就是2~6歲兒童,我們希望把這部分垂直領域的消費者觀眾聚集在一起」,邱煌告訴PingWest品玩。

在聊到中國市場競品時,王寧表示,「沒有,目前採取訂閱視頻+玩具+線下組合模式做STEM兒童教育的不多,即使有一些,但在內容的基礎、玩具開發的體系化建造包括高品質的要求上,大家也不在一個賽道上。」

「『好奇之旅』產品裡面每個細節,包括簡單的一幅插畫,我們都是請巴西的插畫設計師做的,我們動用的全球資源和品質感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做到或者願意去投入的,這是Discovery的核心優勢之一。」

PingWest品玩了解到,未來「好奇DD龍」將會不斷豐富產品線,深耕優質內容,包括好奇心學院、「好奇DD龍」快閃店、以及好奇之旅夏冬令營等等。其中好奇心學院將匯聚各家大咖,為兒童好奇心培養提供更多經驗和學術支持,為小朋友們帶來更豐富有趣的探索體驗。

相關焦點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雖然短暫交流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實際成果,但就像迷霧中的燈塔,能在少年們今後的科研生涯中指引他們一直探索下去。2019年夏天,一場特殊的比賽在中國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這是一場充滿競技性、觀賞性的世界頂級機器人大賽。場內的選手聚精會神調試自己的機器人,期待它們能順利完成任務。場邊,中文與英文的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 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和他們的對話不難看出,如今科學家的培養,「從娃娃抓起」的趨勢愈發明顯。 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因此,「從娃娃抓起」就不難理解。   當然,培養頂尖科學家要「從娃娃抓起」,還有一個極其關鍵的因素——「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今年9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也再次指明了這一方向。
  •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20周年
    圖片由北京市科協提供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20年前的2月16日,鄧小平同志參觀上海展覽館的十年科技成果展時,親暱地用手摸了摸計算機小操作手李勁的頭,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句意義深遠的話不僅推動了我國計算機普及事業和信息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也改變了當年這個計算機娃娃的命運。
  • 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第三屆國際兒童海洋節在深圳啟幕
    摘要: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第三屆國際兒童海洋節在深圳啟幕,推動兒童海洋意識教育提升,保障兒童親近自然、親近海洋的權利,培養兒童海洋環保意識,倡議兒童從小關心海洋、關注海洋、保護海洋。保護海洋不僅僅是海洋環保人士的事情,海洋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近日,第三屆「國際兒童海洋節」在深圳啟幕,推動兒童海洋意識教育,培養兒童海洋環保意識,倡議兒童從小關心海洋、關注海洋、保護海洋。
  •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部分來源:安徽發布原標題:《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
  • OpenAI「約束強化學習」:AI安全探索要從娃娃抓起! | 獵雲網
    還記得那個要上天(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遁地(地下高速隧道)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曾放話——人工智慧猛於核武器:「我覺得人工智慧的危險要遠大於核武器的危險。請再次記住我的話,AI 要比這危險得多。」、「現在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人工智慧......」。2015年,深感AI危機意識的馬斯克和多位矽谷科技大亨促膝長談後決定共同創建OpenAI。
  • 媒體走基層採訪活動丨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
    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用手觸摸自然,用心感受科學中心通過科創活動、學科競賽、科普大講堂、手工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職業規劃、 科普劇進校園等方式,探索開設人工智慧、3d列印、領導力、創新創意、創客活動、匠心手創、職業體驗等特色課程,培養學生紮實基礎、突出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
  •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歐洲紅魔」的夢幻開局得益於「足球從娃娃抓起」
    說起比利時隊近年來的不俗戰績,不禁讓人想起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從刷爆網絡的冰島國家隊世界級「業餘」球員,到令人矚目的比利時「超白金一代」,無不證明足球人才的湧現源自於深厚的民間基礎和完善的培養體系,「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絕不是喊喊口號就能抓得起來的。 國際部
  • ...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無須高考、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來自全國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在綿陽展開角逐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來自全國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在綿陽展開角逐 2020-01-14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最基礎學科,其作用不言而喻!當然其難度也讓很多孩子望而卻步,所以在選擇高考科目時,很多學生想避開數學,還有物理。這是非常讓人擔憂的!所以此時推出這個培養計劃,不拘一格的培養喜歡數學、願意投身於數學的高端人才非常好!
  • Discovery探索頻道攜手百度開通中文官網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近日宣布與百度達成協議,正式開通Discovery探索頻道中文網站(discovery.baidu.com),這是百度首次承建其他品牌的網站。也是國內開通的首家同類網站。   該網站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互動平臺,形成和網民的互動。
  • 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青島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推進全學段覆蓋
    青島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覆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終身教育的全學段,對於引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讓有志於海洋事業的孩子打好認識基礎、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對他們未來發展成為海洋領域的「精」「專」「高」「新」人才都很有幫助。
  • 頂級數學家,從娃娃抓起: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的《招生辦法》顯示了四個特點:無需高考,直接組織考試;打破地域限制,統一標準、面向全球選拔人才;真正地從娃娃抓起,特別優秀的初三學生即可報名;招生人數少,不足100人。招生的合理性說實話:高考制度,對有才華的少數學生來說,是一種摧殘和浪費。請考慮一下,高考數學滿分的學生多不多?很多!
  • 猛獁象:吃便便,要從娃娃抓起
    食糞,從娃娃抓起Lyuba是一頭雌性猛獁象幼崽,高85釐米,體長115釐米。它出生於冬末或早春,年齡為一個月左右,因渡河時溺水窒息而亡,隨後被埋藏於河床之下,軀幹以及器官幾乎完好無缺,是保存狀態最完好的猛獁象之一。
  • 非遺傳承從培養「娃娃徒弟」開始登上學習強國平臺
    非遺傳承從培養「娃娃徒弟」開始登上學習強國平臺 2021-01-14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造假從娃娃抓起?雲南省科協:已展開調查
    這究竟是科學創新從娃娃抓起,還是學術造假從娃娃抓起?青少年做科研需要拼家庭資源,甚至形成了產業鏈,公平性如何保障?科創大賽要不要和高考加分、自主招生、強基計劃等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