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昨天有位寶媽跟我說了她帶孩子的苦惱,作為一個新手寶媽,身邊沒有老人教自己怎麼帶娃,所以整天都擔心自己讓寶寶受罪了,尤其是一些需要靠感覺來確定的事兒,比如,每天給寶寶穿多少衣服。
帶娃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事兒是需要看具體情況的,孩子穿多少衣服最合適,得看寶寶的體質、自己家的居住環境、買的衣服的保暖程度等因素。
而且帶娃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複雜因素,比如孩子手涼涼的,但是背後卻在冒汗;明明感覺不到冷,寶寶怎麼一出門就打噴嚏;自己感覺寶寶不冷,但是奶奶來了,用她比自己多了幾十年的經驗肯定地告訴你,寶寶得多加一件衣服等等。
那麼寶寶究竟是冷是熱,有沒有什麼比較準確的判斷方法呢?
一、摸寶寶的背部
判斷寶寶體溫,不能通過寶寶的額頭、雙手這些部位來判斷,這樣的出來的結論有時並不十分準確,而是要看寶寶的背部,如果寶寶的背後已經出汗了,那就說明寶寶是熱的,需要給少穿點,如果後背發涼,則寶寶一定冷了,需要儘快給寶寶添衣服了。
二、測寶寶的體溫
如果寶媽覺得還是心裡不踏實,想要具體的參考數字的話,也可以自己養成給寶寶量體溫的習慣。首先連續幾天記錄寶寶體溫,並且備註上當時穿的衣服,包括室內的溫度等等,通過對比這些數字,就能得出寶寶的一個基礎體溫,判斷寶寶什麼體溫下最舒服。
三、看寶寶的狀態
通過觀察寶寶的狀態,也能得到比較真實的判斷。寶寶在不睡覺的時候出汗了,或者表現的有些煩躁,一直亂動,說明衣服可能有點多。而寶寶開始蜷縮自己的身體了,整個人表現的比較緊張,握著拳頭不願意鬆開,則說明是冷了。
另外,如果帶著寶寶出門,去接觸室外的環境,可以給寶寶多家一件外套,一般來說孩子穿的衣服要比大人感到舒適的穿著多一件,而不會和大人的穿衣需求相差太多,你熱了,就孩子也熱。而寶寶有時候一出門就打一個噴嚏,可能不是冷,只是一下子接觸外面的空氣受到刺激,並不是著涼了。
照顧寶寶是一個細心的工作,寶媽要付出更多耐心,做一個對寶寶知冷知熱的媽媽,才能讓寶寶每天更加舒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