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超心理學的早熟性,以及超心理學的要求
自治年代
這一階段就是被中國人在七八十年代才了解到的現代超心理研究。這一段歷史,向我們展現了全新的理論面貌。無論是從科學上還是哲學上,它都有「新的突破性」的認識。它們不僅向現代科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哲學上也獲得了一塊不容忽視的領地。相信超心理學的哲學家預言:拋棄了三四十年代過於簡化的實驗主義科學哲學後,必然會賦予超心理學合理性、客觀性等新的滿意的解釋,這必將給超心理學帶來新的曙光。
果不其然,超心理學的早熟性以及超心理學要求的一次新的科學革命的哲學理論應運而生。英國前心靈研究會主席、劍橋大學教育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羅伯特·索利斯說:「在發生另一次『範式轉移』之後,超心理學就會被接受。」他在解釋超心理學為什麼遭到如石似箭的批評時說道:「庫恩的科學革命理論對超心理學問題有很多啟發。
它表明為什麼會受到來自否認我們實驗的那些人的批評,以及為什麼僅僅是實驗數目的增加,他們是不會相信的……這是因為,在超心理學中,我們遠沒有達到能夠建立新範式的程度,因此我們仍然預料到我們會在批評家中,繼續存在著懷疑,而且我們不應當以為:因為有新的有說服力的實驗證據會改變這種懷疑。
索利斯預言,這種範式轉移一定會到來,而且他自謙地說:「實現這種『轉移』的歷史任務必然地落在青年人的身上,因為他們具有對範式轉移頭腦的靈活性和接受範式改變的敏捷性。我們這些人中很多人既不年輕,也不是從事新領域工作的,我們不應當冒險地把自己看成是超心理學中的愛因斯坦,而應當看成是為增加這方面知識而開闢道路的人。
超心理學家羅侖斯·萊肖在解釋超心理學的早熟性時論述道:「超心理學像哥白尼的日心說和魏格納大陸飄移說那樣是早熟的,被流行的科學範式稱為是反常的。超心理學家多年來所介紹過的現象,可能與現代科學基本原則完全矛盾。但是可以預計,當一種新的範式代替流行的範式之後,『特功異能』被接受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到此為止,超心理學的確為我們勾畫出一幅生動的畫面,塗抹著五顏六色的光環,似乎一個新的科學革命的範式就要到來了。但遺憾的是,一百多年過去了,超心理學仍然還處在用「靈魂的幽靈敲開科學的大門」的徘徊中。正如超心理學家直言不諱地聲稱「超心理學追求的對象,始終是跟尋求『靈魂不死』密切相聯繫的」,由於這樣一個致命的命題,使超心理學始終被陰霾的氣氛所籠罩。
心理學家對於超心理學實驗的無法控制,以及聳人聽聞的報導宣傳感到厭煩,抱怨超心理學玷汙了心理學的名聲;批評超心理學通宵達旦地猜牌,是玩弄心理遊戲;譴責超心理學運用「通靈論」的理論與手法換取大眾的熱烈情緒。總而言之,心理學家對超心理學家持深深的懷疑態度,並充滿了牴觸情緒。
在嚴肅的科學家看來,超心理學是人為裝扮起來的現代科學怪物,它運用了現代最先進的理論,來為「靈魂不死」作證,並且蠱惑人心地說:超心理學的發展,將給科學帶來一次新的革命。可是,曾幾何時,在超心理學家們喋喋不休地宣傳他們求助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候,並沒有給超心理學帶來任何復興。
當超心理學家鄭重宣布:超心理學已經向 物理學提出了嚴重挑戰的時候,物理學家並沒有認為,能量守恆定律和愛因斯坦相對論不能適用了。超心理學並沒有在物理學中造成革命。一些物理學家甚至尖銳批評道:「當你向一個傳統的理論提出挑戰的時候,你是否已經掌握了相關的工具(例如數學)和過硬的科學證據?如果不是這樣,只是作為一個『門外漢』對已經純熟的理論說三道四,這只能表明他對理論的無知和愚蠢的解。
儘管超心理學家由較長時間從事心靈表演試驗轉向了實驗室研究,但那無休止的骰子滾動和猜測紙牌的實驗及引證的統計數據,也仍然沒有排除超心理學家的先驗觀念。儘管超心理學家不厭其煩地宣稱取得了「特異功能」的經驗證據,可又有誰能在超心理學領域裡拿出像隕石降落以及在實驗室中發現各種微觀粒子那樣的實驗事實呢?
沒有,絕對沒有。超心理學內容的荒誕、方法的脆弱、經驗證據的不可控制以及「消失效應」、「衰退轉移效應」、「實驗者效應」、「害羞效應」、「山羊一綿效應」、「傾向性效應」、「錯位效應」、「差異效應」等令人迷惑不解的遁詞,再加上「欺騙的幽靈」,就構成了超心理學混亂不堪和在科學的聖堂上被冷落的基本原因。
作者點評:超心理學大師因曾給超心理學一個最為權威的解釋:「它是一項研究對一個靶體、狀態、事件或影響沒有感官接觸所具有的經驗和反應。」可又有誰來證實過存在著沒有接觸的感官通道呢?直至20世紀80年代,有人還玩弄「可控制」的靈魂脫離肉體的實驗。
本文由百家號:詩詩講述新潮花卉原創;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