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發展到超心理學,不僅僅是超越,更是一個時代的更迭

2021-01-13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強迫自殺思維康復者,瀕死體驗者。

——全球首位將超心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用於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並取得成功。

——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一切心理痛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


心理學(psyche)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靈魂的科學。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


從心理學的命名可以看出來,心理學最初想要去往的方向也許是對的。靈魂的科學,這確實有可能是在科學不夠先進的時候,解決心理問題的正確方向,而隨著這200年來的發展,心理學早已偏離了,原先的初衷,成為了一個名詞堆積成的,大多只能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學科。

如果當初翻譯的時候能夠直譯,那中國人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應該是可以超越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國自古以來就相信靈魂的存在,並且寫在了很多經典中,其中中醫的源頭,根本典籍《黃帝內經》中有詳細的講解。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只相信眼睛看到的東西,認為靈魂說不清道不明,無法驗證的東西。所以就將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於是就將心理學,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這麼說是因為內心本身就是觀察不到的。而思維、邏輯、心理活動和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且都是在不斷在變化的。這樣是不可能找到一個對於所有人都有用的方法,又不可能給每個人單獨研究一套個性化的隨時隨地貼身服務的心理學。


心理學和超心理學,一字之差,不僅僅是超越,更是一個時代的更迭

超心理學,原本是研究超自然現象的心理學,最開始是研究巫術和宗教而創立的學科,隨後發展到催眠術、煉丹術、佔星術 、天眼通、思維傳感、心靈感應、特異功能等領域。

超心理學和心理學恰恰相反,從一開始的研究方向來看,似乎走入了一個專搞特殊和怪力亂神的萬劫不復的境地。直到21世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當量子力學和心理學的結合,徹底顛覆了超心理學和整個心理學界,直接將心理學帶入了當今世界科學領域的最前沿。


迪恩 · 雷丁

說到超心理學就不得不提到雷丁教授,他是國際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矽谷智囊團、普林斯頓大學首席心理學家,被譽為「心理學界的愛因斯坦」,是他首先將量子力學和心理學相結合,並且為超心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的理論提供的足夠多科學依據和實驗證明。


李嘉琪丨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

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是我本人,在治癒自己的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強迫自殺思維中,研究的理論。與雷丁教授不同,他是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去探索解決心理問題的終極答案。

而我是直接應用實驗,找到正確答案後才總結出的理論。這5個月的應用,接受超心理學療愈的患者,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躁狂症、雙向情感障礙等心理問題的人都有,很多人都是多症混雜,問題之複雜,人生經歷和所遇到的現實情況之難,每個人遇到的特殊情況之多,年齡跨度之廣,從15歲到80歲都有,都能有效解決。截至目前,成功案例已達近70左右。


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之所以效果如此驚人,令人難以置信,是因為從研究層面上,我相信每個人的真心都是一樣的,我不研究個體差異,只是朝著一個明確的目標,見招拆招而已。

通過量子糾纏原理和人體能量狀態的科學理論相結合,我發現了每個人的差別在於其所糾纏的正負能量的關係。因此從最根本的能量狀態上直接提升能量狀態,達到改變內心狀態和思維模式,從根本上療愈所有心理問題的目的。


雖然科學理論聽起來很難懂,但實際操作起來,對於心理問題的患者來說是極其簡單的,只需要通過信任和超心理療愈師建立一個連接和糾纏。隨後只需要做一些特殊的訓練,強化這種連接,就可以達到迅速擺脫一切心理問題的目的。

當然,超心理療愈師所需要掌握的科學理論和技能完全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和理解的,並且我還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超心理學相結合,用來解決,思維層面的一切問題,涵蓋內容包含:中醫、心學、周易、兵法、儒家、道家、佛學等內容。


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並不是我自己頭腦裡憑空想出來的理論,我只是將那些科學的先驅,史上的聖賢,留下的人類智慧的結晶融匯貫通。

超心理學必將讓所有人擺脫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躁狂症、雙向情感障礙等一切心理和精神問題,帶領全人類走向健康、快樂、幸福,創造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


更多如何擺脫心理問題,獲得健康和快樂和幸福人生的100餘篇原創文章及學員自述治癒經驗,請關注QQ空間8485361。

【版權聲明:本文由「心向正覺健康管理 · 幸福人生學院 · 李嘉琪」原創,版權已備案,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超心理學發展小史
    在演講者中有一個我很感興趣,他便是臺大前校長李嗣涔教授(朋友中有李教授的追隨者),從那個時候我便開始尋找關注李教授的書籍和採訪。時間來到2020年的第一天,我終於從朋友那裡搞到了一本教授寫的《靈界的科學》。這本書在2018年於臺灣出版,算得上是教授對身心靈領域的研究總結,其實在三採文化出版社對李教授的採訪中信息透露的已經很齊全了。
  • 一個問題:關於超心理學
    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任亞輝, & 楊廣學. (2005). 超個人心理治療. 山東人民出版社. 【3】吉尼斯. (1988). 心靈學:現代西方超心理學. 遼寧人民出版社.這三本書比較詳細的介紹超心理學的研究,包括催眠、巫術、禪修、超感觀(特異功能)、通靈等不屬於傳統科學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 超心理學的早熟性,以及超心理學的要求
    導語:超心理學的早熟性,以及超心理學的要求自治年代這一階段就是被中國人在七八十年代才了解到的現代超心理研究。這一段歷史,向我們展現了全新的理論面貌。到此為止,超心理學的確為我們勾畫出一幅生動的畫面,塗抹著五顏六色的光環,似乎一個新的科學革命的範式就要到來了。但遺憾的是,一百多年過去了,超心理學仍然還處在用「靈魂的幽靈敲開科學的大門」的徘徊中。正如超心理學家直言不諱地聲稱「超心理學追求的對象,始終是跟尋求『靈魂不死』密切相聯繫的」,由於這樣一個致命的命題,使超心理學始終被陰霾的氣氛所籠罩。
  • 超心理學
    傳統心理學遵循的是經驗主義和科學主義的研究方法,著重解決人際關係、學習成長、市場營銷、心理矯正等現實方面的問題。超心理學,是研究靈魂的心理學。
  • 超心理學研究概況
    超心理學在中國一直被視為「偽科學」,國內曾經風靡一時的「人體特異功能」研究,就屬於超心理研究的一部分, 早在1982年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的于光遠直接發文將特異功能及超心理學研究定性為
  • 英國「超心理學」專業概況及錄取要求
    一、有一種心理學叫「超心理學」  超心理學不同於一般的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超自然現象、靈異現象的心理學。對超心理學專業感興趣的學生,要清晰認識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充分了解專業課程的設置。
  • 「2019年中華傳統文化與超心理學及其功能展示會」
    面對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實,我們預定2019年8月4-7日在昆明召開「中華傳統文化與超心理學及其功能展示會」。這次會議恰逢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劍橋大學教授、當代世界超心理學研究泰鬥、心-物統一計劃指導者Brian D. 約瑟夫森(Josephson)將臨八十大壽,我們已經邀請到他為首席名譽主席,他將為會議舉行一次通過Skype的專門報告,與會議嘉賓進行交流。這將是世界範圍「慶祝他八十大壽」系列活動的第一場。這是首次中國大陸的超心理學研究與國際全面接軌。
  • 英國留學:冷僻專業「超心理學」逆襲成熱門行業
    在眾多冷門專業中,選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當屬冷僻專業,鮮為人知,但其就業前景廣闊。一、有一種心理學叫「超心理學」超心理學不同於一般的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超自然現象、靈異現象的心理學。
  • 埋頭趕路時請別忘抬頭望天,人與天交融的學問——超心理學「第2集」
    超心理學:仰望星空——我們渺小如塵小編周雲騫是超心理學愛好者,也是一個考了心理諮詢師、阿里培訓師、物流師又不以這些當飯碗的怪人,前前後後做了十幾份工作,從擺地攤到公司總經理,從快遞員從外貿經理,從上市公司主管到淘寶網店客服,從百萬存款到身無分文,經歷起起落落,並享受著體驗者不同職業帶給我的心靈感悟。
  • 超心理學橫空出世!輕而易舉擊破了抑鬱症等所謂的「心理癌症」
    我是將量子力學和人體能量狀態的理論結合併發展,直接將設想並應用於治療自己嚴重的心理疾病。當時並不知道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與一位被稱為「心理學界的愛因斯坦」的雷丁教授的《量子力學+心理學》的方向不謀而合,他是國際最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矽谷智囊團、普林斯頓大學首席心理學家,他把這個運用量子力學解決心理問題的理論歸屬為超心理學的範疇。於是當我發現後,就將我的理論前綴加上了「超心理學」。
  • 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第4集」
    ——一個安靜寫作的超心理學愛好者周雲騫昨天我帶領大家認識了心理學家馮特、詹姆斯、霍爾還有他的徒弟杜威,還有我們大名鼎鼎的佛洛依德。在心理學歷史上,還有很多心理學家也為心理學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其中有一位讓我們感到特別溫暖的心理學家就是他的學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的傑出貢獻就是創立了個體心理學,他同意他師傅的關於兒童期心理創傷對成年性格的影響觀點,他反對他的師傅把心理問題的根源歸結為性相關的戀父戀母情結,他把問題的根源的原因轉向社會層面。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失敗都來自早年的自卑感。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巨匠,更是一個思想者
    不過後來證明這不過是一個虛構的心靈雞湯故事,實際上愛因斯坦是一個動手能力很強的人,從小就開始在父親的工廠裡「打工」,不少技術問題都是他解決的。聽到上面的講述後會不會有一種偶像人設崩塌的感覺?真的是沒有想到我們居然被這個「勵志」的故事「忽悠」了那麼久。
  • 超越心理學意義的「俄狄浦斯」
    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個性特徵會導致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相同的事物或觀點,而這些解讀的差異也折射出我們的生活經歷、個性特徵和時代背景。時代塑造人,人創造時代,面對時代的整體, 一個時期既不是值得讚揚的,也不是應予責難的,因為每一個暑期都既是負債者又是債主。
  • 心理學研究將進入腦科學時代
    19世紀初到1860年間,鄰近學科(如生理學、物理學等)迅猛發展,這些學科採用實驗的手段對心理過程進行了初步研究並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為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開闢了道路。  傳統實驗心理學範式的創立,使心理學從哲學母體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科學,開創了心理科學新時代。
  • 彭劍鋒:數位化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變革,更是一場認知與思維革命
    數位化與數字經濟為全球經濟活動賦予巨大能量,為中國企業的戰略成長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與發展空間。未來中國經濟新增長點與新動能是數位化。數位化轉型對中國企業而言,不僅是一道戰略選擇題,更是一道生存題。我也比較贊同這樣一個觀點:農業文明3000年,中國領先了2000多年的歷史;工業文明300年,中國大概落後了150年甚至200年的歷史。
  • 胡歌:追求生命的「意義」,永遠在路上: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之INFJ
    作者:本人周雲騫 十年的超心理學愛好者,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熱衷公益的社會工作者,《超心理》——生命這齣戲是我立足於心理學普及的自媒體號,堅持每天寫原創文章,希望能和每一位心理學愛好者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 超心理學領域證實前世和輪迴現象,人講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是真的
    有大量證據證實,超心理學領域中的各種現象確實存在。這些現象包含心電感應、念力、遠距治療、超越及輪迴等。美國天文學家、天體生物學家、宇宙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作家CarlSagan,在他的研究中提到:「就我的意見而言,超心理學領域中很多主張是值得認真研究的」,「比如,年輕孩童有時候會提到前世的詳細細節,比對後發現完全符合,而這一切他們除了透過輪迴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從中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