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無涯
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數千年的歷史。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鍛鍊體系,也就是瑜伽體位法。難能可貴的是,你只需要一張瑜伽墊的空間,就可以完成身心合一的強體養性。足不出戶,激發內在活力。(華心怡)
圖說:練習瑜伽對場地要求不高 圖TP(下同)
申之魅
瑜伽,是從印度梵語而來,其含意為「一致」「和諧」。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訂為完整的八支體系。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身心的合一。
-瑜伽千年行-
瑜伽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已經衍生出很多派別。 正統的印度「古典瑜伽」包括智瑜伽、業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達利尼瑜伽五大體系。如今,作為全世界廣為傳播的身心鍛鍊修習法,明星們對於瑜伽的痴迷,更是推動了其迅速發展,要知道,妮可·基德曼、斯汀、湯姆·克魯斯、凱特·溫斯萊特……他們可都是瑜伽的發燒友。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瑜伽會所也如雨後春筍般,日漸繁多。多年前,麥當娜的瑜伽教練鄧肯·王來上海開設培訓課程,雖然價格不菲,但已是一位難求。鄧肯透露:「一開始,瑜伽對麥當娜而言僅僅是種運動。但後來她發現這更是一種認識自我的過程,她從中獲得了滿足感、平衡感,性格也變得更平和。」
平衡,這也是瑜伽的智慧。其實在古代印度修行者的習練中,所有的體式都是為了呼吸與冥想作準備。很多人會在開始習練階段過分追求體式的完美,試圖突破身體的極限去達到某個看起來很酷的高難度造型,但通過與自己內心的連接,他們最終會體會到哪怕是最基本的體式,只要按照動作要領達到個人能力的所及,便能獲得強身強心的功效。通過經絡的舒展,肌肉的運動,核心的強健,人體從裡到外都獲益匪淺。
2014年底聯合國大會宣布往後每年6月21日為國際瑜伽日。該決議草案由印度提出,總理莫迪表示:「瑜伽是我們古老傳統的寶貴禮物。瑜伽體現了心靈和身體的統一、思想與行動的統一,這種整體方法有益於我們的健康和福祉。瑜伽不僅僅是鍛鍊,它是一種發現自己、世界與自然三者合為一體的方式。」2015年第一個國際瑜伽日時,在印度首都新德裡,數萬印度人在總理莫迪的帶領下做瑜伽操慶祝。
-瑜伽人人學-
男女老少,原則上,人人都可以學瑜伽。但前提是,你必須循序漸進地習練。而一些有身體疾患的學生,更需要諮詢老師獲得專業的指導。
瑜伽的門檻高,你必須耐下性子與自己對話。瑜伽的門檻又很低,你可以煥然一新成為更好的自己。董小姐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原先,她在外企上班,壓力很大,生活也不規律,身體免疫力很差,一直都是醫院的常客。後來家中又突生變故,至親離開。內因外因,董小姐的身體垮了。習練瑜伽後,她的精神面貌和身體狀況有了很大的恢復和提高。在堅持五六年後,其成為專業瑜伽教練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於是,她參加了專業的培訓課程取得了教練資質,如今她已經是某瑜伽會館的專職教練,她說:「我想把瑜伽帶給更多人。」
在她工作的瑜伽會館,年紀最大的會員是個90歲的老奶奶。她保持每個月兩次的練習頻率。每次,六七十歲的兒子推著輪椅送老母親來瑜伽館,他們選擇了一對一的私人教學,兒子在一旁也會跟著母親一起習練。如今,老奶奶的瑜伽資歷已經超過一年。
-瑜伽家中練-
你不需要太多的裝備,一張瑜伽墊,一身運動服,便可以腳踏實地開練。雖然一些炙手可熱的老師常常會吸引100多位學生同室操練,但其實瑜伽也非常適合宅在家中自我練習。
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穩定的情緒是抵禦病毒的強有力屏障。面對新冠病毒,無論是病人還是醫生、志願者,以及宅在家中不添亂的我們,都需要調節情緒增強免疫力。許多延期復工的健身房,紛紛推出線上課程。一些瑜伽會所也特別開設了線上公益課程,每天有不少於五節免費課,向所有人開放,守護身心健康。線上課程豐富有趣,不僅有常規的流瑜伽,火箭瑜伽,還有孕產瑜伽,親子瑜伽這些貼心課程的設置。即便你錯過了直播時間,也可以去歷史紀錄中找到回放。目前,已經有累積超過百萬人次參與到公益課中。
無論你想放鬆心情,還是活動筋骨,去練瑜伽吧,真的,沒那麼難。(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練門道
練習瑜伽注意事項
■ 瑜伽與其他運動一樣,在不正確的練習下會給身體帶來傷害,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練習。
■ 避免攀比。作為練習者,應隨時遵循瑜伽練習中自然的規律循序漸進,不和他人相比。練習者能夠記得多少動作就做多少,只要保持呼吸的平穩和心態的平和就可以。
■ 暖身很重要。不要一開始就做高難度的動作,以免造成運動傷害。練習瑜伽時,每個動作一定都要保持3~5次呼吸,練習瑜伽後應該感覺心情的愉悅而不是身體酸累,甚至痛苦。
■ 習練瑜伽半小時~1小時以後再進食。瑜伽練習中,消化器官得到充分的按摩,需給予一定的休息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提升器官機能。
■ 骨質疏鬆症者,練習要小心。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眼,不建議頭下腳上的倒立動作。 身體狀況不佳、大病初癒、骨折初期不宜練習瑜伽。癲癇、大腦皮質受損,血液凝固疾病患者,避免練習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