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大概是現代人除了媽媽手、板機指之外最熟的手部症狀,因為常常發生在使用滑鼠的手,所以又稱「滑鼠手」。
這種會造成「正中神經麻痺」的問題相信有去看過醫生的朋友應該知道會被開「超聲波」治療。但,就拿我自己瑜伽館裡的案例,其實大部分都是媽媽、阿姨,他們都不太用電腦的,好幾個做了2~3個月超聲波都沒好,最後都跑去拉脖子了。
所以「腕隧道症候群」本人到底是長怎樣呢?
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腕隧道在哪?
手心朝上,手腕骨就像一個碗口,手掌根部有一條橫向韌帶,它連接手腕的「碗緣」,形成一個碗蓋的樣子。
這個碗裡裝著:正中神經、屈指肌腱。
當碗裡的空間受到壓縮,擠壓到敏感的正中神經,造成手指麻的症狀產生,就稱為「腕隧道症候群」,
空間受到壓縮?
橫向韌帶變厚:碗公的上蓋變厚,韌帶長期磨損會導致反覆發炎,最後會增生變厚,類似「長繭」,最後壓到正下方的正中神經,產生症狀。屈指肌腱腫脹:碗公內容物增厚,若常用手指抓握出力導致屈指肌腱拉傷或腱鞘發炎腫脹,也會造成正中神經壓迫。月狀骨脫位:碗口下緣變形,月狀骨是正中神經正下方的腕骨,當它受到外力擠壓而脫位向上壓到正中神經,也會引發症狀,通常是跌倒手撐地、長期做前推動作的工作(如瑜伽中的手臂支撐動作)。我得到腕隧道症候群了嗎?
症狀:大拇指、食指、中指、1/2無名指的「掌側面」麻木。自我檢測:手心相對或手背相對互相施力擠壓約30秒,如果手麻的症狀更加明顯,則你很可能得到腕隧道症候群了!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單純手麻是無法被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的,就算症狀相符、檢查也都為陽性,形成原因不同,也應該有不一樣的緩解治療方式。
緩解:
1.橫向韌帶變厚:可以透過超聲波對變厚黏的橫向韌帶進行微破壞,加上電療熱敷等舒緩的治療就可以讓多餘的組織碎片被帶走,加快修復。也就是說這是可以在一般醫院治療好的。
2.屈指肌腱腫脹:單純的超聲波無法讓變緊屈指肌腱放鬆、變長,必須配合伸展運動、肌腱滑動運動來達到目的。
3.月狀骨脫位:由於這種狀況通常由強大外力造成(無論瞬間或長時間),所以必須透過徒手治療矯正,通常效果是立即見效的!
所以各位朋友,如果你是個電腦重度使用者,哪天發現自己手麻、感覺異常,建議稍微做個自我檢測,再去醫院做個簡單的儀器治療就會自己慢慢痊癒;但如果你平常不是用電腦,建議還是在做一般儀器治療之後做些自我運動伸展的方法;最後你若不幸是曾經跌坐撐地或者真的每天在做掌推類的工作(如苦B的瑜伽教練等等),一定要找可以幫你解決問題的專業理療師幫你做完整評價及治療,再下來就是在瑜伽練習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簡單技巧,(手腕疼痛能練瑜伽嗎?腕管綜合症人群瑜伽練習的對齊技巧和修改!)
此外,其實不管哪一種原因都會在腕隧道內造成沾黏,上面分享的居家運動都可以回家多做,當然也可以作為每次電腦使用一段時間的放鬆運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