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這不是審美,是劇作的科學

2021-01-08 澎湃新聞

「觀眾的反饋對我來說,確實是是一個特別大的樂趣,但我不會在意別人對我的讚美和謾罵,讚美對我來說也沒意義,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幹的是一個什麼東西,我知道不足在哪。罵我,我也不會在意,這就是我拍的,要不然你來拍? 」 《隱秘的角落》開播前一個月,導演辛爽給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設,「勝負心這個事兒不重要。 」

導演辛爽

但他沒有「建設」到的是,萬一劇集爆了呢?劇集爆沒爆剛開始他也不知道,但開播後,他的手機真的要爆了。成堆的關注、祝福、詢問湧進來,他懵了一陣子。「本來其實我是想去微博說點什麼,『大家差不多得了』,後來一想到這種片湯話,我覺得我不應該說,這個劇不是我的私人財產,不是我個人的榮譽,是所有合作的這些藝術家們值得的。」

辛爽是一個年輕導演,新到在這部劇之前,除了《幻樂之城》綜藝裡的作品,他沒有其他作品被大家看到,大多數時間在從事拍廣告和拍mv的工作,現在他的微博認證寫的還是廣告公司合伙人。辛爽的經歷恐怕會令無數同行羨慕。如他所說,這部劇裡合作的演員太厲害了,不僅是演員,從編劇到配樂,每一樣拿出來,都已經被各類公眾號翻著花樣誇一遍。他驕傲地跟記者說,「跟我合作的人,首先我要確保他是個藝術家,致力於做一個藝術品。」甚至連小演員,他給出的標準都是,儘量找天才。

《幻樂之城》時期的辛爽(左)

實際上,從對秦昊、張頌文和製片人的採訪來看,都不約而同認為,辛爽的審美顯然不是做普通電視劇的水平。

辛爽接到這部劇時,劇集的12集分集大綱都做好了,甚至請來的《紙牌屋》高手指導已經打好了美劇一般四幕式打點。我們總拿國產劇和美劇對標,但多數市面上的作品在播出時鮮少真的看到美劇痕跡,但對於做過很多廣告的辛爽而言,美劇的好看來源於他認可的劇本科學,「這來自於廣告時段這個概念,原來我們沒有這個概念,寫到哪拍到哪,反正從哪進廣告也沒有人關心,美劇分四幕實際上是每一集要4個廣告破口,它有一套科學。」他看著名的劇本類書籍《故事》,扉頁上寫著「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辛爽牢記這句話,他花極為大量的時間折騰如何在《隱秘的角落》中營造足夠的暑期感,這是劇本給他的第一感受,一想到暑假,許多鏡頭和想法已經撲面而來。「觀眾認為這是真的生活,才會相信這個故事,才會信任裡面的人物。」

對於這部劇引發的熱潮,秦昊認為是「審美的勝利」,張頌文是「積累的力量」,對辛爽而言,是團隊共同的作用。從一集3000字的大綱,到大約一集30000字的具體執行,辛爽和編劇團隊只要沒事,就關在屋子裡,拉出白板整理故事。《隱秘的角落》是社會派推理類劇,環環相扣,有時線索安排到中間,發現崩塌了,那就重新來,崩塌了再來,他致力於要在這部劇裡實現全面「蒙太奇」效應。更不用說,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各個演員到了現場還繼續改動完善。

對於市場而言,《隱秘的角落》已然成為一部標杆劇,這其中,大製作、大卡司、精緻服道化,都不是關鍵詞,或許觀眾意識到審美有多麼重要,而這其中,導演的審美首先要足夠,辛爽的審美到底是怎樣令人好奇。而和辛爽聊到最後,他提出,「這不是審美,是劇作的科學。」

史彭元飾嚴良,王聖迪飾普普,榮梓杉飾朱朝陽

【對話】

我理解的網劇更像是美劇的做法

澎湃新聞

:現在的一窩蜂湧來的誇讚,豆瓣高分,你會有壓力嗎?

辛爽

:看到豆瓣分數我覺得還挺開心的,本來其實我是想去微博說點什麼,「大家差不多得了」,後來一想到這種片湯話,我覺得我不應該說,這個劇不是我的私人財產,不是我個人的榮譽,是所有合作的這些藝術家值得(這個高分)。壓力其實還好,但我確實沒有想到這個分這麼高,播之前也沒有想到過會有這樣一個反饋。 其實當時內心我想過8.0分,我就滿足了,就這事沒白幹,因為我覺得豆瓣的打分,其實還是相對比較準確客觀的。

說實話,我自己沒有想過這個東西值多少分,上線的頭一天,其實我還在棚裡改,還在調整一些小的細節,沒有時間去想。而且其實提前一個月,我已經給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設,勝負心這個事兒不重要。

截至7月3日,《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8.9,有53.5萬人打分

澎湃新聞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這部小說,不好改。

辛爽

:確實不太容易改,但是其實這話可以這麼說,我沒有見過一個容易改的項目,都要去在一定的範圍內去用你的智慧。其實不光是生態的問題,從創作角度來說,所有的這種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它還是兩個領域,思路,包括事件的做法都不太一樣。所以任何一個項目,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把文字轉化成另外一種語言,我們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拿到這個項目的時候,其實是已經做了12集的分集了,分集的梗概都已經做好了。有一部分片尾打點的情節都已經打好了,但是從我介入之後,因為每個導演的需求不一樣,做了一些調整,才開始做的劇本。當時讓我興奮的一個點,故事核心都有那麼一句話——三個孩子拍到了一個人在犯罪。這句話本身特別有勁,特別有力量,通過這句話想像空間很大。有些東西說出來之後,你就感覺頭皮一發麻,或者你會感覺,你耳邊有一個東西給你打了個響指。所有東西都在我內心審美中,比如暑假,誰沒有經歷過暑假,誰沒有在暑假裡跟小夥伴一起玩過,我們可能不會碰到殺人犯,但是感受一下就撲面而來了很多東西,你的腦子裡畫面味道、氣氛,已經一下就在腦子裡瀰漫開了。

《隱秘的角落》劇照

我剛說那些,我覺得這是大家一個共同的記憶,像是大家經歷過的,說實話,我自己不信的東西,我是不會拍的,首先我自己要相信,這個事真的發生過,氣氛真的存在。生活化不是在這部劇裡重要,是我在所有的作品裡追求的共同的東西,氛圍對於一個影視作品來說,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審美上就不提了,審美上一定是重要的,大家不喜歡看一個醜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相信。比如說現在我們去寧州,我一定要相信說,寧州是真的有這麼一個地兒,觀眾一旦相信了這個,才能去經歷人物的情感。 如果說連這件事的前提我都不相信的話,那怎麼進得去人物?

澎湃新聞

:當時籌備拍攝剪輯的時候,執行思路是怎麼樣的?

辛爽

:我經常聽到好多關於劇和電影的說法,我自己是不太認同或者說有一點反感。很多人都在說,這個劇組在追求電影感,不追求電視感。我聽到這句話特別像,你看我有一個特別像包子的饅頭,非常奇怪。如果你說畫面的話,你只要找一個電影攝影師來,你都能拍出像電影的畫面,那個沒有意義,那是錢能做到的。劇和電影是不同的學科,不存在一個鄙視鏈,你做電影的要鄙視做劇的。當然我們和電影相比,劇有自己的劣勢,一個電影的拍攝周期,等同於一個劇的拍攝周期,在同樣的時間內,你要做的事情量是完全不一樣。我就是另外一個思路,這個不能混在一起談,包子和饅頭不是一種東西。

其實我前不久和一個特別好的朋友聊天,那時候這個片子還沒放,他就說幹嘛追求,你做正反打和臺詞就好了。我說你不讓我追求視聽,我作為一個導演我還能幹什麼?我能做的事情不就是視聽嗎?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實際上我們聊的不是傳統電視劇,傳統電視劇和網劇還是有區別,我理解的網劇更像是美劇的做法,介於電影和電視之間,而且這個界限其實越來越模糊了。當然了,我不是說人家傳統電視劇不好。

秦昊飾演張東升

澎湃新聞

:注意到劇中一些視聽技巧,比如用鏡子多,航拍多,還有汗也很多。

辛爽

:一些其中的鏡頭算是技巧,用鏡子是視聽的一部分,它可以在另一個方向去反映一個人,你所沒有看見的,但他不能直面的東西,我們可以用鏡子拍出來。 加上鏡子就是我們給觀眾多了一個語言,告訴觀眾你不是在直面這個演員,你是在面對這個演員內心,因為鏡子裡是我們看到自己的樣子。我們那個時候是在窺視他的內心,我會多用一點。

航拍鏡頭就是個人趣味了,比方說在墓地的那場戲,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我們在坑裡往外拍的那種,我們當時開玩笑說,咱們該拍嶽父嶽母的主觀視角了。張東升以為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實際上航拍景點都是在暗示這件事兒,你的惡不是只有你自己知道。

墓地那場戲

另外,還是又回到那句,暑假,是我們共同記憶,熱和汗水,這是能讓觀眾有共情的東西。另外,和我們本身要說的東西其實是一個反差,我比較喜歡反著想這個事情,懸疑劇就非要黑不拉幾的? 我喜歡避免標籤化,包括做人物也避免標籤化,在場景的設定、打光方式,我們都會避免這種標籤化大家通用的方式。陽光越強,陰影越大。

澎湃新聞

:開頭的鏡頭現在實紅,被反覆做梗了。

辛爽

: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原著,其實不怕劇透,我們索性就把它放在一開始,讓觀眾看見這個東西。但實際上,我想說的是,不是把人推下去多刺激,而是發生了這個事件之前發生了什麼?這就是我個人更喜歡社會派推理的一個原因,我本身個人的興趣,也並不是展示純粹的惡,其實對我來說,那個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吸引力,最大的吸引力是發生的原因,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

第一集最驚悚的部分

孩子演得好不好,和這些成人演員有特別大的關係

澎湃新聞

:朱朝陽和嚴良、普普,他們是兩種不同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張力是什麼?

辛爽

:不光是兩個孩子了,做所有這個人物一定是要弧線,在電影裡我也見過沒有弧線的人物,那是另外一種做法了,但是劇一定要做弧線,人是要變化的,我們看的是一個人從a點到b點的變化,這些變化才是真正的戲。對於兩種孩子,我有我自己的理解,這裡面帶入了我自己的東西。

我特別喜歡一句話,《故事》就被譽為編劇神書,扉頁上面有一句話,我原來其實有點不太理解,但是隨著這些年一直在拍,我慢慢開始特別理解,那句話是: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所有這些人物,你為什麼會喜歡他?其實你都能從裡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許你沒遇到過殺人犯,但你一定遇到過童年朋友的背叛,你一定會遇到過家長的控制,你一定會遇到過和他們一樣的情感上的感受,所以你就會去體會他們的情感,張力其實就來自於這件事。

《隱秘的角落》劇照

澎湃新聞

:花絮裡,我們看到三個孩子在現場也很優秀,是有調教嗎?

辛爽

:我個人可能見過上百個,然後選角團隊可能見過至少上千個孩子了,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駕馭這樣的角色,因為很多孩子是他們受到了錯誤的表演教育,或者說他們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表演,很多孩子讓我感覺我在看小神龍俱樂部。

其實在選的時候會非常痛苦,因為你要見很多孩子,你要跟他們聊,去判斷這個孩子行不行,但最終選出來之後,實際上在現場,三個孩子都是天才,感受力絕對是一流。選演員的時候,我也一直在強調這個事兒,我們沒有時間現場去調教演員,或者說沒有時間在現場那麼仔細調教,所以演員一定要天然的。第一,他要像那個角色,他身上就要帶有這個角色的很多特質。 第二,他一定是要一個天生做演員、天才的材料,隨便說一點話,他們就非常懂,非常明白要怎麼做。

澎湃新聞

:你個人挑小孩的標準是什麼?

辛爽

:當然標準很複雜,除了那種程式化的表演以外,我在挑的時候,有一段我跟普普在試戲,我搭戲,嚴良想要打電話報警。前一版劇本,當時嚴良需要打電話報警,普普阻攔,你不要報警,因為朝陽哥會失去爸爸。然後這個演員恨了我好幾天,不認為這個是戲,她認為這是真的。

我們有很多優秀的成人演員,都是在奉獻自己在帶這些孩子,其實孩子演得好不好,和這些成人演員有特別大的關係,他們只要能給出真的東西,小孩的感受力只要在,小孩同樣也會給出真的東西。表演不是一個人的事,你要看對手的,對手給你真的,你才能給出真的,對手給你的是假的,你累死,你也給不出真的了,除非你是特別經過訓練的人,才能做到,那小孩顯然很不容易。

澎湃新聞

:秦昊也好,包括王景春、張頌文,他們都很厲害。你覺得和這些特別優秀的演員合作,感受是什麼?

辛爽

:不知道你玩不玩手辦,就像你得到了頂級裝備,跟遊樂場差不多,我知道他們的能力是什麼樣的,他們所有的戲,我都看過,如果我覺得這條戲你還藏著東西,我就不過了。

張頌文飾演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

我並不喜歡展示純粹的惡

澎湃新聞

:對於改編結局這個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是怎樣的。對於一些覺得不夠好的反饋,你怎麼想?

辛爽

:我也看了很多觀眾的評論,其實我特別想給他們一個特別好的建議,這會提升他們看劇的觀感,這件事就是,紫金陳老師(註:《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壞小孩》作者)在地上潑了一攤水,他原地坐著,我坐在他另外一個離他很遠的地方,可能看到的是水裡反射出來的月亮,我站在另外一個角度,我看見的是水裡邊反射出來的星辰。你說星辰美還是月亮美?其實各有各的美,這是我的理解。我不可能跑到紫金陳老師那兒,說咱倆一塊看月亮,我覺得這對於觀眾來說是一個損失。

《隱秘的角落》截圖

以前我拍一些廣告或拍mv的時候, mv特別明確,因為它有歌詞,歌詞裡提到了汽車,提到了一個月亮,我真的就要拍一個汽車、一個月亮嗎?我看到的其實不是月亮,我看到的是星辰,這樣對觀眾來說,才會有更多你沒發現的東西,這才是人生的樂趣。而且甚至說,看到星星這件事,都不足以讓人興奮,或者不足以讓這個作品完整,因為我看到很多觀眾的評論,我覺得觀眾沒有坐到我這個角度去看星星或看月亮,而是看到了UFO,這個才是作品完整的牛的地方,我只是把它雕刻成一塊木頭,但是觀眾把它點化了,這才是一個作品最讓人激動和興奮的完整。其實大家是一塊給它的生命力。

關於光明和黑暗這件事,我一上來其實就說了,我們先把審查因素往旁邊放放,從我自己的趣味來說,我並不喜歡展示純粹的惡,那個不適合影視來展示,純粹的惡,它是一個B點, A點在哪?我要從A點開始講,而且我是內心裝著人性光輝的,我相信人性。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無緣無故的,特別純粹的惡,可能有,但它不是我想要表達的東西。

《隱秘的角落》劇照

澎湃新聞

:也有業內評價認為,觀眾很久沒看到認真去做的劇了,這是一個反彈式的興奮,你自己認為原因是什麼?

辛爽

:這個問題我特別不好回答,一回答就會涉及到行業的東西。你說導演和廚師這兩個行業有啥區別?我覺得沒有什麼區別,廚師畢生追求就是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飯,導演畢生追求就是拍世界上最好的片,我不知道我此生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至少我在這麼做。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在這麼做,廚師好好做飯,司機好好開車,大家好好拍片,編劇好好寫字,觀眾好好看片,就是一個特別完美的世界嗎?不是的。

澎湃新聞

:從拿到這個項目到現在到最後剪輯完整,拋開不可言說的無奈,這個過程,最具有挑戰性和難度的是什麼?

辛爽

:在執行層面上,其實就是實際客觀遇到的問題,比方說,因為我們選擇湛江那樣的氣氛去拍,對於所有的主創就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那個季節你會遇到暴雨、颱風,天氣很好的時候,你會暴曬。孩子們住的那個船,其實我的要求是,那個船一定是要在岸邊,不能在水裡,一定是一個行走不了的狀態。但是你知道這個東西是潮汐才能控制的,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我們控制不了大海。所以基本上,我們在排拍攝計劃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問題,要看潮汐,哪一天,我們大概有幾個小時,船是可以不在水裡,只能在岸上。因為那是沙灘,那個船沒有支撐的,所以它總是斜著的,每天我們要把那個船弄正,如果斜的,人在上面演不了戲。所以每天基本上要花大概三四個小時,製片組要用千斤頂把這個船去頂到一個正好的角度,我們才能拍,他們得在水裡幹這個事,這就是我們拍攝遇到的想像不到的各種困難之一了。

《隱秘的角落》劇照

個人層面沒有什麼難度,這就是我的工作,我享受我的工作,比如說過生日和火化那場戲的交叉剪輯,當時我們把這一段做出來之後,都特別興奮,我們就想簡直絕了。一集該有的劇本,本應是3萬字,但我們的梗概只是3000字,很多東西需要你自己去想,不拍的時候,我和編劇團隊把自己關小屋裡,每天幹的事兒就是,我們在黑板上寫畫,研究每場戲,研究整個結構。

澎湃新聞

:在屋裡寫劇本這個過程裡,你自己覺得糾結的部分是?

辛爽

:最難的是蒙太奇。兩個鏡頭放在一起產生的效果是巨大的,還是說火化和生日那場戲,這兩場戲單獨給你,其實勁兒都沒有那麼大,你只有把它倆放在一起,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意義,我們這次一直在追求的是這個東西,但這個東西其實是最難的,牽一髮動全身,你改了這場戲的一個設定,可能到第8場戲,事情全部都崩塌了,你就在不停地崩塌建立崩塌建立,直到有一天,你覺得口子合上了。我認為其實這不是審美,這是劇作的科學。

朱朝陽生日

朱晶晶火化

澎湃新聞

:你對於這一類型劇的審美是來自於哪些?

辛爽

:我看劇看的不是特別多,但我是屬於那種人,一天量不大,如果看到一個特別好的片子,我會玩命地反覆看,可能和我成長經歷有關,我很喜歡中國過去的很多電視劇,比如說《渴望》《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家有九鳳》,我特討厭那種說「美劇就高級」的論調,我沒有資格評價別人,但我覺得業內人不要這樣理解這個事。

剛才我提到的那些,都是國家之光,是我骨子裡的根,我看到了我的語境裡的東西。美劇裡當然有特別成熟,特別好,特別厲害的地方,我非常佩服,但是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得和美劇一樣嗎?也不是。我吸收的營養來自於剛才那些,不是說美劇鏡頭拍得多漂亮,他們用了多花哨的技巧,而是他的戲劇結構是分幕的方式。這一點是科學的,因為它來自於廣告時段這個概念,原來我們可能沒有這個概念,寫到哪拍到哪,反正從哪進廣告也沒有人關心,為什麼美劇分四幕,實際上是你每一集要4個廣告破口,美劇其實從它誕生那一天一直到今天,為什麼那麼好看?是因為它是有一套科學的東西。兩者放在一起,是我理想中要做的一種形態。

片尾曲

澎湃新聞

:音樂上是怎麼跟丁可促成合作的?

辛爽

:我之前就特別喜歡丁可,這次也是我去找他,我覺得神交已久,該合作一下。我的觀點——我雖然是導演,我有決定權,但是我不去限制所有跟我合作的人,因為跟我合作的人,首先我要確保他是個藝術家,致力於做一個藝術品。

其實在做劇本階段,每首片尾曲,我就想好了,寫在劇本上。你仔細看的話,所有的聲音細節,包括環境生活追求的,我們都是有一個自己衡量的標準的。我和錄音指導會研究每一場戲的聲音,背景音是大是小,什麼時候出了,都是我們經過特別仔細的思考,視聽視聽,「聽」有一半的重量。

對我個人來說,片尾曲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這是個人趣味,我看了很多喜歡的劇,會坐在那把片尾看完,就特別像你吃得油膩了,然後你去喝杯茶或者抽根煙。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片尾曲,它會讓你沉進去,期待下一集。

《隱秘的角落》第12集片尾曲《白船》,由辛爽作詞作曲,秦昊、王聖迪演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和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完被歌曲洗腦,它才是背後大贏家
    男主角張東升的扮演者秦昊,誇讚導演辛爽有很高的音樂品位,因為,他本身就是玩音樂出身。辛爽,《隱秘的角落》導演,他還有一個身份:摩登天空旗下,朋克樂隊Joyside的初代鼓手,也玩吉他。這次,音樂人出身的導演辛爽,將自己的音樂審美和音樂趣味大量投射到《隱秘的角落》中,可謂非常成功。關於一集一首片尾曲的安排,辛爽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劇本階段,我已經想好每一集片尾是哪一首歌。我心裡有對每一集的感受,希望把這一集給觀眾的感受放在片尾曲裡面,觀眾可以坐在那兒回味一陣,可以在那個情緒裡面再沉浸一會兒。」
  • 解析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主題隱喻與敘事技巧
    這一主題的隱顯,體現了劇作者對影視藝術區別於小說的自省與把控,也反映出劇作者對內容主題的取捨、挖掘與提升。在《隱秘的角落》中,善惡的事後「定性評判」被淡化了,人性演化過程中的「處境呈現」得以強化。劇作有著較強的題材吸引力,但並未成為一般化的罪案懸疑,而是在隱伏了常態化的是非定性、簡單化的善惡批判的基礎上,著力顯隱和顯現人的處境,讓觀眾看見其中的人,再慢慢發現人囿處境和處境弄人,從而引人深思。
  • 《隱秘的角落》以9.0的成績正式收官 但大結局這一幕是真是假?
    《隱秘的角落》以9.0的成績正式收官 但大結局這一幕是真是假?時間:2020-06-26 13:02   來源:娛樂傳真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隱秘的角落》以9.0的成績正式收官 但大結局這一幕是真是假?
  • 北電畢業生《隱秘的角落》劇本策劃胡坤,首談創作心得!
    本期【名人堂】特別邀請到了文學系畢業生、電影《八佰》、電影《東京審判》的編劇、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劇本策劃胡坤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以下為本次訪談的文字輯錄。胡坤1991級文學系劇作方向本科代表作品:電視劇《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編劇、導演電影《東京審判》編劇電影《八佰》編劇網劇《隱秘的角落》劇本策劃訪談正文1. 您是《隱秘的角落》的劇本策劃,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您遇到了什麼困難嗎?您是怎麼克服的?
  • 《隱秘的角落》裡,有人性最大的「善」與「惡」,你看懂了嗎?
    文 | 雪憶柔 剛剛終於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如鯁在喉,如芒在背。這是真正的隱秘嗎?不,不是。人性的至暗並沒有完全袒露,這是美化過的劇情,那些未被挖掘的、隱性表達的才是最可怕的。人性不是阿甘嘴裡的巧克力,它是潘多拉魔盒,地獄無間,不過一念。在明知前進就會喪命的情況下,張東升依舊面帶笑容地向朱朝陽走去:「你可以相信童話。」以血薦後繼者,不是為盟的仗義,而是嗜血的開啟。張東升在以笛卡爾的童話救贖朱朝陽嗎?不,他是真正的魔鬼,面目可憎的不一定是壞人,面容慈善的也未必就是好人。
  • 《隱秘的角落》入圍全球最佳劇集,國產懸疑劇的春天來了嗎?
    就在影視行業線下暫停、線上缺乏創新這一年,國產懸疑劇突然被全民追捧。今年6月,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公布了包括《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在內的5部懸疑劇作品;幾乎同時,優酷公布了包括《失蹤人口》《白色月光》等14部作品在內的懸疑劇場;而騰訊視頻也在8月推出了懸疑劇《摩天大樓》。這也使得懸疑劇成為今年最突出的類型劇,收穫了口碑和流量。
  • 《隱秘的角落》深度解析:今天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
    這是每集片尾曲響起時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你很難想像,12集的體量,一部網劇的成片質感即使是放在大熒幕上也毫不遜色。隨著《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豆瓣評分也從一開始的9.2回落至9.0,很多人覺得它爛尾了,評分虛高。
  • 《隱秘的角落》第6集蒼蠅的戲份很少,用作主題想表達什麼?
    由辛爽執導、喬·卡卡奇和胡坤等編劇的懸疑犯罪劇《隱秘的角落》正在流媒體播出,該劇由秦昊、榮梓杉、史彭元和王聖迪主演,王景春和張頌文聯合主演,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目前已經更新完結。比如第一集講述的就是張東升第一起犯罪事件,但主題卻是三個小孩視角的「暑假」,並非沒有點名主題,也不是在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更主要的是強調了一個不同的暑假,三個小孩經歷了張東升的作案過程,這個暑假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 《隱秘的角落》小白船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最近都有看到一句歌詞「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這句歌詞,那麼這個歌詞指的是什麼梗呢?聽上去有些陰森恐怖,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梗的意思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知乎熱搜:豆瓣9分神劇《隱秘的角落》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整體的劇作水準具有電影質感,豆瓣評分雖然從9.2回落到9.0,但依舊領跑成為年度最佳國產劇。原著《壞小孩》堪稱「全員惡人」,看過的讀者都說為了過審做了很巧妙的改動,雖然導演聲稱過審不是改動的唯一目的,但毫無疑問它的成功是小說改編影視的典範。
  • 《隱秘的角落》提前鎖定年度劇王 網友蜂擁到知乎刷原著小說
    最近,很多人都被《隱秘的角落》霸屏了。這部網劇不但在知乎、豆瓣等平臺接連奪得9.2、9.1的超高分,更掀起了一陣討論熱潮,帶出「秦昊帶你去爬山」「我還有機會嗎」等熱門梗。
  • 《隱秘的角落》帶火原著 懸疑作者不只有紫金陳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作者紫金陳1905電影網訊 「追完了隱秘的角落,很好,我很滿意。」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的作者紫金陳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對作品的影視化改編給予了很高評價。《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隱秘的角落》大爆也讓《壞小孩》一度脫銷,出版社需要連夜加印。頗有幽默感的紫金陳不忘趁機「安利」起自己的其他作品。
  • 豆瓣8.8,白宇新劇,會是《隱秘的角落》之後又一封神之作嗎?
    和《隱秘的角落》一樣改編自紫金陳作品(《壞小孩》《長夜難明》),縱向和《無證之罪》構成了嚴良三部曲紫金陳推理帝國,橫向則是同期「社會派推理」中最值得期待的劇作。一,改編的皮相和骨相。縱使認為紫金陳的文字不漂亮,也不能否認他擅長講故事,進度條推進迅速、懸念感抓人;當然,《長夜難明》並不是一部主打懸念感的作品,甚至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本格推理,重點在「十年飲冰、熱血難涼」的動人故事。
  • 無聲的吶喊都在《隱秘地角落》裡,何時才能見陽光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它可以儲存我們的寂寞、秘密和嚮往的愛。近期這部火爆全網的一部網劇《隱秘的角落》當仁不讓的成為本年度的一匹黑馬。無論是老演員還是小演員每個的演技都不是一般的在線。據說,當初導演邀請秦昊好幾次,最終才說服他出演。原本以為就是一部描寫當今家庭現狀的家庭題材據。但導演堅決讓秦昊出演,而且認為只有他最合適不過這個角色。不負眾望,秦昊的出彩的演技使該劇更加富有層次感。張東升這個角色就一個,但是他炸裂的演技似乎演出了三個人設。劇中秦昊首次挑戰禿頭造型,真的是相當敬業,難怪有人評價他就是為演繹而生的人。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都從哪來的?
    《隱秘的角落》整個故事,一方面講述著發生在暑假中的一起謀殺案引起的蝴蝶效應,另一方面也在整個過程中展現著或說是在嘗試挖掘這些「壞小孩」都是從何而來的?也正因此,使得《隱秘的角落》沒有僅僅成為一個探案推理故事,而是圍繞著兇案展現了牽涉其中的各個家庭中成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痛苦和無奈以及各種幸與不幸,以及在這些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們所受到的影響。
  • 暴露出「隱秘的角落」之過敏原篩查
    暴露出「隱秘的角落」之過敏原篩查 2020-07-21 0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隱秘的角落》:黑暗故事的陽光與希望
    《隱秘的角落》的確很出色,短小而精悍、克制而內斂,且運鏡流暢、邏輯縝密、寓意深刻。也的確是獨特的——不以時間維度進行分集,而以戲劇點來分割敘事節奏。即便沒有多少恐怖、驚悚的畫面,《隱秘的角落》也成功營造出了一種懸疑劇的氛圍,令人窒息的空氣中,處處是兇險。
  • 《隱秘的角落》的火爆,離不開它的神級配樂、片尾曲插曲
    《隱秘的角落》是由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特別主演,張頌文、劉琳、蘆芳生、李夢、黃米依主演的社會懸疑題材網劇。 於2020年6月16日在愛奇藝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