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京科學嘉年華又來啦!
今年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小夥伴們一定讀了不少書吧?
是不是把家裡的藏書都讀完了呢?
別急!「科普大集市」滿足你關於科普圖書的一切想像!
總有一本書會讓你愛上科學!
本次「科普大集市」活動我們聯合了當當網
您可以在當當網童書館輪播圖找到
「科普大集市」點擊進入
我們還為小朋友們請到了
四位知名的專家、學者和科普達人
他們分別是:
北京人大附中「網紅」教師李永樂
知名青年古生物學者邢立達
科普達人、植物學博士史軍
知名古生物復原畫師菊石君
四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他們所著及參與創作的精美科普圖書。此外還有關於神奇動物、史前巨獸、蔚藍海洋、食物王國、人體探秘、科學實驗、學科知識共7個主題,2000餘本圖書供大家選擇!在嘉年華期間,我們將每天推薦一個主題中的6本圖書。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話不多說,那就來一起看看今天的主題食物王國中都有哪些有趣好玩的科普圖書吧!
推薦年齡:3-6歲
《這是什麼呀?》系列叢書是美國經典繪本大百科,美國國寶級童書,中科院植物所專家聯合推薦科普圖書。作為給孩子們的萬物啟蒙書,《這是什麼呀?》的第二輯·食物系列讓孩子們從每天吃的食物開始,吃出只是興趣,吃出萬物啟蒙。
該系列共含七冊,全概括生活中常見的水果、蔬菜的名稱分辨、植物種類、商品生產、生長習性、人文應用。
這套圖書插圖豐富多彩,作者用孩童般的筆觸,真實還原萬物,講解口語化,便於孩子們聽懂。專業知識深入淺出,比如:玉米莖稈、棒芯、苞葉和玉米粒分別都有什麼用途?從植物的「胚」到孩子們都喜歡的南瓜燈,為孩子們科普「好玩的南瓜」的整個生命周期,家長和孩子一起跟著書裡的方法製作南瓜燈。
推薦年齡:5-8歲
孩子對世界的探索,是從自己熟悉的事物開始的,而他們對自己所吃的食物,更是抱有極大的興趣。餐桌上的米飯、麵包、水果、點心都是怎麼來的呢?《食物從哪裡來?》這本書就可以滿足孩子對食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食物從哪裡來?》中有一支由小小美食家和一群會說話的鍋碗瓢盆組成的「食物考察團」。跟隨小小美食家的步伐,穿過田野,來到城鎮,深入海底,逛逛市場,參觀工廠,一起來探索食物的奧秘。
這本書從食物的誕生開始,以圖解的方式和活潑的語言,講解了食物從來源到加工製作的過程,一一呈現它們經歷的神奇變化,到後來,變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食。
孩子從這些食物的製作過程中,會發現它們營養又健康,而且凝聚了許多人的智慧和勞動,從而更加珍惜食物,也會更加熱愛生活。
這本圖書的作者阿戈斯蒂諾•特拉伊尼創作了諸多童書,故事幽默風趣,插畫活潑可愛,往往能將嚴謹的知識講得輕鬆易懂。食物相關的小知識以圖解的形式呈現,情景式對話幽默而風趣,書後還附有視覺大發現遊戲,可以調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促進親子互動。
推薦年齡:5-8歲
《食物的旅行》手繪科普繪本的角度十分新奇,BOBO先生將用自己的身體展現食物進入口腔以後所經歷的過程,以食物的第一視角帶孩子們踏上一段從嘴巴到消化道,再到馬桶的冒險之旅。
另外,繪本中展示的人類身體裡的器官及相應器官的局部放大圖,幫助孩子更清晰地了解人體的消化運作和人體結構。
為了引導小朋友養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隨書附贈的《食物手帳》用兩個模塊來引導孩子,一個模塊是通過21天一「進」一「出」的記錄,另一個模塊是「便便顏色實驗」,從而引導孩子關注身體的反饋信號,讓孩子真正領會到「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
推薦年齡:5-8歲
《圖解世界:食物的100件事兒》這本書涵蓋關於食物的方方面面,「世界上古老的烹飪書」「人類的鼻子能分辨出1000億種不同氣味」「會讓人產生飢餓感的食物顏色是紅色」「綠色的玻璃杯會讓人覺得水合起來更冰爽」等等,內容豐富,讓傳統印象裡冰冷的科普,變得好玩兒!
藉助圖形、圖表、數字、色塊、人物對話等多種表現形式,多角度呈現知識特點和信息關聯。
這樣把知識內容和邏輯關係直觀地展現出來,方便孩子理解和記憶,也能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
全新的科普表達方式告訴孩子,學知識的最終目的不是把知識塞滿大腦,而是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
推薦年齡:5-10歲
本書以主食、禽蛋類、乳製品、海產品等食物種類為線索,帶領讀者參觀了大棚、農場、加工車間等食物生產和加工場所,介紹了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地域特色。
翻頁、折頁設計,打破了靜態的圖書呈現模式,展示了一個生動的、立體的科普世界,讓小讀者在閱讀中始終保持新鮮感和不斷探索的興趣。
劍橋大學、伯明罕大學等專家教授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高級教師對內容進行聯合審定,保證知識的準確性與權威性。讀完全書,小讀者會對食物的來源和分布有初步的了解。
推薦年齡:8歲-成人
想知道「蘋果和蘋果梨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回榴槤」「楊貴妃的荔枝從何而來」「植物獵人如何竊取了我國的獼猴桃」嗎?那你應該來看看這本《中國食物·水果史話》。
從夜光杯裡的葡萄美酒到超市貨架上的蘋果切片,從伊甸園裡的禁果到「多子多福」的石榴。無論是人類的身體,還是政治、經濟、文化,都與這種食物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這本書從水果的視角重新打量中國歷史,講述了梨、桃、荔枝、柑橘等中國本土水果如何在廣闊的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葡萄、石榴、蘋果等外來水果如何進入中國的一系列故事。
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史軍帶你穿越時空重走中國水果進化之路,踏入歷史長河感知中國美食文化水果篇!
今天的六套關於食物王國主題的科普圖書
有沒有提起你的興趣呢?
覺得還不過癮?
快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掃描文末二維碼
更可以在當當網童書館找到
「科普大集市」點擊進入
2000餘本好玩又有趣的科普圖書正等著你哦!
~END~
掃描二維碼可得滿20減10優惠券
更多科普讀書等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