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家長問我關於孩子應該看什麼的課外書的問題,我對此的回答一般都是比較謹慎的:看兒童科普書。由於各種文學書籍中往往帶有作者自己的意識形態,會影響孩子的三觀,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自行規劃,而科普書則相對更加客觀具體,哪怕作為「外人」我向各位家長推薦起來也很有底氣。
一般談起科普書很多家長都會一下子想到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十萬個為什麼》,《百科全書》等等。但這些圖書往往有著很多問題:版本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內容以科學知識的簡單鋪敘陳列為主,孩子看完容易忘,而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孩子不感興趣,看不下去。
這些書籍的形式往往都是一篇文章對應一個問題進行解答,而在這過程中往往會使用長篇大論的文字,哪怕出版方已經盡力的去配圖、去讓文字變得不乾癟,但想要解釋清楚科普知識還是需要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文字,而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會有相當嚴重的「勸退」作用的。
而想讓孩子真正的想要去看就一定要讓孩子感興趣,圖片無論如何都要比單純的文字要更加的吸引人,因此也有很多科普圖書是以漫畫的形式發售的。所以我在此向各位家長推薦一套以漫畫形式向孩子進行科普教育的圖書《人體歷險記》。
說起來這本漫畫還要從一位讀者說起,她家的孩子今年剛上小學,而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她總被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問得焦頭爛額,於是病急亂投醫之下便向我求助。雖說我的專業方向是兒童心理而不是兒童科普,但為了不辜負這位讀者的信任我還是下了大功夫,最後經過一番篩選選定了這本科學漫畫書作為推薦。
首先這套圖書原產自韓國,在科普漫畫方面,個人認為做得最好的當屬韓國,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在書店「蹭書看」的時候,很多讓我手不釋卷的科普類漫畫都是從韓國引進的。而這正是一套由韓國少兒出版社,大韓教科書出版社引進的科普漫畫,故事主要講述了主人公以微縮視角進入人體,探尋人體奧秘的故事,在本書中,不講衛生的叢林少女皮皮由於不能忍受餓肚子,在進食中意外中吞下了微縮的希波拉底號人體探險飛船。
希波拉底號人體探險飛船是由韓國某醫院研究所的怪才腦博士所發明,是用於探索人體奧秘的科學飛船。
飛船在被皮皮一口吞下時乘坐著故事的主人公——充滿好奇心的搗蛋鬼智伍,而腦博士和智伍在小夥伴皮皮體內的人體探險之旅也就此展開。
在冒險過程中,智伍和腦博士一邊在皮皮的體內的遊歷身體的不同的部位,借腦博士之口向讀者展示人體的科學奧秘,一邊在腦博士的助手凱恩的幫助下解決皮皮體內的各種健康問題並尋找出口。
故事使用可愛的卡通形象,讓孩子的知識學習不再枯燥單調,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也讓學習變得更輕鬆;漫畫內容豐富多元,情節緊張精彩,讓孩子與主人公一起展開刺激的大冒險,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書本採用清晰完整的彩圖加文字說明,科學常識科普直觀易懂,掃清孩子知識學習道路上的障礙,讓孩子深入完整地了解人體知識。幽默的對話形式與嚴謹的科普用語,將複雜的科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孩子不會因為專業術語而不理解,幫助孩子快速掌握知識點。
當然幽默也不代表不嚴謹,在漫畫的每章節末尾處,也有對與科普的知識的顯示模型的解釋,讓知識不會因為漫畫的題材而縮水。
而在書籍材質方面也相當考究,使用的是適合 兒童的環保印刷方式,不會有工業油墨對於孩子的危害問題。
當然,本書也不是沒有缺點:作為一本科學漫畫,其趣味性更高但科學性就會相應的低一些,因此知識密度就不可避免的要比各種平敘類的科普圖書要低一些,這全套的三冊科學漫畫也不過將將講完人體內的科學奧秘,孩子對於更多的科普知識的學習了解則要通過同系列下的其他漫畫進行學習。
最後我覺得最然略有缺陷,但整體上依然瑕不掩瑜,是一本很值得家長們為孩子購買的科普漫畫書的。
最後向各位家長做一個一定要知道的小科普:正版兒童圖書中使用的專業童書環保墨不含鉛,但廉價的盜版書籍則往往使用含鉛的普通油墨,雖然對成年人影響不大,但會對還在成長中的兒童造成大腦以及身體的發育損傷。所以購買正版圖書,不僅保護的是創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
我是小風,一個基於事實、專注內容的育兒作者,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