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物理老師憑著趣味教學視頻「出圈」了......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鳳凰周刊)
他的視頻開場白總是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李永樂老師」 「最近有小朋友問我......"
於是,各路網友們紛紛以小朋友自居:「誰還不是李永樂老師的小朋友呢?」 其中,更不缺一些大齡粉絲留言:「我50多歲了,天天看您的視頻,好像還能聽懂,講得太好了。」
(李永樂用顯微鏡拍到的蝴蝶角和酵母菌)
與靠博眼球出位的「網紅」不同,李永樂老師的背景可是非常硬核的~
他是北大數學與經濟學雙學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在國內頂級名校人大附中講授物理,從教超過10年,親手把200多個學生送進了清華北大,還帶出了國際國內奧賽金牌選手十餘名。
(2018年10月,李永樂帶學生參加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兩位學生均獲一等獎,受訪者供圖,圖源:新京報)
至今他的趣味教學視頻全網播放量超過10億,多條視頻被央視、人民日報、科普中國等主流媒體轉載點讚。
可以說,李永樂老師的科普短視頻確實老少鹹宜,畢竟要「活到老學到老」嘛。不過要說到教育,自然還是要從娃娃抓起。
這不,李老師動真格的了,和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合作,前後花了3年時間,給5—12歲的小朋友們精心創作了一套系統全面的物理啟蒙書——《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並且隨書免費贈送10堂李永樂老師原聲錄製的動畫視頻課!
在這套《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全套共10冊,分為10大物理主題,從幼兒園、幼小銜接到小學、小升初的核心那物理知識全掌握。
《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
《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物理》
《光學史》《相對論》《量子力學》
——為什麼要學物理——
新高考改革「3+3模式」已成定局,而從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試點浙江、上海來看,物理不僅佔高校選課要求率最高,在選擇物理科目後其可報考專業率也為所有科目中最高,被重點大學好專業錄取的恰巧是那些選了物理並且發揮不錯的考生。
物理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高考改革的角度,作為物理啟蒙課程的科學課也已經成為小學一年級的必修課。
但是事實上,在很多孩子中學生涯裡,物理都是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學科,許多孩子就因為恐懼物理而放棄選擇理科。
不少的小學生和家長在涉及「物理」時,會有一個誤區——學物理初中以後的事,到時候當課程去對待就好了。然而,猛然接觸時枯燥的公式、抽象的概念,仿佛離現實很遙遠。再加上學校有些物理老師的講課風格不生動,這樣物理的魅力絲毫得不到展現。
而李永樂老師既是一個以趣味科普成名的博主,又是一個頂級中學的頂級物理教育家,憑藉著其個人豐富經驗以及個人魅力,將有趣和有用完美融合,家長們再也不用糾結是給孩子選「有趣」的書,還是選「有用」的書,二者在這裡可以兼得。
下面咱一起來看看,李永樂老師是如何給咱孩子講物理啟蒙的吧~
01
十餘年教育智慧結晶,歷時3年打磨
物理世界奧秘變身趣味漫畫
李永樂老師作為國內頂級名校人大附中的頂級物理名師,從教超過10年,步入了中學教師教學經驗和教育技能的黃金時期。
本書共十冊,涵蓋了初中物理的幾大板塊「聲·光·力·電·磁·熱」(《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物理》),在此基礎上還連結到了前沿的相對論、量子力學,有著足夠的知識廣度。
在講述風格上,李永樂老師最擅長的便是以幽默的方式講課,老少皆宜。
書中的文字部分不多,但都是經過李老師的深思熟慮和反覆斟酌之後才敲定的,在符合兒童認知的原則下,傳遞準確有趣的科學信息。
古代人夢寐以求的鍊金術可以實現嗎?
科學家們為「光到底是什麼」吵得不可開交
相對論時空觀下,星際旅行的太空人竟然可以「長生不老」
連光都無法逃脫的黑洞「視界」,還有神秘的「奇點」
經典物理也同樣有趣。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中見到的物體,都是由一個個小小的分子組成的,物理老師會這樣我們:兩個分子之間離得太近時,排斥力會大於引力,分子力表現為排斥力;離得太遠時,引力又會大於排斥力,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剛學習這塊知識的小同學可能會被繞暈——分什麼梨?誰大於誰?什麼吃力?而這個分子間作用力的知識點,在高中會結合運動學與能量轉換加深難度,甚至在高考中也常常露面。
在李老師筆下,這個本來抽象的物理原理,被擬人化的小分子生動地演繹:它們和人類一樣,離得太遠時,會「朝思暮想」,走得太近時,又會「橫眉冷對」,最後,分子小朋友之間保持了一個剛剛好的距離,一起和諧相處。能形象地把一個道理講明白,體現的是老師深厚的功底,其中也包含了人類生活中的道理。
水的小分子們還會蒸發、沸騰、液化,會變成水蒸氣、雨、露珠、冰,擬人化的手段幫助孩子輕鬆理解複雜生活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
書中還穿插了眾多歷史上的著名實驗,這些實驗未來也都會出現在物理課本中:
摩擦起電
木桶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
抽象實驗比如:相對論的尺縮效應,
薛丁格的貓
有趣的實驗能夠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從中多問出幾個為什麼,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實驗探究精神。
02
10大物理主題層層推進
符合認知規律,鍛鍊邏輯思維
在這套書中,這10本書編排是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的,每本書內部知識點的講解也是金字塔式的穩步進階。
先看整體上,前7本裡,從簡單可感的力與運動、熱學講起,到相對抽象的光學、振動和波,再到較難的電磁學、流體力學和原子物理,經典物理學的主要基礎內容被囊括其中。
在每個小節內部更是環環相扣,以光學為例,先從小朋友熟悉的物品入手,區別光源和非光源,然後告訴我們光傳播進眼睛是我們能看到光源(發光的物體)和非光源(不發光的物體)的原因。
看到這些物體是因為光傳播進了我們的眼睛,而光是怎樣傳播的呢?這裡通過手影遊戲引入光的直線傳播,進而引導觀察直線傳播引起的白天和黑夜,日食和月食。
光的傳播有多快?通過和飛機比較傳播速度給小朋友一個直觀的認識,並且解答了閃電快於雷聲這個現象的原因。
光雖然沿直線傳播,但遇到不透明物體時會「反射」,遇到不透明物體時會「折射」,遇到特殊的透明物體三稜鏡,還會發生「色散」。這裡再次提到書的嚴謹性,反射、折射和色散的角度和位置完全遵照實際原理,與將來教科書裡學到的保持科學性上的一致。
色散後,白光變成七色光,其中的三原色也是彩色電視機成像的原理,而小水珠色散的七色都出現,就形成了彩虹。
在從身邊例子出發的同時,其實這些場景也都是在未來的物理學習中的「題庫」來源。
不論是從掌握一門知識的角度,還是從認識世界的角度,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他們的邏輯思維培養從中受益。
03
有趣又有用,貼合中國教育體系
為學物理打好基礎,家長省心,孩子省力
李永樂老師在保證趣味性的同時,也把未來物理學習中用到的一些場景、道具融入了書中,越早接觸熟悉,學到的時候就越能更快融入,這無疑為數年後真正的物理學習打下了基礎。
先來看看初二、初三物理教材和試題中的熟面孔,它們都以一種更友好的方式登場:
牛頓第三定律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筷子的彎折實驗、海市蜃樓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鐵的磁感線方向
電磁鐵的製作
發電機的原理
聲調的高低
初高中物理都會涉及的自由落體,這裡有與滑塊出現頻率不相上下的、滑塊的的孿生兄弟——小球
時常出現在高考選擇題和實驗題裡的布朗運動(花粉顆粒在水面的無規則的運動)
幾乎是高考必考的光電效應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這些例子其實表明了,這套啟蒙讀物除了好看,還真正承載了打好基礎的作用。
04
過解讀身邊的科學
引導好奇發問,培養創新力
學習始於問題,動力來自興趣。不管是小學的科學課,還是初中的物理課,大都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想讓孩子學好物理,必定要聯繫生活,這樣可以讓他們產生興趣,有動力去自發地學習探究。
手機如何通話?
吸塵器為什麼能吸進灰塵,大風為什麼能掀翻屋?
電是怎麼來的?
原子彈和核電站的原理——鏈式反應
醫學上的伽馬射線治療儀
潛水員為什麼要穿潛水服,飛機靠什麼飛行,紅外眼鏡為什麼能在夜裡看到東西……用寥寥數語讓孩子建立起理解模型。好奇更深入的原理?還有更多想要了解的問題?那就在未來好好學習物理吧!
書裡的場景涵蓋天體物理、通信工程、災害防護、能源利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化學、安全教育、人文歷史等多個領域,幫助孩子在多元場景下先博物→後致知。
另外,每本分冊在結尾還專門設有互動問答環節,跟著小讀者來信,實現「創造學習場景——知識邏輯生成——總結提問反思」的最後一步。
總套書下來,形成一個學習閉環,讓孩子更好地熟練掌握物理知識。
05
名師推薦,親測有效
質量有保障,安全健康
李永樂老師把物理學的基本原理,講得生動又有趣,所以這套書還得到了眾多專家的高度評價:
此外,圖書採用環保油墨,並與世界三大印廠之一的當納利印刷有限公司合作,採用350g高品質特種紙,厚實耐翻。
不掉頁,不掉墨,讓孩子放心看,反覆看,帶來安全舒適的閱讀體驗。
不管是作為幼升小科學課的銜接,還是小升初物理學習的奠基,這套書適合5~12歲全年齡段的小朋友。
與其在將來花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報良莠不齊的輔導班,不如現在用幾杯咖啡的價錢幫孩子打好未來數年的物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學霸李永樂老師現在也是一個娃爹了,是的,這套書他已經用自己的孩子測試過了,親測有效!
跟著李永樂老師輕鬆學習趣味物理,讓孩子從小熱愛科學,積跬步、致千裡。
介紹完這麼好的書
到了送福利時間~
這次福利非常大哦!
↓↓↓
送書福利
關注「大眾網」微信公眾號
留言區聊一聊你學習物理中遇到的困難
9月30日
小編將在點讚20個以上的留言中
選取2位走心留言的讀者
每人送出一套書本
(每套包含10本)
快來參加吧~
另外~
原標題:《國民老師李永樂帶來的物理啟蒙課,讓孩子吃透每個知識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