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有一個26歲的默默無聞的瑞士專利局的小職員,他在工作之餘寫了5篇論文。當我們回看歷史的時候,發現這5篇論文竟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它引發了人類關於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關於「時、空、能、光、物質」的三個大革命,為相對論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為量子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而徹底改變了物理學的面貌。
這個年輕人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05年也被稱為是愛因斯坦的奇蹟年。
我們知道,偉大的牛頓建立了物理世界的體系,而偉大的愛因斯坦則有機會去修正牛頓所創立的體系。當時,愛因斯坦的理論太超前,其大膽的觀點並沒有完全受到人們的讚賞,即使是當時頂尖的物理學家也有可能看走眼。
比如,1913年普朗克等人提名愛因斯坦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的時候,曾經在推薦書上這樣寫道:
「總之,我們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問題是愛因斯坦沒有做過重要貢獻的。當然他有時在創新思維中會錯過目標,例如,他對光量子的假設,可是我們不應該過分批評他,因為即使在最準確的科學裡,要提出真正的觀點而不冒險是不可能的。」
1905年到1924年,愛因斯坦的研究興趣主要在廣義相對論方面。他憑一己之力,用七八年的時間完成了物理學的重大革命。
楊振寧是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華人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度讓中國人引以為傲。
楊振寧在獲獎致辭中說:
「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這就是: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作為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他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6年底,楊振寧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2017年2月,楊振寧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一直關心中國教育發展,關心青年人的發展。2005年,楊振寧被邀請到清華大學做講座。主講人在介紹楊振寧時,曾引用一些物理學家的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楊振寧對此則說,這個評語是絕對不正確的,因為愛因斯坦在歷史上的貢獻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比。他說:「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
楊振寧在演講中講到,愛因斯坦具有常人不具備的想像力,這是科學研究中難得的品質。他勉勵青年學子們向愛因斯坦學習,他建議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注意把眼光放遠一點,多注意一下和自己的專業領域不同的領域,這有助於激發人的聯想,調動人的想像力,這對未來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與楊振寧等傑出的科學家,之所以有傑出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的想像力。
人的幼年是擁有無窮想像力的時期,所以孩子們才會一直問「為什麼?」可惜的是,很多人到成年以後,想像力日漸退化,生活中不再有新鮮感和探索欲望。因此,幼年時的想像力才愈加珍貴,從小培養孩子探索發現的意識和習慣才更加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知名教師李永樂剛剛出版了一套書——《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
這套書分為十冊,包括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物理、光學史、相對論、量子力學,涵蓋了整個物理學的核心知識內容。
這套書面是3-10歲孩子的啟蒙科學讀物,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精彩的物理世界娓娓道來,通過精美的插畫幫助孩子們理解物理世界背後的規律。
有的朋友可能會擔心,自己當年的物理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如果孩子把自己給問住了咋辦?其實,不用擔心哈。
書中沒有複雜頭暈的公式,只有簡簡單單的道理;沒有故作高深的講述,只有樸實無華的語言;沒有拒人千裡的術語,只有引人入勝的故事。
舉我的例子,給孩子講到當以光速運動時,時間會變慢,然後太空人的父親從太空回來後,發現自己的孩子都變成老人了。孩子覺得非常神奇,然後第一時間跟媽媽講述這種神奇的事情。(諾蘭的《星際穿越》就有這樣的事例)
這套書將會在孩子記憶深處種下一粒物理學的種子,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善於觀察、勤於探索的意識和習慣。頭條正在做活動,現在購買《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只需134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給孩子買一套,與孩子一起進入美妙的物理世界,讓孩子從小養成探索發現的科學習慣。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