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學生喜歡看童話,語文老師卻說,提高閱讀量要看這幾類書

2020-12-01 騰訊網

統編新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學生們保持閱讀的習慣。其實現在語文學習強調閱讀,也是希望以閱讀這個方式去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家長們都很關心閱讀相關的學習,也會找我溝通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中小學也開展了閱讀課、圖書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都會有閱讀故事、文學著作的課堂訓練。家長們也都能明白一個道理,多看書和多閱讀有關聯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三四年級的語文學習,以拓展想像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主。開始接觸童話、寓言故事等文學形式。我們老師也會教學生如何來寫出想像力故事,建議同學們多看看故事書等積累一定閱讀量。三四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已經可以來獨立閱讀文學作品了,是培養閱讀興趣的好時機,四年級的孩子喜歡看童話故事說明孩子對想像力故事有一定的興趣,可以鼓勵和支持。不過,閱讀也要分類,除了看童話還應該看什麼類型的書呢?

1、 科普類的圖書,比如《十萬個為什麼》

三四年級的孩子,心智發育逐漸成熟。開始對世界好奇,初步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也就是這個階段,我們常常會接收到孩子發出的「為什麼」的提問。所以多看科普類的圖書,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有助於孩子去自己探索,培養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孩子對新鮮事物有探索,也能從此類書中培養出閱讀的興趣來。

家長也是比較喜歡給孩子購買科普類的書,買完了就讓孩子讀。其實科普類的書是最適合親子共讀的,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不能嘴上說說。平日裡和孩子一起閱讀,看看兒童的文學,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少刷一點手機,和孩子一起討論讀過的書,漲了哪些知識和常識。這樣的閱讀方式,比監督孩子寫作業或者強制他們每天讀多少頁文學作品要有意義,

2、 故事類的圖書,童話、寓言、名家散文

四年級的語文需要開始做一些閱讀與理解的訓練了,那麼如何跟閱讀中的故事產生共情,讀完了有什麼樣的感受,這個需要孩子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對組織語言有一定的掌控力。尤其是在看了童話書、故事類的書以後,要學會複述。複述就是對故事的理解進行自我消化和重組,用另一種表達方式來解讀。在語文考試中,四年級階段比較喜歡去選取一些名家散文,其中不乏民俗、回憶、有趣的內容,從中來考核學生們的理解力。

多讀一些寓言故事,可以接觸到一些質樸的哲學啟蒙。我覺得我們的小學語文缺乏哲學的教育,所以會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加一點哲學教育,讓孩子們去理解一些故事中的哲學和道理,是有助於在考試中去快速分辨關於主題表達內容的題型。並且寓言故事、童話、名家散文小故事這類文學體裁是非常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多買一些這樣的書閱讀,對培養習慣、家裡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不是抱著一本書翻翻書頁就可以了,閱讀還包括分享、理解、培養閱讀思維等等。

3、 作文輔導類的圖書,範文、素材積累等

其實,我們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教育觀念,語文只要多閱讀,多看書,最好是博覽群書,語文的成績就能提高。語文的成績和看書有關係嗎?真沒啥關係,博覽群書可以拓展眼界,積累一些素材,但真正運用到考試中的,很少。考試需要的答題技巧和理解思維,包括作文,文筆好的同學不見得就能寫出高分作文。但是多看書肯定是沒錯的,所以三四年級的學生,多閱讀作文輔導類的圖書,可以學習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短期內提高寫作能力的,尤其是應試作文的方法,就是模仿優秀的範文寫作方式。老師和家長可以指導學生們去分析範文的優點,包括怎麼運用詞語、梳理文章的結構等。買作文輔導類的圖書,需要挑選一些有老師解析點評的,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明白這篇作文到底好在哪裡,我需要學習什麼。大語文時代,閱讀量的提高,不是靠盲目地看書,而是科學的、有計劃和學習目的地閱讀。關於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如何選擇閱讀讀物,大家都還有什麼困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基本上有這類問題的學生,數學也不太好。閱讀在小學整體學科中起到了串聯的作用,不光語文需要閱讀理解,數學也需要,讀不懂題目,就解不了方程式。英語同理,閱讀的方式技巧不對,英語更看不懂。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閱讀,給孩子買書、送到閱讀培優班、參加讀書分享會,想通過閱讀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殊不知,成績沒提高,孩子更不願意學語文了。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閱讀是好事,但是怎麼讀、讀什麼是我們家長經常搞不清楚的兩件事。對於閱讀的問題,習慣和能力是「怎麼讀」。如何選書、找內容是「讀什麼」。家長們往往在讀什麼上就做錯了,所以怎麼讀也就偏離了閱讀的軌道。在選擇讀什麼內容的時候,家長往往是苦惱的,我給孩子選的書,他都不看,沒辦法,還是要老師去要求學生看書。
  • 小學生「高情商」造句火了,老師看了直樂,網友:是孩子爸寫的吧
    自從孩子進入小學後,每次看孩子寫作業,都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特別是看孩子的語文作業,總是處處帶給家長「驚喜」。從一年級開始,造句、看圖寫話,三年級開始的作文,處處需要孩子動動腦子,這些對大人來說可能是信手拈來,小菜一碟,但是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個不小的難題。而孩子的答卷總會讓人不得不佩服孩子們的「思路清奇」。
  • 六大語文名師發布寒假書單和實用閱讀攻略
    自己選的書,孩子有一種認同感,閱讀興趣更濃;寒假時間短,這麼多書單不可能都讀完,選3-5本喜歡的即可。哪個年級讀什麼書,也只是大致的劃分。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三年級也可以讀五、六年級的書;如果你喜歡某個作家的作品,可以百度相關資訊,在寒假集中讀這個作家的系列;看電影,也是很重的一種閱讀方式,很多經典童書都被拍成電影:《草房子》、《愛麗絲夢遊奇境》、《查理的巧克力工廠》,可以與爸爸媽媽一起對照閱讀觀看;需要提醒家長一點,孩子閱讀過程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如果沒對理解造成困擾儘量避免查字典,以免中斷閱讀的流暢和興趣
  • 二年級語文月考,小學生71分,老師:積累太少,作文才5分
    進入二年級以後,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無論是從書寫上,還是從認讀上,都大大提高了。可以說,二年級語文,老師教起來輕鬆,孩子們學起來,也是比較輕鬆的。不過呢,還有少部分二年級同學,在語文學習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字、詞、句、段、篇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足,導致整體語文水平低,考試成績呢,總是游離在六、七十分。這類同學,如何提高語文成績呢?需要改進的第一點:就是多積累。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如最近更新的小學生必背文言文《狐假虎威》、《刻舟求劍》、《曹衝稱象》,這些都是小朋友們學過的課文,所以大家都知道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通過老師的講解也了解故事的梗概。現在再看文言文的時候,就算不看譯文,孩子也能夠憑著印象,自己說出該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簡單一點,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那麼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語感,知道文章講了什麼。
  • 大量閱讀一定能提高閱讀能力?那要看讀什麼書
    閱讀能力的提升,要靠大量的閱讀。那是不是讀的書多了,閱讀理解能力一定好?大部分喜歡讀書的學生,閱讀理解力都比較好,可是有個別學生也喜歡看課外書,閱讀理解能力卻並不怎麼樣,這又是為什麼?我認為,能否提高閱讀能力,還要看他平時讀什麼書。
  • 小學生出口成章,原來不光是學了古詩詞,還靠這些書學習了成語
    很多成語出自文言文,通過學習成語,還能提高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那麼從兩個字的詞過度到四個字的成語,我們小學生該怎樣學呢?1、 先認識,看故事我不建議小學生過早地學習成語,但可以先接觸和了解。比如我們需要讓1、2年級的小學生,明白什麼是成語,成語和詞語之間的區別。
  • 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是成長的關鍵,小學生的閱讀要考慮什麼呢?
    孩子語文考試中閱讀部分失分很多,要不要在輔導班補補呢?老師的答案估計會讓很多家長感到意外。閱讀能力依靠突擊,上輔導班是補不出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心智、思維等能力會不斷提升,學生在學校課堂上跟緊老師的教學節奏,會慢慢好的。
  • 一年閱讀100本書,驚人閱讀量的背後,是你毫不知情的閱讀陷阱
    更有的家長,給孩子制定了嚴格的追趕計劃,光是閱讀一項,一年就要讀100本以上的閱讀物。作為語文老師,雖然認為閱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很重要,但是這驚人閱讀量的背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閱讀究竟該怎樣讀?掉進了閱讀的陷阱,為什麼家長仍不知道呢?不管閱讀帶來怎樣的學習進步,作文寫得好、語文成績好、知識淵博,這些都不是通過大量閱讀帶來的結果,而是通過閱讀的質量。
  •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
    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學生而言,一上來就學拼音,比較難,等於給了一個「 下馬威 」,不利於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現在把拼音學習推後一點,能減少他們的畏難情緒。 我看拼音學習再往後推一兩個星期也無妨,總之是要想辦法讓小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挺有意思的。
  • 跨學科閱讀法:語文成績不好,用英語閱讀提高,一樣可以提高成績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很多家長為孩子的語文成績發愁,不知道該如何去輔導和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明明也是成績還不錯的學生,數學滿分,英語99分,到了四五年級,語文一下只能考80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高中生,課外閱讀量需要達到課本內容的5倍以上,才能形成語文能力
    希望能夠幫助,那些渴望提高的同學。 不少家長甚至部分老師都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總覺得學生看課外書是看"閒書"。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這種想法,其實還是應試教育衍生出的怪胎。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總複習,看拼音寫詞語練習題8頁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總複習,看拼音寫詞語練習題8頁,附全冊生字組詞表。本學期小學二年級語文期末考試基本上這周就要考試了,二年級語文期末複習做得怎麼樣了?大家應該都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了吧?課文內容的複習主要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以及古詩詞,尤其是古詩詞,一定要能熟練地背誦且能夠默寫出來,語文期末考試有一道必考題就是補充詩句,或者是默寫古詩的後面幾句。第五、閱讀理解及看圖寫話。
  • 一本漫畫書 全班輪流看
    全班輪流看 後韓小學生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課外書 2012年05月15日  來源:齊魯晚報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永兒的爸爸對永兒說:「如果有客人來,先要問他尊姓。」明天,對門的徐先生來看永兒的爸爸,永兒說:「徐先生,請問尊姓?」這是1917年版《商務國語教科書》第117課《請問尊姓》的全文。現在上海市江灣中心小學讀二年級的蔡亮,盯著右下方一臉懵懂的永兒肖像咯咯直笑。書頁在她手中輕快地翻動,《語文》課本反被拋在了一邊。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課外書是「法寶」!
    不少父母甚至部分老師都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總覺得學生看課外書是看「閒書」。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這種想法,其實還是應試教育衍生出的錯誤觀念。許多文字上有造詣的作家、學者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時,總少不了青少年時期博覽群書,即便是班級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是對課外書刊情有獨鍾。
  • 小學生「湊字數」作文火了,全篇重複一句話,老師哭笑不得
    為湊字數使出渾身解數,老師哭笑不得小學生作文一:開心的一天首先我們不看這篇小學生作文的內容,只看一下卷面,塗塗改改的地方實在是比較多,這樣的卷面老師看到之後的印象就不會很好,也不會給比較高的分數。小學生作文二:刺蝟這篇小學生作文來自語文試卷的最後一道大題,滿分是40分,不過估計老師看到之後,可能會直接給0分了。小學生起的標題是刺蝟,開頭的第一段寫「我最喜歡的東西是刺蝟」,並且寫了刺蝟的一些外貌。
  • 小學生寫不好作文,原因有3個,看語文老師如何來解決
    小學生寫不好作文,是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頑症「,也是每個語文老師的教學重難點。如何讓學生們對寫作文有興趣,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是每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常常思考的問題。不管我們發明了多少作文公式、寫作套路、方法和思維導論,寫不好作文的現象是一直存在於小學的每個年級中。
  • 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1+1類文閱讀——《小蝌蚪找媽媽》課例實踐
    語文的群文閱讀多麼重要,所有能夠正確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的老師們都深表認同!那麼,面對低年級的孩子閱識字量有限,閱讀能力較差的現狀,該如何實施1+X的群文閱讀教學呢?小key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下!一、細化語文要素,一課一得語文的要素有很多,可以劃分層次和步驟,有計劃的小步子進行訓練。小key老師進行了設想,在二年級開展「1+1」的類文學習。之所以叫「類文」,是因為所選的拓展篇章少,但卻與教材中的文章在某一點上相似。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節課,在語文要素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是理解不同的動詞,並學會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