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2020-12-05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出現閱讀理解的問題,一般在四五年級階段,家長反饋的情況最多。孩子不愛看書,語文學習困難,學習習慣不佳,閱讀理解看不懂。基本上有這類問題的學生,數學也不太好。閱讀在小學整體學科中起到了串聯的作用,不光語文需要閱讀理解,數學也需要,讀不懂題目,就解不了方程式。英語同理,閱讀的方式技巧不對,英語更看不懂。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閱讀,給孩子買書、送到閱讀培優班、參加讀書分享會,想通過閱讀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殊不知,成績沒提高,孩子更不願意學語文了。

但凡語文學習困難的孩子,在日常的學習中,都缺乏學習主動力。被家長推著走,負責的家長會揪著孩子聽寫、背誦、閱讀、寫作,沒有耐心的家長乾脆放棄學習輔導,只看學習結果,成績不好就打罵,送到補習班去。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小學生,表達能力也差,這是連鎖反應。到了四五年級,想考閱讀大量圖書來提高閱讀能力,幾乎很難。那麼語文究竟該怎麼學?到了四五年級閱讀能力差就沒救了嗎?小島老師想分享一些學習經驗,希望對廣大家長有一些啟發和借鑑。

1、 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定要在小學階段建立

小學階段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是讓我們的學生去看夠多少本書。而是建立起正確的閱讀意識,也就是明白「我為什麼要閱讀」?閱讀不是讓語文考高分,也不是當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而是通過閱讀這個學習行為,我獲取了知識,了解了世界。在一二年級階段,由於識字量的限制,學生們在閱讀上,需要培養的是興趣。也就是我想看書,我會自己去選擇一本書,我喜歡看哪一類的書。明確這個興趣的培養,我們就不會擔心孩子因為看不夠書而影響到語文學習的成績。

到了三四年級,我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開始有了閱讀理解的概念。而理解不是在做題,而是去看得懂文章所表達的意思。這是基礎閱讀,通過識字量的積累,我能不用藉助拼音去看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可以通過查字典來學習。在三四年級階段,我們要建立的是閱讀習慣。也就是通過興趣的引導,要把閱讀這一個行為培養成為學習習慣,讓閱讀和吃飯睡覺一樣,成為小學生的日常。

2、 提高閱讀量沒有用,關鍵還是要看做題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是小學生最難解的題型,這主要還是因為看得懂沒理解。語文老師常會推薦,要多看書,每天閱讀時長、每周閱讀數量達到一定額度,才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關鍵。於是就會有看了100本書,還是不會做題的現象。也會有原作者都被拉出來講解,我寫的某句話不是正確答案表述的那樣有此深意。我們老師和家長把閱讀等同於做題的能力,這是錯誤的語文學習概念。

想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靠閱讀量是沒有用的,關鍵還是要做題。比如這本《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訓練100篇》,通過每天的閱讀練習,提高的是閱讀理解的技巧。語文學習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閱讀更不是一步登天,而是需要厚積薄發。一天一篇閱讀理解,一個月就是30篇,一個學期就能做100多篇。每周對練習的7篇閱讀理解,來一個總結和歸納,回顧文學常識,想想看,一個月的語文學習收穫會有多大?

3、 閱讀的目的是理解,讀書筆記不能少

到了小學高年級,我們要逐漸練習對閱讀的理解能力,就需要多寫讀書筆記。把語文思維建立起來,也就是這篇文章除了讀懂了講的什麼事,還需要理解作者的表達方式,寓意,重點段落的中心思想,這些都是閱讀理解常考的知識點。用讀書筆記的方式,自考閱讀理解,提高的除了閱讀能力還有文學鑑賞力。讀書筆記每周一次,可以拿給老師看。作為讀書分享,還可以在閱讀課上談談自己的想法,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學習就是積累的過程,閱讀理解能力差,不是靠讀了多少本書,也不是寫了幾本閱讀理解的練習冊就能達到提高成績的目標。而是保持閱讀習慣,是一個讓終身受益的學習行為。語文學習沒有捷徑,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多練多寫多刷題,才能提高成績。關於閱讀理解,大家都遇到過什麼樣的學習困難?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家長們還看不起語文書,覺得課文都學過,也沒什麼可擴充的知識點。可家長們要知道,語文課本有很多版本:部編版、蘇教版、北師大版,這些不同版本的語文書,都可以作為我們的閱讀素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是靠多閱讀語文書。因為語文書是最標準的閱讀物,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語文專家、文學大師精心挑選的,符合學生們的學習成長發展規律。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孩子在生活中很聰明,可他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非常差,他喜歡看書,喜歡的書甚至看幾遍都不會煩,但就不會應用,真不知道怎麼辦,他自己也急,老師也著急,我也急,老師要我讓他背一些好的片段,不知道行不行,請杜老師幫幫我,我該怎麼做?」確實是這樣,我們知道學習語文,讓孩子們失分家長們揪心的不單是寫作文,還有就是閱讀理解!
  • 閱讀理解做不好,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今天和一家長聊起學生的語文成績,孩子的基礎成績沒有問題,就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詞。
  • 如何學好語文?閱讀理解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想要發現問題,主動提問,課前預習必不可少,這是我們深度閱讀和學習的基礎。如果不做課前預習,那麼課堂上就有可能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造成知識學得不紮實,影響學習效果。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讓語文學習效果事半功倍。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課前預習呢?首先,可以把課後習題當作課前預習的作業,帶著問題認真閱讀文章。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如最近更新的小學生必背文言文《狐假虎威》、《刻舟求劍》、《曹衝稱象》,這些都是小朋友們學過的課文,所以大家都知道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通過老師的講解也了解故事的梗概。現在再看文言文的時候,就算不看譯文,孩子也能夠憑著印象,自己說出該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簡單一點,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那麼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語感,知道文章講了什麼。
  • 孩子讀很多課外書,為什麼還做不好閱讀理解題?原因有2點
    語文學習閱讀理解的確非常重要。佔了考試的1/3強。通常包括文學作品理解,實用文理解,古詩文閱讀理解。一、原因分析:1、孩子做不好閱讀理解題,有可能是讀得不對路。比如,光讀現代文,你讀再多也不可能做好古詩文的閱讀理解。所以要根據閱讀理解能力出現的問題。
  • 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是成長的關鍵,小學生的閱讀要考慮什麼呢?
    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是成長的關鍵,小學生的閱讀要考慮什麼呢?「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為王」……對於學習,不同於以往的數學或英語,當下大家對全新熱點「語文提分」特別關注。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新版統編《語文》教材古詩文數量大幅度增加,閱讀量也增加了不少,同時也更加注重語文閱讀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培養。有家長說,語文在考試裡佔的比重越來越大了。我需要先幫助孩子把作文訓練和閱讀理解兩個抓好。不少家長未雨綢繆,但是閱讀和語文能力,需要考慮什麼呢?
  • 四年級小學生喜歡看童話,語文老師卻說,提高閱讀量要看這幾類書
    統編新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學生們保持閱讀的習慣。其實現在語文學習強調閱讀,也是希望以閱讀這個方式去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家長們都很關心閱讀相關的學習,也會找我溝通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中小學也開展了閱讀課、圖書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都會有閱讀故事、文學著作的課堂訓練。
  • 一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理解專項卷,含答案與解析
    閱讀理解題目是語文中很常見的題型,我們目前的語文也是提倡大閱讀。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閱讀類題目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是識字量不夠,二是理解能力有限。把閱讀當成日常學習的一部分是我們提高語文水平的一個關鍵。閱讀的時候要思考,只讀不想,閱讀起到的作用有限。
  • 如何判斷小學生語文基礎差?
    在語文基礎學習過程中,學會拼音、識字、寫字、組詞、造句,基本詞法、句法等語法知識,以及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積累,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理解和判斷,改句、擴句、縮句、造句、修辭手法與關聯詞的應用以及在閱讀中如何正確理解字詞的含義等,並指導學生如何科學、系統訓練,形成學生紮實的語文基礎底子。」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 小升初的孩子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提高?
    在初中各門學科裡,最難提分的就是語文,而語文中最易失分的題型就是閱讀理解,就拿河南今年的中招考試,數理化科目拿滿分的不少,而語文能拿到110分的屈指可數,能夠拿到一百分已是高分,可見我們想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難度很大。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
  • 清華教授:高考的區分度在語文︱語文成績差,提升這項能力是關鍵
    小學新版語文教材要學習129篇古詩文,初中已經開始要求閱讀整本課外書並進行考查,高考語文卷面字數已經從原來的7000字漲到10000字,閱讀能力要求大大提升。意味著不閱讀,在考場上連題都做不完!對此,王文湛表示,「今後高考主要考語文,因為要考兩次,數學降低難度,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 跨學科閱讀法:語文成績不好,用英語閱讀提高,一樣可以提高成績
    家長能做的努力只有不斷投入教育資金,至於孩子的語文學習到底是哪裡不好,也無從得知。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考80多分,在卷面分為100分的情況下,也是一個正常的能力水平。想要提高成績,讓語文成為拉分學科,肯定是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這個提高過程很辛苦,家長和學生都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願意在薄弱的學科上付出成倍的學習時間和精力。
  • 語文成績不理想,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在小學階段,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大多數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這就造成了基礎雖然強,但語文成績不太理想。語文閱讀理解題做不好,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其實真不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我們想一下,我們說的話,是不是孩子都懂,都明白。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1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對文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都要超越一般的老師。優秀的語文老師可以給孩子營造讓人享受的課堂氛圍,但是一般的語文老師就無法深入的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同時傳遞給孩子的閱讀感受就不夠深入。第二,孩子有閱讀障礙。就像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不會跳舞一樣,有的人感受、理解文字的能力弱、語感差,閱讀就有一定的困難。
  • 二年級語文月考,小學生71分,老師:積累太少,作文才5分
    進入二年級以後,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無論是從書寫上,還是從認讀上,都大大提高了。可以說,二年級語文,老師教起來輕鬆,孩子們學起來,也是比較輕鬆的。語文學習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積累了!字詞要積累,篇章也要積累。如何做好積累?沒有捷徑,只要能做好一點,那就是多讀多記。比如,平時閱讀當中,一定要學會有意識地積累詞彙,好詞好句的積累,能提高孩子們遣詞造句的能力,說出來的話,也漂亮中聽。
  • 小學生寫作問題:不是積累少,也不是基礎差,而是家長輔導得太多
    對小學生的要求太高了,作文真是很難拿滿分。其實,根據我的語文教學經驗,很多小學生的寫作問題,不是因為孩子的積累少,也不是因為基礎差,而是家長的過度輔導。家長輔導得太多也不對嗎?那語文老師的要求和標準可真夠高的。我們家長不輔導,老師說我們不關心學習。我們輔導了,老師又說,孩子語文成績差,是家長的過度輔導。老師要指明一條明路:怎樣才算是正確幫助小學生寫好作文?
  • 想看懂英語閱讀,光認識單詞還不夠,還需結合前後句子去猜測
    光認識單詞還不夠,還得需結合前後語句猜意思那麼,學生應該用怎樣的方法去看懂英語閱讀文章呢需要結合前後英語句子的意思,猜測該段落想表達的思想學生上學時代學生每次考試都會離不開英語的考試,英語考試中一定會給學生出英語的閱讀理解題型。這種題往往學生是看不懂的,學生遇見不能夠理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