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2021-01-12 老張與孩子的那些事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1

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

為此很著急,於是每學年都會購買《小學語文閱讀訓練80篇》,利用周末時間,讓孩子做題。

這種方法好不好呢?

經考試檢驗證明: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2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教師水平有限。

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對文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都要超越一般的老師。

優秀的語文老師可以給孩子營造讓人享受的課堂氛圍,但是一般的語文老師就無法深入的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同時傳遞給孩子的閱讀感受就不夠深入。

第二,孩子有閱讀障礙。

就像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不會跳舞一樣,有的人感受、理解文字的能力弱、語感差,閱讀就有一定的困難。

比如文章中常用的「一語雙關」的用法,有的孩子就是讀不出語言背後所要表達的內容。

第三,閱讀習慣不好。

閱讀習慣是在長期學習中慢慢培養出來的,比如有的孩子一看文章就必須要手裡拿著鉛筆隨時在文章中作旁批,標註自己的感受,這就是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人。

但是有的孩子在讀書的時候會一目十行,只求讀得快,讀得有趣,從來不品讀文字的含義。這就是囫圇吞棗似的閱讀,屬於不好的閱讀習慣。

第四,缺乏明確目標。

有的孩子把學習當成負擔,做什麼事情都不深入,流於表面。

他們做事情,以做完為標準,而不是以做好為目標。

3

「閱讀的簡單方法推介」

閱讀不僅有規律可循,而且有方法可用,而不是全部都憑感覺來完成。

第一,把文章進行分類。

拿到一篇文章,先要判斷文章的類型:是說明文?是不連續文本?還是什麼其他類型的文章?

閱讀時,要根據不同文章的類型,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比如閱讀說明文,重點是了解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方法,講出了說明對象的什麼特點。

第二,對常考題型的歸類。

父母協助孩子做好常見考題的形式歸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只有了解了考試的形式,才可以在形式中通過對比、觀察,總結髮現同一種題型的規律,有了規律再進行訓練,就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建立答題模型。

工業化生產在產量上之所以超越手工作坊,是因為它採用了相同的模型構建。

閱讀理解題的解答也是可以建立模型的。

專業教師可以幫助孩子搭建解題的模型,通過反覆的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比如孩子正在學習的五年級閱讀寫作特訓班第二課【閱讀】重點詞語會理解,

講義中提煉的解釋加點詞的含義的知識要點如下:

一、解題思路分兩步:

1.(①拆字組詞法 ②形容詞法 ③同反義法)

2.(聯繫上下文,結合語境)

二、答題模板:

「詞」的意思是……(字面義),這裡指……(文中義)。

4

「家長輔導孩子語文閱讀理解難見成效!」

談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分享一個家庭輔導案例。

【案例】一位孩子的媽媽,她是劇作家,對語言非常敏感。每天除了創作,就是評價別人的創作。而她上五年級的兒子的語文閱讀水平卻糟糕透了,每次考試都至少丟一半的分。她每天在家裡給孩子講閱讀,但是成績始終不理想。

教師點評:這位家長站在了一個劇作家的高度,從文章中提煉的感受是凌駕於兒子之上的,不是孩子的水平所能理解的。儘管她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她並沒有告訴孩子是從哪裡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藉助什麼樣的方法進行分析?分析的途徑是什麼?分析的模型是什麼?甚至分析的框架是什麼?

家庭輔導結果還原:原來,她不是在給兒子輔導閱讀,而是自己在完成閱讀。即使輔導了很多篇,但是對於兒子來說卻是一無所獲。

讀完這則案例,我感同身受。

【家庭輔導場景還原】平日裡,每逢周末,孩子做完《小學語文閱讀訓練80篇》的每一篇閱讀理解,我都會詳讀對應的文章和試題,先自己體會,然後對照參考答案,給孩子講解做錯的題目。

周而復始,我們父子倆在課外閱讀方面下得功夫也不算少,但收效甚微。

5

「為什麼家長輔導孩子語文閱讀理解難見成效?」

孩子四年級下半學期至今,我們依次給孩子針對性地選報了三家機構的閱讀寫作特訓班。

我分別抽聽了三位主講老師的一節直播課,並詳細閱讀了三位老師的講義後,算是真正找到了「家長輔導孩子語文閱讀理解難見成效」的原因。

一言以蔽之:家長很難,甚至是不大可能像專業教師那樣,可以幫助孩子「搭建解題模型」。

說白了,家長充其量只能依託自己有限的學識與精力,結合參考答案,給孩子講授閱讀題目答案。

機構的專業講師結合課程的課標要求,依託優秀的教研團隊,打磨出針對不同類型閱讀理解題型的「解題模型」,孩子通過反覆練習,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解題思維」。

6

家庭教育方法的優化,永遠行走在探究的路上。

發現問題,及時修正!

家庭教育一路向優質、高效挺進!

相關焦點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
  •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有這些,家長要注意,培養要在小時候
    致家長: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科學培養從小抓起。爸爸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閱讀能力是兒童學習的基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或她的閱讀理解也隨之提高。 如果孩子只理解很多邏輯思維而不翻譯它,那麼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就毫無用處。
  • 孩子讀很多課外書,為什麼還做不好閱讀理解題?原因有2點
    語文學習閱讀理解的確非常重要。佔了考試的1/3強。通常包括文學作品理解,實用文理解,古詩文閱讀理解。一、原因分析:1、孩子做不好閱讀理解題,有可能是讀得不對路。比如,光讀現代文,你讀再多也不可能做好古詩文的閱讀理解。所以要根據閱讀理解能力出現的問題。
  • 跨學科閱讀法:語文成績不好,用英語閱讀提高,一樣可以提高成績
    家長能做的努力只有不斷投入教育資金,至於孩子的語文學習到底是哪裡不好,也無從得知。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考80多分,在卷面分為100分的情況下,也是一個正常的能力水平。想要提高成績,讓語文成為拉分學科,肯定是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這個提高過程很辛苦,家長和學生都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願意在薄弱的學科上付出成倍的學習時間和精力。
  • 小升初的孩子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提高?
    在初中各門學科裡,最難提分的就是語文,而語文中最易失分的題型就是閱讀理解,就拿河南今年的中招考試,數理化科目拿滿分的不少,而語文能拿到110分的屈指可數,能夠拿到一百分已是高分,可見我們想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難度很大。
  • 閱讀理解做不好,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今天和一家長聊起學生的語文成績,孩子的基礎成績沒有問題,就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詞。
  • 孩子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是這3點,父母明白越早孩子走彎路越少
    事後我仔細考慮過朋友吐槽的問題,結合身邊的例子,我發現其實不少家庭都存在這種情況,這和父母學歷高低不掛鈎,也和孩子聰明與否沒多大關係。主要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出了問題,做數學題他們反應可能很快,對數字也比較敏感,這說明孩子的智商沒問題,但在語文上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理解能力不取決於智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理解能力比別的孩子差呢?
  • 孩子閱讀理解讀不懂怎麼辦?弄清原因,對症下藥
    語文閱讀是語文的重頭戲,約佔全卷的三分之一分數強。孩子語文閱讀理解不懂啥意思,一定要首先分析他不懂的原因,只有找對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分數。一、原因分析:1、語文閱讀理解時,不認識字,不知道字的意思。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現在再看文言文的時候,就算不看譯文,孩子也能夠憑著印象,自己說出該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簡單一點,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那麼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語感,知道文章講了什麼。那為什麼還要講:沒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別想在語文上拿高分?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閱讀是好事,但是怎麼讀、讀什麼是我們家長經常搞不清楚的兩件事。對於閱讀的問題,習慣和能力是「怎麼讀」。如何選書、找內容是「讀什麼」。家長們往往在讀什麼上就做錯了,所以怎麼讀也就偏離了閱讀的軌道。在選擇讀什麼內容的時候,家長往往是苦惱的,我給孩子選的書,他都不看,沒辦法,還是要老師去要求學生看書。
  • 如何學好語文?閱讀理解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可見,語文將閱讀能力的考查放到了更加重要地位。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如何積極有效地學好語文這門基礎性學科。目前,觀察很多同學語文學習的現狀,發現學習普遍效率不高,存在厚此薄彼的失衡現象。例如,有些同學知道閱讀能力是語文中的重中之重,於是過度重視語文閱讀,但是卻忽略了對寫作的訓練;忽視自主學習,過度重視機械性灌輸。
  • 小學生寫不好作文,原因有3個,看語文老師如何來解決
    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寫不好作文的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共性。有的語文基礎不錯的,也寫不好作文,有的成績不好的,似乎在寫作能力上被開了天窗,特別會寫作文。所以,造成寫作文不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語文不好的人5大特徵是什麼
    語文不好的人5大特徵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有的人天生學不好理科,有的人對文科的知識就是記不住。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學不好語文的人的五大特徵,供參考!語文不好有哪些表現特徵1、語文不好的人一般在語言表達上有一定的弱勢,不擅長與人的交流。
  • 叫叫閱讀課怎麼樣?對比同樣主打閱讀的KaDa語文、荷小魚大語文!
    4.叫叫閱讀的3-6歲課程,立足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和經典內容,著眼於閱讀習慣養成和閱讀能力培養;6-8歲課程在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的同時,教會孩子有方法的寫作訓練。荷小魚大語文適學年齡:2-8歲上課方式:錄播+AI分析+點評上課時長:10-15分鐘/節荷小魚大語文的
  • 孩子初中成績下滑,為什麼和小學語文水平有關!
    有教育專家做過這方面的調查,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竟是:孩子小學語文不好。有家長聽到這個解釋後覺得很牽強,反駁說,難道初中數理化差也是語文的錯?瞎說! 有這種疑問很正常,因為我以前也有。但後來我了解,初中的成績確實和小學語文有關!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出現閱讀理解的問題,一般在四五年級階段,家長反饋的情況最多。孩子不愛看書,語文學習困難,學習習慣不佳,閱讀理解看不懂。閱讀在小學整體學科中起到了串聯的作用,不光語文需要閱讀理解,數學也需要,讀不懂題目,就解不了方程式。英語同理,閱讀的方式技巧不對,英語更看不懂。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閱讀,給孩子買書、送到閱讀培優班、參加讀書分享會,想通過閱讀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殊不知,成績沒提高,孩子更不願意學語文了。但凡語文學習困難的孩子,在日常的學習中,都缺乏學習主動力。
  • 語文成績不理想,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說起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一部分孩子在基礎知識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在小學階段,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大多數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這就造成了基礎雖然強,但語文成績不太理想。語文閱讀理解題做不好,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其實真不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我們想一下,我們說的話,是不是孩子都懂,都明白。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課外書是「法寶」!
    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這種想法,其實還是應試教育衍生出的錯誤觀念。許多文字上有造詣的作家、學者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時,總少不了青少年時期博覽群書,即便是班級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是對課外書刊情有獨鍾。有專家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
  • 多讀書,會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嗎?
    我是一個多年來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語文難教,難在閱讀,這是一線老師普遍的感慨。語文難學,難在閱讀,這是學生普遍的心聲。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什麼是閱讀理解能力,以我多年的摸索,我認為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包括:1.語言概括能力。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這一類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挺自信,英語、數學早期啟蒙教育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因為專業的限制,很多家長的共同困惑是:我們學理工科的,文科不好,從小語文成績也算不上優異,怕孩子的語文也學不好,自己教不了。每當聽到家長這樣說,我都會告訴他們:別擔心,孩子的語文成績差,和家長是理工科專業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