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家長聊起學生的語文成績,孩子的基礎成績沒有問題,就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詞。
語文閱讀理解題做不好,一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然而事實是,當今孩子的智商可理解力比我們要好多,他們所欠缺的是,正確的閱讀方法及訓練。
我們認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是因為我們看到孩子的閱讀題總是半對半錯,總是回答不到點上,一看到閱讀題就頭痛。其實,我們認真地去看孩子做閱讀題,會發現,咱家孩子有時他讀這篇文章是跳著讀的,做題時是比較著急的,沒有認真下來,踏踏實實的去做,去思考,去分析。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考試中的兩大模塊,而閱讀又是寫作的基礎,所以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重中之重,看一看我們學生布置的作業,大量的都是在字詞上面,對於閱讀和寫作僅是少量的布置,這樣是達不到訓練效果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談話,孩子們看過的電影電視,孩子們都能告訴我們談話的內容和發生的內容情節,這也就是說孩子們的理解能力並不弱,那麼為什麼在概括主要內容是總是不會做,或者容易出錯,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弱,也就是無法將心中想到的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或者說總結的內容不夠準確,不夠完整,其實這個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
針對這方面的考試題型,以及出題老師給的分值不同,我們的答題方式是不一樣的,」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和」請簡潔的概括文章的內容,「他們在概括上是有差別的。比如: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只要回答清楚:」誰幹了什麼結果怎麼樣「就可以了。《西遊記》就是講述了師徒4人經過千辛萬苦取會真經的故事。
我是李老師講閱讀,關注我學習更多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