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表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怎麼改變?

2021-01-13 辯論


記住7字:論證類比、識判概。前4字助你 「表達清晰」,後3字幫你 「準確理解」。


若透過現象看本質,你會發現,表達與理解能力差背後,是由於:邏輯思維能力欠缺


而在邏輯思維裡,「表達」 和 「理解」 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並非完全割裂開來的。因此,學會其中一點,就能反過來推倒另一點。


以上7字,便是學長曆時1個多月,總結歸納7本相關經典書籍精華之所在。詳解如下,認真看完對你提升表達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對應《金字塔原理》一書四句核心觀點就是


結論先行:確定結論,放在最前面

以下證上:有相關理由/事實作支撐

歸納分類:理由或事實,同屬一類

邏輯遞進:按照既定邏輯順序展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表達時,都做不到這四點,所以才會讓聽的人,如坐針氈,最終難以接收到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很多人,比如我。第一點我就……


相信在座不少夥伴,曾會有一種錯覺,總以為自己很會講,所以跟別人說話,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不管你是不是,我先認了!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就這樣。進入工作後,也順其自然把這習慣,延續至我的職場表達。可問題是: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後來才知道,其實我只是漫無目的囉嗦罷了。就像大話西遊裡的唐僧,時常讓眾人崩潰。


比如去年工作那會:


每逢周一例會,老闆都會讓我們逐個復盤上周工作,且每人發言時間限定不超過5min。


不出意外的話,我總能超時,每次講到時間結束,都像極當年校園廣播裡,學校領導說的那句,「我最後再講一點」,緊接著一轉眼,一節課 「嗖」 的一聲就過去了。


而那一次,我一如既往展示自己那自信且卓(zhuo)越(lie)的表達,


「上周我參加一個xx項目,學到……然後很有意義的是在培訓會……再後來,項目復盤中我……」


後來,老闆實在沒忍住,他代替全體員工,稍作鎮定問道,「不好意思打斷一下,其實說了這麼多,你的結論是什麼?」


「我……感覺……受益良多」


一下子語無倫次的我,漲紅了臉,最後不得已草草結束。事後,我陷入沉思。


確實,一個人可以說很多,但如果他沒能提前把結論說出來,就讓聽的人很不耐煩。


因為當你鋪露太多細節,卻沒有,或看不出是圍繞哪個結論展開的,就會讓人感覺雲裡霧裡。越聽到後面,越難以忍受,讓你不禁發出那句:你到底在講蝦米?結論呢?杰倫呢?


這就是常見表達誤區——結論後置的弊端,也反面說明了 「結論先行」 的重要性



下面推薦一個超實用方法,1-3-3,即1結論—3理由—3事實(案例)。


還以上面復盤工作為例。若匯報內容不變,套用1-3-3公式,更清晰的表達可以是:


上周主要做了三件事,讓我感覺受益良多。(1結論)


首先,在xx項目中,我意識到……;

其次,在培訓會上,我學到了……;

最後,在項目復盤中,最大收穫是……(3理由)


當然,以5min為限,講到這裡,應該差不多了。若還剩時間,你可以3選1,選一個你印象最深刻的,適當補充一些案例。比如:


特別是在xx項目中,小A很主動……小B很配合……小C也很積極……,讓我真正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1案例)


看到這裡,有沒感覺比第一版表達清晰很多?這就是1-3-3,也是世界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的 「電梯30秒理論」 ,能幫助你實現:


最短時間內把,話說完整、講清楚。


你學廢了嗎?當然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是1-3-3,不能是1-2-1,1-2-2 ?


道理很簡單,就跟相機支架一樣,要撐起一臺重量級單反,一支腳顯然撐不住,兩支腳還是一邊倒,三支腳最穩妥。


其中,「1」 是結論,表示 「結論先行」;兩個 「3」 分別指理由和事實,都表示 「以下證上」。


兩者區別在於:理由,是用來證明結論的;而事實,則是用來支撐理由的。


那剩下 「歸納分類」 和 「邏輯遞進」 ,又怎麼理解呢?這兩句主要針對理由和事實。


具體分析,不妨回看範例的3理由。


先說 「歸納分類」。


從理由中,提煉相似關鍵詞 「xx項目」、「培訓會」、「項目復盤」,這三點有什麼共同之處?明顯都屬工作範疇的某一事件,對吧?那麼它們就屬於同一類的。


若用其他事件代替,比如逛超市、xx旅遊,明顯不搭,因為這兩點都屬於生活範疇。除非你在工作時,也能肆無忌憚做這些咯(報告老闆,這裡活抓一個摸魚打工人)


再說 「邏輯遞進」。


同樣是從理由中,提煉關鍵詞 「首先」、「其次」、「最後」,這三點連在一起是什麼邏輯順序?顯然是 「重要性」。按重要程度,分為第一重要、第二重要,以此類推。


另外,還有兩種邏輯順序,較為常見也常用。那就是:「結構」 順序、「時間」 順序。


時間順序,很好理解。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或順著時間推移,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然後在做什麼,最後在做什麼。


結構順序,也可看作空間順序。還記得小學寫遊玩公園的作文,是怎麼寫的嗎?先寫某一景點,再寫另一個,然後寫第三個景點。


以上,便是如何清晰表達的詳細介紹和說明。記住 「論證類比」 4字秘訣,並在你工作或日常談話中,勤加練習 「1-3-3」 套路,相信你的表達能力提升,是分分鐘的事!



說完了 「清晰表達」,接下來講講 「如何準確理解」。正式開講前,問你一個問題:


「表達」、「理解」 就兩點,為什麼 「理解」 要放在後面來講呢?可不可以換過來,放前面講?


當然可以,如果你不怕聽得雲裡霧裡的話。至於為什麼?因為這裡面,暗藏了一種常見的邏輯順序,你猜是什麼?


答案:時間順序,即只有先學會如何清晰表達,才能更好地實現準確理解。


而之所以存在這樣的邏輯,那是因為 「準確理解」 ,正是以 「清晰表達」 為前提的。


舉個例子。雖說上學時,學校領導講話確實囉嗦,但你會驚奇發現,他們似乎天生都有一種特殊能力,就是:總能很完美地、在某場活動的最後接過那個麥。


因此,他們被江湖人尊稱 「接盤俠」 。


正所謂 「最厲害的都是最後出場的」,學校領導也不例外。作為最後登場的靈魂人物,多多少少都承擔著:總結前者發言+匯報自己觀點 的光榮任務。


此時不秀,那怎對得起自己名號?


所以,相信認真聽過領導發言的同學,你肯定能發現,儘管領導講話很囉嗦,但他們在總結前者發言時,總能言簡意賅地、複述前者所說過的重點;而在匯報自己觀點時,總能很清晰地說出個1、2、3。


那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是因為他們天生記憶力好嗎?還是因為他們也把別人稿子背熟了?顯然不是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表達高手,對於 「論證類比」 的技藝,可謂練得爐火純青。所以,無論是聽別人講話,或自己發言,他總能迅速從這段話中,做到以下三點:


1、首先,準確識別三要素: 「結論」 是什麼,哪些是 「理由」,以及哪些是 「事實」;


2、其次,將三者間隱藏的歸類方式和邏輯關係,迅速捋清理順,以弄明白表達者說的是什麼,說這點是為證明什麼;


3、最後,以一種相對固定的格式,將以上內容進行概括。比如:xx老師,從 A、B、C(理由)三個方面,結合n個案例(事實),說明了xxx的問題(結論)。


總結起來,就是 「準確理解」 的3字秘訣,「識判概」,即對應《結構思考力》(被譽為漢化版《金字塔原理》)一書的三關鍵步驟,


識別:識別 「結論」、「理由」、「事實」;

判斷:判斷三者間的歸類及邏輯關係;

概括:通過xx,從n方面,說明了xx。


以上便是 「準確理解」 3字秘訣,「識判概」。相信你學會了 「清晰表達」,這點聽起來,也不是很難理解,對吧?



最後,不知聰明的你有沒發現,無論是清晰表達,還是準確理解,本質上都在做著一件事——傳遞信息


唯一區別在於:一方是發出者,另一方是接收者;而只要能傳達到位,兩者之間互傳的信息,從形式到內容,基本都是一致的。


那麼,問題是:如何保證傳達到位呢?


很簡單,就跟我們以前上課,抄老師黑板筆記一樣,只要收發者之間,都能遵循同一形式;那麼傳遞的內容,必定是準確而清晰的。即使有遺漏,但一定不會差很多。


那這個形式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學長一直強調的7字秘訣:論證類比、識判概。


前4字助你 「清晰表達」,後3字幫你 「準確理解」。同學們,你學廢了嗎?


我猜你沒有,因為你只 「知道」 這回事,而離 「做到」,還有 「做好」 還差十萬八千裡呢!


正所謂 「學以致用」、「用以治學」,當你 「知道」 後,馬上用起來吧!



素材|張春彤

排版|郭文琦

審核|李玥 陳佩昂 陳紀任


相關焦點

  • 如果個人表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還有機會改變嗎?
    你是不是時常感到跟別人交流很困難,不是你get不到別人的點,就是別人不能理解你的點,交談之間總是出現誤解,造成彼此誤會,使人際關係難以維持。那如何改變?不妨嘗試以下幾步。當然,多聽多學,你就會逐漸學會傾聽別人的話語,抓住別人側重想表達的含義。重點關注他們隱含的內容,弄明白別人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四、敢於發問對於別人跟你們交流的時候,你未能理解的含義,要敢於發問。
  • 如果表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怎麼改變?從提升三大思維能力開始
    而到底是否「手寫我心」能完全表達自己,或者更好的完成出色的任務,就是寫作與思考的關係。但是,不得不說,我們看起來越來越聰明的時代,卻思考能力越來越低。網絡視頻的閱讀量高於圖文,直播購買力大於自主選擇,我們好像跟著愛豆就不用做思考了,每天看推送,下單購買就行了,生活如此簡單。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讓孩子背個書,一直背不會,家長認為讓孩子認個字,背個書怎麼這麼難!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陪孩子做作業,家長會被逼的發火,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大多數父母都不理解一提起學習,孩子就不行,一說起玩耍,孩子就像瘋了一樣高興。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一下,難道孩子真的喜歡自己被貼上笨、傻的標籤嗎?他們也沒有辦法,就是學不會怎麼辦呢?孩子也很苦惱。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孩子在生活中很聰明,可他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非常差,他喜歡看書,喜歡的書甚至看幾遍都不會煩,但就不會應用,真不知道怎麼辦,他自己也急,老師也著急,我也急,老師要我讓他背一些好的片段,不知道行不行,請杜老師幫幫我,我該怎麼做?」確實是這樣,我們知道學習語文,讓孩子們失分家長們揪心的不單是寫作文,還有就是閱讀理解!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因為高級的學習方式是不需要機械記憶和重複練習的,而邏輯能力可以幫助孩子轉向更為高級的學習方式。對於邏輯能力強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會更強一些。 孩子邏輯能力差,連話都說不清楚。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經過仔細觀察後同事發現,孩子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理解能力差。一道題目,孩子經常要看好幾遍才能夠明白題目的內容,有些時候甚至都沒有了解清楚題目就胡亂作答。如果同事抽時間幫助孩子理解分析題目,孩子寫的時候就會很快,但如果沒有同事幫忙,孩子就寫得很拖拉。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有些時候,大家一起玩遊戲,因為自己表達能力弱,遭到排斥,安安還是比較傷心的。安安媽一直很擔心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還擔心影響孩子未來,那麼找到原因正確解決才是關鍵。寶寶表達能力比較差有哪些表現?一方面,如果寶寶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會不斷重複自己想說的詞彙,有些時候說話容易卡殼,有些時候總是說不明白自己要表達什麼。同時表達的事情也是沒有什麼條理性,聽的人覺得比較困惑,雲裡霧裡的。另一方面,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是比較差的,別人說什麼孩子不理解,造成交際方面的問題。
  • 孩子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是這3點,父母明白越早孩子走彎路越少
    「不僅如此,還一大堆錯別字,語文課文老師講的他也不怎麼理解,自己完全沒有主動學習的想法,我就實在想不通我和他爸怎麼就能生下他這麼笨的孩子呢?真想一巴掌呼蒙他。」朋友大我六七歲,妥妥的985高校研究生畢業,她丈夫和他是同學,兩人都是高學歷,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剛剛上3年級,在學習上就已經讓他們壓力如此之大了。
  •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有這些,家長要注意,培養要在小時候
    致家長: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科學培養從小抓起。爸爸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閱讀能力是兒童學習的基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或她的閱讀理解也隨之提高。 如果孩子只理解很多邏輯思維而不翻譯它,那麼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就毫無用處。
  • 孩子理解能力差?家長可以從這3個方面入手,簡單又高效
    其實這真的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不僅僅是知識積點的原因,這甚至是跟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案例:小劉的孩子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理解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平日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把作業給完成。
  • 為什麼中國孩子的理解能力這麼差?
    他回答:「我怎麼可能有時間撿屎???」這種笑話就是吃了讀書少的虧了。讀書少除了會鬧笑話之外,還會造成一種後果:理解能力差。這種後果表現在孩子身上最為明顯。考試的時候做題做不完、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抓不住中心思想、寫作文的時候詞不達意……閱讀量匱乏的孩子一定會出現這些問題,而孩童時期讀書較多的人往往這方面問題不明顯。
  • 十二星座誰表達能力最差?處女座「光榮」上榜,第一名實至名歸
    在這十二星座裡面你們知道誰的表達能力最差嗎?沒想到我們的處女座真的也光榮上榜了,但是第一名真的是實至名歸,在你們的心中你們認為第一名應該是哪個星座?然而我們的第一名就是巨蟹座,巨蟹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他們非常的溫柔,紳士,體貼和照顧人。
  • 睿智燈塔-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在如今家庭中,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導致孩子很少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缺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就會受到打擊,不知如何應對。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近幾年來,青少年突發事件頻發,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小學生,表達能力也差,這是連鎖反應。到了四五年級,想考閱讀大量圖書來提高閱讀能力,幾乎很難。那麼語文究竟該怎麼學?到了四五年級閱讀能力差就沒救了嗎?小島老師想分享一些學習經驗,希望對廣大家長有一些啟發和借鑑。
  • 孩子理解能力差,學了很快就忘怎麼辦?這裡有幾個技巧
    問題裡有兩個信息:理解能力差,剛學會就忘了。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同源的。下面我就結合自己最近看的一本書——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心理教授威林厄姆的《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來分析一下。1 為什麼理解能力差?這首詩並不是大白話,對於孩子來說要理解,必須見過鵝,觀察過鵝在水中的動作。或者是見過鵝遊泳的視頻,內心有印象。請注意:這個過程中,孩子調動了自己對已知的事物記憶,來理解新事物。如果孩子沒見過鵝,就很難意會這首詩。你看,人就是通過聯繫已知理解未知的。
  • 男性因記憶和理解事物能力差的困惑
    求助者:我大專學歷,語文比較差,但是數學英文什麼還不算差,我沒有做過身體檢查。諮詢師:哦!你的智力方面沒有問題的。生理方面有沒有什麼不適之處呢?求助者:我生理方面並沒有什麼不適的反應,我就是好像記性和理解力很差的。諮詢師:你的數學英文都不算差,那麼記性和理解力應該不會很差的啊?求助者:我自己感覺很差的阿!我對於新的東西都要反覆幾遍才能記住,而且過一段時間我就忘了。
  • 語文成績不理想,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語文閱讀理解題做不好,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其實真不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我們想一下,我們說的話,是不是孩子都懂,都明白。校園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都能講給你聽。當今孩子的智商,理解力比我們要好多,他們所欠缺的是,正確的閱讀方法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