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2021-01-12 智慧筆大語文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

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每個孩子的學習基礎非常重要,尤其是閱讀能力。其實很容易發現理解能力好的孩子,他的成績基本不會差,小編這裡說的成績不只是語文成績,而是綜合各科的成績都不會差,所以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多麼的重要啊!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看,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首先第一點家長要明確的是:閱讀不是盲目的閱讀,而是一種有策略的閱讀。家長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那麼就要每天都花點時間引導孩子學習。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測評孩子的閱讀能力。

在選書的過程中,家長會下意識地過濾掉孩子喜歡的書籍,而去選擇家長認為有用的書,這個過程中,家長無形的成為了扼殺孩子閱讀興趣發展的「劊子手」。因此,作為家長肯定要重視給孩子選書的過程。並且家長有必要把握選書的"度",不能完全坐視不理任由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也不能全憑自己意願給孩子買書。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請先從了解孩子的閱讀經歷開始,應清楚孩子目前的閱讀狀態。閱讀量不是關鍵,閱讀質量才是關鍵。你要知道孩子究竟在閱讀中有沒有汲取到知識,會不會有效的閱讀?孩子應該以合適的閱讀方法去讀合適的書,不要加以強迫或者給予說服。

而且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家長可能不清楚,,反覆閱讀才是正確的閱讀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反覆讀一本書比只讀幾本書要好。這樣做在理解層面和提高關注度方面都更有效。

那回歸為什麼孩子在閱讀量多的情況下,理解能力還是差的問題上。其實,這就是由於孩子沒有養成精讀的習慣造成的。閱讀不僅是數量和速度的積累,更是對內容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如果你的孩子在讀完一本書之後,沒有能夠用口述的形式說出這本書的內容,那麼你的孩子這一次的閱讀就是浪費了。讀完一本書,起碼我們要能夠基本的掌握書中的基本內容、書中的人物或者是某個特別事件,這是印象閱讀中最基礎的一部分。而前面提到的重複閱讀就是深究內容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亦或者是寫作的技巧等。

所以精讀是很重要的。那什麼樣的孩子適合精讀呢?一個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並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孩子。所以我們必須要培養孩子在興趣驅動下的自主閱讀,這樣的閱讀習慣才能更好的有效閱讀,從而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相關焦點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孩子在生活中很聰明,可他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非常差,他喜歡看書,喜歡的書甚至看幾遍都不會煩,但就不會應用,真不知道怎麼辦,他自己也急,老師也著急,我也急,老師要我讓他背一些好的片段,不知道行不行,請杜老師幫幫我,我該怎麼做?」確實是這樣,我們知道學習語文,讓孩子們失分家長們揪心的不單是寫作文,還有就是閱讀理解!
  • 小升初的孩子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提高?
    在初中各門學科裡,最難提分的就是語文,而語文中最易失分的題型就是閱讀理解,就拿河南今年的中招考試,數理化科目拿滿分的不少,而語文能拿到110分的屈指可數,能夠拿到一百分已是高分,可見我們想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難度很大。
  • 閱讀理解做不好,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今天和一家長聊起學生的語文成績,孩子的基礎成績沒有問題,就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詞。
  •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有這些,家長要注意,培養要在小時候
    致家長: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科學培養從小抓起。爸爸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閱讀能力是兒童學習的基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或她的閱讀理解也隨之提高。 如果孩子只理解很多邏輯思維而不翻譯它,那麼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就毫無用處。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小學生,表達能力也差,這是連鎖反應。到了四五年級,想考閱讀大量圖書來提高閱讀能力,幾乎很難。那麼語文究竟該怎麼學?到了四五年級閱讀能力差就沒救了嗎?小島老師想分享一些學習經驗,希望對廣大家長有一些啟發和借鑑。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這20種方法,讓孩子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經常有家長和同學問老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提高,老師的回答無非是多讀課外書,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些泛大而全看似敷衍,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告訴各位家長們,如何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做閱讀題的能力及分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讀書水平。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現在再看文言文的時候,就算不看譯文,孩子也能夠憑著印象,自己說出該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簡單一點,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那麼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語感,知道文章講了什麼。那為什麼還要講:沒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別想在語文上拿高分?
  • 孩子的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家長需要的是方向感,不是團結
    顯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達到不同的閱讀水平,但很難說會有一個相對客觀和定量的參照,因為這並不是特別實用。畢竟每個孩子之間存在差異,這些差異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存在於各個方面。01影響閱讀能力差異的因素有哪些?
  • 一年閱讀100本書,驚人閱讀量的背後,是你毫不知情的閱讀陷阱
    在我們小學階段,家長們的較量除了經濟實力還有什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誰家的孩子還沒上學就已經能背300首唐詩了,誰家的孩子,數學奧數很厲害。誰家的孩子二年級就已經發表詩歌集了。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很厲害,自己家的孩子往往都輸在了起跑線。更有的家長,給孩子制定了嚴格的追趕計劃,光是閱讀一項,一年就要讀100本以上的閱讀物。
  • 讀了很多書,孩子閱讀能力還是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一下
    然而,上小學之後,依然有不少孩子語文閱讀理解招架不住,數學應用題讀不懂或理解錯誤。讀了很多書,孩子的閱讀能力卻沒有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孩子的閱讀中,家長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虛構」和「非虛構」是歐美國家一種主要分類方法。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腦科學冷知識告訴你:根源在於記憶力太差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書讀透,十分理解文章的意思,這樣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但是如果因為閱讀理解能力太差,文章都無法讀懂的話,又談何運用?其實很多孩子都會面臨類似這樣的問題,有些父母面臨這樣情況的時候,往往會數落孩子,甚至會給孩子貼上愚笨的標籤。
  •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讀書,讀有針對性的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強,怎麼辦?有沒有捷徑可以走?一、只有多讀,才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正道。語文閱讀底子差,就要多讀,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按理說,不是幾本閱讀理解的書就能解決問題的。散文閱讀差,就多讀散文;議論文差,就多讀議論文;說明文差,就多讀說明文。總之,哪種文體不會讀就多讀哪種文體,讀多了,就會找到規律,就能提高相應文體的閱讀能力。這是我給的第一條建議,什麼文體不愛讀,就要多讀相應的文體,讀到習慣了為止。
  • 為什麼中國孩子的理解能力這麼差?
    未成年人的閱讀量高於成年人的原因是因為未成年人的讀物相對來說比較薄、字數少。但是我們依然要欣慰於這樣的數據,畢竟電子產品肆虐的年代,能靜下心來讀書的孩子真的屈指可數了。而人均一年讀10本書這樣的結果,我們既應該感到欣慰,也應該感到羞愧。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1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為此很著急,於是每學年都會購買《小學語文閱讀訓練80篇》,利用周末時間,讓孩子做題。這種方法好不好呢?經考試檢驗證明: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並不是最好的方法。2「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教師水平有限。
  • 多讀書,會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嗎?
    我是一個多年來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語文難教,難在閱讀,這是一線老師普遍的感慨。語文難學,難在閱讀,這是學生普遍的心聲。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什麼是閱讀理解能力,以我多年的摸索,我認為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包括:1.語言概括能力。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在暑假剛開始的時候,就有家長問我,暑假應該給孩子安排什麼書來閱讀。等暑假快要結束了,還是有家長問,開學了,要給孩子安排什麼書來讀?家長們越來越重視閱讀是好事,但是怎麼讀、讀什麼是我們家長經常搞不清楚的兩件事。對於閱讀的問題,習慣和能力是「怎麼讀」。如何選書、找內容是「讀什麼」。家長們往往在讀什麼上就做錯了,所以怎麼讀也就偏離了閱讀的軌道。
  • 孩子每天讀繪本,就能提高閱讀能力嗎?別讓努力的假象耽誤了孩子
    不過對普通家長來說,我們不是語文老師,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可能自己還面臨著不愛閱讀、讀完就忘的問題,哪裡知道該如何指導孩子閱讀呢?小樣媽也是一樣,之前陪小樣讀繪本的時候雖然會引導他觀察和思考,但方法並不系統。
  • 共情力,孩子閱讀理解的「金鑰匙」,家長的作用比老師更重要
    #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很多家長和老師絞盡腦汁的事。可我們依然要面對一個現實,我們不能指望所有的閱讀理解材料都是與孩子相關的,孩子們更需要的,恰恰是能讀懂超出自己生活經驗之外的文章,這才是真正的閱讀理解能力。這就需要孩子具備「共情力」。共情力是情商的核心和基礎。它產生的基礎不是假設,而是事實。共情能夠把人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可控的程度,讓人對他人的想法和情緒或行為能做出精準的感知。
  • 語文成績不理想,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在小學階段,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大多數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這就造成了基礎雖然強,但語文成績不太理想。語文閱讀理解題做不好,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其實真不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我們想一下,我們說的話,是不是孩子都懂,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