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都曾抱怨過自家孩子在學習上不開竅,替孩子輔導功課時,父母常常會懷疑人生:"為什麼自家的孩子會這麼笨?"
豆豆媽媽和豆豆爸爸都是名校的高材生,按理說對學習這方面總是得心應手的,卻對輔導豆豆這個三年級的小朋友功課這件事情,兩人常常爭執不下。最後決定一三五,由媽媽來輔導功課,二四六由爸爸來輔導功課,星期日就讓豆豆自己玩,
也讓爸媽放鬆放鬆。
為何輔導一個小學生課業,卻讓這兩個名校高材生如此的避之不及,原來啊,是豆豆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太差,就算他認認真真地讀了一篇課文,然後父母問他:"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呢?"豆豆就是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就算是父母耐心的把這篇文章,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分析過一遍,再讓孩子複述,孩子還是磕磕絆絆,好不容易把這篇文章講明白了,下一篇又是一個挑戰。
父母都對此感到十分苦惱,杜甫的詩詞裡寫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書讀透,十分理解文章的意思,這樣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但是如果因為閱讀理解能力太差,文章都無法讀懂的話,又談何運用?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面臨類似這樣的問題,有些父母面臨這樣情況的時候,往往會數落孩子,甚至會給孩子貼上愚笨的標籤。
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對的,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可能是出現在記憶力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讓我能了解一下一個有關腦科學的冷知識:大腦的記憶能力被分為三種記憶,瞬時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短期記憶。
顧名思義,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三種記憶的表現形式
瞬時記憶
這類記憶一般停留在腦海裡有三五分鐘,就會忘得一乾二淨,比如路邊有人讓你撥打一個號碼,報給你電話號碼後講了一分鐘電話,掛斷後請求你再次撥打這個號碼,你是不是已經無法準確的說出這個號碼了?這種場景下的記憶就儲存在你的感官記憶中,非常容易消散。
長期記憶
這類記憶往往是很難消失的,記憶一些需要經常使用的資料,比如父母的電話號碼,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朋友的名字生日等等,這些資料一旦需要,是不是就會自然而然的浮現在腦海裡。假如你現在在填一份資料,是不是不需要查閱身份證或者詢問他人,就可以快速把自己的一些基本信息填寫在表格裡,這類記憶就稱為"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
這類記憶被常常運用於考試前,或者老師抽背前的臨時抱佛腳,這樣三五天的突擊記憶,這類記憶在考完試後,就會非常快速的消散,這就是短期記憶的特點所在。但短期記憶並不像瞬時記憶那樣一下子直接消失,而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會感覺到腦海裡的知識點越來越模糊,回憶起來也越來越吃力。
這時候就會有人要問了,這些記憶力的種類和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有什麼關係?
那我們就來說說,記憶力是如何參與閱讀過程的
首先,我們的書本裡的文字要足夠吸引孩子大腦的注意力,這樣大腦才會集中注意力來提取其中的文字,如果這類書籍對孩子來說沒有任何吸引,這樣就算看上一天也仍然什麼都不知道。
其次,書本裡被大腦提取的文字被暫時的緩存在短期瞬時記憶中,相互之間出現連接,這時候有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混亂的紕漏。
然後,大腦就會調動長期記憶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整合,提出有用的文字信息,並根據這些詞的組成來調動腦內已有的知識進行聯想,幫助記憶。比如黃桃,知道這兩個字如何讀寫,知道這是一種水果,明白它的形狀以及口感。
最後,根據腦內已有的記憶以及在腦海裡重新聯繫的知識,經過腦海的反覆聯繫、複述,最終形成新的認知儲存與腦海中。
由此可見,如果孩子的記憶力差,無法快速提取書本裡的有用信息並進行與之前記憶的聯繫,那麼這個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必將受到影響。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從書本裡汲取知識,並學會應用,因此,閱讀理解能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那父母應該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
1、 先做個大概了解
首先,可以讓孩子大概的把文章通讀一遍,不要刻意去理解、記憶,不會讀的詞語也可以忽略,讀完之後就合上書本,儘量返回憶先前讀過的內容,就算是碎片化的東西,只要是被記住的信息,不管是人名、數據、情節,都可以。為接下來第二遍讀文章做準備。
讀第二遍的時候,就可以找一些關鍵詞組進行重點了解,並和上一遍記住的詞組進行聯繫,慢慢將其記住並轉化為有效信息。
第三遍讀文章的時候,注重理解,這時候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將這些重點詞組的關聯等有效信息的轉化,慢慢讓孩子理會其中意思。
2、 利用已有記憶進行關聯
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在平時對孩子認知能力的擴充了,多帶孩子了解一些事情與場景,有利於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產生相關場景的聯想。也可用採用分開記憶的方式,比如在記住身份證號碼的時候,前六位是地區編碼,接下來八位是出生年月日,最後四位是分別代表性別等等,一共十八位數字,分別記憶,組成在一起就是身份證號碼。
3、 想辦法變成長期記憶
在閱讀理解完這篇文章時,就要利用40秒再次複習法用來回顧重點、複習難點、重申關鍵的信息內容,孩子就會加深印象,將這些知識變成"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就是由於短期記憶一直複習轉變的。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是將閱讀理解題目完成後,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不著急做下一題,在腦海裡再次回顧,加深記憶。
總之,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太差,並不是他笨,父母不要著急給孩子貼標籤,要了解孩子是否因為腦內認知不夠,無法記住關鍵信息點導致的。孩子的理解能力是隨著記憶力一起提升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