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班級裡面總有那麼一個孩子,啥也不喜歡學習,上課也不認真,平時下課的時候該玩的遊戲一個沒少玩。但是到了考試的時候總是班級前3名,記憶力就是特別好,書本內容看一遍就會,老師講課聽一遍就懂。總是很多家長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他就能夠擁有如此好的記憶力。大家都認為是天生的,可是為什麼偏偏他天生記憶力好,我們的孩子就是記憶力"最差"的那一個呢?
我們知道,記憶力真的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孩子想要學習好,記憶力好能夠節省很多時間,還能夠讓孩子進步得更快。但是,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家長也是需要注意的。多關注關注培養孩子的"海馬體"。
01神奇的"海馬體"
我們知道,海馬體位於大腦丘腦和內側顳葉之間,是負責我們人類長時間記憶的儲存部位,也是定向等功能的所在區域。所以,想要孩子的記憶力更強,需要多注意海馬體的加強。美國紐約大學科學家以及哈佛大學科學家共同發現了記憶形成的方法,還發現大腦海馬區記憶學習的可塑性。也就是說,海馬區更強的人記憶力也就更好,海馬區更弱的人記憶力上也就會比其他孩子來的弱一些。
02如何幹預海馬體,提高孩子記憶力?
《記憶力寶庫之門》上寫道:記憶力提高,智商和個性心理特徵指數也會提高。能夠明白記憶力的來源,對於孩子提升記憶力是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提升海馬體對記憶力的強化。
1、 不斷地加深記憶
《青少年科學用腦》中提及:學習只有充分運用眼睛、耳朵、身體各個器官的相互配合,能夠讓我們的聽覺、語言、視覺等中樞建立科學緊密的聯繫,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我們的大腦功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海馬區會根據強弱對記憶力是否重要進行初步的過濾,所以家長要進行內容的不斷重複,達到刺激強化的作用,也就是說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讀5遍,並且背誦下來,這樣形成的記憶就能夠很好地得到加強。
2、 避免幹擾記憶的形成
我們孩子在讀書或者寫作業的時候,要避免有其他外在媒介進行影響,這也是通常我們在說的做事情要認真,做作業要認真。怎麼認真,我們要懂得處理好孩子好奇和喜歡偷懶的小毛病。在孩子寫作業和讀書的時候,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不要孩子在一邊讀書,你在那邊看電視,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很難集中。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寫作業不用心,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他在旁邊和別人煲 "電話粥",這種方式非常不可取。
3、 保持好的心態
學習本身對孩子來說並沒有遊玩來的有樂趣,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遇到枯燥無味的知識,我們要引導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心態不好,會讓孩子的海馬體產生一種保護牆,認為這種知識不能被儲存起來。拉羅什夫科曾說過:人人都抱怨缺乏記憶力,但沒有一個人抱怨缺乏健全的思想。
保持好孩子的心態很重要,擁有健全的思想記憶力才能得到更好地發揮作用。如果孩子讀書遇到乏味時,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讀,帶著孩子從另一個新的角度去發現這篇知識的美,讓孩子有讀書的欲望,孩子不喜歡學習,和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遇到困難就退縮,而且也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會導致孩子遇到難學的知識就想主動放棄。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在每天規定一個時間,比如晚上8點到9點,我們一起陪著孩子去發現書本中別人沒發現的知識,在探索中激發孩子的熱情。
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有毅力,孩子的學習不好,記憶力不好,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懂得去影響和改變他。海馬體是我們大腦儲存記憶的重要區域,懂得合理的刺激孩子的海馬體區,能夠讓孩子形成強化記憶,記憶力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得去引導孩子,如果你都拿孩子的記憶力弱來當理由,孩子會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以此為藉口。好好培養孩子,讓孩子也能擁有更好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