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別人家的孩子」似乎總是讓人特別羨慕。不少家長在豔羨「別人家孩子」的超強記憶力和最強大腦之餘,也想讓自家孩子通過一些方法提升記憶力。
於是乎,就有一些所謂的記憶力培訓班大行其道。「6小時鍛鍊出10倍記憶力,兩小時背完一學期單詞」,一些所謂的記憶力培訓機構打出的廣告詞非常驚人。按照這些廣告詞,只要參加了記憶力培訓班,孩子分分鐘都能變成學霸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憶力是什麼?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
人的大腦的記憶能力,相當於1500億臺電腦的存儲量。在記憶的形成過程中,大腦首先要對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進行基礎翻譯,這個過程被稱為解碼;之後記憶便被儲存在大腦皮質層當中;如果在某天這種記憶被需要,大腦會將已被存儲的記憶提取出來。如果這段記憶長時間未被提取,大腦將會把這段記憶刪除,經常被提取的記憶會被大腦當做長期記憶存儲起來,有些記憶終生不忘,就代表已被存儲為長期記憶。
我們常常說的記憶力好,主要特指的是外顯記憶,也就是可以有意識地回憶或者表述出來的記憶。
比如,我們要記起某個人的電話號碼,或者寫出一個英文單詞,這些都是外顯記憶。
對於孩子而言,要在6個月之後才會逐漸出現外顯記憶。
記憶術可訓練,但不等於學習力
《科學美國人》雜誌曾經報導過一位記憶大賽冠軍,她對數字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像這種世界級別的記憶大師,可以輕鬆地背下來圓周率小數點後幾百位甚至幾萬位的數字。
但是,她卻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跟每日的行程安排都要靠貼在冰箱門上的便利條來記憶。顯然,她對數字的超強記憶力,並沒有辦法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現在一些記憶術培訓班,為了追求效果,可以提供幫助記憶的編碼方法,一個普通的孩子只要照著編碼表死記硬背,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就可以達到世界記憶大師的要求。
但是這種記憶術,並不是去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只是讓孩子背誦一些枯燥的套路,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孩子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甚至還會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理解力比記憶力對學習更重要
記憶術主要是換一種記憶編碼的方式,比如,可以用圖像或者地點來關聯信息。
比如,我們想記住一串數字725898,可以想像成「會72變的我爸喜歡去酒吧」。只要把這句話記住了,這串數字自然就記住了。
但是這種記憶方法並不能夠讓我們深度地理解文字和數字背後的意義,只能是一種巧記的方法。
但是我們都知道學習僅僅靠比較強的記憶力是遠遠不夠的,理解能力反而更重要。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考試當中,基礎知識,也就是純記憶的內容佔分比例是比較少的,更多的分數還是在理解能力上。
真正理解需要學習的內容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信息深度處理的過程,這裡邊更多的是邏輯和分析的能力。
有一句話講,「記住的,只是信息。而理解的才叫知識。」
在家中提升孩子記憶的小技巧
雖然,建議家長們不要盲目相信記憶術培訓班的效果,但增強記憶力確實是有技巧的,而且在學習當中也會有一些必須死記硬背的東西,如果能夠掌握一些更快更好的記憶方法,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花很多錢去報班兒就沒有必要了,這裡分享幾個基本的記憶技巧,父母帶著孩子在家中練習,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1、聲音記憶法
由於音樂能夠給人自然地留下一種強烈的情感印象,所以,當孩子要學習和記憶的時候,家長可以先放一段音樂引起他的興趣,然後在記憶和學習內容。有不少出名的作家和科學家都喜歡在自己喜歡的音樂(也許是某一個固定的音樂)當中,去展開自己的工作,這也是在利用音樂促進記憶的一種方法。
此外,當學習一些對固定的內容時,比如詩歌、單詞等。家長要讓孩子大聲讀出來,甚至可以自己編成兒歌,配合上某種旋律唱出來,通過聲音來加強對內容的記憶。
2、視覺記憶法
我記得在最強大腦當中,「水哥」王昱珩一戰成名,挑戰的項目是《微觀辯水》,他就是把每一杯水形成了圖畫來進行記憶。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快速地記憶,也可以利用圖形來幫助。比如,進行字母的記憶時,可以將26個英文字母以圖形的形式畫出來。
A是一個鐵塔,B是豎著放的眼鏡,C是彎彎的香蕉,這樣子,孩子可以快速地記住這些字母。
3、聯想記憶法
這是一種利用事物間的聯繫通過聯想進行記憶的方法。聯想是由當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關的另一事物,或者由頭腦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
現在大火的思維導圖也有運用到聯想記憶法。在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通過聯想架起橋梁,進行串聯,增強記憶的廣度以及深度。
舉一個比較簡單的聯想法。我們想記住英文單詞彗星comet,可以拆解成com和字母t,通過聯想,一顆彗星拖著「t」形的尾巴來到(come)了地球。
上面這三個都屬於平時在家裡就可以幫助孩子搞定記憶的小技巧,家長們不妨用起來。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籤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