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理解能力差咋辦?看看是不是中了這3點,發現的早彎路走的少

2021-01-12 Ainee媽咪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一轉眼就到了上學的年紀。但這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時期,怎麼補課?學什麼好?注重孩子學業還是興趣愛好?這些問題都讓家長很困惑。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上人,甚至不少家長放棄自己的事業,來看管孩子的學業。

但是在這種全面補習下,不少家長還是會發現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都會去細細觀察,最終發現孩子不是不學,而是理解能力差,這就讓家長頭疼萬分。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為什麼孩子會出現理解能力差,多數都是這3點原因!

理解能力差就是孩子傻?

蕾蕾的孩子今年眼看著就要升入中學,但是自從4年級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不能說墊底,但基本保持中下遊。這讓蕾蕾感覺非常痛疼,尤其是語文的閱讀理解,非常拉孩子分,考試的時候能得到一般分,蕾蕾都感覺燒高香。

面對這種情況,蕾蕾甚至覺得孩子是不是智力有問題,但是從其他事情上來看,孩子甚至還有點小聰明。這讓蕾蕾覺得孩子就是不學習,於是各種買各種拔高試卷讓孩子做,坐不會就是打,面對孩子未來更難的初中學習,蕾蕾感覺毫無希望!

通過本案例,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同樣的問題!

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跟智商並沒有關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班裡一定都會存在偏科生。而對於那些偏向理科的孩子,我們能說他智商差麼,數學分比誰都高,但是一到語文就誰都考不過,所以這很直接的證明並不是你的孩子笨。

像案例中的蕾蕾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存在更大的錯誤,那就是比逼迫孩子做更難的提,去進行拔高。這種拔苗助長的行為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甚至雪上加霜,讓孩子反而厭煩學習。

為什麼孩子理解能力差,主要看這3點原因!

1. 基礎沒打好

遇到問題孩子理解不上去,很大程度是孩子基礎沒打好。本身連最基礎的學習都沒理解紮實,就接二連三地加深難度,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學習不好可想而知。

所以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一些拔高班,不如讓孩子多複習之前所學過的,溫故而知新,一遍遍複習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識。這樣去讓知識疊加,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2. 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很多孩子在做題的時候做不對,是因為他沒有一個好的解題方式,東算一下西算一下,而不是按部就班一點點來。這就導致孩子在做題的時候發蒙,明明感覺會,但是寫著寫著就不會了。

3. 家長的鬆懈

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覺得孩子太累,這樣失去了很多玩的時間,但是面對現在的教育體制,還是成績決定一切,想要考個好的學校,那就拿成績去兌換門票。

家長一旦對孩子學習鬆懈,加上孩子玩心太大,想要他自己自覺的學習是很難的,必要的時候家長必須起到監督,和督促的作用。往往不是孩子放棄學習,而是家長先放棄孩子。

送給家長的寄語: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孩子理解能力差,但其實這並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而是我們家長沒有做好引導工作。

把孩子的基礎打好,有一個良性的學習習慣,長此以往,沒有什麼難題是孩子理解不上去的。思維是我們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打開的,活學活用,才能事半功倍。

每日一問:面對孩子的學業,家長還遇到哪些難題呢?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雖然孩子目前只是在上小學,但是每天寫作業都會寫到很晚,和其他的同學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很少有超過晚上8:00才寫完作業的。這讓同事覺得有一些擔憂。同事覺得自家孩子挺聰明的,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在寫作業上如此的笨拙。經過仔細觀察後同事發現,孩子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理解能力差。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
  • 孩子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是這3點,父母明白越早孩子走彎路越少
    事後我仔細考慮過朋友吐槽的問題,結合身邊的例子,我發現其實不少家庭都存在這種情況,這和父母學歷高低不掛鈎,也和孩子聰明與否沒多大關係。主要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出了問題,做數學題他們反應可能很快,對數字也比較敏感,這說明孩子的智商沒問題,但在語文上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理解能力不取決於智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理解能力比別的孩子差呢?
  • 孩子理解能力差,學了很快就忘怎麼辦?這裡有幾個技巧
    問題裡有兩個信息:理解能力差,剛學會就忘了。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同源的。下面我就結合自己最近看的一本書——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心理教授威林厄姆的《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來分析一下。1 為什麼理解能力差?她雖然沒有給出科學數據,但這在側面反映了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觀察——閱讀是積攢背景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如今,你說自己孩子理解能力不行。我感覺不是你孩子智力的問題,因為現在孩子智商都夠用。差別就在於背景知識的積累。所以,您要反思,孩子是不是閱讀量不夠,見識比較狹窄?
  • 孩子理解能力差?家長可以從這3個方面入手,簡單又高效
    其實這真的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不僅僅是知識積點的原因,這甚至是跟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案例:小劉的孩子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理解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平日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把作業給完成。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2、在理科方面的學習有些吃力對於一些偏理的學科,孩子學起來比較的費勁,這是因為這些學科的邏輯性比較強,需要孩子的大腦轉換的快一些,思路要清晰,當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差的時候,跟不上思路,腦子轉換的慢,學習很吃力,這就會被家長誤以為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笨,成績差還學不會。
  •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有這些,家長要注意,培養要在小時候
    致家長: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科學培養從小抓起。爸爸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因此,父母需要注意這一點,雖然孩子的閱讀能力差不是先天的,但後天的父母沒有注意或餵養。想要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要先知道為什麼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都差在了什麼地方?1.小時候沒有打好語言的基礎這點很重要,孩子小時候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從會說話開始的,他們要先會表達出來,才能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職場中,同事不會告訴你的4個真相,早知道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在職場中打拼過幾年的人對於職場是個什麼玩意兒都或多或少有些見解,能夠形成一些處事的原則和習慣,然而這些認知往往見仁見智,甚至有些根本就是不正確的。與其不斷地在摸索中試錯修正,莫不如參考那些職場成功人士的心得體悟,從而避免吃虧,事半功倍。
  • 為什麼中國孩子的理解能力這麼差?
    未成年人的閱讀量高於成年人的原因是因為未成年人的讀物相對來說比較薄、字數少。但是我們依然要欣慰於這樣的數據,畢竟電子產品肆虐的年代,能靜下心來讀書的孩子真的屈指可數了。而人均一年讀10本書這樣的結果,我們既應該感到欣慰,也應該感到羞愧。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孩子在生活中很聰明,可他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非常差,他喜歡看書,喜歡的書甚至看幾遍都不會煩,但就不會應用,真不知道怎麼辦,他自己也急,老師也著急,我也急,老師要我讓他背一些好的片段,不知道行不行,請杜老師幫幫我,我該怎麼做?」確實是這樣,我們知道學習語文,讓孩子們失分家長們揪心的不單是寫作文,還有就是閱讀理解!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現代心理學之父奈瑟在《認知心理學》中指出,「認知指的是感覺輸入的轉換、簡化、儲存、恢復和運用的所有過程」。兒童的認知能力中包括了感知覺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所謂「認知」,就是人們對知識的獲取、信息的加工,以及自身對外界的感知,轉換為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心理過程。
  •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讀書,讀有針對性的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強,怎麼辦?有沒有捷徑可以走?一、只有多讀,才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正道。語文閱讀底子差,就要多讀,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按理說,不是幾本閱讀理解的書就能解決問題的。散文閱讀差,就多讀散文;議論文差,就多讀議論文;說明文差,就多讀說明文。總之,哪種文體不會讀就多讀哪種文體,讀多了,就會找到規律,就能提高相應文體的閱讀能力。這是我給的第一條建議,什麼文體不愛讀,就要多讀相應的文體,讀到習慣了為止。
  • 七點早課堂-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且行且珍惜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早上好,歡迎您收聽知會教育早課堂。 我是主播莎娜。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且行且珍惜。 6歲的時候孩子終於上小學了,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第一天放學回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告訴你:「從今天開始,我也要苦到60歲了。」 他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
  • 一個人如果表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怎麼改變?
    前4字助你 「表達清晰」,後3字幫你 「準確理解」。若透過現象看本質,你會發現,表達與理解能力差背後,是由於:邏輯思維能力欠缺。而在邏輯思維裡,「表達」 和 「理解」 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並非完全割裂開來的。因此,學會其中一點,就能反過來推倒另一點。
  • 你交易生涯走過最大彎路是什麼?
    一頭扎進去技術分析和心態執念,這是目前看來我走過的最大彎路。啥啥都歸結於技術不好,歸結於心態不行。技術分析是玄學啊,今天對,明天又不對。執著於對過去走勢的歸納分析耦合,讓自己陷入了迷茫和混沌中,陷入了不可知論。更大的危害在於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有勁使不出。
  • 成人自學英語,記住這4點,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成人自學英語想要少走彎路,就應該堅定學習英語的決心,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比如從英語音標開始,到背單詞,然後是詞組和句子的學習,培養自己每天學一點英語的習慣。成人自學英語最痛苦的就是剛學就忘。記憶力不比從前,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必須講究學習方法。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孩子方向感差,原因是"空間知覺"能力差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的方向感特別差,無論是在認路方面還是在日常生活方面,他們總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很多父母以為這是因為孩子頭腦遲鈍,反應不夠敏捷,但其實是因為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差所造成的。
  • 孩子經常心不在焉,還健忘?99%是聽覺能力差
    如果漏數10次,孩子能聽出8次,並且能及時拍手,基本可以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強;如果孩子能聽出6次,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一般;如果孩子聽出6次以下,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差。完成測試後,如果孩子的聽覺注意力一般,也不必過於驚慌。
  • S型 | 非走不可的彎路
    今天沒什麼可寫的新聞,給大家分享一篇張愛玲的《非走不可的彎路》。在青春的路口,曾經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召喚著我。母親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後嘆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上路後,我發現母親沒有騙我,那的確實條彎路,我碰壁,摔跟頭,有時碰的頭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終於走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