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科學用腦,記憶力最好的三個時間段,家長給娃看看

2021-01-08 鄧朝芬說歷史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她的育兒觀在網絡上非常的火爆。並且多次上過育兒類節目,給許多家長解決了疑惑。

李玫瑾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科學用腦,記憶力最好的三個時間段

生物鐘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的。研究證明,合理的利用生物鐘,掌握最佳學習時間,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記憶中會出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是指先學材料對回憶後學材料的幹擾。倒攝抑制是指後學材料對回憶先學材料的幹擾。相比較而言,一天當中,剛剛醒來的時候我們的記憶將不會受到先學材料的幹擾,臨睡之前我們的記憶將不會受到後學材料的幹擾。所以,「醒來後」和「睡覺前」的時間是兩個絕佳的記憶黃金時段

1、早上剛起床後的時間

6—8點:機體休息完畢並進入如興奮狀態,肝臟已將體內的毒素全部排淨,頭腦清醒,大腦記憶力強,此時進入第一次最佳記憶期。 早上剛起床後的時間是我們一天之中最清醒的時間,我們可以快速、大量地記住很多有用的東西。原因就是我們的大腦在經過一晚地調整和休息之後,會充滿活力地迎接新一天的挑戰。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在早上的時間背單詞、課文,複習前一天所學習過的一些知識。而且早上起床後的時間較長但較為零碎,如果可以積極利用的話,也是很寶貴的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在刷牙、洗臉的時候聽聽英文的錄音,吃飯的時候看看國外的新聞,都有助於我們的記憶和理解。

我們在對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複習的時候,可以採取自我考察的方式、或者選擇讓家長幫孩子進行考察,從而達到對學習內容的鞏固和複習。

總之,利用好早上起床後的時間你會感到收穫倍增,運用合理恰當的方法一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上午8點-10點

8—10點:神經興奮性提高,記憶仍保持最佳狀態,心臟開足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上午8-10點也是記憶最好的時段,因為我們一般在這個時段剛剛吃過早飯,精力較為充沛,而且我們這段時間會沒有起床時的睏倦感,所以這段時間的記憶力也會大大地增加。

我們學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也儘量把主課放在上午的時間段,可見這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在這段時間學習,不僅記憶量可以大大增加,還可以保證記憶的準確度。

這段時間可以把前一天和早上學習過的東西再複習一遍,其實語文和英語的學習對於記憶力的要求格外地高,我們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特製的記憶力繪本幫助他們提高記憶力。

3、睡前2小時

20—21點:大腦又開始活躍,反應迅速,記憶力特別好,直到臨睡前為一天中最佳的記憶時期(也是最高效的)。 睡前的時間也尤為重要,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會在學習之後的一天忘記56%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量會逐漸減少,遺忘的速度也會逐漸減慢。所以及時複習是十分有必要的,睡前兩個小時可以對一天的學習內容進行一個完整的複習。而且睡前也不適合做刺激、亢奮的事情,反而複習較為合適。

其實,我們不光要學習利用時間增加自己的記憶力,我們還要學著用聯想的方法進行記憶,這樣我們才能記得更清楚更牢固。

我們睡前的時間可以用來背背單詞、古詩,把一天學習的知識簡單地複習在頭腦中一點點過一遍,這樣不僅有助於記憶還有助於知識的鞏固。

我們的大腦在進入睡眠狀態之後,會自動將睡前的知識在頭腦中反覆地出現,這樣就相當於我們在睡覺的過程中一遍一遍地背誦古詩或者單詞了。

愛閱讀的好習慣

從小我們就知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研究了很多資料後發現了一個現象,不管是很多名人志士,還是很多天才明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喜歡閱讀。

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名人志士和明星天才身上,更是應該在我們普通人和孩子身上加以體現,你看現在很多明星韓雪,董卿等都是不管多晚忙完工作,都一定要抽出一個小時讀讀書。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許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伊伊小時候讀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以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6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寶媽寶爸們何樂不為呢?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天記憶力最好的3個時間段,家長要把握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提到:一天當中,早上醒來和睡覺之前的這兩個特殊的時間段,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機。在這兩個時間段內,有3個時間,我們的記憶力不會後學材料打擾,更利於孩子的記憶好喝思維。也就是說,家長可以利用這3個時間段,在理論的指導下,幫助孩子更快地提高記憶力。
  • 李玫瑾:記憶力最好的三個時間段,家長要幫孩子把握好機會
    李玫瑾曾經說過一天當中早上醒來和睡覺前這段時間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機,由於這兩個時間段,我們的記憶不會被外界所幹擾,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可以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能更清楚地記下看到的事情或者東西,對於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早上起來第1件事情是背課文,上完一節早自習才能去食堂吃飯,專門學校也在實行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 記憶力最好的三個時間段,家長監督孩子好好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因此,孩子每晚是19:00開始寫作業,寫到21:00寫完,一共花費了2個小時的時間。上個星期開始,老公縱著孩子放學推遲一個小時再寫作業,20:00再開始寫,結果孩子還是21:00寫完。昨天,我問女兒原因,女兒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她好像20:00寫作業狀態最好,如有神助。
  • 記憶力最好的三個時間段!
    那麼記憶力最好的三個時間段是什麼時候呢?上午8:00-10:00在這個時間段,差不多是吃完早餐的時候,補充好營養,又經過了一些活動,此時大腦和精力狀態都處於一個十分良好的水平。主要是經過了晚上和清晨的記憶練習,這個時間段背誦的壓力並不大,可以輕鬆的進入背誦第一個階段。
  • 李玫瑾:孩子一生必過的3個生日,建議家長別錯過,助娃走正道
    育娃是一件既簡單又複雜的事情,寶爸寶媽們在育娃的時候需要注意各方面的細節,一時的粗心大意都可能導致孩子的人生之路走歪。很多沒有育娃經驗的寶爸寶媽會參考名師的教育方法,查閱各種書籍、聆聽講座,其中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的講座是比較有名的。
  • 3-6歲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家長用這3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3-6歲是發展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家長試試這3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1.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萊辛曾說,「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3-6歲的孩子總是對色彩斑斕的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而生活中各種新鮮的事物又能加強對孩子大腦皮層的刺激。所以,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接觸外界事物,讓孩子去了解生活。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右腦
    右腦:掌控思維邏輯(靈感腦)右腦代表的是:想像力、創造力、領導力等靈感發揮的思維能力,右腦發達的孩子記憶力普遍高於左腦,主要以圖像來進行記憶,所以被稱為「圖像大腦」左腦:掌握邏輯分析(理性腦)左腦則代表理性、思考、判斷、推理等一系列邏輯行為,記憶模式略遜色右腦,主要通過文字語言來進行記憶,被稱為「理性判斷腦」。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經常關注「科學育兒」的父母,肯定都知道李玫瑾教授,她對教育領域的影響頗深。李玫瑾教授通過對兒童的身心的研究,給予父母們很多關於育兒的建議,這些建議科學又實用。李玫瑾教授說到:兒童的睡眠狀態體現了其大腦的發育程度。娃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暗示著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是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方面也有很多接地氣的方法,頗受關注。 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 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將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一、 記憶力超出常人教育家、國際著名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右腦的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家長務必抓住一次
    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有高峰期的,抓住智力發育的高峰期,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玫瑾:孩子大腦發育有三次高峰期,家長務必要抓住一次大家對於李玫瑾教授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她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在談到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的話題中,肯定了後天培養對於寶寶智力提升的重要性。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晚了
    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孩子在六歲之內有兩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叫情感撫養,第二個臺階叫性格培養。情感撫養是0到3歲,性格培養是3到6歲。這兩個臺階都是人一生墊底的。也就是說,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段是在6歲之前。
  • PS-磷脂醯絲氨酸|「拯救」比娃還焦慮的家長
    會有一天如此迫切的想回去工作可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具體的開學時間還未定網上教學模式仍需持續一段時間學生開學依舊需要等待天天在家陪娃的家長宅家陪娃,每天的心情就像過山車,焦慮正在吞噬著陪娃的家長們,你是否也位列其中?家長甲:剛剛被兒子氣得心臟病都快犯了,一讓寫字他各種抓狂,一讓背書各種不會,關鍵還在玩,光知道發脾氣說不會,就是不知道開始學習,天天雞飛狗跳。家長乙:每天寫作業上演情深深雨濛濛的哭戲,勸一個小時,硬是不寫,我都哭了。
  • 李玫瑾: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犯罪嫌疑人心理把控十分準確,曾經幫助公安機關破獲了很多疑難案件,而李玫瑾教授不僅精通於犯罪心理學,她對於教育上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小柳有幸通過朋友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並談到了科學育兒中的腦發育「高峰期」這一話題。
  • 哈佛研究:娃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父母別傻傻不知道
    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家理察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他發現人類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3次高峰期,如果家長利用好這3段時間對寶寶進行正確的訓練和引導,那孩子的智力水平就會勝過同齡人,甚至遠超同齡人。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兒童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教育上面有獨到的見解,婷婷曾有幸通過朋友的介紹,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談論到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這一問題時。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右腦:掌控思維邏輯(靈感腦) 右腦代表的是:想像力、創造力、領導力等靈感發揮的思維能力,右腦發達的孩子記憶力普遍高於左腦,主要以圖像來進行記憶,所以被稱為「圖像大腦」
  • 李玫瑾:孩子學習總「三分鐘」熱度?培養專注力,試試這3個方法
    自從孩子上小學,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說是家長每天最關心的事情了,為了讓孩子學習好,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補課班,有的家長每天下班都陪孩子學習。針對於孩子學習時總是「三分鐘」熱度,家長卻沒有好的辦法培養孩子專注力,別急,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大腦潛能開發班的盛行,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上學期間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未來也更可能成為佼佼者。那如何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真要等到孩子十幾歲、長大了去做測試才能了解嗎?其實不然,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 腦科學之「神經可塑性」,給家長4個方法,幫助寶寶發展認知能力
    這讓我想起了「用進廢退」這個詞,凡事凡物如果長時間不使用,都是容易壞的。而如果你勤於使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也會發現它的巨大潛能。舉個例子來說,為什麼盲人的聽力會比普通人好?沒有手的人卻可以用腳寫出很漂亮的字?這就是大量使用和鍛鍊,讓這一部分的能力大大提升結果。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所以,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成為家長圈最受歡迎的話題之一。董麗:我很清楚孩子們在想什麼, 他們眼裡有很多東西。董麗是小學的語文班主任,由於專業原因,她很容易就能找到講臺下的學生是否認真上課,還能判斷這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