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生活作息完全由人體的生物鐘控制,地球上的動物都有一種生物鐘的基本機制,就像是白天和黑夜有一個24小時的循環交換。它能夠保證我們日常的生活需求和飲食行為,合理的運用生物鐘可以提高生活效率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李玫瑾曾經說過一天當中早上醒來和睡覺前這段時間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機,由於這兩個時間段,我們的記憶不會被外界所幹擾,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可以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能更清楚地記下看到的事情或者東西,對於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早上起來第1件事情是背課文,上完一節早自習才能去食堂吃飯,專門學校也在實行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早上6點-7點
這個時間段我們剛剛起來,大腦經過一整頁的調整和休息,大腦細胞非常清晰,處於最佳的記憶時段,如果在這個時間,我們記下大量的知識,並且不容易被忘記,也不會受到昨天的影響,讓你感覺到大腦被清空了一樣,還可以裝下更多的知識。另外早上是人體腎上腺素分泌的高峰期,血液流動非常快,我們的工作效率最高,如果這個時間段能夠抓住機會,可以給予很多高難度的知識或者技能,對於工作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好處。
上午8點-10點
很多人在這個時間段剛剛吃完飯,經歷比較充分,精神十足,會不自覺地開啟高性能模式。大腦右邊全部進行正常運轉,會提高人的積極性,可以一直維持到中午這段時間的利用價值非常高,建議家長一定抓住這個機會,在遇到困難的題目時,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進行解決,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
這個原因也是很多學校為什麼把主要的課程放在上午,可見這種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在這個時間段能夠在很高的程度上,完成一些難度比較高的知識,可以幫助孩子合理地掌握這段時間,提高記憶力。
另外就是晚上8點-10點
這個時間段不會受到前面學習的影響,利用價值非常高,可以處理在白天遇到的一些高難度知識。另外這段時間的好處是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打擾,可以加深記憶,把我們白天所學的知識到了晚上以後會忘記50%,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如果可以複習一下白天的內容,能夠達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晚上8點以後我們的大腦開始活躍活躍的程度和早上醒來沒有差別,也是人體記憶力的最高十分,這段時間學習的知識,在我們睡著以後會反覆的在大腦中進行重複,能夠加深印象,所以家長一定要在這段時間裡讓孩子養成複習知識的習慣,會讓成績有所提高。
家長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夠快速提升,在生活中把握住這幾個黃金時間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不要過分要求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非常大,得不償失,應該做到勞逸結合,才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