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2-03 小風兒童心理學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

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

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情商也是如此。

家長的教育方法,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在一次宴席上,一桌子人正在有說有笑的吃飯,聊家常。

其中有位奶奶帶著孫子來了,小孫子看上去特別調皮,蹦蹦跳跳的。

吃飯的時候由於小男孩夠不到喜歡吃的菜,他就直接站在了凳子上,拿著筷子在盤子中亂攪和,最後弄得旁邊都是,別人都沒法下筷了。

奶奶看到了之後,不僅沒有及時的管教,反而將桌子上的蝦都擺到了孩子面前,因為周圍都是人,客人也就笑笑就繼續吃了。

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第一種:吃飯時喜歡不停地吧唧嘴

老話常說:「食不言寢不語」,在古代的餐桌上,吃飯是很忌諱說話的,雖然現在改變了很多,但基本的餐桌禮儀還是要遵守的。

很多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會有吧唧嘴的情況,可能他們因為這樣的方式吃飯比較香。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吃飯吧唧嘴是沒關係的,但出門在外,吧唧嘴是沒有禮貌的表現。

尤其是孩子吃飯不僅吧唧嘴,還不停的亂說話,這就是沒教養的表現,所以,家長發現這種情況要及時的阻止。

第二種:喜歡吃獨食、吃飯時大聲吵鬧

還有的孩子喜歡吃獨食,當看到喜歡食物就放在自己面前不讓別人碰一下,或者在吃飯時大聲吵鬧,一點規矩都不懂。

這樣的孩子在別人家吃飯或者晚宴上,如果將自己的壞習慣顯現出來,旁邊人不會批評孩子,反而在背後說家長沒有教養。

第三種:在別人家吃飯,說別人煮的飯不好吃

生活中有很多情商低的孩子,他們說起話來常常會給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亮亮平時說話就很直白,有一次媽媽帶亮亮去朋友家吃飯,亮亮就說:「你做的飯菜太難吃了, 你自己吃吧!」這不僅令朋友很尷尬,媽媽也顏面無存。

亮亮之所以這麼沒禮貌,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養成了隨心所欲的性格。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著名的成功學家卡耐基曾經說過:「成功是由15%的專業技能與85%的為人處世構成的。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胡鄧博士也認為:現代社會情商對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只有你擁有高情商才能承受壓力,有強烈的競爭精神,從而創造成功的機會。

我在走訪幼兒園的時候,很多班主任都有相同的感慨:班級中人緣好、受歡迎、威信十足的孩子,他們的情商都很高,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控制情緒、包容別人、又有強烈的責任心,身邊從來都不會缺朋友,還能在人群中樹立威信。

熱心的幼兒園班主任,還推薦了培養孩子情商的繪本,下面為您挑選出適合3-6歲寶寶閱讀的3本情商書。

(1)《兒童情商與性格培養繪本》

[法]西爾薇?吉拉爾德/著

這套書籍是由法國著名的作家為3-6歲的孩子設計的情商與性格培養的繪本!

內容包含5冊書籍,分別是:

①冷靜,別動粗(教會孩子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②友愛真好(教會孩子如何團結友愛)

③太好吃了(培養孩子如何合理飲食習慣)

④馬路上是危險的(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

⑤男生女生看過來(教會孩子如何和異性相處)

(2)《小恐龍幼兒園情商培養圖畫書》

這套圖畫書通過發生在小恐龍入園後的一系列日常趣事,融入情商教育理念精髓,幫小朋友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養成好習慣,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小問題。

這套繪本是很有名,它是由美國兒童圖畫家史蒂夫·梅茨格和畫家漢斯·威廉聯合創作的書籍,內容是用簡單的小恐龍描述幼兒園的生活,畫面生動很吸引孩子。

(3)《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這套繪本是由知名的作家設計,全書共分為6冊,分別能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如果你的孩子年紀比較小,父母可以當做是睡前故事,等到5歲左右就能自主閱讀了,我家兒子之前就有很多壞習慣,看完這套繪本真的改變了很多。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繪本內容中明確地講述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養案例解讀,一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讓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

每冊故事傳遞給孩子不同的道理,到了現在繪本已經暢銷了將近20萬套,被很多的幼兒園和早教機構選取當作教科書。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越是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教育女孩子也是一樣,只有正確地教育孩子,他們將來才能有出息,成大事。我們出去吃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熊孩子」,在餐廳大聲喧譁、到處亂跑,亦或是在吃飯的時候絲毫沒有規矩。這正是因為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不正確導致的。所以,在平常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能夠體現家庭的教養和孩子的情商。
  • 孩子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後孩子受歡迎
    之所以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是因為情商完全是後天環境培養的結果。孩子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因此,父母對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相比之下,在孩子智力發育的過程中,幹擾因素就相對較多:環境因素、閱歷因素、營養因素等等。因此,智商和情商相對比,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這一觀點是可以「立住腳跟的」。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經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要及時制止
    在餐桌上的這3種表現,預示著孩子們的低情商 餐桌上的禮儀其實最能直接展現出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你家的孩子在吃飯時,出現了以下三種表現,那麼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性格、習慣、成就的表現,所以我國才會格外注重餐桌教育,家長可以想想,如果自己家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醜態百出,該是多麼讓人討厭的一件事。所以,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餐桌禮儀。中國是對親情十分重視的國家,自古講究人多吃飯熱鬧,家族親戚圍在一起吃飯,更能彰顯家和萬事興。如何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判斷將來的品格素養呢?家長從這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得出來,別不當回事。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6歲前培養還不晚
    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種特徵。 孩子「情商低」的3種表現 1、孩子總愛抱怨 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情,避免不了會向別人抱怨幾句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李玫瑾幫助家長解惑,從孩子的行為表現入手,做到讓孩子遇到問題早點解決。家長從李玫瑾身上,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一次講座中,他提及了孩子的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從情商上培養孩子。那麼,李玫瑾提到的「孩子4種表現」,都是哪些表現?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而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們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
  • 心理學專家:情商低的孩子,父母都有5種表現,要從自身找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智商一部分靠遺傳,一部分靠後天培養,而孩子的情商則與父母的教育完全掛鈎。父母的處事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情商。而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強調,培養孩子的情商黃金期就在3到6歲之間,最晚也不要超過10歲。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缺少了家長的正確情商啟蒙引導,那麼孩子的情商就會非常的低。
  • 爸媽注意了:孩子如果有3個「特徵」,長大後可能情商不高
    小孩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了,從小的時候,孩子就是從父母身上學習、模仿。所以家長們自己要注意,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這樣孩子才能從家長身上學到·1好的東西,進而養成好的習慣。李玫瑾教授說,兒童的人生分為幾個重要的階段,0~3歲是孩子性格的培育期,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3個「特徵」,家長們都要注意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有一個科學實驗調查了1000多個孩子的作息時間規律,結果發現作息時間規律的孩子普遍要比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孩子智商要高一些。而且倫敦大學對於睡眠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也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晚上超過10點還沒有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時往往分數會更低。這兩項實驗都說明了,孩子的睡眠質量和智商是有一定關係的。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這當中有一些家長為了輕鬆一些,就會控制孩子愛玩的心把孩子管得老老實實的,但是家長這樣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如果強行讓孩子乖一點,不光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領域一直都有一定的地位,她的很多育兒觀點對於培養孩子都很有效果,在向家長普及育兒方法時
  • 情商低的娃都有哪些表現?看看這些,你家娃中招了沒?
    並且表姐還告訴我萱萱這孩子很不會說話。不要跟人開玩笑,總是很冷的。有時還拿萱萱開玩笑,說他是話題終結者,面對著不會說話的女兒。堂兄很想試著提高自己的情商。由於表姐很清楚,情商在這個社會中是多麼重要。那小孩用什麼來證明他低情商呢?眾所周知,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熊孩子,作為一個熊孩子,他們所特有的一句話是:我不管,我要。
  • 情商比智商重要太多!白巖松:家長學會3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從這一位經濟學博士的言論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並不取決於他有多高的智商,最關鍵的是要看這個人的情商如何。  從白巖松的這一番講話也可以看得出來,情商對於個人的影響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白巖松還曾經談及,如果說家長常說這幾句話的話,那麼孩子的情商大多是低不了的。
  • 李玫瑾教授直言:長大後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多半有「4個特徵」
    李玫瑾是一位大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孩子教養問題的根源所在。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長大後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多半有「4個特徵」。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晚了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增強,求知慾也特別強,有了自我意識。作為合格的父母,這時要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如果家長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 兒童挑食的危害有哪些?如何糾正孩子挑食?
    因此,在平時要多注意孩子飲食方面的補充,不然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危害。孩子如果因為挑食而導致營養缺乏,就需要及時的對其進行補充,防止生長發育出現滯緩現象。 1、人體中的所需營養元素有很多,如維生素,無機鹽,脂肪,蛋白質。這些物質不能同時存在於一種食物中,如果孩子要挑食,就不能保證營養元素的攝入,導致營養出現失衡,線上孩子就不能夠正常的生長發育。
  •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你的孩子是高情商嗎?
    眾所周知,李玫瑾教授是公安大學非常著名的育兒大師,她的每次演講也都是座無虛席,在長達多年的育兒和工作經驗中,她總結出四大點告訴你,如何提高孩子的性格和情商。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的成長階段要分為好幾大階段,最重要的要說到三歲到十二歲的時候,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童言無忌」大概指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可是往往「聽者有心」,不會表達、「嘴笨」的孩子不僅會被說成情商低,還會被說成沒禮貌、沒家教等等。嘴笨的孩子不討人喜歡,被說情商低,3招教孩子學會表達從孩子還不會說話開始,家長就開始教孩子說話,但是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會表達的孩子往往情商更高更招人喜歡。
  • 李玫瑾曾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以前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
    這個時間就是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6歲之前,家長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性格方面的培養。家長如果真的想培養出品格優良的孩子,就要在孩子三到六歲時,處於孩子性格的可塑造期去培養這些小細節。怎樣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呢?
  • 情商低的男生有哪些表現?
    有很多男生都在苦惱為什麼自己到現在還沒有女朋友,條件不差但卻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其實不難猜測,多半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跟身邊的女生相處,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情商低。想要驗證自己的情商,一起來看看下面情商低的男生都有哪些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