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2020-11-30 緣來媽咪

蘇霍姆林斯基說:「父親和母親,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

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

細節決定成敗,孩子將來能不能出人頭地,有出息,其實從餐桌上的吃飯狀態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直言: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在犯罪心理以及幼兒心理方面有著很大的權威,雖然主攻專業並不是育兒,但是通過長期對犯罪心理的研究,讓他發現這些煩人的犯罪心理都是受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導致的,因此她才開始進軍育兒領域,並獲得了不錯的成就

在育兒專家們看來,吃飯是最直觀體現一個孩子性格、習慣、成就的表現,所以我國才會格外注重餐桌教育,家長可以想想,如果自己家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醜態百出,該是多麼讓人討厭的一件事。所以,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中國是對親情十分重視的國家,自古講究人多吃飯熱鬧,家族親戚圍在一起吃飯,更能彰顯家和萬事興。如何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判斷將來的品格素養呢?

家長從這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得出來,別不當回事。

1:做出一些不雅的行為

做一個優雅的人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但是卻很難去完成的,吃飯雖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裡面也是有許多的講究。

有很多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總喜歡用手去抓飯吃,或者是在吃飯的時候噴口水,或者是打噴嚏的時候直接朝著飯桌上打。

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雅的,如果孩子在飯桌上會有這些行為的話,也會讓別人去排斥他,這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

2: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人們常說「食不言,寢不語」,既然吃飯那麼就認真吃飯,管住自己的嘴,但有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完全管不住自己的嘴,而且一點兒眼力見也沒有,張口就說別人做的菜不好吃,可想而知,若是在親戚家吃飯,場面會有多麼尷尬,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

3:吃飯吧唧嘴、翻菜、伸舌頭

很多孩子在吃飯時都有不雅動作,例如吃飯吧唧嘴、把菜時翻個底朝天,菜沒到嘴邊先伸舌頭,這些不良的餐桌禮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直接反應出這個孩子家教不好,沒有教養。

家中如何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呢?三個方法讓孩子展現文明修養。

1:

多帶孩子去見世面

寬闊的視野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是有直接影響的。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他是不會只局限於眼前,而是會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要想讓孩子達到這樣的高度,就必須得讓他們多去見見世面,這樣才不會被一點蠅頭小利而迷惑。

2:不浪費食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每天都在背,但卻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這首詩的真正含義,讓孩子懂得節約糧食,告訴孩子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教會孩子不浪費食物。

3:長輩先動筷

餐桌上有長輩時,要讓長輩動筷之後,我們才能開始夾菜。孩子學會餐桌禮儀,工作後和老闆或是客戶在一次吃飯,也就懂得如何謙遜有禮,自然會深得老闆的賞識。升職加薪都是早晚的事情。

孩子情商高不高,或者說將來有沒有出息,完全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的樣子就能看出來,畢竟情商高低的秘密就藏在餐桌上。如果孩子有以上3種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及時糾正,得體的餐桌禮儀,不僅僅會給別人帶來好印象,同時也是孩子情商高的一種表現。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表示: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情商將會佔很大一部分。這句我也是身邊贊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有著「情商之父」稱號的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成功=80%的情商+20%的智商,由此可見情商的重要性。

平時在家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家長可以有意地讓孩子來模仿,可以是玩兒一些遊戲,或者是帶著孩子看一些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動畫片或者是繪本。一些不知道如何講出來的道理,繪本的表述方式孩子更能接受

有一套很推薦給各位家長的一套繪本就是《幼兒行為習慣管理》30冊,就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將生活中孩子經常會遇見的問題,通過 更生動有趣的方式來表達出來,那麼孩子在看的過程,加上家長的引導,就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規範的行為習慣。

高情商可以成為孩子未來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尤其抓住6歲之前的時光。想購買的家長點擊下方商卡即可~

從細微處看大智慧,孩子學會了餐桌上的禮儀,也無形之中懂得了社交的禮儀,以後想沒有出息都難!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旋桿菌到來時,胃可能會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島嶼:相信說起幽門螺桿菌,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這也是胃部不適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當中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方式有很多,畢竟幽門螺桿菌有著一定的傳染性,而現在的醫療技術並沒有辦法將幽門螺桿菌完全殺死,只能加以控制,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
  • 李玫瑾教授:越是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教育女孩子也是一樣,只有正確地教育孩子,他們將來才能有出息,成大事。我們出去吃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熊孩子」,在餐廳大聲喧譁、到處亂跑,亦或是在吃飯的時候絲毫沒有規矩。這正是因為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不正確導致的。所以,在平常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能夠體現家庭的教養和孩子的情商。
  • 孩子平時有這3個表現,多半右腦很發達,長大後更有出息
    3種表現。 朋友家孩子今年6歲了,昨天一家三口正在吃飯,孩子突然說了這樣一句話,可把我朋友給驚到了:「媽我爸是不是把我扔進垃圾桶了」?原來還真有這個事兒,那天孩子他爸去買垃圾桶,結果買回來發現垃圾桶很大,都能把孩子裝進去了,說著孩子的爸就抱著孩子放到垃圾桶裡,果然能放進去,沒想到這個事孩子到6歲還能記著。
  • 老實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這是我聽過非常大的謊言!
    文: 家長慧,狄奧根尼的木桶「但凡小時候老實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啥出息」這句話可是大名鼎鼎的品三國大師易中天老師說的。類似的說法還有:「學習不好的會當老闆,學習好的會給他們打工。因此總結出:「老實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這一觀點。那麼這一說法究竟有無道理呢?這一說法相當誘惑性,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我相信當易中天老師喊出這句口號時,大多數人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一些歷史人物的印象。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經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要及時制止
    在餐桌上的這3種表現,預示著孩子們的低情商 餐桌上的禮儀其實最能直接展現出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你家的孩子在吃飯時,出現了以下三種表現,那麼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情商也是如此。家長的教育方法,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前幾天約了閨蜜一家一起吃飯,閨蜜還沒進屋就聽見她在走廊裡指責孩子:「能不能快一點,這一路磨磨唧唧的,阿姨都等你好久了,你還要不要吃飯了,不吃就趕緊回去其實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磨蹭和機靈的影響,都有這樣的認知誤區,認為孩子們磨蹭就是沒出息,啥都學不好,而機靈就是聰明的表現,做什麼都像模像樣。其實孩子小時候是機靈還是磨蹭,確實影響到孩子的將來,只不過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這種結果!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瀅瀅家的寶寶才兩個多月,可每當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或是爸爸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寶寶都會衝著他們笑,對此,瀅瀅和老公別提多高興了。瀅瀅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其他家人時,家人表示,這麼小的娃就這麼懂事,長大了一定很聰明,瀅瀅還不以為然,表示孩子這麼小,哪能懂得這些,多半是無意識的吧。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右腦發達有「學霸」潛質,要好好培養
    根據科學研究表示,像那些有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居裡夫人、愛迪生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右腦很發達。 家長們不妨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孩子的右腦是不是比較發達。 眾所周知,一個人天生聰不聰明與大腦有著密切的關係,人的大腦又分為左腦與左腦。
  • 哈佛教授:低情商孩子的父母有這3種特徵,孩子沒出息怨不了別人
    所以說,如果孩子因為情商低而沒出息,那麼家長完全怨不得別人,尤其是以下三種家長的孩子,很可能會情商低而沒出息。  這套圖書全套共計6冊,從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交往能力,親社會行為和積極主動性這6個方向出發,對孩子在幼兒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方面可能有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解析解答。
  • 孩子日常有這2個表現,說明右腦更發達,長大後更容易出人頭地
    孩子的左右腦功能相輔相成,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孩子日常能有下面這3種表現,說明左右腦很發達,長大後更容易出人頭地,加戰對照一下自己家孩子怎麼樣。
  • 父母怪孩子沒出息,在農村,不如讓孩子去做這幾種職業
    長大以後,父母嫌棄孩子沒出息,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也未必農村條件有限,好多孩子爸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打工。誰來管孩子們呢?爺爺奶奶。他們生怕孩子磕著碰著。於是就比較溺愛孩子要啥買啥就差摘星星摘月亮,孩子在這種環境保護下長大,逐漸變的嬌生慣養。
  • 孩子挨批後的兩種表現,多是討好型人格,根源出在教育方式
    無論自己有沒有錯,都會不停地認錯道歉,張女士覺得自家孩子乖巧懂事,殊不知,這種「懂事」的背後承受著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從心理學上來看,孩子受批評後有這兩種表現,可能正在養成討好型人格。 如果面對父母的責罵,孩子不哭不鬧、悶不吭聲,可能是心裡受了傷,他們不去爭辯,只是想封閉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父母置之不理,任由其發展下去,他們會性格自卑、冷漠,長大後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嚴重影響到人際和婚姻。
  • 那些睡扁頭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這兩種結果,你還在給寶寶睡嗎?
    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現在這個社會競爭更加激烈,所以媽媽們不希望孩子在任何一個方面落後於別人。朋友家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孩子有著圓圓的小臉、大大的眼睛,活潑機靈又可愛,看著就讓人非常疼愛。
  • 當寶寶吃奶時出現這3種表現,當心餵多了
    當寶寶吃奶時出現這幾種表現,當心餵就多了幾個新晉寶媽,在社區群裡聊得熱火朝天。為了攝取足夠的營養,好讓身體快快長大,寶寶的胃容量在一周內也會迅速增加。出生後第3天可以達到22~27ml,第7天會達到43~57ml。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他們以後的成績在一定情況下是成正比的。而且,智力水平越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可能也會越高。那麼,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十歲前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就說明你的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
  • 飯桌上,有以下表現的孩子長大後不孝順,不糾正的父母會自食苦果
    民以食為天,孩子在飯桌上的表現是最真實的,假如你家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以下表現,那將來長大後大多不孝順,不糾正的父母會自食苦果。吃飯前一動不動不是我驕傲,我家樂樂在吃飯前從來都是積極擺桌的孩子,哪怕只是分一下筷子,也絕不會坐著一動不動。
  • 寶寶自小有這4種表現,說明右腦很發達,長大後更容易出類拔萃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聰明伶俐,洞明世事的孩子。其實這與孩子的大腦有很大程度的關係。寶寶自小有這4種表現,說明右腦很發達,長大後更容易出類拔萃。右腦功能的開發在孩子潛能開發中有著重要作用,當然,也有很多孩子天生右腦就很發達。寶寶右腦很發達的4個表現1、想像力很好孩子都很喜歡看動畫片。
  • 右腦發達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表現」,好好培養容易出「學霸」
    ,多有這3種表現1、左撇子很多孩子在小時候會習慣使用左手做事情,很多父母在見到這種情況時都是抱著反對態度的,認為孩子不是用右手是違反生活常態的動作,會強行讓孩子改正過來。2、記憶力更強右腦發達的孩子,從小記憶力就很強,長大後也能夠想起小時候的一些事情,正常情況下,孩子應該從三歲後才能夠記清楚東西,這是因為三歲後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才會產生雛形,從而記憶外界事物。
  • 寶寶醒後有這幾種表現,可能說明寶寶智商高,你家孩子呢?
    #育兒小知識#每個孩子在睡醒之後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在睡醒之後經常的哭鬧,而有些孩子在睡醒之後卻是非常的安靜,這讓很多大人都非常省心。家長怎麼通過寶寶醒來以後還有一些表現,判斷寶寶的智商發育水平呢,寶寶睡醒後,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大多"智商高",不妨對照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