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父親和母親,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
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
細節決定成敗,孩子將來能不能出人頭地,有出息,其實從餐桌上的吃飯狀態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直言: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在犯罪心理以及幼兒心理方面有著很大的權威,雖然主攻專業並不是育兒,但是通過長期對犯罪心理的研究,讓他發現這些煩人的犯罪心理都是受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導致的,因此她才開始進軍育兒領域,並獲得了不錯的成就
在育兒專家們看來,吃飯是最直觀體現一個孩子性格、習慣、成就的表現,所以我國才會格外注重餐桌教育,家長可以想想,如果自己家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醜態百出,該是多麼讓人討厭的一件事。所以,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中國是對親情十分重視的國家,自古講究人多吃飯熱鬧,家族親戚圍在一起吃飯,更能彰顯家和萬事興。如何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判斷將來的品格素養呢?
家長從這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得出來,別不當回事。
1:做出一些不雅的行為
做一個優雅的人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但是卻很難去完成的,吃飯雖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裡面也是有許多的講究。
有很多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總喜歡用手去抓飯吃,或者是在吃飯的時候噴口水,或者是打噴嚏的時候直接朝著飯桌上打。
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雅的,如果孩子在飯桌上會有這些行為的話,也會讓別人去排斥他,這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
2: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人們常說「食不言,寢不語」,既然吃飯那麼就認真吃飯,管住自己的嘴,但有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完全管不住自己的嘴,而且一點兒眼力見也沒有,張口就說別人做的菜不好吃,可想而知,若是在親戚家吃飯,場面會有多麼尷尬,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
3:吃飯吧唧嘴、翻菜、伸舌頭
很多孩子在吃飯時都有不雅動作,例如吃飯吧唧嘴、把菜時翻個底朝天,菜沒到嘴邊先伸舌頭,這些不良的餐桌禮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直接反應出這個孩子家教不好,沒有教養。
家中如何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呢?三個方法讓孩子展現文明修養。
1:
多帶孩子去見世面
寬闊的視野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是有直接影響的。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他是不會只局限於眼前,而是會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要想讓孩子達到這樣的高度,就必須得讓他們多去見見世面,這樣才不會被一點蠅頭小利而迷惑。
2:不浪費食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每天都在背,但卻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這首詩的真正含義,讓孩子懂得節約糧食,告訴孩子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教會孩子不浪費食物。
3:長輩先動筷
餐桌上有長輩時,要讓長輩動筷之後,我們才能開始夾菜。孩子學會餐桌禮儀,工作後和老闆或是客戶在一次吃飯,也就懂得如何謙遜有禮,自然會深得老闆的賞識。升職加薪都是早晚的事情。
孩子情商高不高,或者說將來有沒有出息,完全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的樣子就能看出來,畢竟情商高低的秘密就藏在餐桌上。如果孩子有以上3種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及時糾正,得體的餐桌禮儀,不僅僅會給別人帶來好印象,同時也是孩子情商高的一種表現。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表示: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情商將會佔很大一部分。這句我也是身邊贊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有著「情商之父」稱號的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成功=80%的情商+20%的智商,由此可見情商的重要性。
平時在家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家長可以有意地讓孩子來模仿,可以是玩兒一些遊戲,或者是帶著孩子看一些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動畫片或者是繪本。一些不知道如何講出來的道理,繪本的表述方式孩子更能接受
有一套很推薦給各位家長的一套繪本就是《幼兒行為習慣管理》30冊,就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將生活中孩子經常會遇見的問題,通過 更生動有趣的方式來表達出來,那麼孩子在看的過程,加上家長的引導,就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規範的行為習慣。
高情商可以成為孩子未來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尤其抓住6歲之前的時光。想購買的家長點擊下方商卡即可~
從細微處看大智慧,孩子學會了餐桌上的禮儀,也無形之中懂得了社交的禮儀,以後想沒有出息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