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6歲前培養還不晚

2021-01-09 騰訊網

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教育心理學的專家。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種特徵。

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將來什麼樣的性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跟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畢竟,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比起老師來說更要注重教育,你的育兒方法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簡單的,但是關於情商上面的培養父母做的遠遠不夠,最終導致了孩子膽小、社交能力差、自卑、脾氣暴躁等等。

什麼是情商?

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來自於智商,80%是由其他因素決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情商。情商甚至可以決定了一個人智商的發揮水平。

其實,所謂的情商主要是指「情緒智商」,主要表現情緒、抗挫折能力、意志力,情感等等,這更是一個孩子必須具備的品質。

孩子「情商低」的3種表現

1、孩子總愛抱怨

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情,避免不了會向別人抱怨幾句,這樣自己心裡會舒服一些。對於孩子來說簡單的抱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一直想你抱怨或者總埋怨別人的話,家長就要多多注意了,這正是情商低的表現,因為孩子將自己的錯誤都甩給了別人。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向陽光的思想發展,然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我的孩子就有這種情況,其他的小朋友不喜歡跟他玩,回家總向我抱怨,卻不找自己的原因。

2、孩子窩裡橫

如果孩子在家中是個小霸王,而到了外面卻成為了一隻小白兔,那麼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這是典型的「外面慫、窩裡橫」的表現,這類孩子往往會容易吃虧的,未來到了社會變得膽小怕事、不會有太大的作為,造成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父母保護的太好而導致的。

想要改變窩裡橫的孩子,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捷徑,只能一步步來,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不要太過溺愛孩子,其次,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比如有情緒就要發洩,以及怎麼待人等等。

3、孩子很任性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很聽話,家長說的話都能夠聽進去,也喜歡聽從父母說的去做事情,相比之下,有的孩子卻非常「犟」就是很任性,只要自己的欲望沒有被滿足,就會趴在地上哭鬧,任性蠻橫,令無數家長頭疼不已。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老話常說:3歲看老,所以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最基本的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情緒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

父母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奶奶看到了之後,不僅沒有及時的管教,反而將桌子上的蝦都擺到了孩子面前,因為周圍都是人,客人也就笑笑就繼續吃了。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後孩子受歡迎
    目前,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些地方為此還出現了專門培養孩子EQ的培訓機構,情商真的很重要嗎?曾經對於情商和智商哪個更重要這個話題,媒體對社會上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家進行了訪問、總結。結果顯示情商高的人群更容易獲得成功。
  • 李玫瑾教授:越是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教育女孩子也是一樣,只有正確地教育孩子,他們將來才能有出息,成大事。我們出去吃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熊孩子」,在餐廳大聲喧譁、到處亂跑,亦或是在吃飯的時候絲毫沒有規矩。這正是因為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不正確導致的。所以,在平常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能夠體現家庭的教養和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李玫瑾幫助家長解惑,從孩子的行為表現入手,做到讓孩子遇到問題早點解決。家長從李玫瑾身上,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一次講座中,他提及了孩子的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從情商上培養孩子。那麼,李玫瑾提到的「孩子4種表現」,都是哪些表現?
  • 心理學專家:情商低的孩子,父母都有5種表現,要從自身找原因
    現在大部分父母把成績高低與智商的優勢作為判定孩子成功的關鍵,忽略了對孩子的情商教育。這導致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擁有極高的天賦,卻因為不會為人處世泯然於眾人。這時候家長就會開始抱怨孩子的不足,根本想不到從自身尋找原因。白巖松曾表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而馬雲也認為智商像船,情商像帆,沒有帆的孩子不可能順風順水。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李玫瑾教授認為,與其給孩子買各種提高智商的營養品,不如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而且她還說道「孩子在睡覺時如果有這3個反應,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好,將來智商也低不了」。這一話題引起了很多家長好奇,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李玫瑾教授指的是在睡覺時有哪三種反應吧。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而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們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
  • 爸媽注意了:孩子如果有3個「特徵」,長大後可能情商不高
    小孩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了,從小的時候,孩子就是從父母身上學習、模仿。所以家長們自己要注意,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這樣孩子才能從家長身上學到·1好的東西,進而養成好的習慣。李玫瑾教授說,兒童的人生分為幾個重要的階段,0~3歲是孩子性格的培育期,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3個「特徵」,家長們都要注意了。
  • 李玫瑾曾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以前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
    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李玫瑾曾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以前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大部分家長都是比較困惑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場演講中說出了問題的答案,就是好孩子是管出來的,重點在這個時間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
  • 李玫瑾: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前管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所以,她也是很有名氣的一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分享如何教出一個好孩子時,曾說過:「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尤其在6歲前這個階段」。該管孩子什麼呢?李玫瑾教授提出了3方面。6歲以前首先該管的是孩子的性格,例如有的孩子做什麼都很消極,害怕失敗,遇到苦難還總是控制不住的情緒,動不動就哭,這樣的孩子是不會有人喜歡的。在養育孩子時,家長培養孩子什麼性格,孩子就會養成什麼性格。性格好的孩子才能受人喜愛,也更容易有一番成就。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都深刻地體會了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每天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孩子是開心了,可是家長卻苦不堪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為鬧騰的時候,孩子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管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經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要及時制止
    比如能體會到父母不容易的孩子,他們在日常中更善於發現父母的辛苦,並樂於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後,幫助父母分攤一些家務。 而有的孩子情商比較低,他們不僅經常在公共場合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而且也不善於與人相處。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所以,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餐桌禮儀。中國是對親情十分重視的國家,自古講究人多吃飯熱鬧,家族親戚圍在一起吃飯,更能彰顯家和萬事興。如何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判斷將來的品格素養呢?家長從這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得出來,別不當回事。
  • 為何「情商高」的孩子一眼就能認出?資深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這說明了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在孩子的人生中發揮著更重要的角色。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還有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和公安人民大學教授李玫瑾等等。他們都曾在公共場合說過孩子情商的重要性。如何判斷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呢?其實不用等孩子長大,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我的一位朋友從事幼師行業有30年。在一次交談中,他就和我透露,孩子的情商高低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他們以後的成績在一定情況下是成正比的。而且,智力水平越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可能也會越高。那麼,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十歲前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就說明你的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睡覺出現3個反應,長大後「智商」會比較高
    倫敦大學也對「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後還沒有深度睡眠進入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往往得分較低。倡導「科學育兒」的家長都知道,有影響力的李玫瑾教授在兒童身心問題上造詣頗深,給出的解決方案方法更貼近生活。在兒童睡眠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說過:與其父母一味的給孩子補充營養來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如讓孩子睡一會兒。
  • 情商高的孩子容易成功?如何培養孩子情商,家長需要知道
    如今很多家長都希望小朋友可以擁有一個好的成績,這樣長大之後才會更加有出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這樣的想法成為了普遍。難道大家都沒有了解過,走出社會後,一個人所擁有的情商是更加重要。一、情商低的人現在的社會,出於對智商的重視,情商沒有得到培養,情商低的人是越來越多。
  • 情商比智商重要太多!白巖松:家長學會3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但是現如今,有很多人都意識到了, 其實情商的培養遠比智商的培養更加重要。  有些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很一般,但是進入社會之後卻是混得如魚得水,其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孩子擁有非常高的情商。人是需要社交的,與人接觸必定需要情商,情商高,那麼自己的事業也會更加順利一些。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父母要抓住機會,錯過難彌補
    老一輩人常說:「3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聰不聰明,從小時候就能看出徵兆,這句話簡單地概括了幼兒發展規律:3歲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徵,你就能看到孩子青少年時期形象的雛形;而孩子7歲的時候,你就能看出他中年後的事業和成就。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晚了
    為人父母者,都需要面對和孩子交流中的不少難題。幼年期子女心智不成熟,如何幫助他們樹立規則意識,同時保護孩子的童心?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孩子在六歲之內有兩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叫情感撫養,第二個臺階叫性格培養。情感撫養是0到3歲,性格培養是3到6歲。這兩個臺階都是人一生墊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