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教育心理學的專家。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種特徵。
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將來什麼樣的性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跟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畢竟,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比起老師來說更要注重教育,你的育兒方法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簡單的,但是關於情商上面的培養父母做的遠遠不夠,最終導致了孩子膽小、社交能力差、自卑、脾氣暴躁等等。
什麼是情商?
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來自於智商,80%是由其他因素決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情商。情商甚至可以決定了一個人智商的發揮水平。
其實,所謂的情商主要是指「情緒智商」,主要表現情緒、抗挫折能力、意志力,情感等等,這更是一個孩子必須具備的品質。
孩子「情商低」的3種表現
1、孩子總愛抱怨
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情,避免不了會向別人抱怨幾句,這樣自己心裡會舒服一些。對於孩子來說簡單的抱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一直想你抱怨或者總埋怨別人的話,家長就要多多注意了,這正是情商低的表現,因為孩子將自己的錯誤都甩給了別人。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向陽光的思想發展,然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我的孩子就有這種情況,其他的小朋友不喜歡跟他玩,回家總向我抱怨,卻不找自己的原因。
2、孩子窩裡橫
如果孩子在家中是個小霸王,而到了外面卻成為了一隻小白兔,那麼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這是典型的「外面慫、窩裡橫」的表現,這類孩子往往會容易吃虧的,未來到了社會變得膽小怕事、不會有太大的作為,造成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父母保護的太好而導致的。
想要改變窩裡橫的孩子,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捷徑,只能一步步來,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不要太過溺愛孩子,其次,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比如有情緒就要發洩,以及怎麼待人等等。
3、孩子很任性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很聽話,家長說的話都能夠聽進去,也喜歡聽從父母說的去做事情,相比之下,有的孩子卻非常「犟」就是很任性,只要自己的欲望沒有被滿足,就會趴在地上哭鬧,任性蠻橫,令無數家長頭疼不已。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老話常說:3歲看老,所以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最基本的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情緒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
父母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