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多年來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語文難教,難在閱讀,這是一線老師普遍的感慨。語文難學,難在閱讀,這是學生普遍的心聲。
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什麼是閱讀理解能力,以我多年的摸索,我認為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包括:
1.語言概括能力。讀一篇文章,你要嘗試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段落的主要內容,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人物的形象特點。
2.信息提取能力。學一篇課文,要清楚知道自己認識了哪些生字詞,哪些新知識點,哪些優美句子。
3.分析判斷能力。讀一篇文章,能通過內容分析判斷文章主旨立意,能分析判斷文章結構,能分析判斷文章主次詳略,能分析判斷文章表現手法,能分析判斷文章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
4.邏輯推斷能力。一篇課文,作者所寫的內容往往委婉含蓄,意味深長,一語雙關,這就需要讀者運用邏輯推斷,由表及裡,由此及彼,挖掘深層含義.悟透作者言外之意.
5.閱讀感悟能力。寫作是用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用一種體驗觸發另一種體驗,用一種哲思啟迪另一種哲思,沒有感悟的閱讀都是膚淺的閱讀.
6.鑑賞品味能力。閱讀一篇文章,從形式到內容,從選材到結構,從語言到手法,你要能評價它的優劣,賞析它的優點特色,明白它好在哪裡,妙在何處.
7.知識遷移能力。學習最終是為了運用.你要把從文章中學到的知識方法思想遷移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思想,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掌握了這七大閱讀能力,你基本上就可以橫掃一切文章的閱讀了。
有人說多讀書,就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我認為這是不對至少是不完整的說法。你只讀書不思考,沒有有意識去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你的閱讀水平未必會提升。常常會看到這種孩子,明明讀了很多書,一碰到考試做閱讀理解題,每每總是漏洞百出,做出的答案不簡潔,不概括,不周到,不透徹,答非所問,丟三落四。
現在我們常常從各大媒介看到很多所謂的名師,都在總結一些答題萬能公式,說記住這些公式就解決了語文閱讀理解的大難題。這簡直是笑話,幾條公式,你花一兩天就記住了,難道你十幾年的語文是白學的?其實這是本末倒置了!能力沒跟上,胡亂用公式去套,常常會鬧張冠李戴的笑話!
我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學工作者,真切地感受到如今的中小學學生普遍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偏差。老師頭痛,學生煩惱,家長病急亂投醫,到處給孩子補課,機構老師就教孩子答題的公式套路模板,然而,實質效果甚微。
讀了十幾年書,還是不會做閱讀理解題,究其原因,我認為,很大一部分責任在語文老師身上。說句不該說的話,很多語文老師自己都不理解閱讀理解能力包括哪些,更不用說有意識去培養去鍛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了!我聽了很多中小學語文老師的課,雖然是各出奇招,表面上精彩紛呈,但究其實質,都是在表演,只教知識而不是教能力教方法。看看一些所謂專家的建議,好像也都在強調讀書的好處作用,至於怎樣讀,怎樣提升能力,則不甚了了。
語文閱讀,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