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暑假剛開始的時候,就有家長問我,暑假應該給孩子安排什麼書來閱讀。等暑假快要結束了,還是有家長問,開學了,要給孩子安排什麼書來讀?家長們越來越重視閱讀是好事,但是怎麼讀、讀什麼是我們家長經常搞不清楚的兩件事。對於閱讀的問題,習慣和能力是「怎麼讀」。如何選書、找內容是「讀什麼」。家長們往往在讀什麼上就做錯了,所以怎麼讀也就偏離了閱讀的軌道。在選擇讀什麼內容的時候,家長往往是苦惱的,我給孩子選的書,他都不看,沒辦法,還是要老師去要求學生看書。
家長要明確一點,你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是督促和引導孩子看書,養成習慣,培養興趣。還要對內容有一個基本的把控,很多家長在閱讀過程中非常強勢,孩子看什麼書,不能看什麼書,家長完全控制。在閱讀練習中,孩子沒有主動權,是一個被動閱讀的狀態,這不利於對閱讀建立興趣,更無法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大部分不知道選什麼書的家長,我總是建議,先從語文書看起。家長們還看不起語文書,覺得課文都學過,也沒什麼可擴充的知識點。
可家長們要知道,語文課本有很多版本:部編版、蘇教版、北師大版,這些不同版本的語文書,都可以作為我們的閱讀素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是靠多閱讀語文書。因為語文書是最標準的閱讀物,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語文專家、文學大師精心挑選的,符合學生們的學習成長發展規律。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多看不同版本的語文書,至於怎麼來閱讀,我給廣大家長分享一下。
語文老師經常強調的:閱讀理解能力差,請多看看語文書。基礎不好的同學,多翻翻教材。作文不會寫得,多背背課文裡的好詞好句。似乎一切語文學習上的問題,都能夠從課本教材中找到解決方法。沒錯,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你對教材課本都不熟悉,你做其他的輔導書、看課外書有什麼用呢?教材是多少語文教學專家研究篩選編撰的,每一篇課文、每一段文字,都是精華,放著這麼好的文字不讀,要一遍遍去看不喜歡的課外書,這怎麼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呢?
01為什麼老師常說要多翻翻教材
老師希望學生多翻翻教材,實際上是從另一個角度讓同學們培養閱讀習慣。日常語文學習,打開課本讀課文,也是一個閱讀過程,如果你連語文書都做不到每天打開學習,你有什麼精力和動力去打開課外閱讀物呢?家長們在日常語文輔導的過程中,也要多強調課本的重要性。基本上常見的輔導問題,在語文課本裡,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和答案。我們很多家長根本沒有關注孩子的語文學習,以為買買課外書、送去輔導班就是關注學習了。語文課本裡都寫了什麼課文?孩子上到哪一課了?家長往往是不知道的。
02不一樣的語文書,能引起閱讀興趣
作為語文老師,我也常推薦我們班上的同學,多看看其他版本的語文書。每套語文書的學習目標是一致的,從不同的語文書中,你可以發現很多考試和學習的規律,能夠幫你建立閱讀興趣。而且不同的課本,選取的課文也不一樣,這些課文正好可以當作閱讀素材,也是符合每個年級段同學們的閱讀水平。通過閱讀不同的語文書,學生們就可以發現課本和課本之間的差別,也能找出自己喜歡課本和課文。
就是家長要和孩子先溝通好,買一些不同版本的語文書,是當作閱讀資料的,而不是學習課本。有的家長沒有理解老師的意思,把所有版本的語文書都買回來,孩子一看就鬱悶了,這是要幹嘛?讓我把全國的語文課本都學一遍嗎?本身對語文學習興趣就不高的小學生,更加牴觸語文學習了。所以,在閱讀習慣的培養過程中,我們一定是本著激發興趣的前提,而不是給學生製造閱讀難題。
03每個版本都有特點,只要買1-2個版本即可
每個版本的語文書都很有特點,比如蘇教版的課文都非常的優美,北師大版本的注重基礎的學習,部編版的能力提高很好,那麼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選擇。一般一個學期買個1-2套語文書就可以了。並且還是以自己學校所學習的語文課本為主要學習教材,其他的語文書就當作課外讀物,不做具體的學習要求。
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文書版本,更有利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有的家長可能會買上3-4套語文書,也沒有關係,孩子總會找到一個最喜歡的版本,這樣我們也能達到閱讀練習的目的。關於閱讀素材的選擇,不知道家長朋友們覺得我這個建議如何?也想聽聽大家的反饋,在孩子們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都對哪個版本的語文書感興趣。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