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一部分孩子在基礎知識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
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在小學階段,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大多數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這就造成了基礎雖然強,但語文成績不太理想。
語文閱讀理解題做不好,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其實真不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我們想一下,我們說的話,是不是孩子都懂,都明白。校園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都能講給你聽。當今孩子的智商,理解力比我們要好多,他們所欠缺的是,正確的閱讀方法及訓練。
01不是理解能力弱,是缺少方法
我們認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弱,是因為我們看到孩子的閱讀題總是半對半錯,總是回答不到點上。
孩子們一看到閱讀題就頭痛,是因為,只要做閱讀題,總是出錯,怎麼也不知道如何就做對了,和數學有不同,不知道錯在哪裡。
其實,我們認真地去看孩子做閱讀題的過程,會發現,咱家孩子他讀這篇文章是跳著讀的,刷刷刷的看過去,做題時是在文中又找一頓,沒有認真讀,沒有踏踏實實地去讀,去思考,去分析。不知道考點是什麼?
小初中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總結,不會總結知識點,考點,而我們我們家長對一知識點的掌握也是零碎的,比如:在語文知識體系中的修辭手法,大家可以想一下,除了比喻、擬人、排比、誇張你還知道幾個。
再比如: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比喻由「本體、喻體、比喻詞」構成,常用的比喻詞除了「像、好像、似、仿佛、」等還有哪些,這些基礎常識,我們孩子們沒有能力去總結,那麼遇到這類知識點我們就容易出錯。而這類的基礎常識就好多,表現手法、結構手法、等等我們都要學會,家長可以幫我們的孩子做一個總結。
02閱讀理解重在閱讀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考試中的兩大模塊,而閱讀又是寫作的基礎,所以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重中之重,看一看我們學生布置的作業,大量的都是在字詞上面,對於閱讀和寫作花的時間少,這樣是達不到訓練效果的。
在做閱讀理解題,重要的是閱讀,但孩子不會閱讀,讀不懂文章,怎麼叫讀懂文章,就是我們要知道文章寫了什麼,表達什麼中心,怎樣表達的。也就是內容、主旨(中心)、結構。把這幾方面搞清楚才叫讀懂文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談話,孩子們看過的電影電視,孩子們都能告訴我們談話的內容和發生的內容情節,這也就是說孩子們的理解概括能力並不弱,那麼為什麼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總是不會做,或者容易出錯,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弱,也就是無法將心中想到的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或者說總結的內容不夠準確,不夠完整,其實這個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
回答問題也是有有技巧的,針對內容概括的考試題型,以及出題老師給的分值不同,我們的答題方式是不一樣的,」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和」請簡潔地概括文章的內容,「他們在概括上是有差別的。
比如: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只要回答清楚:」誰幹了什麼?結果怎麼樣「就可以了。如《西遊記》就是講述了師徒4人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真經的故事。
學習語文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關注@李老師講閱讀,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