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閱讀100本書,驚人閱讀量的背後,是你毫不知情的閱讀陷阱

2021-01-16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我們小學階段,家長們的較量除了經濟實力還有什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誰家的孩子還沒上學就已經能背300首唐詩了,誰家的孩子,數學奧數很厲害。誰家的孩子二年級就已經發表詩歌集了。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很厲害,自己家的孩子往往都輸在了起跑線。更有的家長,給孩子制定了嚴格的追趕計劃,光是閱讀一項,一年就要讀100本以上的閱讀物。作為語文老師,雖然認為閱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很重要,但是這驚人閱讀量的背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閱讀究竟該怎樣讀?掉進了閱讀的陷阱,為什麼家長仍不知道呢?

不管閱讀帶來怎樣的學習進步,作文寫得好、語文成績好、知識淵博,這些都不是通過大量閱讀帶來的結果,而是通過閱讀的質量。看了100本書,卻無從體會文學帶給我們的是什麼,這樣的書就算白讀了。驚人閱讀量的背後,是家長的虛榮和揠苗助長,也是我們應該進行的教育反思。家長拼命追求閱讀的數量,無疑是想通過閱讀這一行為,讓孩子在同學之間脫穎而出。殊不知,這個閱讀的陷阱就是讓你不斷投資閱讀,卻看不到一點利好。那麼小學生究竟該怎麼樣閱讀呢?

01超標閱讀帶來的是閱讀方法的不正確

當我們一味追求大量閱讀,企圖通過超標閱讀給語文學習助力的時候,殊不知帶來的閱讀影響是不正確的,首先就會反映在閱讀方法上。為了追求數量,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好好看書,家長更會對某些快速閱讀法深信不疑。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能沉下心來閱讀,家長不能理性地看待閱讀,閱讀這件事就不能做好,成為對語文學習有幫助的學習行為。我們對知識的獲取存在一種錯誤地理解,認為是越多越好,卻不是越有用越好。

我們的學生,當被規定了,在多長時間裡,讀多少本書的時候,這本身就不尊重孩子的閱讀選擇。閱讀是語文學習興趣的鑰匙,我們規定了這把鑰匙的使用規範,設立了條條框框,那麼對於興趣學習,就很難開啟。家長們期待孩子能在學習中早點開竅,孩子們從未自己體會到學習的自信與愉悅,何談能讀到有趣的書,獲取有用的知識呢?

02驚人閱讀量帶來的體驗,對小學生來說並不快樂

對於小學生來說,想做到有質量的閱讀,其實和學習闖關一樣,並不是太容易。我們要跟著老師學習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自己去體會閱讀理解的感受,還要針對閱讀做好思考和總結。這是學習類閱讀的過程,也有休閒類的閱讀,但是我們沉浸在夜以繼日的學習中,閱讀很難為學生帶來輕鬆的感受。閱讀這個學習行為,本身就是消耗體力的,不管是看半個小時還是沉迷於閱讀看一整天,用眼的疲勞和坐姿,都會給人帶來疲憊感。

驚人的閱讀量,對於小學生來說並不是快樂的一件事。他們需要確認閱讀的目的,不是給你好玩的,而是為了成績。可能看了幾百本書的後果就是眼睛更加近視了,對於得到,遠不如近視帶來的影響更深。小學生對閱讀的概念,其實是當作學習來看待的。閱讀的內容越多,我們沒有一個梳理和總結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就是混亂的。在考試中也很難把這些知識點激活,那這樣的閱讀有什麼意義呢?

03把閱讀當成了任務,等於把選擇權也交給了他人

如果我們把一年閱讀100本書當作了學習任務,等於把閱讀的選擇權也交給了別人。這並不是推崇的閱讀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疲於應對閱讀計劃,整日陷入在找書、問書、監督孩子閱讀的狀態中。而小學生,更是在家長的要求下,機械地去完成閱讀任務。追求量和速度,都會改變閱讀的本質。可能你會說,閱讀100本總比一本都不讀要好?但其實精讀帶來的學習影響,遠比大量閱讀給予的學習指導更多。

讓閱讀回歸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由學生自己去選擇閱讀的內容,家長和老師只是推薦和作為內容的品控,當你完全尊重了孩子的閱讀選擇,你就會發現,閱讀帶給學生的進步和改變,不是100本閱讀量能達到的。這份對閱讀的主動和學習,是從孩子自身來孵化的。關於閱讀的問題,大家還有什麼困惑?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詳細閱讀聖經,解決你所有的閱讀難題
    而閱讀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是你的閱讀目的和閱讀方法。最近一直在讀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艾德勒曾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並因此聞名於世。查爾斯與艾德勒一起共事後,一邊幫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邊對《如何閱讀一本書》1940年初版內容進行改寫修訂。
  • 初涉閱讀的人,先好好地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要是以前有人問我:「你會讀書嗎?"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會認字的人就會讀書。我讀過十幾年書,怎麼不會讀書呢?"可自從看了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之後,發現我其實真的不會讀書,平時所讀過的那些書,根本不叫讀,充其量只算是瀏覽了一遍而已,看過後沒過多久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 《超級快速閱讀》,你知道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並掌握精華嗎?
    閱讀量雖然不是衡量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唯一標準,但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非常重要。快速瀏覽全書的方法因人而異,有些習慣從目錄下手,了解通篇結構;有些快速翻閱,掌握心中大綱;有些看主要章節,聯想到全書脈絡。2. 快速閱讀的關鍵在於短時間內的注意力集中。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1、 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定要在小學階段建立小學階段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是讓我們的學生去看夠多少本書。而是建立起正確的閱讀意識,也就是明白「我為什麼要閱讀」?閱讀不是讓語文考高分,也不是當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而是通過閱讀這個學習行為,我獲取了知識,了解了世界。
  • 整本書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
    一、閱讀方法1.每讀到一個角色出場,請在書籍的扉頁寫下他(她)的名字,以及身份。2.邊讀邊想這本書主要寫了什麼內容?三、閱讀賞析1.湯姆是個什麼樣的人?結合你的閱讀,圈出所有你認為可以用來形容他的性格的詞,也可以在空白處寫下你的關鍵詞。
  • 閱讀128本書後推薦這12本,讓你每月有書可讀
    回顧2020年,這一年一共讀了128本書,年初制定的閱讀100本的目標是已達成,這裡面個人成長類和思維類的書籍的比較多。今天從這128本裡篩選出了12本書籍,結合2021年的月份,做了一個閱讀計劃,按此計劃,每月一本,一年的閱讀量至少也能達到12本。
  • 流水式閱讀,幫你解決閱讀慢的問題
    這就像平時看電視劇一樣,不必每個情節都看,你可以拉進度條快進,並不會影響你看懂以後的情節。二、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跳過了不必要閱讀的部分,作者印南敦史將流水式閱讀技巧應用到了留下的部分,有四個步驟。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 網絡閱讀如何讀? 轉變閱讀心態是關鍵
    網絡閱讀早已普及,而且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其閱讀量、閱讀的便捷、閱讀內容的五花八門,不能不說遠遠超過了傳統閱讀。  然而,這樣的閱讀也帶來了深層的弊端,負面效應正日益顯現。  前些日子,一篇文字以撩人的標題經不斷推送,被廣泛傳播。初看內容,還挺能引發共鳴,以當今的認識水準看,道理也很充分,但這篇文字通篇的依據卻是某報20年前的一篇評論。
  • 從「腦子壞了」到每年閱讀700本書,只因用了這種讀書法
    但是戲劇性的是,他後來成了職業書評人,為「生活駭客」、「新聞周刊」等多家網站撰稿,每月產出60篇書評,每天讀書兩本以上,每年閱讀量達700本以上。這個男孩就是《快速閱讀術》的作者印南敦史,他把自己多年的閱讀經驗都寫進這本書裡,他告訴我們,閱讀速度緩慢的原因,歸根到底,並非能力的問題,而是對讀書的認識欠妥。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 《如何閱讀一本書》3
    伏爾泰曾說過: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 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跟大家說一個故事:馬克思經常有針對性地閱讀。每逢書中馬克思自認為和有參考價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並做筆記。馬克思的生活十分艱難:由於經常顛沛流離,經濟經常陷入困境。
  • 快速閱讀是一種怎樣的閱讀法?
    還有一部分人提到快速閱讀,就會想當然的認為一目十行之類的,如果你是這類人,那麼很不幸,因為你太理想化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極少人或許可以真的做到。事實上,真正的速讀(需要訓練方能獲得、掌握)並不是一味的要求你快速的閱讀。速讀在國際上,是一種流行的閱讀方法,旨在通過科學的訓練,取得閱讀速度與理解力之間的平衡,培養終身受用的閱讀習慣。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你知道開始讀書前應該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嗎?你知道採用怎樣的閱讀方法,才能幫助我們從小信息中獲取大內容嗎?你知道怎樣才能一邊讀一邊把讀到的信息轉化為腦中的知識嗎?你知道用什麼樣的閱讀方法才可以培養出自己言簡意賅的能力嗎?你知道怎樣讀書才能讓自己增強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才能找到不同的切入點嗎?你知道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嗎?
  • 首先決定閱讀目的,其次選擇閱讀內容,最後培養良好的閱讀技能
    許多快速閱讀的學生總是在強迫自己加速或者放慢閱讀,並認為自己的問題是特殊情況,或者是智商不夠。這些問題在各個層次的人群中普遍存在。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學會決定你的閱讀目的,選擇要閱讀的相應內容,並最終培養良好的閱讀技能。
  • 如何通過閱讀改變人生?這3個讀書階段,你一定要知道
    書裡的洪鎮洙靠讀書逆襲人生,經歷了以下3個讀書階段:「100天培養讀書習慣--100本專業書籍,培養專業能力--365本自我啟迪式書籍,收穫成功思維」。你不妨也讀讀這本書,跟隨洪鎮洙的步伐,腳踏實地地走過這3個階段,相信你的生活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 新的一年,從為孩子創造閱讀時間開始
    所謂讀者,就是要為自己而閱讀,而所有的閱讀總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你能認同上面的這句話,那麼相信你也一定能夠接受以下這個觀點:要把孩子培養成一位讀者,一定要給他時間閱讀。  為了落實這個理念,有些老師設計出類似以下這些簡單易記的詞,來強調撥出時間閱讀的重要性。
  • 英語整本書閱讀設計的思考與總結——以Diary of a Wimpy Kid為例
    引言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規定,初中畢業生課外閱讀量累計應該達到15萬詞。我們熟知的課外閱讀的主要途徑有報紙期刊閱讀、分級讀物閱讀以及原著閱讀等。其中英文原著閱讀難度最大,但是也最為鍛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方式。那麼怎樣才能在匆忙的日常教學之中幫助孩子們實現15萬詞的閱讀目標呢?
  • 英語啟蒙:《閱讀的力量》和「自由閱讀」
    《閱讀的力量》闡述的核心,就是「自由閱讀的力量」,並且用大量的調查數據說明:「自由自主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 FVR)是提高語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每次去圖書館的時候,我都會選一本書,坐在那裡隨心翻閱,等孩子慢慢地尋找她喜歡的書。有時候,她也會拿一本書,坐在我身邊,自己閱讀。同時,在苗苗的臥室裡,總共有三個書架,一個大書架,兩個小書架。在我的書房裡,也有一個大書架。隨著幾年的積累,如今,所有的書架都已經堆滿了書,還有許多書就擺在了沙發上。這就是我們的家庭圖書館。
  • 如何通過閱讀做更好的自己?麥小麥新書帶你走進「閱讀方法論」
    11月24日下午,知名閱讀推廣人麥小麥新書《你離更好的生活只差閱讀這件事》分享會在止間書店·大學城店舉行。麥小麥與90後「斜槓青年」海蒂展開對談。《你離更好的生活只差閱讀這件事》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王林:培養孩子深度閱讀與創意表達,你需要知道這些 蜂蜜閱讀
    還有全文閱讀、整本書閱讀和主題書的閱讀,我們應該去設計,或在教學裡面不一定有那麼多時間來教,但我們應該構建起來這樣的一個系統的觀念。比如平時我們可以多去指導孩子怎麼處理、多去嘗試、讓孩子跨出語文教材,多一些語文教學的方式。3、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從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來看,語文和語文閱讀在中考和高考中顯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