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這一年一共讀了128本書,年初制定的閱讀100本的目標是已達成,這裡面個人成長類和思維類的書籍的比較多。
今天從這128本裡篩選出了12本書籍,結合2021年的月份,做了一個閱讀計劃,按此計劃,每月一本,一年的閱讀量至少也能達到12本。
1月份:《存在感》
每到年初,在回顧過去的時候總是感覺自己一事無成,也沒有什麼存在感,不管是職場中還是生活中,好像自己是可有可無的。
如何才能提高存在感?這本書帶你來明確。
找到存在感首先要明確意向,想要讓別人怎麼來評價你;接著要讓別人信任你,同時表現出更多的同理心,形成自己的人設;根據這些來做出改變,做出宣言,向別人營造願景,另外需要多創造一些高光時刻。
2月份:《嫉妒》
2月份過年回家,又要和老同學,老朋友們見面了。見到比自己過得好的人,難免心裡會不好受,憑什麼他就能過得比自己好,也就是有嫉妒心理了。有嫉妒不怕,怕得是用不好。
這本書是對嫉妒研究比較深的一本書,從原始人類到現代社會,各個不同角色之間如何產生嫉妒都分析的比較詳細。每個人都會有嫉妒,利用好了能夠促進成長,用不好,只能是傷人傷己。
所以,來看看這本書,調整一下心理,將嫉妒用在好的地方。
3月份:《番茄工作法圖解》
結束假期,又回到了工作中,一到公司就有一大堆事等著你去做,早就想改變一下工作效率,可學了很多時間管理,還是用不好,反而工作變得更加複雜混亂了。
這本書是一本時間管理的入門書了,書的內容並不多,但卻很實用。從明確任務,到預估時間,再到分配時間,最後保持精力,回顧調整等,最終是要形成自己的工作節奏。
能把這一本用好,你的工作效率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4月份:《簡單的邏輯學》
工作中除了效率,想要顯得與眾不同,還要提高一下思維能力,經常說一個人很有邏輯,可以到底什麼叫做邏輯?
這本書告訴你,邏輯要滿足三方面:客觀的事物,正確的觀念,真實的語言。只要其中有一個出了錯,那就是違反了邏輯。
本書中可以當成是邏輯的入門書籍,介紹了邏輯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其中重點說了語言上論證的過程。
5月份:《做事的邏輯》
上一本是重點說語言上的,那說完了語言的邏輯,做事的過程中有沒有邏輯可言?有的。
這本書會告訴你遇到一些事情該如何正確思考,比如某次考試沒考好,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沒學好,還是因為沒有發揮好?這些原因都只是猜想,並沒有具體的東西來證明。書中直接用一個公式來說明,考試的發揮=心態係數*實力+運氣,這樣一擺出來一看,是不是很直觀?也就知道如何讓做事的過程有邏輯了。
6月份:《原則》
到了6月份,半年又快要過去了,這半年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目標,還有自己的為人處事上有沒有遇到問題?遇到問題自己該如何來處理?
這本書中介紹了作者一些關於目標,工作和自己我的原則。提倡的是要有自我意識,正確面對現實,避免思維上的盲點;目標上要學會診斷問題,重新規劃解決方案;工作上要學會創意擇優,去從事最有益的工作等。
他的這些原則可以做為一個參考,來對照自己看下自己的在這些問題上有沒有原則,如果有,那遇到問題也就該知道如何處理了。
7月份:《事實》
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中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這本書告訴你,因為受到舊知識的影響,還有一些選擇性的負面新聞報導,人們只願意去相信那些自己願意相信的,這樣的的認識並不全面,並不正確。
如何避免這樣的認知,這本書介紹了11種方法,不管是多小的事上,都可以學會實事求是。
8月份:《認知力:如何超越認知盲點》
上本書可以讓你認識到自己原本一直以為正確的其實是錯誤的,這本書繼續帶你來了解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結果。
由於社會認知的錯誤和局限性,人們在面對一些人和事時,多多都都會產生一些的偏見。面對這些偏見,我們口頭的態度肯定是反對的,但實際做出的行為上還存在偏見,好多自己都沒有發現,這些都是隱性偏見。
因為了這些偏見的存在,所以認知上就會有盲點,應該儘量的消除這些盲點,建立正確的內在聯繫。
9月份:《認知升級》
認識到了自己認知上不全面的錯誤,那接下來就是要改進了,要改進,就要多學習,可學習是什麼都要學,還是只學其中一項?
這本書告訴你最好的學習方式是「T」型,就是廣泛的去接觸多學科,但是要在某一專業上深入學習。深入學習可以讓你系統地掌握某一門知識,而了解更多學科可以讓你從不同角度來繼續深入。
10月份:《認知躍遷:如何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人》
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最終還是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競爭力,可競爭力該如何獲取?
這本書的觀點有點類似於吸引法則,當你自己認可自己時,別人同樣也會認可你;當你堅持自己的夢想時,別人也會支持你等,所以,想要有競爭力,就要先明確自己哪方面是有競爭力的。
11月份:《土豪病:過度消費如何毀了我們的生活》
到了11月份了,一年又快要過去了,這一年有什麼收穫,數字是最直接的,來看看這一年自己攢了多少錢?不會又是月光吧?為什麼自己總是控制不住地去過度消費,甚至陷入負債中?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減少物質依賴,首先要進行自我診斷,明確你現在的消耗情況,開始庫存檔點,削減自己的開支。同時要儘量減少環境廣告的影響,回歸簡單生活,給自己構建一個強大的免疫力。
無欲無求,減少自己的欲望,才能回歸自己的內心,才能減少過度消費。
12月份:《富人思維》
一年的最後一本了,來擴展一下自己的財商吧。
這本書主要講解的是作為天使投資人如何挑選創始人,如何篩選項目,如何跟進等。咱們離天使投資人有點遠,但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
如果你是創業者,通過這本書可以了解如何拉投資;不是創業者,但在進行投資理財時,也可以通過這本書中的方法來篩選理財產品,特別是針對於股票;如果這些都不是,那咱們可以了解一下富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
以上就是推薦的12本書了,你還有哪些好的書籍推薦,歡迎留言。
專注個人成長經驗分享,不講大道理,只講實用方法與技巧,關注獲取更多職場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