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讀了7本書,其中4本關於大腦的書強烈推薦

2020-12-04 章魚讀書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認知」,上周讀了 7 本書,其中 4 本都和我們的大腦有關,都非常推薦大家找來閱讀。

01

埃裡克·坎德爾 《追尋記憶的痕跡》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對認知神經科學感興趣的朋友;

- 對大腦的工作原理感興趣的朋友。

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大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裡克·坎德爾,這位坎德爾教授從青年時期,就想到底我們的大腦和我們的心理是如何聯繫起來的。他花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來進行研究,終於從分子和細胞的層面破譯了人類的「記憶密碼」,並且創立了一個新的學科——認知神經科學。2000年,坎德爾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本書一半是自傳,一半是科普,作者把自己的生涯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娓娓道來講給我們聽。

我努力想要去梳理出這本書的核心知識來,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需要多讀幾遍,慢慢消化的書籍。可能還要輔助其他認知神經科學的書籍,才能慢慢消化這其中的知識。

即使如此,這本書也看得我十分激動,尤其是坎貝爾先生最後一章對於認知神經科學的展望,在了解人類記憶的原理之後,我們的世界會產生哪些改變?

以前我們對於記憶衰退束手無策,現在找到了阻止記憶衰退的特效藥,我們有了更有效的手段來治癒心理疾病,在未來我們還可以找到心靈疫苗,來幫助我們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總之,認知分子生物學的出現,將引發腦科學和心理學的偉大革命。

這本書既是一本絕佳的腦科學科普書,又是一本值得一讀的自傳,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可以從坎德爾先生的學術生涯中獲得很多啟發,而對於更多人來說,我們可以了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到底是怎樣發現更大的世界。

02

本尼迪克特凱裡 《如何學習》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希望了解認知科學的朋友;

- 希望掌握更高效學習方法的朋友。

市面上關於學習的書很多。可是說句實話,相當比例的書籍,讀完之後並沒有太多收穫。很多書籍都是根據個人經驗,提出一個核心的概念,再上溯到心理學、認知科學中去尋找原理上的支持,再下探到實操層面,給出一些技巧和方法。

問題在於,這樣的書籍,可能是限於作者水平和視野,既不能縱向建立認知、原理、實踐的連接,也不能橫向覆蓋關於學習的各個方面,最後只能變成個人的某些觀點和技巧的分享。

當然也有給我很多啟發的書,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是本尼迪克特·凱裡的《如何學習》。

本尼迪克特·凱裡是《紐約時報》的頂級科學記者,從業超過 30 年,持續報導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前沿信息。這樣的優勢,讓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站在了一個最能溝通學術和大眾的位置。

他在科學理論的支持下,為我們解釋了我們在思考、記憶、解答問題時,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哪些因素能夠增強我們的表現,又有哪些因素在阻礙著我們。

從堅實的科學理論出發,尋找學習過程中影響我們表現的關鍵因素,在針對這些因素給出可行的做法。相比很多依照個人經驗寫出的學習指導,這本書自然更有高度,也更適合大多數人。

03

馬修·利伯曼 《社交天性》

推薦指數:★★★

(建議空閒時間閱讀)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

- 對人際關係感興趣的朋友。

人類天生就是愛社交的社會動物,有穩定的社交關係,我們才會感到幸福。哪些變量在影響我們社交呢?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模型,社交的三大驅動力。

社交三大驅動力之一:連接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了我們人類的5大需求,

它們其實都和社交三大驅動力之一的:連接,直接相關。對一個嬰兒來說,與照看者保持連接,是他的最大目標,因為照看著能讓它存活。

反過來看,如果我們的社會連接,好端端地被打斷了,結果會真的感到疼痛。作者和妻子在10多年的研究後,發現身體上的疼痛和損害社會連接的痛苦,它們激活的是同樣的神經迴路。這意味著,背後中傷人和從背後真的捅刀,是一樣疼,沒區別。

社交三大驅動力之二:心智解讀

人類心理學的核心要點是,我們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是「意向性的」。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根據以往的社交經驗,來揣摩、判斷別人的意圖。

那心智解讀是哪來的呢?主流理論是,心智解讀來源於大腦裡的鏡像神經元,我們會因此對別人的言行、痛苦、喜悅有共情。人際關係也一樣,歸根到底是來提升「心智解讀」的能力。

社交三大驅動力之三:協調

自私是天性,而與社會的連接是我們的本性。自私是向內的,連接是向外的,這怎麼協調呢?答案是:自我控制。也就是說,在實現了人際連接和心智正確解讀的基礎上,如果不能自控,往好的方向去引導,人際關係仍然會出問題。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自我控制」雖然很難,但它就像我們進入社會的代價。

一句話概括就是,用自我控制遵從社交規範,獲得高評價。

04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腦與閱讀》

推薦指數:★★★

(建議空閒時間閱讀)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對腦科學感興趣的朋友;

- 對閱讀的原理感興趣的朋友。

作者是世界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這本書從大腦的工作原理入手,講解了我們閱讀的機制。

人類能產生如此燦爛的科技和文明,文字的出現功不可沒。人類如何擁有了閱讀的能力,這個過程也是讓人好奇。

和別的生物,尤其是別的靈長類生物相比,人類並沒有那麼那麼多的不同,難道我們真的是被神用手一指,就產生與眾不同的高智能嗎?反過來說,擁有如此與眾不同的能力,是不是說明我們和別的生物不一樣,是被更高級的存在精巧設計出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度被稱為「閱讀的悖論」。

而這本書中,用近幾十年來腦科學的前沿知識,來打破「閱讀的悖論」。

人類擁有閱讀能力,其實是兩方面努力的結果。

一方面,人類在設計文字時,就是遵循大腦認知的規律。所以不同的文字之間,往往展現出很多相同的規則,也就是說,並不是大腦為了文字而設計,而是文字為了大腦而設計。

另一方面,隨著不斷的閱讀,人類的大腦也確實會發生一些變化,一個特定的區域越來越集中於處理文字信息,閱讀也會使連接左右半腦的胼胝體變大,意味著大腦進行信息交換的能力在變強。

幾千年來,我們不斷優化文字,使我們的大腦更擅長閱讀它們,同時大腦也在變化,去適應更豐富的信息。

這本書也根據腦科學的一些實驗成果,破解了我們對於閱讀的一些誤解。

比如,我們在閱讀時,眼睛不是掃描儀,它不能咔嚓一下子拍下所看到的東西,眼睛一開始看到文字,只有視網膜中央的一塊稱為中央凹的區域才具有足夠的解析度。

因此,你的眼光必須在書頁上不斷掃視,更像是一個快速移動的放大鏡。

所以,你可以通過訓練來優化眼動的模式,來提供你的閱讀速度。但是市面上的所謂「影像閱讀法」,那就是無稽之談了。

05

喬治R.R.馬丁 《冰與火之歌:七王國的騎士》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正在追美劇《權力的遊戲》的朋友;

- 喜愛奇幻小說的朋友。

這本書包含了三部中篇小說,算是《冰與火之歌》的一點前傳。主人公是塔格利安家族難得的明主伊耿五世和傳奇御林鐵衛「高個」鄧肯爵士。

在小說《冰與火之歌》裡,這兩位已經作古,可是都被當做聖賢一樣被敬仰。而這三部就是他們的三段精彩的故事。

尤其喜歡第一個故事《僱傭騎士》。

名不見經傳的僱傭騎士鄧肯在一場比武大會中為了保護一個弱女子,而得罪了皇族權貴,被要求進行比武審判。而當時的國王之手,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貝勒·坦格利安,毅然下場成為鄧肯的代理人之一,並在戰鬥中失去了生命。

金錢和權力可能會買來強大的騎士,但是永遠有更多的人站在正義的一方。總有貝勒王子這樣的人相信這一點,並用自己的生命捍衛這一點,這就是他們相信比武審判的原因。

和小說或美劇對照著看,就更加讓人感慨,正傳宏大又波詭雲譎,外傳精巧卻盪氣迴腸。

如果這個外傳一直寫下去,寫一個鄧肯爵士闖江湖的系列,倒是也相當有意思。不過還是祝馬丁老爺子長命百歲,先把剩下的正傳寫完吧……

06

郭安瑞(美) 《文化中的政治:戲曲表演與清都社會》

推薦指數:★★★

(建議空閒時間閱讀)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對京劇感興趣的朋友;

- 對晚清歷史感興趣的朋友。

這是我在書店淘到的一本書,光看書名,會覺得是一本特別無聊的學術專著,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翻開來看,結果發現太好玩了。

第一點好玩,作者是一位精通中文的美國學者,郭安瑞是她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她不僅是這本書英文版的作者,還是這本書中文版的第一譯者,可見中文水平之高。

第二點好玩,這本書的引言,沒有渲染宏大的歷史背景,也沒有直接鑽進故紙堆中,竟然是從一段相聲引起,侯寶林先生的《關公戰秦瓊》,前邊有一段是描寫舊時代戲園的景象,這一段看完,我就樂了。

第三點好玩,這本書固然是一本研究清代戲曲的專著,不過普通也能從中看到不一樣的歷史。

比如第一章講的就是一段非常勁爆的歷史:包養男旦。

對於男扮女裝的男旦演員,用一種一半欣賞一半情色的態度去欣賞去追捧,成了當時一種很流行的現象,風雅的人,邀請伶人一起品茶飲酒聚會,也有的人直接包養男旦。

甚至於有的男旦演員和戲班之間,就成了想風塵女子和鴇母的關係,會有達官顯貴來為他贖身。當時一部筆記中,就很八卦的寫到,某某滿侍郎,花一千兩銀子為一位未成年的男旦贖身,讓他留在身邊做了小廝。作者還幸災樂禍得加了一句,多少年後,這位侍郎獲罪,如今已經全家發配了。

接下來的每一章的話題也都很能吸引人:

戲院和國家對於意識形態的監控,

各個戲種之間如何明爭暗鬥,

一種「很黃很暴力」,俗稱叫「嫂子我」的題材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所以,這是一本讓不同類別的讀者可以各取所需的書,學者們可以拿來研究,京劇愛好者可以追本溯源,而歷史愛好者可以看到一個鮮活的歷史斷面,像我這樣熱愛八卦的,也能找到快樂。

07

麥可多布斯 《午夜將至》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

這是一本比懸疑小說更好看的歷史著作。

這本書講的是著名的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帶有核彈頭的飛彈,幾乎覆蓋美國所有大城市都在飛彈的射程之內,美國自然不可能不做出回應,美蘇兩國都做好了開戰的準備,甚至於準備使用核武器,一旦有一方使用了核武器,另一方必定會進行報復性的還擊,雙方擁有的核武器,足以讓整個世界都陷入噩夢。

這可能是人類世界最接近毀滅的一個瞬間。

這本書的作者,研究了大量當時的檔案,採訪了幾十位當事人,梳理出了一部「編時史」。

對編時史,以小時為單位,記錄這 13 天裡發生的重大事件。而且作者採用了一種蒙太奇式的寫法,仿佛有一個鏡頭,不斷地在美國、蘇聯、古巴之間切換。

細節的描寫,人物的刻畫,除了給我們帶來緊張刺激的體驗之外,也讓我們對歷史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當我們站的太遠的時候,歷史中的人物,往往就會和京劇一樣,被畫上各種「臉譜」,忠、奸、善、惡,一個人往往只有一種刻板印象。

而當我們湊近看的時候,才會看到真正的人,他們的恐懼,他們的猶豫,當我們把人還原為人,我們才能把歷史還原成歷史,我們才能看清,到底是怎樣的隔閡和欲望,把這個世界推向了毀滅的邊緣,又是誰的堅持和理性,把這輛即將脫軌的列車拉回到正常的軌道。

本周你讀了哪些好書,想和大家分享呢?或者,你有哪一本書還沒來得讀,想讓我幫你先「嘗嘗」?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上周讀了7本書,每一本讀完都感覺賺了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上周正好是2019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周,每天一本書堅持了半年,我讀了整整 181 本書,這個過程真的是既酸爽又快樂。很多朋友會問,你怎麼可能一天讀一本書,不用上班嗎?嗯,不用。
  • 2017年買了100多本書,強烈推薦這10本!
    《我書架上的神明》這是2017年,我買過關於薦書類別中,最好的一本書。書的內容如本書副標題所示:《72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有《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有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劉瑜等著名學者和教授。書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現身說法,妙語連珠,讀之讓人通透。
  • 上周讀了7本書,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上周讀的7本書雖然主題不固定,可是都非常有趣,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每一本都強烈推薦給大家。
  • 這7本書,直接刷出你的最強大腦
    精讀君今天推薦的這7本書,就為你揭開其中的謎底。1《學會提問》豆瓣評分8.5 2064人評作者簡介尼爾布朗,博林格林州立大學的傑出經濟學教授。曾經合著七本書,並在專業期刊發表一百餘篇研究論文。他教授有關策略、政治和決策的課程,經常為《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等擁有眾多讀者的報紙撰寫關於策略問題的文章。他還運用策略思維這一工具,為化學銀行、麥肯錫公司以及索亞-米勒集團提供諮詢。內容簡介本書以講故事取勝。它的學術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開設的「策略博弈」課程。簡而言之,這是關於了解對手打算如何戰勝你,然後你戰而勝之的藝術。
  • 國外程式設計師推薦:每個程式設計師都應讀的書
    源於2008年8月4日,StackOverflow 網友 Bert F 發帖提問:哪本最具影響力的書,是每個程式設計師都應該讀的?「如果能時光倒流,回到過去,作為一個開發人員,你可以告訴自己在職業生涯初期應該讀一本, 你會選擇哪本書呢?我希望這個書單列表內容豐富,可以涵蓋很多東西。」
  • 閱讀128本書後推薦這12本,讓你每月有書可讀
    回顧2020年,這一年一共讀了128本書,年初制定的閱讀100本的目標是已達成,這裡面個人成長類和思維類的書籍的比較多。今天從這128本裡篩選出了12本書籍,結合2021年的月份,做了一個閱讀計劃,按此計劃,每月一本,一年的閱讀量至少也能達到12本。
  • 這10本書設計師必讀的書你還差幾本?
    推薦理由書中告訴你如何像設計師一樣觀察和思考,你可以將書中的技巧運用到平面,網頁等不同的設計項目中,提升自己的平面設計能力,做出優雅,實用和不凡的版面。- 7 -《設走進建築師的家》中村好文內容簡介本書是作家兼建築家中村好文的隨筆集。
  • 【薦讀】沒時間讀書?16萬書蟲給你推薦20本適合零碎時間讀的書!
    書蟲推薦|  拿現在的話來說,梁老就是一大吃貨,寫吃的散文裡必須首推梁實秋,光是讀著文字就齒頰生香,關鍵是在梁老的筆下,吃,也成了頂風雅的事兒。芙蓉雞片,西施舌,醋溜魚,鍋燒雞……口水都要流出來啦!@妖子  4.
  • 認識大腦必看的5本書!
    下面推薦這5本書籍,以不同的角度認識大腦,讓我欲罷不能。而且這5本書,都非常新,有些甚至還沒有豆瓣評分,但是內容卻非常有價值,絕對不會浪費你寶貴的閱讀時間。先有荷爾蒙、再有性別、最後有了不同的大腦,最後才有了性格迥異的兩性社會。豆瓣評分:7.92. 大腦總指揮作者:埃爾克諾恩高德伯格,俄裔美國人。
  • 了解日本書單:十本深刻又好讀的書(上)
    2017雖然一半以上時間在旅行,但仍舊讀了不少。與往年不同的不同的是,因為今年其中比較大的寫作計劃是關於日本,所以偏向日本多一些,目前正在全力寫一本日本經濟的書,明年會出版一本日本隨筆,剛好可以串起來談談。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上半年在東京訪學,見了不少人,順帶長了不少見識,而在我所主持的經濟人讀書會,日本也一直是熱門話題,大家切磋交流之中,推薦不少日本相關的好書。
  • 11月推薦這10本書,第10本把你的人生整個劇透了一遍
    這本書就是其中之一。本書收錄了將近300幅梵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這不僅是一本梵谷作品的美學鑑賞集,還全程揭秘了每一幅名畫背後的情感故事和社會背景。梵谷一生的愛恨離合、抑鬱和痛苦,以及對繪畫事業的熱愛和執著都在其中。
  • 關於創新的書有哪些?創新相關書籍推薦
    關於創新的書有哪些?其實關於創新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人應接不暇,一般人很難有時間全部讀完。當然,也根本沒有讀完的必要。讀書只讀經典即可。讀太多創新相關的同類書籍反而是一種極大的時間與精力浪費。在親身試讀過無數本創新類的書籍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本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創新相關書籍:《創新必讀12篇》。首先,小編想說的是,這本來自12Reads的書僅能從信匯中正領導力官網購買,並且價格與同類書籍相比還有些小貴,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小編對這本書的熱愛。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真正能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 那些學 「量子電磁學」 要讀的書
    許多年輕的朋友問我,學「量子電磁學」應該讀哪些書,今天鬥膽把這些書目列出來,排名不分先後。藉助微信的廣告功能,方便顯示,大家可以不在這裡下單。
  • 女生必讀的十本書勵志排行榜!《狼道》上榜,第五強烈建議看
    一、《慢慢來,一切都會好》在女生必讀的十本書勵志中,這本《慢慢來,一切都會好》在當下「急躁」的社會是本很值得讀一讀的佳作,尤其是告誡女性讀者只有靜下心來專注的做,一切才會越變越美好。三、《女人受益一生的情商課》在非常注重情商的今天,這本《女人受益一生的情商課》是很值得去讀讀的,書中將該如何處理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表達得讓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強烈推薦。
  • 1月最值得讀的書|4本新書,開年必讀
    他來了,他帶著每月的重點新書推薦欄目來啦!照例,阿信從本月出版的上百種新書中,精挑細選出4本最值得讀的好書!它們絕對是重磅中的重磅,C位中的超C位。拍著胸脯說,都是重磅作品。Anyway,如果你對我們每月出的書有選擇困難症,如果你時間有限,只想讀幾本最值得看的書,就照著這個書單閉眼挑,絕對錯不了!
  • 推薦NO.3∣提升邏輯思維必讀的十本書
    「幹」,以至於有時候讀起來會很枯燥,但是非常值得一讀,算是我自己在邏輯思維方面的啟蒙書。希望你可以堅持把這本書讀下來,當你開始用書中的思維拷問生活中的各種觀點時,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獨立而理性的思考。6個階段,以及當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問題,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的時候,作者對制定思維練習計劃的建議和策略,讀完本書後,馬上就可以將把書中的方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實踐性較強。
  • 川普年底薦書4本:看看這位美國總統的推薦理由
    川普年底薦書4本:看看這位美國總統的推薦理由 2018-12-29據說老布希每周要讀兩本書,柯林頓的書則「多得難在白宮找地方安置」;前總統歐巴馬推薦的書單常常引發追捧熱潮。作為福克斯新聞和深夜有線電視的忠實粉絲,儘管表示「沒時間讀書」,但川普今年也推薦了不少書。
  •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不可多得的精神產物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不可多得的精神產物Hello,小編來啦。上一期小編與大家講了最美的三行情書,這一期小編將與大家分享一下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開闊視野,拓寬境界,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些書吧!也許會有你感興趣的。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推薦七本!《追尋生命的意義》「愛是人可以立志追求的、最終的、最高的目標。
  • 12本好書及推薦理由:幽默是一種力量,讀起來既有趣又深刻
    好書推薦第164期:本期將為大家推薦12本「有趣」的好書,這些書籍,不僅讀完能讓我們一笑,還能從笑聲中看到一些哭聲,從笑聲中體味到生活的百態和人事的滄桑。這些書,每一本我幾乎都很喜歡,所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 英文原版My Morning Routine,這本關於自律的書讓我一口氣讀完了
    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呈現,眾多被訪人員回答了以下幾個問題:1、你的晨間例程是怎樣的?2、你堅持這個例程多久了?其中有什麼改變嗎?3、你常用鬧鐘叫醒自己嗎?4、你幾點睡覺?5、你的伴侶如何適應你的晨間作息?6、為了有個更加輕鬆的早晨,你會在睡覺前做些什麼?7、你在起床後多久吃早餐?8、你在周末也遵循同樣的例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