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
上周讀的7本書雖然主題不固定,可是都非常有趣,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每一本都強烈推薦給大家。
01
《你的燈亮著嗎?》
高斯 / 溫伯格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經常要在工作中解決問題的朋友;希望掌握「工程師思維」的朋友。
這是一本專門講問題和如何解決問題的書。160頁的小冊子,但是值得每個人都去讀至少三遍。
這本書的書名,是個小故事,瑞士是個多山的國家,公路上有無數隧道,交通部門發現司機們常常進了隧道忘了開車燈,出了隧道忘了關車燈。他們想用一種方式提醒一下司機,可是白天晚上進隧道出隧道情況都不一樣,他們也不能把提醒的牌子寫成小作文啊。
最後他們找到了一種極精簡的方式,那就是在隧道入口和出口都掛上同一句標語:「你的燈亮著嗎?」
司機看到這樣的標語,自然就知道要開車燈還是關車燈了。
工作中,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一個問題去尋找一種解法。解法往往簡單如一層窗戶紙,可是尋找解法的過程卻並不簡單。
工程師們經過多年的訓練,他們往往會養成這樣一種思維,能夠敏銳地發現問題,並且他們似乎就像是在森林中的獵人一樣,好像天然知道應該往哪裡走就可以走出去。如果你很羨慕這樣的「工程師思維」,或者是時常被各種問題困擾,那你就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雖然不同領域的問題,要用到不同的知識和技術,可是尋找解法的過程,往往有相通之處。
02
《吾意獨憐才》
張五常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希望高效學習的朋友;大學生朋友。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談教育的文集,老先生是真有脾氣,但是也真有東西。
張五常說自己不是個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理念也確實有些奇怪。他在香港大學任教,一雙兒女要上學,他挑學校的標準是看哪所的課少,玩的時間長。
別的家長都是小孩考的名次越高越開心,他看兒女考得名次太靠前反而著急,讓他們保持中上就可以,後來他們到美國讀書,張五常死說活說,竟然是勸兒子不能太努力,甚至和他達成協議,考試前一晚不準讀書。
這些理念,讓今天的家長來看,一定大搖其頭,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理念,他還真的把自己、兒女和學生都培養出來了。
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全書,那也強烈把其中的兩篇文章《讀書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找來,好好讀幾遍。
張五常先生說起應試教育來,特別像《笑傲江湖》裡風清揚批評氣宗劍法,拘泥不化,大好的材料教得變成蠢牛木馬。
老先生脾氣是有的,學問和本事也是有的,所以如果想把他那套讀書、學習、思考的「獨孤九劍」學到手,《讀書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這兩篇文章可是要好好讀幾遍。
03
《棉花帝國》
斯文·貝克特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對世界史感興趣的朋友;對世界經濟史感興趣的朋友。
太喜歡這樣的大歷史了。這本書,跨越五百年,覆蓋五大洲,細數了棉花如何改變了世界歷史。
棉花的歷史,正好是資本主義歷史的一個縮影,十五世紀十六世紀,棉花和茶葉、瓷器、香料一樣,是亞洲出口到歐洲的重要商品,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化的歐洲開始逐漸變成棉織物的生產國,大量的紡織廠為歐洲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此後,資本主義的崛起帶來了殖民主義,原本重要的亞洲棉花大國,逐步淪為殖民地。
美洲被殖民後,大量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被運往美洲,最大的需求就是成為棉花種植園的勞動力。美國南北戰爭,某種程度上講,其實就是南方種棉花的大地主和北方紡織廠的資本家之間的戰爭。
這本書屬於「後浪圖書」的「汗青堂」系列,這個系列的歷史書都非常非常值得推薦,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
而在亞洲,紡織業也是最早興起的工業之一,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紡織工業是其中的中堅力量。
來到了21世紀,世界棉花的重心,又從歐洲回到了亞洲,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棉花種植量就佔了全球的一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植的棉花,就佔了世界棉花的5%以上。
圍繞這棉花,這段歷史既是金色的又是血色的,資本的發展、蓬勃、貪婪、血腥,都在這部《棉花帝國》中。
04
《日本戰國風雲錄》
洪維揚
推薦指數:★★★
(建議空閒時間閱讀)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對日本戰國歷史感情需的朋友;總被媽媽念叨打遊戲沒出息的朋友。
一本打遊戲打出來的歷史書,這個真的是絕無僅有吧。
這本《日本戰國風雲錄》,就是一部非常好的日本戰國史入門書籍,作者依照年代的順序,主要圍繞著日本戰國時期的幾場重大戰役,將每場戰役前的形勢,對戰的雙方的背景以及其他與之相關的事例,都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們就會對日本戰國時期那段歷史有一個更明確的了解。
這本書的成書也非常非常的有趣,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臺灣學者,洪維揚先生,而這本書是一本被遊戲滋養出來的書籍。
為什麼這麼說呢?洪維揚先生從小就喜歡電子遊戲,最喜歡的遊戲就是《信長之野望》。由這個遊戲開始,他開始慢慢的對日本戰國的歷史產生了興趣,開始閱讀相關的內容。最後他竟然去讀了歷史學的博士,成為了日本歷史的研究者,後來還出版了這本《日本戰國風雲錄》。由一個遊戲玩家,變成了歷史學者,這個故事也真的是十分的有趣。
05
《小島經濟學》
彼得·希夫 / 安德魯·希夫
推薦指數:★★★★
(建議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優先閱讀這本書)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想要入門經濟學的朋友。
我們的世界,是如何從簡單的以物易物,發展到如今複雜的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的呢?今天他們為了經濟爭來爭去,他們到底在爭個啥?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於經濟學是個外行,又很像入門的話,那這本書真的很合適。如果你回看那些歷史書,你會發現這是一段紛亂複雜,讓人頭疼的歷史。如何簡單的去了解經濟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推薦你讀這本《小島經濟學》。
這本書,用了一個比喻,講述了從以物易物,向著國際貿易發展的歷史。
從前有一個小島,有A,B,C三個人住在島上。島上只有一種食物,那就是魚,一個人一天需要吃一條魚。一開始,每個人都只能徒手抓魚,後來,有人學會的使用工具,創新,一步步出現了借貸和貿易。由此,這個小島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遊戲規則開始豐富,而無數矛盾和危機,也開始孕育。
所以這本書前半部分,是用來一個比喻來科普經濟學的知識,後半部分則用了同樣的比喻梳理了近五十年美國和世界(尤其是中國)在經濟上的恩怨情仇。這本書讀完,你已經可以說清,到底今天中美貿易,最根本的矛盾在哪裡。
不過讀這本書唯一要小心的,就是作者是堅定的奧地利學派,在書中旗幟鮮明地反對凱恩斯學派。雖然我現在也不知道這倆經濟學派是什麼區別,總之,這本書適合入門,不過想要了解更完整的經濟學,就不能止步於這本書了。
06
《宮女談往錄》
金易/沈義羚
推薦指數:★★★
(建議空閒時間閱讀)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對晚清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對宮廷生活感興趣的朋友。
《宮女談往錄》的口述者叫何榮兒,是一位北京旗人,她比珍妃小五歲,十三歲進宮,專職在儲秀宮伺候慈禧,負責敬煙。十八歲由慈禧指婚,賜配劉姓太監。後又回宮,庚子年隨慈禧逃出北京,辛丑隨著慈禧回到北京後離開皇宮 。進入民國,她的生活備受艱辛,寄居人下。
四十年代初她住在景山東街裡的中老胡同,與當時還是北大學子的金易、沈義羚夫婦結識。此後多有過從,後於1950年秋離城赴西郊養老,莫知所終。這本《宮女談往錄》,就是金易、沈義羚按照何榮兒的口述記錄下來的。
清宮妃子的生活,和我們想像中比,還是會更豐富。現在的很多清宮劇,都沒有表現。列舉一些宮中平時的活動:
繡活:女紅是古代女子一個重要的技能,妃子和宮女也都不能免俗,一年到頭有各種各樣的針線活來做,宮女們為妃子做,妃子們為皇上做,像這位何榮兒也是在宮女練出來一雙巧手,民國時期她就靠繡活來養活自己。
踢毽:踢毽子是大家熱愛的活動,在宮裡非常流行。
聽戲:慈禧太后熱愛京劇是眾所皆知的,所以宮中一年到頭時常會唱戲。
打牌:打牌不是打麻將,而是鬥紙牌,又叫「梭子胡」,規則與麻將類似,只是不限於四家,尤其是大年初一,為了討個吉利,宮中不論尊卑,都可以玩。
除此之外,清宮裡對於各種節日也是無比重視,過年、端午、中秋,自不必說,像是龍抬頭、七夕節、中元節等等,不同的節日各有不同的過法,很多節日都要提前幾天十幾天來準備,一年到頭迎接這些節,就是不小的活動了。
07
《微精通》
羅伯特·特威格爾
推薦指數:★★★
(建議空閒時間閱讀)
適合這些朋友閱讀:
對生活充滿好奇心的朋友;想要對生活充滿的朋友。
這本書太好玩了。
看封面的宣傳,出版社想把這本書打造成一本學習方法指導書,讓你感覺讀了這本書,就能無往不利,學啥會啥。
但是並沒有。
不過,這本書的實例部分,真的是太好玩了,你會被作者旺盛的好奇心所折服。
這哥們都學過什麼呢?
→如何更快的砍樹;→如何砌牆;→如果把一把木劍揮出聲來;→如何在高速駕駛時做180度大轉彎;→如何做木工;→如何磨菜刀;→如何鑽木取火;→如何自己縫製襯衫。
剩下的什麼足球、日語、書法、衝浪、探戈、演講、寫作、盆景、壽司、釀酒,你會就得都過於正常了。
這本書後邊有個章節,叫「朋克微精通」。我覺得這才是這本書的核心。
哥們真朋克,就是看見啥好玩,就一定跳進去試一下,還多多少少要試出點名堂來。
如果你希望通過這本書來獲得一項快速學習的本事,讓自己更快地升職加薪,我告訴你,沒戲。
可是如果你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發現自己對生活一點都提不起興趣來,不知道怎麼樣自己和自己玩了,那這本書,真的很適合你。
本周你讀了哪些好書,想和大家分享呢?或者,你有哪一本書還沒來得讀,想讓我幫你先「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