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讀了156本書,這種方法解決我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

2021-01-14 曉堃伴讀

時間過得飛快,2020年也接近了尾聲。盤點了一下今年看過的書單,好傢夥!自己都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一共讀了156 本。

仔細算了一下,今年真正看書的時間大概 8 個月左右,3月到 6 月,9 月到 12 月,相當於 8 個月讀了這些書,還寫了 20 多篇書評、影評。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為啥我讀書那麼慢?一年連 10 本書都讀不了,你怎麼就能讀這麼多?你這不是讀書就是翻著玩兒吧?

其實不是我讀書快,而是找到了讀書的方法。在這把我的讀書方法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你解決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

解決讀書慢的三個方法

方法一:培養閱讀習慣

讀書慢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閱讀習慣的問題,很多人讀書得的時候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神,當你不能專心讀書的時候,閱讀速度就會慢很多。

我在看書的時候,會做好讀書的兩步準備:

第一步:先把手機調成靜音,放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現在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你的手機響了,你就會不自覺的腦補,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兒找我啊?然後中斷讀書拿起手機,這時候你讀書的注意力就會被手機分散了,再想集中注意力讀書,難度就會更大。

第二步:拿張紙作為遮擋板,在上面寫一句話「錯過的真的不值 100 萬」,避免回讀。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會往前翻看,把這個弄明白了再繼續往下讀,這種方式不是不好,只是會打斷你閱讀的連貫性,讓你的大腦長時間的停留在某一個問題上,這樣的情況比較消耗意志力,容易讓你產生閱讀疲勞,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看下面的內容了。

方法二:學會快速掃讀

很多人讀書都喜歡咬文嚼字的讀,遇到書中不認識的字,拿出手機查清楚再繼續往下讀,這樣的閱讀方式也會大大減慢你讀書的速度。

我讀書時採用的方法是快速掃讀,就是在書上用眼睛畫 Z 字,有點兒一目十行的意思。你是不是會有疑問,這樣讀書能把書讀明白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也請你回答我一個問題,你逐字逐句的讀完一本書,能記住書中的多少細節?我想這個答案大家心裡都清楚,哪怕是再厲害的人,也不能做到把書中所有的細節全記住吧,所以快速掃讀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

方法三:找書中的重點

我朋友於陽在讀書的時候,拿到一本書後,他會直接翻到正文的地方開始看,有一次和他聊天說起了讀書的方式方法,他覺得前面的序言和目錄沒什麼可看的,反正每一章前面也都會有,索性就直接看正文內容了。

我在看書的時候,會著重看的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前言和目錄,很多時候,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會直接放在前言裡,而這部分內容,相當於這本書的寫作背景,當我們知道了創作背景,讀起來就會更有代入感。

目錄就是整本書的大綱,當你把大綱讀完之後,這本書所寫的內容框架,就已經了解大半了。所以,當你拿到一本書後,不要急著翻開裡面的正文部分,可以試著讀一下前言和目錄。

第二部分:看重點,練習跳讀。為了減少讀者的閱讀疲勞,很多作者都會插入一些標題、圖片、重點文字等,這些標題、文字之類的內容,往往比較能表達出作者的觀點,或者是一段話所表達的觀點。所以你在讀書的時候,也可以嘗試著跳讀,找尋文中的重點內容。這樣也能很快提升你的閱讀速度。

解決讀不深的方法

人的大腦會有一個自動過濾信息的功能。在你讀完一本書後,發現裡面能記住的內容卻是很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不要著急,是很正常的,我以前也經常會被這個所困擾,後來通過 3 遍讀書法和 2 種輸出方式,解決了讀不深的困擾。

3遍讀書法

我以前的讀書方式是,基本上讀完一遍就把這本書扔邊上,很少再去看。遇到特別喜歡的書,會反覆的多看幾遍,比如說《曾國藩傳》這本書,我讀了不下 5 遍,對於書中的內容以及曾國藩的了解就會更多一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那究竟什麼是3遍讀書法呢?我所說的可不是真的讓你把書看3遍,而是通過3種方式讓自己對於這本書的理解更加透徹。

第一遍我會先看原書,看的時候,理解多少是多少,不糾結。

第二遍去看相應的書評,我在選擇以「啟發感受」為主的書評,看看別人讀完這本書的想法感受,做進一步的加深理解。

第三遍去豆瓣、微信讀書上找這本書相關的內容介紹,一般我會找高點讚、高評論的書評看,這樣就能再一次加深理解。

2種輸出方式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這本書呢?就像我們上學時候的考試一樣,要給這本書做個閉環輸出。

第一種輸出方式:試著把這本書的內容講給家人、朋友聽,能講出來多少是多少,不用過於糾結,講不好還講不壞麼?剛開始講不好屬於正常,慢慢積累下來就會越講越好了。

第二種輸出方式:以遊戲闖關的方式讀書、寫作。試著寫一篇書評感悟,字數不限。請注意這個一點要區別於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摘抄書中的一寫精華要點。書評是你看完這本書之後的真實感悟,作者書中的觀點對你的啟發等等。

剛開始不熟練可以少寫點,哪怕 50 字 100 字都沒關係,只要去寫就行,寫完之後發到頭條、百家等自媒體帳號上,還能產生一定的收益,這不就是讀書變現麼,連以後買書的錢都省了,一舉兩得。

最後小結

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打開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讓我們能夠對話千年聖賢,探索世界的多姿多彩,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充實自己。就像白巖松所說的: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它卻能讓我們選擇如何更好的對待命運。

馬上要和 2020 年說「再見」了,你準備好以什麼樣的方式和 2021 年說「你好」了嗎?

相關焦點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你不是一個人——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為讀書沒效果而焦慮,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是一個在原地旋轉的陀螺。直到今年,我覺得終於把讀書的方法理清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用文章中的方法,你的閱讀能力將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 【方法】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這並不是我起的標題,而是讀書營中一位書友的真切感嘆 他指出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的時間就可以全部熟讀完;若每天背誦150字,用7年時間就可以背誦全部。 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熟讀了。 太可怕了吧!這種方法雖然很笨,但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 如何讀好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三、把書讀薄:讀懂和解構一本書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再複雜的書也有一個結構,有可以快速理清脈絡,找到拆解的方法。古人有一句話講「好讀書,不求甚解」。先把這本書大略看看,如果完全不懂,那就放下,這書暫時還不適合你閱讀。如果大概能理解,你就先往下看,看完以後體會一下,「原來是這麼回事啊」。這時候,假如裡邊有些字不確切,不明白,你看完以後再去查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在一開始讀的時候不要受到小障礙的影響。 二是避免注意力不集中。
  • 給那些想讀書,卻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的人
    對於平時不怎麼讀書或是沒有讀書習慣的人,建議:1、選的第一本書,要容易讀,信息量不是很大,確保自己可以看完,比如,想知道怎麼專注的?可以讀讀知乎上 胖子鄧的《專注力管理——讓你的努力更有效》,喜歡心理學的,可以試試看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想讀小說的,建議可以試著有文字價值的書讀起,比如王小波或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自己選,(切記:只選一本,讀完一本再看或是再買下一本)2、第一本書,建議讀的時候,這樣嘗試:第一遍:通讀,把自己覺得挺好的句子,感動深的句子,覺得需要記住的句子,或是不懂的句子,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因為我在2019年,分別參加過兩個和閱讀有關的訓練營,一個是和提高閱讀速度有關,一個是和提高閱讀記憶有關。這兩個訓練營,讓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前前後後讀了將近100本書,在認知上得到的提升非常大。第一個訓練營期間,我按照要求,讀了50本書。這和前年一整年,自己只讀了7本書比起來,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啦!這個訓練營結束之後,大家還相約,繼續再去簡書上日更100天,每三天讀一本書,每天輸出一篇文章,所以後面陸續又讀了30來本書。
  • 2020年讀書總結|讀書這件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活了二十年,這還是我第一次寫年度總結,雖然這只是我2020年的讀書總結。回顧過去的歲月,借用海子的詩歌,屬實有「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憊」的感覺。老實說,對於讀書這件事,我似乎從來沒放在心上過。當然,也不是說之前不讀書。
  • 《高分讀書法》:讀書如果無法做到「主動」,讀再多也無用
    最近很多人都在做2020年的年終總結。關於讀書的總結,我在2020年共計讀了50多本書。雖然我去年讀了不少書,但是單獨拿出來一本已經讀過的書,只是書名記得,書裡面的內容已經模糊,記不清楚了。如果書讀完了沒有辦法將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那讀再多也是無用的。但總有人讀完之後不僅可以在其他地方隨時引用書中的內容,自己還可以將書中的精華傳授給別人。
  • 2020年,我用62本書搭起職場躍遷的階梯
    仍記得2019年底我說2020年要讀20本書時的忐忑不安,和苦笑說又是一年flag大旗要倒塌的苦澀。轉眼一年過去了,flag大旗不但沒倒,反而連根拔起,2020年我總共讀了62本書,今天,我可以驕傲的說聲:2020年,我的閱讀目標已達成。
  • 薦讀丨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1每天早起閱讀的習慣,我已經堅持了整整五年。與其說我喜歡讀書,不如說我離不開書。那些每天讀進去的書,在日積月累中,不斷轉化成了我自己的東西。它讓我活得足夠陽光和積極,無論白天的工作多忙多累,也擁有治癒自己的能力。它也讓我活得足夠堅韌和勇敢,無論遇到什麼煩惱和困擾,也不會感到悲觀和絕望。它更讓我活得通達和智慧,無論面對任何重要的抉擇,也很少會去抱怨和糾結。
  • 《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D10|我的讀書方法——「陀螺式」讀書
    今天的共讀內容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有興趣,它給我們提供有效讀書的思路,以及面對知識和新生事物時應該有的態度。夕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點在讀書方面的心得,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大家都知道《盜夢空間》裡的陀螺,陀螺不倒,就說明在夢中,陀螺倒了,才回到現實。
  • 看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有效率讀書方法!
    我們在讀了許多書後,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如何讀書才能更有效率?以前讀書都是漫無目的地翻看,總想著讀到哪裡算哪裡,讀完後自然會有所收穫,殊不知正是這種想法讓我們往往讀完一本書後,收穫寥寥無幾,甚至讀完後遺忘了大部分的內容。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 21天陪伴式讀書營,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寫作一定要從閱讀開始
    從看到笑薇老師列出的書單時,我確定:我目前的寫作方向是——寫書評。通過這三周的讀書和寫作訓練,我也對書評的寫作漸漸地摸到了一點門道。想要寫好書評,就要學會閱讀,《洋蔥閱讀法》和《快速閱讀術》的針對性非常強,兩位作者傳達了一個共同的理念:讀與寫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為了讀書,不打算動筆,大可不必浪費時間閱讀這兩本書。
  • 讀書,死活讀不進去該怎麼辦?很多初讀者走錯了路,原因在這裡
    在我們的讀書沙龍群裡,有成員說起,我怎麼讀書死活讀不進去啊?是什麼原因,我該怎麼辦?一個是死活讀不下去,這是一種讀者經常遇到的體驗疑問,這是一種沒有把具象文字讀成一種具有抽象的聯想式感性體驗,我把這種叫作文字敏感低,這階段的文字還激發不了你的一種沉浸和聯想能力,你眼中的文字是一種純粹的象形文字,沒有構成和觸發你聯想的心靈開關,這更像是一種對讀書還沒有完全入門的表現,是一種心靈的排斥幹擾。
  • 從「腦子壞了」到每年閱讀700本書,只因用了這種讀書法
    有個日本男孩,在他9歲那年,因為騎自行車的時候剎車失靈,導致頭撞在了地上,昏迷了三個多星期,醫生說,99%醒不過來了。後來,他雖然恢復了,但是,當了解到當時的詳情以後,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我的腦子摔壞了……「我的腦子摔壞了,所以我什麼都做不好。」這種負面想法一直困擾著他,以至於在20歲之前他都一事無成。
  • 喬葉《最慢的是活著》,讀書筆記,讀起來特別溫暖
    本書講述著二妞和祖母的故事,而作者採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讀來更加地親切,許是因為這樣的寫法,許是因為自己和奶奶的故事,讀完之後眼睛潤潤的。有情到深處的感動,有無可奈何的憂傷,有舐犢情深的柔情。小說用第一人稱,回憶自己與奶奶的點點滴滴。
  • 上周讀了7本書,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上周讀的7本書雖然主題不固定,可是都非常有趣,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每一本都強烈推薦給大家。
  • 一年讀300本書,為什麼還是不會寫?是因為你不會「費曼技巧」!
    昨天,一位一年前和我一起學寫作的學姐跟我說,今年年初定的計劃:每天讀一本書,每天2000字,年底要寫出爆文。計劃的前半部分完成了,但後半部分擱淺了。不是沒寫,而是寫完沒推薦,也就沒有閱讀量。我問她,你是怎麼完成你這個計劃的?她說,我基本每天都看一本書,然後寫個2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但不知為什麼,等到我自己寫文章的時候,書中的知識點一個都記不住。
  • 一個簡單有效的讀書方法:費曼讀書法
    妹妹按照他教的方法去讀這本書,看不懂時又從頭開始,直到她最終讀完,她也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後也因為此,費曼的妹妹成為一名天文學家。這個方法看起來好簡單,沒有什麼深刻的大道理。同學告訴我,他這麼多年就是用了這個方法學習了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很多與他教授的學科完全不同的領域。其實很多時候,不需要讀那麼多書,你只要用這種方法讀精相關領域內的一本經典書籍,你就會有頓時豁然開朗的感覺。
  • 揭開孩子閱讀障礙的真相:讀不懂、讀不深,是大腦的記憶區出了問題!
    昨天,族長在後臺看到了粉絲留言,有一條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位媽媽問我,孩子很喜歡讀書,但是書中的內容就是讀不懂,需要家長一點一點的講給他聽,但是等讀到下一本的時候,還會遇到相同的問題。族長仔細看了看問題,原來是孩子的閱讀理解出現的偏差。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如果以上我提到的這些你全部都不清楚,或者只是清楚一部分,那麼現在、開始、馬上請和我一起打開這本《高分讀書法》,讓自己馬上從閱讀小白化身寫作達人。01 開始讀書前做好準備的重要性作者在書中說,只有在開始讀書前做好準備,解讀力才能發揮到最大。很多人書讀不透的原因,90%都是因為沒有提前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