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2020-12-06 Echo北美成長記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讀書,作為最有效也最廉價的的獲取新知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佬都推崇。巴菲特的孩子笑稱巴菲特是一本行走的書,蓋茨也是出名的愛讀書,每年幾乎都會推薦長長的書單。

讀書雖然好,但很多人並不得法。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

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

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你不是一個人——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為讀書沒效果而焦慮,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是一個在原地旋轉的陀螺。直到今年,我覺得終於把讀書的方法理清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用文章中的方法,你的閱讀能力將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讀書的三大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在談具體的方法之前,我先談談讀書的誤區,這些誤區我自己也都經歷過。

(1)追求數量,一年讀N本。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到有種標籤是:一年讀N本書,一般來說N>=100。雖然有這種標籤的人可能真的挺牛,但單純追求讀書的數量,基本沒有任何意義。

為什麼呢?

首先,不同類型的書,讀起來速度差別會很大,比如你讀《曼昆經濟學原理》和《哈利波特》,速度肯定不一樣。

這裡我專門舉了兩本好書,是想讓大家知道:不是讀的慢的才是好書。

另外,一本書怎麼才算讀完?

很多人有個誤區,覺得一本書要從頭到尾讀完,才算真正讀完。先不說現在出版很容易,注水的書大概比注水的肉還要多,就算書是精品,也基本不可能做到所有思想都是原創。

如果你對一個領域感興趣,讀了同一個領域幾本書,就會發現有不少內容是類似的。對已經掌握內容的部分,自然快快掠過即可。

寫過《失控》的讀書界世界級IP凱文凱利,據說一年讀1000本書——這不是吹牛,他老人家閱書無數,自然一翻就知深淺。

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也可以沒有心理障礙的說: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

所以,誰規定讀書一定要看完了?我覺得,只要讀到一點可以為自己所用,刷新認知,或是重新提醒了你快遺忘的東西,就算讀了一本書。

讀書數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消化吸收,為自己所用。

(2)讀書不在多,而在精,所以好書要一字一句慢慢品讀。

相關焦點

  • 一年讀300本書,為什麼還是不會寫?是因為你不會「費曼技巧」!
    昨天,一位一年前和我一起學寫作的學姐跟我說,今年年初定的計劃:每天讀一本書,每天2000字,年底要寫出爆文。計劃的前半部分完成了,但後半部分擱淺了。不是沒寫,而是寫完沒推薦,也就沒有閱讀量。我問她,你是怎麼完成你這個計劃的?她說,我基本每天都看一本書,然後寫個2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但不知為什麼,等到我自己寫文章的時候,書中的知識點一個都記不住。
  • 2020年讀了156本書,這種方法解決我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
    自己都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一共讀了156 本。仔細算了一下,今年真正看書的時間大概 8 個月左右,3月到 6 月,9 月到 12 月,相當於 8 個月讀了這些書,還寫了 20 多篇書評、影評。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為啥我讀書那麼慢?一年連 10 本書都讀不了,你怎麼就能讀這麼多?你這不是讀書就是翻著玩兒吧?其實不是我讀書快,而是找到了讀書的方法。
  • 最簡單高效的4步讀書法,聰明人都是這樣讀書的!
    要讀好書,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是方法問題、一個是習慣問題。讀書的方法和習慣,決定了你能否順利完成閱讀,能否做好閱讀,能否有所收穫。所謂大道至簡,那麼什麼樣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習慣才是最簡單、且高效的呢?
  • 如何讀好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樊登解讀過近200本圖書,也出版過與讀書相關的作品。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中,樊登從解讀圖書的角度出發,向讀者傳授了他對於內容解讀的科學方法論。一、如何選擇有價值的書?書和知識講究的是價值。什麼樣的書是有價值的?根據什麼標準來選擇要讀什麼書呢?
  • 你覺得不幸福可能是因為讀書少!看完這5本書,改變你的一生
    一: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如果有人站在你的面前說一句「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估計很多人會直接無視他,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情,畢竟只要認字就會讀書,可成功跟書有什麼直接關係呢?中國有多少企業家是小學都沒畢業的?他們不成功嗎?他們讀書了嗎?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4步階梯法則,助你從職場菜鳥到CEO
    至於刻苦讀書,中國人一點也不驚奇,關鍵是方法,那他是如何蛻變的呢?下面請看:第1步:閱讀入門,選擇2本簡單有趣的書本讀完身處繁忙工作的我們,總覺得再讀書要不是沒時間,要不是提不起感興趣,看一本幾百頁的書真的好難…讀書的開端其實非常簡單,只要隨手拿起兩本書就行。不需要理會這兩本書是什麼領域,能解決問題,只要你喜歡就好。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告訴你讀書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你是否覺得讀了那麼多年書自己會讀書?是否別人經常叫你讀書,可是很少有人教你怎麼才能讀好書?如果你出現過類似這些現象,我覺得這本書或許能給你帶來點啟發。部分這些現象,作者赤羽雄二自己曾經也出現過。要讀這本書,要基於好奇心和求知慾,就好比看十分愛看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很少會昏昏欲睡,而且一定不會想電影或電視節目過早結束,會懷著激動的心情去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為了維持高求知慾,在開始閱讀前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是我想從這本書學到什麼,二是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也就是要有目標意識和問題意識,明確了之後,專注程度和理解程度會大大提高。如果沒有問題意識或目標意識,生活將會很無趣,那如何才能擁有目標意識呢?
  • 【方法】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這並不是我起的標題,而是讀書營中一位書友的真切感嘆 眾所周知的大詩人蘇軾,不僅詩寫得好,而且在讀書方面,也自創了著名的「八面受敵」讀書法,連毛澤東都讚嘆不已。 而「八面」是什麼意思呢?是指一本書各個方面的內容要一個個去擊破。
  • 上周讀了7本書,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上周讀的7本書雖然主題不固定,可是都非常有趣,每本書都能幫你推開一扇新世界的門,每一本都強烈推薦給大家。
  • 《華氏451》: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讀書沒用了
    文/歐陽欣這年頭很多人糾結「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網上充斥著讀書無用論和有用論兩個幫派的爭吵。今天歐陽要用一本書來回答這個問題。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我們看一下書名——《華氏451》,初看這書名,讓人覺得有幾分古怪。查了百度百科,我才知道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也就是說溫度到達華氏451度,紙質書就會燃燒。
  • 上周讀了7本書,每一本讀完都感覺賺了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上周正好是2019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周,每天一本書堅持了半年,我讀了整整 181 本書,這個過程真的是既酸爽又快樂。很多朋友會問,你怎麼可能一天讀一本書,不用上班嗎?嗯,不用。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眼界,寫出來的東西毫無趣味。先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讀書,才能快速高效的汲取到營養。下筆的時候便猶如泉水噴湧,筆墨生香。看了很多閱讀類書籍,推薦這本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高分讀書法》。
  • 學會這3點,輕鬆讓你在一個月內看完12本書(內附推薦書單)
    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我持續做到每個月看完12本書。最初統計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不怕大家見笑,我自己也嚇了一跳。在這之前,我從未給自己立下過Flag,要一個月看掉多少本書。過去的我,並不是一個書迷,一年可以看掉4-5本書就很不錯了,這些書主要還是小說、故事為主,比如《藏地密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明朝那些事兒》……看書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打發時間。我是如何做到一個月內看完12本書的?話不多說,現在我就來手把手教你如何從閱讀小白變身為閱讀達人。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因為我在2019年,分別參加過兩個和閱讀有關的訓練營,一個是和提高閱讀速度有關,一個是和提高閱讀記憶有關。這兩個訓練營,讓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前前後後讀了將近100本書,在認知上得到的提升非常大。第一個訓練營期間,我按照要求,讀了50本書。這和前年一整年,自己只讀了7本書比起來,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啦!這個訓練營結束之後,大家還相約,繼續再去簡書上日更100天,每三天讀一本書,每天輸出一篇文章,所以後面陸續又讀了30來本書。
  • 一年通往作家路?看完這本書的前言,我有了三點讓心智通透的感悟
    告別了有點遺憾的2020年,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1年,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我為自己立下了一個新Flag:利用一年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最具發展潛力的寫作IP。從立下目標到今天雖然才僅僅過去3天,但我卻已經將思想付諸行動了。初步制定了實施方案,今天,也按照計劃開始讀書了。
  • 讀書日|英語老師必讀的10本書,你看過幾本?
    關於讀書,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xxx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對於這類話,我想用《武林外傳》中呂秀才的這段臺詞來回答:「起初我讀書是為了功名,讀著讀著心裡就沒底了,後來,突然就反應過來了,就拿交朋友來說用的是心,不是用學問,咱們讀書不是為了去炫耀,而是為了更好的溝通。」
  • 你和高效快速閱讀,就差1支筆、1張紙,和這篇文章
    下面我將主要從這三個方面,一一為大家出招,能不能實現快速高效的讀書,就看你能不能堅持把我這篇文章看完了!但是我們都知道量變才能產生質變,我們需要的不是讀一兩本書,或者十幾本書,而是持續的、大量的閱讀。想要養成持續讀書的習慣,首先就要明白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只有自己能夠在讀書的同時,讓自己有收穫,才會讓自己慢慢養成持續閱讀的習慣。那麼怎麼才算是有效閱讀呢?
  • 給那些想讀書,卻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的人
    對於平時不怎麼讀書或是沒有讀書習慣的人,建議:1、選的第一本書,要容易讀,信息量不是很大,確保自己可以看完,比如,想知道怎麼專注的?可以讀讀知乎上 胖子鄧的《專注力管理——讓你的努力更有效》,喜歡心理學的,可以試試看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想讀小說的,建議可以試著有文字價值的書讀起,比如王小波或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自己選,(切記:只選一本,讀完一本再看或是再買下一本)2、第一本書,建議讀的時候,這樣嘗試:第一遍:通讀,把自己覺得挺好的句子,感動深的句子,覺得需要記住的句子,或是不懂的句子,
  • 瘦8斤、讀300多本書、寫365篇……讓所有的目標在2021著陸
    瘦8斤隨著這兩年自己運動量的越來越少,沒能及消耗自己體內的脂肪和能量,重量一天天地往上升。美好的人生從管理身體開始。1. 每天運動30分(小跑,跳廣場舞)。2. 走路,坐姿,抬頭直板腰3.
  • 今天我應該怎樣去讀書?暨 解讀《躍遷》
    光知道讀什麼,仍然不行,還要知道怎麼讀。要知道,一手知識內容都不好懂,哪怕是其中最好懂的《管理的實踐》,但我給很多的朋友推薦過,大家其實也是讀不下去。二手知識裡面很多是教科書,大部頭,讀著一樣很費勁。按照人類的直覺,這些書你要是不準備讀博士就沒必要,這也是你至今還沒成為高手的原因,因為躍遷需要反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