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有點遺憾的2020年,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1年,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我為自己立下了一個新Flag:利用一年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最具發展潛力的寫作IP。
從立下目標到今天雖然才僅僅過去3天,但我卻已經將思想付諸行動了。初步制定了實施方案,今天,也按照計劃開始讀書了。
第一本書是美國作家蘇·M·蒂貝爾吉安的《一年通往作家路》,為什麼會首先選擇讀這本書,很簡單,從書名就可以看出,這本書要表達的內容非常貼合我的新年Flag,我正好需要吸收前輩的經驗來幫助我實現目標。
今天下午,我認真拜讀了這本書的「前言」部分,這部分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我卻有了三點讓人心智通透的感悟。
一、寫作,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一年通往作家路》的作家蘇·M·蒂貝爾吉安開始寫作的時候已經五十歲,我在四十九歲的時候立下寫作的Flag可以說是正合適。
據我所知,在中晚年時期開始寫作的作家不少。比如四十九歲發表《教父》的美國作家馬裡奧普佐,五十九歲發表《魯濱遜漂流記》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既然如此,那麼我四十九歲立志寫作也應該不晚。
對於寫作,其實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實踐過了,也在當時的報刊雜誌發表過幾篇豆腐塊文章。大學時期,學習專業課之外業餘的愛好就是讀書寫作了。工作之後,其實也寫作,比如財務報告,比如工作總結,但卻漸漸失去了寫作的創造性與興趣了。網絡小說大興之際,我也投入了一段時間和精力,但10萬字之後,我覺得自己真的是江郎才盡了。
寫作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時間是在2016年,那時,市場流行內容營銷,我在剛興起的時候便加入到了阿里創作平臺,成為淘寶達人,也算是收穫了寫作的第一桶金。這可能是我寫作生涯中最大的成就了。
後來阿里平臺改革,內容營銷的寫作成本大大提高,我就從平臺退了出來。在自媒體平臺開始寫作,但一直沒能全心投入,更沒有實現任何的寫作變現。
寫作是一種愛好,但更需要比較好的經濟基礎來支撐這種愛好。痛定思痛之後,我下定決心繼續寫作,還要好好寫作。畢竟,寫作,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二、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生活
雖然才把《一年通往作家路》的前言讀完,但作家蘇·M·蒂貝爾吉安一開篇就直指寫作主題: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生活。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感悟,讓我覺得又有了年輕時的勇氣和熱情了。
作者開始寫作的時候也覺得自己的創意寫作的生活已經到了盡頭,但是她並沒有放棄追求這種美好的創造性的生活。反思我自己,雖然還在寫著一些文字,但卻缺乏了「創造性」的這個寫作的靈魂。
另外,作者還強調:寫作源於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的創造力源泉。這也是所有精神傳統的源泉。對於作者自己而言,這個源泉就是上帝。而我呢,我的源泉是什麼?
雖然現在寫作的目的是實現寫作變現,哪怕當初想寫作的初衷也是希望能賺一點稿費,但我想,我的創造力源泉不應該是這麼低階。我的創造力源泉不是金錢,而是我的靈感,我對寫作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寫作,需要不斷地學習
雖然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生活,但這種創造也離不開堅實的知識基礎。怎樣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除了感悟生活的點點滴滴之外,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學習。這也是我今天能開始認真研讀這本《一年通往作家路》的根源。
之前的自媒體寫作之所以不能成功,第一個原因是自己比較浮躁,不能靜心去創作。第二個原因便是學習不夠,沒有實質性內容的持續輸出。
寫作本身是一種能力,為了保持這種創造性的能力,自然需要不斷地補充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很多,但最實際的方法便是讀書。當然,怎樣快速讀完且讀懂一本書,我們需要不斷地練習,這個且聽下回分解。今天我們只需要下定決心去讀書,去不斷地學習。
關於寫作的三點感悟就寫到這裡,回到書的前言,把這一部分讀書收穫做個總結。
1、寫作的第一個要素是靈感。為什麼?因為我相信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慢慢地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這種信仰來源於實踐。
2、寫作的第二個元素是寫法。為什麼?因為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打磨,我們才可以提升寫作技巧,清思路,銳化我們的感知,並且像藝術家那樣工作。
《一年通往作家路》一共有十二堂課,包括日記寫作、隨筆寫作、評論和遊記寫作、短篇小說和小小說寫作、夢和寫作、對白寫作、術語定義、詩化散文和散文詩、想像力的點金術、拼貼作品和回憶錄、作品修訂和寫作的回歸之路。在讀完前言之後我打算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之後再和愛好寫作、計劃寫作的你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