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探索,看這10本書,會豁然開朗!

2020-12-04 國學大觀

有趣易懂的科普書籍,都是各自領域的巔峰之作!科普類讀物讓人既能一窺科學世界的美麗,又避免了大量枯燥的文字敘述。推薦書小編這回選的10本科普書,讓你在愉悅的閱讀體驗中樂享知識的美好,能幫你啟發心智,開闊視野,同時又能給生活增添樂趣。

- 1 -《自私的基因》

理察·道金斯

內容簡介| 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複製、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裡的林林總總。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DNA為了能延續下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我們這些行走的生存機器,都被基因驅使著。

2.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複製基因的暴政。

3.同上。

- 2 -《從一到無窮大》

G·伽莫夫

內容簡介| 本書先漫談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然後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闡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並討論了人類在認識微觀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觀世界(如太陽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病毒能夠複製自己,靠的就是帶電離子的相互吸引。

2.我們的陸地實際上只是漂浮在巖漿上面的一層相對來說很薄的硬殼而已。

3.雖然四維空間我們見不到,但是四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投影我們可以做出來。

- 3 -《生命是什麼》

埃爾溫·薛丁格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生命是什麼、意識和物質、薛丁格自傳三部分,講述了遺傳機制、突變、量子力學的證據,意識的物質基礎和了解未來等內容。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生命以負熵為生。

2.突變實際上是由於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躍遷所引起的。

3.染色體是以遺傳密碼的形式來決定生物體的遺傳性狀以及生物體未來發育的模式。

- 4 -《上帝擲骰子嗎》

曹天元

內容簡介| 這本書帶讀者做一次量子之旅,從神話時代出發,沿著量子發展的道路,親身去經歷科學史上的烏雲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輝光,穿越重重迷霧和險灘,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並肩作戰。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不認真看沒意思,認真看一定三觀崩潰。

2.第一個亮點在於,承認上帝的存在。

3.乍一看仿佛對你的生命毫無意義,但它又恰是世間萬物存在的法則。

- 5 -《眾病之王》

悉達多·穆克吉

內容簡介| 一部飽含人文主義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憑藉翔實的歷史資料、專業文獻、媒體報導、患者專訪等眾多信息,向讀者闡述了癌症的起源與發展,人類對抗癌症、預防癌症的鬥爭史。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我們對癌症的認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幾十代人不斷試錯得來。

2.正常的細胞都是相同的;惡性的細胞各有各的毒性。

3.我們未曾勝利,但我們永不服輸。

- 6 -《萬物簡史》

比爾·布萊森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既是宇宙、地球、生命、人類的歷史,更是人類認識萬物過程的簡史。

2.和宇宙洪荒發展相比,人類不過滄海一粟。

3.每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偶然,都有存在的權利。

- 7 -《人類簡史: 從動物到上帝》

尤瓦爾·赫拉利

內容簡介| 講述了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我們知道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為何產生嗎?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又興起?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

9.變化

中國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4年嘔心力作。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思考了當代物理的熱點。書中沒有複雜的數學公式,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描述了諸多問題。譬如慣性,引力,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糾纏,時間,物質等問題。是一本極具啟發力和創造力的科普書籍。

《變化》為宇宙物理科普基礎讀物,內容豐富、敘述生動、插圖精彩。更關鍵的是該書在現有物理基礎上,有非常大的啟發性拓展。對於最基本的問題,引力,慣性,相對論,光速,時空都有獨到的看法。適合具有初中,高中,理工科大學初年級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這本書把讀者引入千奇百怪、絢麗多彩的"宇宙物理"。書中沒有繁瑣的數學描述,

以當代物理前沿理論為基礎,進行了具有啟發性的探索。是一本通俗易懂,暢快淋漓的科普書籍,吸引了無數普通讀者,為他們了一扇思想之門。該書在靈遁者淘寶有售。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一個人畢竟是一個人。但人類的悲壯,人類的輝煌,人類的未來,就是由這一個個人組成的。——靈遁者《變化》

2.慣性大小其實和距離沒有關係。因為這是一種性質,處於引力場中的物體,都具有這種性質。你對於地球的慣性是多大,那麼對於其他星球而言也是多大。

3.關於人生,關於宇宙的種種問題,永遠不會有最後一個。這是我們最初對探索的渴望,也是我們最後對科學的守望。今晚,請抬頭看看天空吧,找找你自己在哪裡?——靈遁者《變化》

10、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是中國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繼《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變化》是宏觀宇宙科普書籍,而與之對應的,就是這本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是關於量子力學的科普書籍。量子力學是極為奇妙的理論,它在科學家之間引起了最為激烈的爭議和關注。從現實角度來說,它又給我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變化和進步;從科學史角度來說,也幾乎沒有哪段歷史比量子力學的創立更精彩動人。

《見微知著》將帶你做一次量子力學之旅。從愛因斯坦和波爾的EPR之爭開始,沿著量子力學發展的道路,帶你去經歷科學史上的烏雲和暴雨,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一起思考,和大膽開拓思維。《見微知著》以極具詼諧和提問式口吻敘述了經典物理和量子力學的碰撞,以及量子力學從無到控制整個微觀世界的艱難發展歷程,回顧了諸多量子力學經典實驗.。

作者其實是在用「80後」的語言描寫量子力學與科學家們的探索,雖然這本書寫的是量子力學,但此書提出了眾多新穎的觀點。認為量子力學世界是確定的,對電子雙縫實驗,薛丁格的貓,物理場的統一,波粒二象性等都做出自己的回答。並且清晰勾勒出讓專業人士都覺得很難懂的學科的脈絡。但作者說:「我告訴你們的不是科普知識,而是告訴你們,要學會去思考,去想像。」

這本書的出現,向我們表明,不是物理學家也可以談物理學,而且可以談這麼好。你也可以談,談物理學,談化學,談數學,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去思考你想思考的問題。適合高中,大學及以上學歷,讀此書非常適合。該書電子版在靈遁者淘寶有售。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

2.世界是確定的,思考是有意義的,不去思考,才是無意義的。

3.你想證明的東西,永遠必須在你要證明的東西之外去證明。

相關焦點

  • 2017年買了100多本書,強烈推薦這10本!
    《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本書是陳寅恪先生的學生萬繩楠整理的上課筆記。本書雖非陳先生著作,但極有價值的是,它能讓我們窺見陳先生的治史之方法:階級分析。讀完第一章的第一節,就能讓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自己掌握了一門絕學一樣。這不是一般的治史書籍所能比肩的。難怪傅斯年贊道:「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別做正常的傻瓜》這本書,讓我對複雜環境擁有了更理性的判斷,去走一條順勢而行、有把握的道路。2、《活出生命的意義》主題:「生命&哲學」我以前經常問自己:什麼是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出現,給了我最好的答案。它告訴我,或許生命的意義就是:活著且不斷探尋的過程。
  • 東野圭吾的這3本書很少有人看過,但卻很精彩,不看會後悔
    東野圭吾的這3本書很少有人看過,但卻很精彩,不看會後悔編輯:悅讀有書第1本書 《超·殺人事件》 作者:東野圭吾《超·殺人事件》這本書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卻很精彩。這本書是由8個非常幽默的小故事構成的整部本。
  • 讓3-10歲孩子直觀了解天氣、氣候等自然現象,我推薦這6本書
    其實科普不僅僅只有自然科學,歷史、地理這些書都屬於科普範疇,所以,我一直想列科普大書單,又發現實在太難了,因為每一類裡都有各種詳細區分的小項。那不妨就以每個小項入手吧!三、《極端天氣探秘》適合:4歲以上看到那位家長提問關於天氣的問題的一剎那,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這本書。這是一本專門講天氣、氣候的科普書。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權威探秘百科書。
  • 心情不好時,看這3張圖,瞬間豁然開朗
    ■來源/網絡,致敬原作者人活著,難免會有煩惱、鬱悶的時候。送給大家三幅很有意思的神奇圖片,心煩時候看一看,心情立馬就會豁然開朗。每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有時理解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有一人,請一個瞎子朋友吃飯,吃的很晚,瞎子說很晚了我要回去了,主人就給他點了一個燈籠,他就很生氣的說:「我本來就看不見,你還給我一個燈籠,這不是嘲笑我嗎?」
  • 弘揚傳統文化 自然科學有責
    《氣象萬千》一書集中了我這50年中的大量研究和思考成果,因此我總希望有機會聽取批評意見改進研究。 最近,《氣象萬千》被收入湖北少兒出版社的「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本書系《氣象萬千》的第四個版本,由於它在網上經常和本書的第三個版本(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的「中國科普佳作精選」叢書之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相混淆,因此本文標題特別註明「湖北少兒版」。
  • 自然科學的「世界真奇妙」
    『科學展望叢書』和『自然科學經典譯叢』都屬於引進書。因為中青社和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一直有合作,這兩套叢書也是劍橋大學出版社推薦的近期出版的科學書。」「科學展望叢書」和「自然科學經典譯叢」二者又有不同的側重。
  • 三本書,帶你看看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月亮不僅是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也曾經是激發人類探索宇宙,發展科學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今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這張清單,我就來給你說說關於登月那些事。 一、人類渴望探索太空   這套書是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代表作,雖然是小說,但因為作者具有深厚的數學和物理專業背景,書裡的情節都非常嚴謹,想像也都依託於現實。
  • 這13本書告訴你
    本書對哥白尼、克卜勒、 伽利略、笛卡兒、霍布斯、吉爾伯特、波義耳和牛頓等16、17世紀「哲學家-科學家」的方法和形上學預設做出了精彩的分析,解釋了近代世界觀的成功和局限性。其明確的哲學動機是,為什麼近代思想的主流是這個樣子。 為什麼認識論問題會成為近代哲學的中心問題。
  • 十九年裡19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日本做好了這四點,完成科學變現
    所以當今天我們看日本的諾獎獲得者,他們所取得的成果幾乎都是在八九十年代所取得的,而諾獎自然科學獎本身就非常嚴謹,所以產生了一個眾所周知的20年滯後期。這也就成為了日本八九十年代努力到現在變現的說法!而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也說過:我的小學班主任當時經常送我自然科學的圖書,因為這些科普書籍讓我對科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讓我最終走上了物理學這條道路!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日本的小學教育裡,看課外科普書籍的比重非常大,因為好的科普書籍真的能建立孩子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 沒讀過這10本書,就不算讀過東野圭吾
    在他看來,「沒人知道讀者會從哪本書讀起,如果看的第一本書就讓讀者失望,恐怕他們就不會想看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了。」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東野圭吾對每一部作品都認真傾注了同樣的心血和熱情。事實上,在東野的暢銷作之外,還有一大批作品被讀者低估和忽視,它們有著同樣精彩的故事、曲折的情節、震撼的情感,讓人一翻開書頁就讀得停不下來。
  • 上海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首設「原創探索類」 資助金額是一般項目的...
    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擬資助項目清單日前公布。在700多個擬資助項目中,一個數量較少但資助力度更大的「小類別」引起了不少圈內人的關注。這個名為「原創探索」的類別只有37個項目入圍,每個項目資助金額達50萬元,是一般資助項目的2.5倍。這是上海首次在基礎科研領域為「從0到1」的項目開闢單獨「賽道」。
  • 11月推薦這10本書,第10本把你的人生整個劇透了一遍
    同時,作者本人也將自己對於繪畫的感觸融入到一幅幅作品當中,你會覺得這是梵谷本人在敘述,或者是他的繪畫作品在訴說。因此,與其說這本書是在引人觀看,不如說是在讓人聆聽。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江黎說:「從畫傳的角度入手,讓文字契合著畫作深究梵谷的整個精神世界的傳記,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
  • 豆瓣高分推薦,年輕人必讀的10本書!你讀過嗎?
    這本書教你用非暴力溝通的法則,與身邊人友好相處,甚至在網絡時代也能做到不亂說話, 消除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閡、敵視的,有意無意的語言暴力。想成為一個高情商、會溝通的人,讓身邊人喜歡你,這本書值得你反覆閱讀。
  • 這10本書設計師必讀的書你還差幾本?
    都會變成你的氣質和修養」你所汲取的一切也都會呈現在你的作品上2018年,想與你一起讀書,一起設計那麼以下為您奉上「春節」書單這10本書都是精心挑選的要認真看哦~- 1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內容簡介設計到底是什麼?
  • 2020年很值得聽的10本書
    大佬寵妻不膩獲得320.9萬+播放量看多了白蓮花,是不是總想看到會有一個人能「手撕」了她?這本《大佬寵妻不膩》就正好迎合了大眾們的口味。本書的作者——金牌書生是掌閱小說網籤約作者,用破紀錄的方式成功晉級風雲新人作家行列!這本書不僅僅有著優質的內容,還有「無非是無」和「帝繁音」兩大知名主播演播,再加上精心的後期製作!成功俘獲了大量聽眾的心!
  • 探索自己的書架,會打開怎樣一個驚喜世界的大門? | 造就·風端
    這意味著,每年在中國有40億本書被賣出,也意味著平均每個人每年會新增2.5本書。一邊是大家都不看書了,一邊是每年40億本書的銷量,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因為閱讀在移動時代,已經成為一種看不見的行為。我們能見的,在地鐵裡,在飯桌上,大家都在低頭玩手機,刷微信、刷劇、看直播、打怪獸。閱讀,已經隱身。
  • 在家自學微積分,推薦要看這本書!
    豆瓣 9.6 分高分評價:這本書講什麼?這本經典著作源於風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阿德裡安·班納教授的微積分複習課程,將易用性與可讀性以及內容的深度與數學的嚴謹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激勵學生不再懼怕微積分,並在考試中獲得高分。
  • 這7本書讓孩子在一個暑假脫胎換骨
    1.你要是沒讀過一本叫做《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書,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誰,不過這沒關係,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叫馬克·吐溫的人,他大多講真話。2.我睡在街上或林子裡,只要我想,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這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
  • 豆瓣9.1,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兒童讀物,這本書不可錯過
    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北京摺疊》作者,曾經獲得雨果獎的郝景芳,在一本書裡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她就特別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識讀物和科學讀物。小學三年級的她,愛上看《少年科學畫報》,後來迷上讀《十萬個為什麼》,郝景芳回憶到,她讀到一段話說中子星上面每一立方釐米的物質,都需要一萬艘萬噸巨輪才能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