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人曾說過:「我一直沉醉於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的確如此,正是科學本身偉大的美和無窮魅力,才讓科學家們對科學研究如痴如醉。然而我們普通大眾卻往往只享受到科學的便利,卻未能充分了解科學世界之奇妙。
近日,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自然科學經典譯叢」,呈現迷人小世界的《微生物與人類》和跨度幾千年探索引力旅程的《抓住引力》,帶領我們普通讀者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去感受——
歲末年初,中國青年出版社重磅推出兩套科學叢書「科學展望叢書」和「自然科學經典譯叢」。叢書責任編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彭巖介紹說:「中青社在科學領域出版主要有兩條『腿』:原創和引進。『科學展望叢書』和『自然科學經典譯叢』都屬於引進書。因為中青社和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一直有合作,這兩套叢書也是劍橋大學出版社推薦的近期出版的科學書。」「科學展望叢書」和「自然科學經典譯叢」二者又有不同的側重。「科學展望叢書」內容選自英國皇家學會創辦的、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權威性科學雜誌《自然科學會報》的新千年專輯,包括《天文學與地球科學》、《物理學與電子學》、《化學與生命科學》三冊,著重於科學前沿的介紹;而「自然科學經典譯叢」的《微生物與人類》和《抓住引力》則屬於科普系列,內容通俗,更適合大眾閱讀。
迷人的科學
《微生物與人類》是一本和《寂靜的春天》齊名的科普書,是英國大使館推薦閱讀的50本科普著作之一,這也是該書在我國首次推出中譯本。《微生物與人類》的作者約翰·波斯特蓋特是英國皇家協會會員,他寫就該書卻是要為微生物「平反」。微生物無處不在,雖然通常不被肉眼所見,卻富含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土壤裡、水中、我們的皮膚和頭髮上、我們的口腔和腸道裡、我們吃的食物中。同時微生物對我們的生活影響確實巨大:它們清潔環境並使土壤肥沃;它們在食品工藝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我們的身體裡製造維生素。它們能夠在體內外與我們和平共處,其中一些甚至還保護我們免受別的有害微生物的侵犯。然而只有當某種微生物引起的災害(如疫症暴發、食物腐敗或某些珍貴物品受到腐蝕甚至毀壞)發生時,大多數人才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正因為大多數人只有在那時才想得起微生物,所以微生物被廣泛地視為令人恐懼和怨恨的隱形敵人。
約翰·波斯特蓋特希望通過《微生物與人類》來改變微生物在公眾中的不幸形象。彭巖說:「在書中作者不僅詳細介紹了微生物在食品、化工和製藥業方面的價值和微生物在汙水和廢物處理方面所起的決定性重要作用。此外作者還力圖將一個迷人的微小生物世界呈現在讀者面前。」微生物這些似乎原始的傢伙囊括了活細胞所具有的全部過程,它們的生化和生理功能範圍遠寬於我們在高等有機體中所見到的,這些微生物聯合起來可以完成地球上生命所能實現的全部過程。所有的這些都是微生物世界吸引人們著迷於探索其中的重要原因,作者用生動的筆調講述了這個可愛的「小世界」,在閱讀此書時讀者會欣賞到一個內涵豐富的微生物世界,也會驚嘆肉眼看不到的生命的奇妙。
和微生物的神秘一樣,引力也是已知的所有自然力中最令人迷惑的一個力。它控制一切,從海洋的潮汐到宇宙的膨脹。2000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了對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的研究,但到現在儘管有了令人驚訝的進展,但是引力的真正本質仍然是一個謎。「自然科學經典譯叢」的另一本書《抓住引力》將帶讀者特別是非專業人士進入一段激動人心的、時間跨度達幾千年的旅程,並了解在此研究中不時出現的死胡同、意義深遠的見解和靈感的火花。作者普拉勃哈卡爾·貢德哈勒卡爾,這位倫敦大學物理學博士、天文物理學家試圖說明當今的弦理論的成就可能引發對引力全新的觸及本質的解釋,並講述基本的概念進展以及曾經做過的和計劃要做的實驗,從而增加讀者對引力和引力在其中起的主要作用的自然現象的了解。
經典的講述
《微生物與人類》的作者約翰·波斯特蓋特是英國皇家協會會員,類似於我國的院士,他在固氮微生物學和硫酸鹽還原菌的研究中取得過舉世公認的重要成果。《微生物與人類》是他以著名科學家的身份撰寫的通俗的科普著作。大約30年前,《微生物與人類》的第一版就面世了,此後經歷了4次修訂、10多次重印,至少翻譯成7種文字。
彭巖說:「《微生物與人類》的原文文字流暢、語言生動、推理恰當。因此國外不少讀者在閱讀完該書後說『作者不僅是科學家,而且是位優秀的作家』。所以為了保證中譯本的水平,漢語譯文由多位科技人員合作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再現了作者的風趣和幽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程光勝擔當了本書中文版的的審校工作,他說:「我第一次通讀《微生物與人類》時,是在幾天內像看小說一樣完成的。作為一個多年從事專業工作的微生物學工作者,我的感受和閱讀一部文學名著一樣,既增長了知識,又獲得了欣賞藝術作品般的享受。」程光勝還建議那些資深的科學家在為大眾撰寫科普著作時,參考參考《微生物與人類》,因為那樣寫出來的作品肯定會更受歡迎。
與《微生物與人類》不同,《抓住引力》是普拉勃哈卡爾·貢德哈勒卡爾在科普領域的第一本著作。而且該書知識性比較強,作者試圖沿著歷史的線索跟蹤我們對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認識過程以及相關的空間、時間和相對性的概念,從亞里斯多德對運動概念的研究到當代弦理論都含括其中,這樣會不會讓人難以閱讀呢?
該書責任編輯徐泳說:「引力是一個比較枯燥和抽象的概念。但作者在寫作中比較老道,因為對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探索進程有許多人格魅力迷人的名人投身其中。於是作者抓住了這一特色,以亞里斯多德、克卜勒、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迪克、哈勃和愛丁頓等科學大家為點,按照時間順序發散開來介紹。由人而定律、而理論,讀者就容易接受了。」該書的譯者孫洪濤說:「雖然《抓住引力》知識性比較強,但有的地方比較淺顯。除了對科學大家主要的學術成就深入淺出地分析,還穿插了對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生平、事跡的故事性介紹,屬於夾敘夾議的形式。譬如有關科學家的人品,像牛頓在對後來者和與自己在學術上有分歧的人的態度都有涉及。這些對人的多面性、人性弱點等的敘述,讓讀者讀起來不覺枯燥。」
貼心的指引
作為科普書,「自然科學經典譯叢」也充分體現了它的指導性。在每本書後都有「後續讀物書目建議」和「索引」。特別是《微生物與人類》,為了讓讀者不至於為某些專業名詞所困擾,書後還附有簡明的小詞典。像「共生」、「抗體」這樣的名詞的簡短介紹,能讓讀者的閱讀沒有障礙,這是國內科普著作中比較少見的。
「國內科普書更應該學習的一個特色是國外科普圖書所體現的那種科學人文氣息。」經常做引進科普圖書的徐泳認為。他說:「引進的科普圖書人文色彩比較濃厚,不但傳授知識,而且會在字裡行間提倡一種科學觀、人生觀。就像《抓住引力》,作者在介紹科學知識時,還詳述了科學家的性格、魅力,當然還有人格的缺陷,你能從此讀到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國外的科普書能給讀者兩方面的啟示,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讀罷《微生物與人類》和《抓住引力》,相信讀者都會沉醉於自然科學的美妙和魅力中。而更重要的是,將會有不少讀者願意投身於增加科學嶄新遠景的行列中,正如約翰·波斯特蓋特所說:「20世紀科學已取得了神話般的進展,但是每一種殘缺不全的知識都在告誡我們,還有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科學展望叢書」:
「科學展望叢書」包括《天文學與地球科學》、《物理學與電子學》、《化學與生命科學》三冊。其內容選自英國皇家學會創辦的、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權威性科學雜誌《自然科學會報》的新千年專輯。創辦於1665年的《自然科學會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權威性科學雜誌。300多年以來,它一直都在發表尖端性的科學論文。該雜誌主編、皇家學會會員麥可·湯普森教授從中精心遴選出重要文章。這些精彩文章的作者,多位是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基金支持的首席青年科學家。在他們撰寫的文章中,除分別描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外,還展望了有關學科領域的發展前景。為使大眾能更輕鬆地進入科學新疆界,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對書中許多內容進行改寫並配了許多精緻插圖和通俗易懂的腳註,最終結集出版了這三本小冊子。對於任何關心未來科學發展的讀者——其中包括科學研究人員以及具有科學意向的在校學生來說,書中的文章都提供了一些具有權威性的科學見解。
《微生物與人類》,約翰·波斯特蓋特著,周啟玲等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定價:22.00元
《抓住引力》,普拉勃哈卡爾·貢德哈勒卡爾著,孫洪濤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定價: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