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作家書單:如只推薦一本書,你會選哪本?| 周末談

2020-12-05 新京報傳媒研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理想國imaginist

(id:lixiangguo2013)

這原是對去年所讀之書一個不嚴謹、偏私人的篩選和小結,沒想舊曆年過完,2018年轉眼就到了3月。

時光不等人,但真的好書,總不會錯過時辰,只要碰巧你拿起來,並喜歡上了它。

這些書裡面,有你讀過並喜歡的嗎?2018的閱讀之旅,你已經開啟了嗎?

過去一年

我讀過後最想推薦給讀者朋友的一本書

(以下按推薦者姓氏拼音排序)

1.

《飛行家》

雙雪濤 著

《飛行家》展現了文學最重要的特質,它呈現出現實,卻又能超越現實,它令你感到痛楚,卻也同時覺察到人性中真正的信念。

推薦人:陳雪

臺灣小說家

著有《摩天大樓》《迷宮中的戀人》《戀愛課》等

2.

《創業史》

柳青 著

過去一年,我大概有一半時間都在重讀經典文學,尤其是那些被刻意忽略的,《創業史》就是其中一本。我一直認為,好的長篇小說需要一種整體的世界觀,豐富的生活體驗,和高超的文學技巧。中國的作家,常常缺少第一項。這次閱讀才發現,《創業史》是難得的三者俱有的小說,和今天的現實對比,仍覺得有活力。再考慮到小說創作前後的社會現實,更生出許多疑問——因此更覺得重要了。

推薦人:郭玉潔

《正午》MOOK主編、作家,著有《眾聲》

3.

《我們的孩子》

[美] 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著

田雷、宋昕 譯

青年問題是一個全局性和世界性的問題,《我們的孩子》用感性的案例呈現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全書呈現了美國青年的當下困境,這讓我意識到階層固化不但和中國有關,在美國同樣存在,作為全球化的後果之一,這或許會成為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原因。

推薦人:黃燈

廣東金融學院教授、作家

著有《大地上的親人》等

4.

《活出生命的意義》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美] 維克多·弗蘭克爾 著

呂娜 譯

記得在高中時國語老師給我們推薦過這本書(日文版名字叫《夜と霧》),當時我看了也不太明白。本書內容如題,現在它每一頁讓我感覺自己和作者在對話。書就是這麼奇怪、有意思的朋友。

推薦人:吉井忍

日籍華語作家

著有《四季便當》、《東京本屋》等

5.

《魚王》

[俄] 阿斯塔菲耶夫 著

夏中翼等譯

許多讀者在重讀《魚王》,重新懷疑:是不是只有俄國作家會辨認深夜和凍原下的隱秘色彩,知道絕望過後又該如何?最重要的事情並沒有變,這讓我們感激。同時感謝這個配得上它的版本。

推薦人:賈行家

作家

著有《塵土》、《他們》

6.

《敖德薩故事》

[俄] 伊薩克·巴別爾 著

戴驄 譯

用一種傳奇方式講述敖德薩的日常生活,就像一個說書人在說書。灰塵裡生光,泥巴裡打滾,把民眾內部的野蠻、純真,愚昧、苦難給烘託了出來。所有的生活都如塵埃般普通,卻也透露著高貴的氣息。作者對小說中的人物,無論土匪、小偷、流浪漢,無論大院、墓地、棚屋,都一視同仁,沒有對錯,也沒有道德判斷。

整部小說有很迷人的氣質,黑色幽默的、玩世不恭的調子。小短篇,讀起來很輕鬆,連在一起,卻成為一幅敖德薩的風俗圖景。老人院的瘋狂貧窮,上層人的骯髒軟弱,都透著一股子生活內部所包含的無恥和強韌。公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和象徵。那一群殘疾人行走在從公墓通往人間的道路上,那是世間最悽慘的場景。

「卻並不只是悲傷,它是人類永恆的、最終的歸宿。它不只是敖德薩的人生,也是我們所有人的人生。」

推薦人:梁鴻

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著有《出梁莊記》《中國在梁莊》《梁光正的光》等

7.

The Last Mughal: The Fall of a Dynasty: Delhi, 1857

William Dalrymple 著

我去年讀過最有意思、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是英國歷史學家William Dalrymple所寫的 The Last Mughal: The Fall of a Dynasty: Delhi, 1857。這其實是一本出版了好幾年的老書,書名翻譯成中文是「最後的莫臥兒:一個王朝的覆滅:德裡,1857」。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正預備要去緬甸,難免要先看一些和緬甸相關的書。那這本書跟緬甸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知道莫臥兒是印度歷史上一個輝煌的王朝——泰姬陵就是在莫臥兒王朝建立的——但它最終毀在英國人的手中,而莫臥兒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就是死在緬甸仰光。

英國人控制印度後,就把他流放到了印度仰光,那時候他已經身無分文、窮途末路,但他非常有趣,他有點像我們中國的宋徽宗那種末代皇帝,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喜歡藝術,而且還從事印度教和回教的靈修,直到今天還被許多莫斯林認為是他們蘇菲派的聖人。

他還非常喜歡寫詩,現在大家都公認他的詩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傑作之一。但他那時候連筆都沒有,英國人不給他筆,他是用碳條在仰光的牆壁上來寫詩的。他死了之後,屍體都不知道被扔到哪裡去了,直到前幾年才被人重新發掘出來。

這本書講的就是這段經歷。

我為什麼喜歡看這樣的書呢?那是因為我對所有這些沒落王孫、一個王朝的覆滅,像這樣戲劇性的故事深感興趣。我在去緬甸之前看了這本書後,就很想去拜訪這位印度最後國王的下場所在——他的墓地這幾年被重新挖掘出來,很多人專門去朝拜。

很可惜,這麼有意思的一本書出了好些年,還沒有被譯成中文,但我平常不太敢給人推薦,甚至給理想國的編輯推薦。因為我總覺得我們平常對於講印度的書可能興趣不是太大。但它真的真的寫得很精彩。

推薦人:梁文道

(口述)

作家、媒體人

視頻節目「看理想」策劃人、「一千零一夜」主講人

著有《常識》、《我執》、《讀者》等

8.

《大裂》

胡遷 著

為何要看這樣的傷痛之書?為了清醒。這本書和胡遷像這個繁華盛世裡的一根魚刺,無法被消化,成為盛世的另一種坐標。

為何要推薦這本書?為了不忘記。胡遷已經不可能再為自己做宣傳,在信息過剩的當下,不再更新是否意味著讀者記憶裡的死亡,作家生命的二次毀滅?我想說,我還沒有忘。

推薦人:綠妖

作家

著有《少女哪吒》、《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

《我在故宮修文物》等

9.

《不負責任的自我》

詹姆斯·伍德 著

李小均 譯

伍德是個批評家,也是個文體家,同時也是有趣的人,他的妙論我曾複述給別人,一旦複述就喪失了大半。他離文學那麼近,以至於我閱讀他的文章時都覺得自己和文學又親近了一點。好的批評家可以讓小說家對批評絕望,不敢染指,對寫小說又如最初一樣充滿熱情。另外我很喜歡這本書的翻譯。

推薦人:雙雪濤

小說家

著有《飛行家》、《平原上的摩西》等

10.

《鋼琴教師》

[奧地利]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著

寧瑛 / 鄭華漢 譯

朋友推薦給我的書。故事並不複雜,但充滿技巧:不斷變換的人稱和敘述角度,把情緒、意識、事件、議論、人、場景,統統揉碎,因而更見銳角,這些碎片裹挾在耶利內克的語言風暴中,不斷擊打我們的閱讀。

推薦人:韋羲

畫家、作家

著有《照夜白:山水、摺疊、循環、拼貼、時空的詩學》

11.

《從大都到上都》

羅新 著

整個2017年是閱讀量很低的一年,過多地陷入日常工作和社會關係——我安慰自己這也沒事,沒什麼需要抱怨的,可能每個階段都有必須面對和完成的事。直到年末,讀到羅新老師的那本《從大都到上都》,在一片混亂中,突然重新沐浴在令人豁然開朗的閱讀裡。

仔細想來,這只是作者十五天的旅行筆記,但在這個既古典又現代的徒步過程中,他所感受到的遠遠超過了具體的時空,關於今天又不止於今天,止於元朝又不限於元朝。這種體驗當然來自作者信手拈來的歷史、地理知識,以及他對現實社會的針砭時弊,但在我個人的閱讀中,這些都還只是這本書的外延(如果我們的學者都能寫出這樣的隨筆,就已經足夠寶貴了),更令我感到激動的部分,是作者在書中展現的那種敏感——做學問的孤獨、步行中的疼痛,那種對白翎鳥、金蓮川這些自然事物和細節的心胸,十分寬廣,又毫不矯情。

他完全不像一個歷經世事、博覽群書之人所慣常展現出疲憊、油滑、賣弄和虛無的情緒,而以一種身體和心理上都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方式,保有著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誠懇、飽滿、毫不保留的生命態度。仿佛這是他寫的第一本書,是他第一趟旅程。我也是在最日常、也最世俗的意義上從這本書裡汲取營養,因為我們日漸分裂的工作、生活和閱讀,正是迫切地需要恢復那樣一種有機的內在的聯繫。可能我們所嚮往的那種言行一致的從容不迫,從來都是珍稀的,只會像這本書一樣,突然地暫時地到來。而作為讀者,我也把它當做我在2017年讀到的第一本書來珍視著。

推薦人:吳琦

《單讀》MOOK主編

12.

《沉默》

[日] 遠藤周作 著

《沉默》是日本作家遠藤周作1966年所著的長篇小說,講述了德川幕府時代禁教令下,一個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偷渡到日本傳教的故事。該小說2017年由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被電影化了。我認為這個電影是日本著名文學作品視覺化的最精彩的成果之一。

推薦人:小磯裕司

日本平面設計師

著有《遊遊遊:說說我的設計私想》

13.

《飛行家》

雙雪濤 著

以前總以「行萬裡路」作為藉口頗少看書。當我如饑似渴地看完雙雪濤的這九篇小說後,才驚嘆原來有一種前往是破空凌霄,有一種刀客的出沒姿態叫作飛行!

推薦人:嚴明

自由攝影師、作家

著有《我愛這哭不出來的浪漫》、《大國志》

14.

《刺殺騎士團長》

[日] 村上春樹 著

林少華 譯

在這本最新長篇裡,村上春樹再度發揮了了他令人驚訝的敘事的能力,帶著我們穿梭一個奇幻現實的世界,從這裡面探索人應該如何面對悲劇,如何處理傷痛。在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都能在書裡找到你所摯愛的。

推薦人:楊照

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

著有《故事照亮未來》、《經典裡的中國》等

15.

《火車夢》

丹尼斯·詹森 著

蘭若 譯

2017年才讀到丹尼斯·詹森,但他在這一年死了。多少覺得前面的歲月全是虛度。無需定義非虛構或虛構的一部小型史詩。

推薦人:葉三

《正午》MOOK主編、作家

著有《我們唱》、《九萬字》等

16.

《私貨》

[英] 詹姆斯·伍德 著

馮曉初 譯

一本卓有才華的文學批評集。就好像狼與兔子的共生,有才華的批評激活虛構與非虛構創作,提升了它們存在的意義。

推薦人:雲也退

自由作家、書評人、譯者

著有《自由與愛之地》

17.

《冬將軍來的夏天》

甘耀明 著

又可愛又吃驚又好笑又難過,好看極了。

推薦人:周嘉寧

作家、英語文學翻譯

著有《密林中》、《荒蕪城》等

18.

《絮語四季》

(Almanac for Moderns)

D.C. 皮阿提 (Donald Culross Peattie) 著

讓你在他細心的觀察和動人的筆觸中,感受空氣中滿溢自然的騷動,並進而產生對生命本質的景仰。

推薦人:莊卉家

香水設計師

著有《京都之水:瓶裝記憶》等

19.

《複眼人》

吳明益 著

這是一本難以歸類,奇幻又悲愴的小說,敘述在不遠的將來巨大的垃圾渦流撞擊臺灣東海岸,某個南太平洋上的小島因核爆引發的海嘯而淹沒...而日子繼續,物種的滅絕也不斷進行。很少見一本書把生態和人文結合的如此巧妙,而且故事充滿畫面感和音樂性,我讀了非常受震撼。

推薦人:莊祖宜

美食作家、廚師

著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簡單·豐盛·美好》

近期好文薦讀:

媒體該如何報導槍擊案

這家報紙梳理20年來的美國槍擊案版面

黑人女記者人如何在主流媒體獲得一席之地

投稿、合作郵箱:

cmyj2015@126.com

相關焦點

  • 南都書單:唯有好書不可辜負 12位作家的推薦
    南方都市報邀請12位作家分別為讀者推薦一本好書,帶領大家走入書中複雜迷人的世界。&nbsp&nbsp&nbsp&nbsp作家阿乙首先講述了一件關於閱讀的趣事。他說,在自己26歲的時候,有位多年至交問他:「你人生中有沒有讀完過20本書?」阿乙當時覺得不屑,就跟朋友一本一本地數自己讀過的書,數到十三四本的時候,就停下來了,因為阿乙發現自己讀過的許多書其實是「湊數」的。從那一天開始,阿乙開始發奮讀書。
  • 中國15位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你讀過幾本?
    中國15位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你讀過幾本?讀書是一種最好的學習,無論讀什麼書,都會有收穫。相信讀書會啟迪你的智慧,豐富你的思想,從書中汲取營養吧,書能讓你學到智慧,學到修養,學會做人。今天,小編想帶大家一起看看15位知名大學校長的推薦書單。
  • 2017年買了100多本書,強烈推薦這10本!
    《我書架上的神明》這是2017年,我買過關於薦書類別中,最好的一本書。書的內容如本書副標題所示:《72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有《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有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劉瑜等著名學者和教授。書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現身說法,妙語連珠,讀之讓人通透。
  • 馬克·扎克伯格力推書單,23本書你讀過了幾本?
    他大約每兩周推薦一本書,如今他推薦的書單已經多達23本了。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推薦的書單。1.《創新公司》《創新公司》這本書專為那些想要帶領員工將公司發展到新高度的經理而準備的。這本手冊還適用於那些追求獨創性的人。
  •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澎湃訊 2014-10-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 11月推薦這10本書,第10本把你的人生整個劇透了一遍
    因此,書單君希望,在你前進的路上,能有一本書相伴左右,在嘈雜紛亂中,給與你一份優雅和安寧的力量。11月,書單君又給你帶來了哪10本好書呢?一起來看看吧。這本書就是其中之一。本書收錄了將近300幅梵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這不僅是一本梵谷作品的美學鑑賞集,還全程揭秘了每一幅名畫背後的情感故事和社會背景。梵谷一生的愛恨離合、抑鬱和痛苦,以及對繪畫事業的熱愛和執著都在其中。
  • 這個「寶藏」書單,你肯定需要!
    01弘毅學堂院長為你「開小灶」石兢老師推薦書單♢ 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沃爾特·艾莎克森的三本傳記:《愛因斯坦:生活與宇宙》按:這是眾多愛因斯坦傳記中非專業人士寫的最好的一本,適合非專業化的大眾閱讀,推薦給各專業同學
  • 書單推薦:15本好書!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原標題:書單推薦:15本好書!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央視財經《財經周刊》)今天社長總編為大家推薦了哪些好書呢?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幸田露伴的經典之作。
  • 亞馬遜推薦中國讀者「必讀100本書」,有魔戒沒託爾斯泰
    8月13日,亞馬遜中國在廣州發布由編輯推薦團隊為中國讀者打造的「人生必讀100本書」, 著名作家阿來、才氣少女蔣方舟以及著名出版人路金波也來到現場,與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石建軍就書單展開點評,並探討各自的閱讀經歷。其中,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入選了 「人生必讀100本書」。
  • 這10本書設計師必讀的書你還差幾本?
    那麼以下為您奉上「春節」書單這10本書都是精心挑選的要認真看哦~- 1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推薦理由本書從新的視角和高度來看待設計這一行為。對現代設計的倫理、現代設計的目的性理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起點。
  • 別再給我推薦書單了,收藏夾已滿!
    你是不是已經被各家小編推薦的書單壓彎了腰?收藏夾的List刷好幾屏都刷不完?但是買書的時候依然面臨書荒,不知道該選哪本?
  • 某書書單:10本小眾但值得一讀的精選書單推薦
    本書作者布爾加科夫又究竟是一個「不理解無產階級十月革命」、「暴露了本身的人道主義弱點」的平庸作家呢?還是一位思想深邃、「以大無畏精神向一切惡提出挑戰」、「集諷刺作家、幻想題材作家、現實主義作家的天才於一身」的文學大師呢?他為何曾把花費兩年心血寫到第十五章的這部作品的原稿付之一炬,後來又重新握筆,前後歷時十二載,八易其稿呢?
  •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愛上悅讀 侯印國老溼 2015年08月12日 16:36 A-A+ 推薦語:《紅雨》一本小地方、長時段的大歷史著作,栩栩如生而又令人震撼地描述了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真切的歷史體驗,寬廣的學術視野,精湛的寫作技巧,深入的資料挖掘,使這本書不僅在學界好評如潮,也成為普通歷史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精神食糧。  2.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版。
  • 汪培珽私房推薦:聽說優秀的家長都在用這份英文書單
    這本書適合我,並不代表就適合你,適合你,也不代表就適合我。看似漫漫長路的書單,都是本文作者與孩子一路腳踏實地、一本一本走來的結果。由於這些讀本是按照孩子的程度來規劃,不論內容和用字的難易度,都是循序漸進的。這對於想要利用念故事書讓孩子學英文的父母來說,是最有安全感的選擇。一、我是新手父母,應該怎麼幫小孩選書呢?
  • 超強影響力書單:矽谷大佬們反覆推薦的十本書
    我們在一些面對他們的訪談中、在他們的個人博客、Medium 文章和 Twitter 發帖中也經常能看到他們推薦的書單。如果同一本書被兩位或者以上的矽谷大咖推薦,那這本書一定有它的獨特之處,值得細細品讀。本文作者 Alex Kaschuta 總結了這些被反覆提及的書籍作品,並列舉了其中的十本供讀者參考。
  • 私藏書單 | 這7本書,讓你掌握成功者必備的思維模式
    本周的7本書,幫助你實現認知升級,以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認知自己,洞察世界。文/江月1.複雜推薦指數:《複雜》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推薦理由:這是一本讓你腦洞大開的書,幫助你了解複雜系統的奧秘,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與科學素養,學會不再機械簡單地看問題。
  • 世界讀書日:送你一份特別的書單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我們將根據你的不同喜好,為你奉上一份特別的書單。《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偉大的哥倫比亞作家加布裡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85年所著的作品。這本書講述了一段持續了50年的令人陶醉的求愛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相思病就和疾病一樣頑固和令人虛弱。如果你嚮往詩和遠方——我們推薦這份書單:最適合在旅遊路上讀的書Poster of the film Call Me By Your Name.
  • 6本書,帶你領略美麗大自然
    《雁語者》是他去世前寫成的最後一本書,是勞倫茲一生研究工作的縮影。內容簡介:《所羅門王的指環》是著名科普作家、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獲得者洛倫茨的經典科普著作。本書將科學知識與文學趣味巧妙結合,將讀者大眾引入有趣的動物行為學世界,作者通過介紹鬥魚、水鼩、寒鴉等動物的生動故事,使人們認識到大自然的美好,認識到動物行為學的意義所在。
  • 暑期書單:適合初中生,高中生閱讀的10本經典科普讀物
    這本書的作者埃爾維·杜萊被譽為世界兒童最喜愛的童書作家之一,他用兒童思維與視角塗鴉創作,傳遞出難能可貴的自然純粹,與真實直接的藝術感覺。在書單狗看來,這本書最獨特的設計就是上下分頁,讓書頁上的點線面可以自由組合,激發孩子產生無盡的想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因為書頁的組合變化一會有魚翔淺底,一會有海上日出,一會又有船隻乘風破浪。
  • 推薦一本你最喜歡的書,從5千餘回答中,整理出這份有分量的書單
    陌生人,你好 可以給我推薦一本你最喜歡的書嗎(嘛)?」恰好因為我也正在找合適的書看,就耐下心來把全部的5,688 個回答都瀏覽了一遍,整理出來一份書單。既然是推薦者最喜歡的書,那麼這份書單應該沒有什麼水分而是有比較高的含金量,希望這份書單能給我的閱讀荒帶來一些新變化,讓我的輸出變得更加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