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死活讀不進去該怎麼辦?很多初讀者走錯了路,原因在這裡

2021-01-09 餅子讀行

在我們的讀書沙龍群裡,有成員說起,我怎麼讀書死活讀不進去啊?是什麼原因,我該怎麼辦?為此我們在群裡討論了一番,與之正好有一個話題也在討論中,就是另一位說自己讀書太貪心了,書無法進行細讀,總想看更多的書,感覺自己每天讀的時間太少,我為什麼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這兩個看似不同的問題,其實遇到的問題本質是一樣的,我為什麼這麼說?

我把這兩個問題統一為一個原因,就是受到外界的幹擾,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幹擾無處不在,就像一位作家叫陳思和,他曾說不看電子書是想躲避那些觸及即達的連結,原因就是躲避幹擾,一個窗口就是一個世界,這樣無法實現那種讀書的沉浸感,沒有沉浸感就不可能產生好的讀書體驗,讀書需要全身心的進行所謂的「生命體驗」。

一個是死活讀不下去,這是一種讀者經常遇到的體驗疑問,這是一種沒有把具象文字讀成一種具有抽象的聯想式感性體驗,我把這種叫作文字敏感低,這階段的文字還激發不了你的一種沉浸和聯想能力,你眼中的文字是一種純粹的象形文字,沒有構成和觸發你聯想的心靈開關,這更像是一種對讀書還沒有完全入門的表現,是一種心靈的排斥幹擾。

遇到這種情況,我建議你重新看看那本你正在讀的書,是不是真正你想看的,還是別人推薦給你的,為什麼要重新審視這些,是因為這是一種潛在的外在幹擾,我們容易忽視的幹擾源,沒有所謂的必讀書,尤其在讀書的初期,所謂別人給你的必讀書目,那有可能完全是透著一種功利性,甚至是被利益綁架的歪曲推薦,我的解決方案就是在初期,直接的閱讀感興趣的書籍,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哪怕是武俠、言情、甚至是讀者文摘,心靈雞湯這樣的書。

躲避了外在的幹擾,通過閱讀愛好書籍,培養自己對文字的敏感度,鍛鍊自己對於閱讀文字之後的那種沉浸和想像力,然後通過這種沉浸和想像力,使自己陷入其中形成一種美好的快樂的讀書體驗,然後再進行選擇性的微調和矯正,我是在初中時閱讀金庸之後,就對別的武俠書失去了興趣,為什麼,因為我對金庸書中的文化氣所感染,之後就開始讀餘秋雨這樣的文化入門類作品,慢慢的在這種微調和矯正中,使自己一直走在了因愛好而起的沉浸式讀書氛圍中。

當時還有各種紙媒發表過一些文章抨擊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我至今還記憶猶新,這種抨擊正好讓我理解了如何質疑和閱讀的延伸,因此餘秋雨就成了我的文化閱讀入門作者,從金庸到餘秋雨,讓我找到了這種我喜歡的文化脈絡,之後就一直在這個脈絡裡尋找和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在此我再對那種讀書貪念的心情做一下分析,為什麼我都把它也列為受到了某種幹擾,其實自己總想多讀書,這是一種功利性讀書心態,是受到周圍人和網上的影響。

一味的給自己定量,這本身就是一種扭曲的讀書行為,人一輩子仔細讀個幾百本書足矣,沒必要聽梁文道說,他已經讀了一萬本書就瞬間使自己產生一種焦慮感,往往這種讀書方法,使你知道的很多,但無法形成另一種文學浸染,文學浸染是一種類似修行,是人生的一種修行,他不同於梁文道,或者把他那種理解為職業化,他在閱讀的過程中,本身就朝著職業化方向走,他在二三十歲就在給報紙寫社論,我想他的閱讀行為很多應該是被動的。

我們不能在不考慮他們的外在條件和因素下,而試圖讓自己進入到那種潮流中去,那樣只會讓自己產生焦慮感,所以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當下,在沒有職業化的條件之前,首先就是沉浸在非功利環境中,先讓自己進行文學滋養身心的態度,來完成讀書行為,靜觀其變,如果哪一天走向讀書職業化,那時閱讀的書籍自然也會跟著外界的引導,形成其他形式的誘因,我想到時,你的「貪」的情緒影響也會有所減少,畢竟與現在這種沒有外因只有自己假象的焦慮幹擾因素,要好很多。

文:餅子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讀書!

相關焦點

  • 四位嘉賓與讀者分享讀書心得
    深圳讀書月的成功是全市努力的結果 城市為什麼要重視讀書?深圳讀書月走過了17年,未來全民閱讀如何再出發?座談會上,主持人尹昌龍拋出這樣的問題。 「讀書是一種『致良知』的行為,勸人行善、勸人讀書,這是世上最積德的兩件事。」王京生表示,深圳讀書月取得如今的成就,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支持,而最主要的還是讀者。
  • 薦讀丨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與其說我喜歡讀書,不如說我離不開書。那些每天讀進去的書,在日積月累中,不斷轉化成了我自己的東西。每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麻煩,它們都能給我更多的底氣。在這個世上,大概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像書一樣,能給到我如此豐富又實在的幫助。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給我指明前進的方向,也像一個比肩同行的夥伴,給我及時的安慰和鼓勵。
  • 世界讀書日之際,你想好要讀什麼書了嗎?
    世界讀書日要來了,那在這個特殊的時間,不知道大家對自己當日日程有什麼安排,你打算讀哪些書呢?有沒有一些曾經想要讀的、但是一直沒有時間讀的書?那不如趁這個世界讀書日,好好地看一看。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對普通人來講,他們應該怎麼讀書?
  • 英語啟蒙:孩子不願意讀英文繪本怎麼辦?
    聽到這裡,我心裡暖暖的,仿佛突然看到了自身的價值似的,心裡美滋滋的。接著,這位寶媽話鋒一轉,說到:「現在的問題是,我家的孩子死活不喜歡讀英文繪本。我要給他讀,他還把書推一邊,要我讀中文繪本故事。你說我該怎麼辦?」鑑於有類似煩惱的父母不在少數,苗爸今天分享一篇文章,權作是對這一問題的統一回復。
  • 2020年讀了156本書,這種方法解決我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
    自己都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一共讀了156 本。仔細算了一下,今年真正看書的時間大概 8 個月左右,3月到 6 月,9 月到 12 月,相當於 8 個月讀了這些書,還寫了 20 多篇書評、影評。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為啥我讀書那麼慢?一年連 10 本書都讀不了,你怎麼就能讀這麼多?你這不是讀書就是翻著玩兒吧?其實不是我讀書快,而是找到了讀書的方法。
  • 2020年讀書總結|讀書這件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小時候讀的多是一些兒童讀物,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死活看不下去,其餘三本倒還都讀的津津有味,只是讀完再不讀第二遍,到現在也差不多忘光了。高中開始接觸一些小說以外的書,比如木心先生的《文學回憶錄》,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關乎文學,關乎哲學,小說當然也讀了不少。但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讀這些課外讀物更多地是一種個人的發洩。
  • 給那些想讀書,卻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的人
    對於平時不怎麼讀書或是沒有讀書習慣的人,建議:1、選的第一本書,要容易讀,信息量不是很大,確保自己可以看完,比如,想知道怎麼專注的?可以讀讀知乎上 胖子鄧的《專注力管理——讓你的努力更有效》,喜歡心理學的,可以試試看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想讀小說的,建議可以試著有文字價值的書讀起,比如王小波或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自己選,(切記:只選一本,讀完一本再看或是再買下一本)2、第一本書,建議讀的時候,這樣嘗試:第一遍:通讀,把自己覺得挺好的句子,感動深的句子,覺得需要記住的句子,或是不懂的句子,
  • 雅思閱讀素材--《經濟學人》到底該怎麼讀
    如果你還不知道那麼一定要詳細閱讀這篇文章!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本在國際上有很大影響力的英國本土雜誌,它的內容以國際政治和商業財經為主,其文章用詞準確、簡練,且注重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   由於這些特點,很多人都推薦《經濟學人》作為學習英語的材料。而中國學生對《經濟學人》的了解大多數來自於:託福雅思的閱讀考試。
  • 開化盲人獲評全國優秀讀者,你還有藉口不讀書?
    近日,由中國盲文圖書館主辦的「書香承載夢想,閱讀點亮人生「全國優秀盲人讀者評選活動中,衢州市盲人協會副主席程東財榮獲「百名優秀讀者」榮譽稱號。下面是程東財的作品《閱讀改變我命運》我是一位視障者,眼前黑暗心明亮,走過的路回頭想,往日的事再來講。一歲時我患病住院,三天高燒都不退,全家人為我心焦如焚。
  • 如何讀好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題記你是否遇過這樣的困惑:面對書店琳琅滿目的圖書,不知道該買哪一本?書單推薦層出不窮,感覺讀也讀不完?訂閱了一些知識平臺,最後都不能堅持下來,白花錢?作為百歲老人的作者不是科學家,他不需要建立一個學派,不需要建立一套理論體系,他只是把自己的生活心得跟讀者分享,讓讀者有所感悟和收穫。 有建設性的書一定是在試圖幫你從痛苦的、複雜的、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當中,探索出一條好的路徑,讓你能夠看到希望,看到解決的方向。符合以下三點之一的便是具有建設性的圖書。
  • 舊手機電池充不進去電,怎麼辦?
    手機電池充不進去電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電池內部電路出現故障,也有可能是手機充電接頭等各方面引起的原因,所以只有反覆測試找出手機電池充不進去電的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讓你的舊手機煥發新的青春。雖然說人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的提高,錢包也變得越來越飽滿,不過仍有很多人秉承著節約的精神,即使自己的手機已經用了三四年了,也不捨得換一部新的,但如果有一天這部手機電池突然充不進去電了,可能這類人就會感到心痛,是不是手機充不進去電了就要退休了,其實不一定。
  • 「教書」的人不「讀書」了,「讀書人」又怎麼可能愛「讀書」?
    就算這篇閱讀量只有15,甚至只有一位教師同行讀到了,也無怨無悔。一、最該讀書的「教書」人,讀書嗎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卡萊爾說:「好書是人類靈魂最純潔的精華。」
  • 讀書誌異丨在您的水晶宮,能讓我吐舌頭嗎?
    每個人的讀書志趣各有不同,每本書的精神氣質也殊為迥異,這裡的「誌異」,既可理解為志趣的不同,也可理解為奇書異事的種種記錄。讀書誌異偏於私人敘述與個體觀察,既有新書推薦,也有舊書新談。今天跟大家聊的,是《現代性賦格》。同時,這本書也是我們的年度閱讀推薦入圍書目。
  • 手機插入了存儲卡卻讀不出,該怎麼辦?
    用一段時間後,手機可能就讀不出來內存卡了,或者是因為種種自己操作的原因,不知何時內存卡就讀不出來了,而這時沒有備份內存卡數據的小夥伴們肯定會抓狂,抓狂之餘還會想,手機為什麼讀不出來內存卡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同時也教大家一些解決的方法。手機讀不出來內存卡一般是兩種原因造成的,第一種是接觸不良造成的。
  • 【方法】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這並不是我起的標題,而是讀書營中一位書友的真切感嘆 把「讀書沒用,是因為讀得,少不會讀呀」作為文章的標題,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吸引人,反而非常普通,但卻道出了很深刻的道理,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心聲。
  • 在家幾個月,一年級的孩子讀不懂題目,很多字不認識怎麼辦?
    她找了份往年期末考試卷,列印出來給孩子做,發現在讀題這步孩子就卡住了,不少字都不認識。這位媽媽在發愁呢,如果開學的話,很快就會面臨期末考試,這可怎麼辦呢;如果不開學,到下學期怕是任務更重了。其實,即便是原來,一年級時孩子讀題時有不認識的字也是常見的。我記得我家孩子上一年級時,期末考試是有老師把題目先讀一遍的。
  • 原初法陣傳送不了怎麼辦?
    傳送不了怎麼辦?小編馬上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原初法陣使用規則。 王者榮耀s22賽季原初法陣怎麼用?正式服要上線的版本和體驗服最開始測試版本差別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官方還會經常改規則,所以這個算是s22賽季期間的法陣規則,如果有大改動,小編也會及時更新補充:第一、法陣在遊戲開始2分鐘出現,在10分鐘後消失,也就是說這個法陣只影響前期,支援快的對抗路英雄中後期還是有優勢的。
  • 袁晞:讀書只看一流的 不迷信獲獎作品
    在人民日報文藝部高級記者袁晞看來,讀書不能僅為了對工作和生活有幫助才去讀,否則,還不不如不讀書。「如果按現在的社會標準,我看的書除了菜譜等生活實用書外,沒有一本是立竿見影有幫助的。」 「只要有空就讀書,」袁晞坦言,自己幾乎任何時間都在讀書,「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這三個時間段各讀兩小時,算下來每天會用六小時讀書。」
  • 《實用性閱讀指南》:讀書改變生活的秘密都在這裡
    有人說只會讀書的人是學院派,其實誰不想當個實踐派呢,通過讀書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讓自己加薪,這不是所有人都期盼的嗎?我們就一起來讀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讀書導圖法:讀書導圖第一個分支要寫上書名,出版信息,作者以及作者的一些標籤;第二個分支要寫上你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問題,最多有兩個,最好是一個,現在很多閱讀方法都會讓你在瀏覽完書之後提出一個問題,帶著問題去看書,這樣才會更有效率,如果你沒有問題,只是看書的話,你很容易睡著,注意力在那兒你就不會睡著了;第三個分支就要寫出你的答案,你的答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