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心》這個書名,很多人就開始害怕,以為是非常高深的文學理論之類的書籍。
沒有啦,我推薦給初級閱讀者的第一本書籍,怎麼可能這麼深!老實說高深的文學理論我也不感興趣啦,太枯燥了。這本書只是一本很簡單的初中語文課本,不過不是現代的,而是民國的。
你可能會抱怨,初中語文課本好無聊的,這種書有什麼可讀的。那我推薦給你,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本書是我國兩位著名教育學家和語文學家合著的,專門為了培養中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說句私心話,就算你不讀,拿來教教家裡的小孩學學也好的,中考高考中的閱讀理解和寫作,你要是學透了,那都不是事。
成年人的閱讀基礎恰恰正是在初中時期打下的,如果你初中時打好了閱讀基礎,今天你就不會為了閱讀而苦惱了。如果你初中時偏科,不喜歡閱讀,現在就需要從頭開始,最開始的路一定要走對,以後才可以自由發展。
如果你是閱讀小白,就更需要先讀這本書了。不然,你要麼冒冒失失去啃名著經典,因為太過深奧無法理解而畏難而退,要麼就被網絡小說的灌水文灌飽了肚子,入鮑魚之室不聞腥臭了。
所以一次良好的閱讀經歷,就像一次高雅的美食之旅,色香味俱全,才能達到精神上的愉悅。
一次好的閱讀經驗,往往由好奇心引起,書頁上的介紹勾起了閱讀的興趣。然而閱讀中的障礙卻會打消你的好奇心,使閱讀變得枯燥乏味。
初學閱讀的困難,通常有以下幾點:
1、找不到生活中的實際需要,沒有非讀不可的欲望;
2、找不到閱讀的重點,為讀而讀,難免敷衍;
3、忽略文章中的詞彙擴展、字句修飾、篇章組織,不能理解文章思想。
讀書的目的,無非是收集信息,學習技能,和消遣娛樂了。收集信息和學習技能,都必須閱讀指定和專業的書籍,比如學數學,有數學課本;學英語,有英語課本;學語文,有語文課本。
如果只是消遣娛樂,也不能見什麼讀什麼,胡亂讀書,有害無益。魯迅是說過「隨便翻翻都有好處」,但前提是你已經掌握了閱讀的經驗,知道什麼樣的書適合自己。
解決了以上問題,你的讀書興趣就又回來了。
今天推薦的是葉聖陶和夏丏尊兩位合作的書:《文心》,恰可以解決上述幾個問題。
葉聖陶是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
夏丏尊是文學家、語文學家、出版家和翻譯家。在語文教學上,提倡白話文,是中國最早提倡語文教學革新的人。
《文心》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故事書,講的是民國期間的兩個孩子初中三年學習國文的經歷。讀起來輕鬆沒壓力,因為它是寫給孩子的書,小學畢業的都可以看懂,不用擔心艱深晦澀。這也是夏丏尊和葉聖陶送給自己兒女的禮物。
《文心》雖然是寫給初中孩子讀的書,以故事的形式講述語文閱讀和寫作的方法,但對於閱讀起點不高、剛剛開始閱讀的學生、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成年人,也是非常適合的。
另外書中為孩子開出的書單,也可用作為初學閱讀者的書單。
我讀這本書就是把它當做一本故事書來讀的,按照我的讀書習慣,看了開頭,知道這是一本講兩個中學生的故事,就會忍不住翻翻結尾,原來兩個孩子一個在工廠上工,一個繼續上學,但他們都掌握了閱讀和寫作的本領。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是怎麼就學會了閱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