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國語課本》(上下冊),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共和國教科書》,全11冊《讀庫》出品。
從《開明國語課本》到《共和國教科書》,透視六年來的民國老課本熱潮
10月9日,秋風送爽的下午,《讀庫》主編「老六」張立憲著一襲黑西裝,亮相北京尤倫斯「修復母語———讀庫·老課本叢書分享會」。其間有讀者問,你修復、再版的感受是什麼「按部就班做下去,就能順理成章活下來。」老六答。
語文讀本在近年來颳起了一陣「民國風」。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在2005年策劃出版「老課本」直至前兩年才獲成功,同類產品相繼湧現。近兩年,如開明出版社的《開明國語課本》、遼寧教育出版社的《國文老課本》、中華書局的《民國經典國語課》等接連出版。隨後,民國小學生作文話題開始走紅網絡,廣西人民出版社和九州出版社分別於今年7月、8月推出了《民國小學生作文》;而老六主編的《共和國教科書》,再度將民國課本納入關注的焦點。
「民國風」愈刮愈烈。在這股潮流背後,有哪些出版界的故事和脈動?
2005
民國老課本《開明國語課本》出版
「葉聖陶當過教育副部長,豐子愷是大家,他們寫得很淺顯,是作為兒童課外讀物很好的一份禮物。」
2005年,修復、再版《開明國語課本》時,責任編輯陳寧寧並沒想到這套書會走紅,「這套書剛出來時,才印了八千冊,市場甚少,僅在教師群體中流傳,默默無聞。鋪天蓋地雪片般飛往出版社的訂單,網際網路上數以百萬計的如潮熱評……這一切,在老課本發行面世的5年以後,真是出乎人的意料。」
陳寧寧1983年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到上海圖書館工作,從事古籍整理、出版。1999年轉到上海圖書館旗下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任編輯,2008年退休。
當年,陳寧寧在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策劃出版一套老課本叢書,包括《開明國語課本》、《商務國語教科書》、《世界書籍國語讀本》三套。其中,《開明國語課本》最受關注。《開明國語課本》1932年在上海開明書店初版,由葉聖陶編寫、豐子愷插畫。此套書特點是圖文輝映,在當時的同類教科書中,這一做法很新穎。課本於初版後印行達40餘版次。
2004年,陳寧寧從一堆上海圖書館的舊書中刨出了這三套老課本。由於對豐子愷作品情有獨鍾,翻出八小冊的《開明國語課本》時,陳寧寧格外留神。「看到那書籍,感覺如獲至寶。葉聖陶當過教育副部長,豐子愷是大家,他們寫得很淺顯,是作為兒童課外讀物很好的一份禮物」。
在當時的出版界,學生課外練習冊最為暢銷,但陳寧寧認為,此類出版物抹殺孩子的天性。「當時的學生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外,還做《一課一練》。各個出版社也就爭相出《一課一練》,挺掙錢的。我們出版社很多編輯不想策劃這類書籍,覺得《一課一練》影響學生的心靈發展和創作力的培養,是機械的重複。」多年的編輯經驗讓陳寧寧意識到,再版《開明國語課本》能為教育提供一種可能。
在申報選題時,陳寧寧提出,一些圖文並茂、朗朗上口的百年老課本,曾經滋養了我們的前輩,啟迪過他們的智慧,對今天的家長、語文老師和教材的編寫者仍有參考價值。
時任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的趙炬剛從遼寧調到上海,他曾在2000年做過一套《課外語文》,邀請劉心武、王蒙擔任顧問。此書在出版界挺有名氣。「一個出版人的經歷很重要。作為出版社的經營者,在選題上,他要考慮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趙炬有編語文課本的經驗,聽到我的選題,覺得挺好,立馬拍板。」陳寧寧說。
選題通過後,陳寧寧按圖索驥找到相關資料。最後選定再版的三套老課本,「最先確定的是葉聖陶和豐子愷一起編寫的《開明國語課本》」。她知道,要出版他們的作品,必須得到其家屬的授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著作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作者過世50年後,作者或其家屬不再擁有其版權。
《開明國語課本》編寫者豐子愷、葉聖陶分別於1975年、1988年去世,目前版權歸其家屬管理。
陳寧寧聯繫上葉聖陶的兒子、出版工作者葉至善,豐子愷的女兒豐一吟。分別給他們寄了原書複印件,寫了懇請同意授權出版的信,並力邀作序。
「葉至善、豐一吟收到信和原書複印件時,很激動,我還記得,豐一吟的回覆是寫在印有豐子愷繪畫的箋紙上的。沒想到那麼多年過去,她對這套課本的記憶還很鮮活。」而葉至善還為此書撰寫《老開明國文課本始末》一文,成為他最後留下的文字(2006年3月逝世)。
在編輯老課本之前,陳寧寧曾做過宋版《鑑誡錄》的影印出版工作。考慮到老課本的受眾,她請人將繁體改成橫排簡體,採用了可容納原書版面和簡體文字的國際大32開本。為減輕讀者負擔,她還將原來薄薄8冊的課本合併為上下兩冊,刪去了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如青天白日旗等。印刷前,她帶著清樣拜訪了《萌芽》雜誌主編趙長天、上海市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徐根榮,請他們寫序。
陳寧寧說,這三套老課本面市後,曾被上海市高安路小學、上海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指定為課外讀物。「幾乎不用教,孩子們一讀就能成誦。」一位小學老師在新書發布會上說,並舉出佐證:
《太陽》:「太陽,太陽,你起來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麼地方睡覺?」
《綠衣郵差上門來》:「薄薄幾張紙,紙上許多黑螞蟻。螞蟻不做聲,事事說得清。」
這套意象優美的課本,選文多為自然與人、花鳥魚蟲,乃至貓狗等小動物題材。《太陽》、《一籮麥》……猶如一組組田園詩,充滿童真童趣。葉聖陶在《開明課本》的「編輯要旨」裡寫道:「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當然要著眼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但是這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