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84篇原創文章。
近日,重讀世界著名語言學家史蒂芬·克拉生(Stephen D. Krashen)的《閱讀的力量》(The Power of Reading).,再次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堅定了我以閱讀為主線的英語啟蒙的決心。
全書論據詳實,結論令人信服。《閱讀的力量》闡述的核心,就是「自由閱讀的力量」,並且用大量的調查數據說明:「自由自主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 FVR)是提高語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 the use of free voluntary reading during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tool we have in language education.)
克拉生因其二語(xi)得假說而知名,包括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xi)得-學得假說, the input hypothesis輸入假說, the monitor hypothesis監控假說等,總稱為輸入假說。其中最有名的理論就是「可理解性輸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這恐怕是在英語閱讀啟蒙中引用最多的理論之一了。
至今我非常慶幸,在苗苗很小的時候,我就讀過克拉生的這本偉大的作品《閱讀的力量》,並且開始通過其中的一些方法,引導苗苗愛上閱讀。
例如,通過圖書館借書讀書,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在苗苗上幼兒園期間,我帶她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和新華書店。每次去圖書館的時候,我都會選一本書,坐在那裡隨心翻閱,等孩子慢慢地尋找她喜歡的書。有時候,她也會拿一本書,坐在我身邊,自己閱讀。
同時,在苗苗的臥室裡,總共有三個書架,一個大書架,兩個小書架。在我的書房裡,也有一個大書架。隨著幾年的積累,如今,所有的書架都已經堆滿了書,還有許多書就擺在了沙發上。這就是我們的家庭圖書館。這兩年因為使用亞馬遜的kindle,紙質書買的少了許多。
學語言需要語言環境,閱讀也需要閱讀環境。除了書架和圖書之外,父母陪孩子一起閱讀非常重要。《閱讀的力量》提到了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和推廣專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的《朗讀手冊》(The Read-aloud Handbook),其中的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的媽媽。」
受此影響,我一直堅持給孩子大聲朗讀故事書,包括中文和英文故事。不管工作多麼辛苦,每天抽時間給孩子朗讀10分鐘故事書,培養孩子愛上閱讀,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除了為孩子朗讀之外,我也會給她講我讀過的故事,比如說我從《警世通言》上看的俞伯牙和姜子期的故事,李白因為會西域的語言而受到唐玄宗器重的故事等。有時候,苗苗還讓我給她編公主童話故事,這可是對我想像力的一種考驗,沒想到我「吹起牛」來全不用打草稿,看來我真是被教書耽誤了的「故事大王」。
還有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苗苗小學一年級就開設閱讀課,這是一般學校都沒有的。「家長開放日」的時候,我專門聽了孩子的閱讀課。老師的生動朗讀和孩子們輪流朗讀,激發了孩子的閱讀興趣。真是羨慕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幸福的童年。
記得我是從初一開始學英語的,之前從來沒有接受過家庭英語啟蒙訓練,與那些從五年級就開始學英語的同學相比,我們最大的區別是,書本上很多單詞i,他們都能直接讀出來,而我卻需要用漢語先「注音」,然後反覆「拼讀」,才能結結巴巴地讀出來,而且發音怪異,引人發笑。
如今,我依然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在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注音」,感慨頗多。這部分學生都屬於課外閱讀量比較少,並且缺乏自然拼讀訓練。為了記住單詞的發音,只有藉助漢字這根拐杖。
如今苗苗的英語課上,有一項繪本背誦的作業,苗苗只需讀上幾遍就熟練了,然後再鞏固幾遍,就基本上可以背誦了。然而,班上有些同學,因為以前沒有學過英語,或是閱讀輸入量比較少,滿篇都是生詞,讀起來更是磕磕巴巴的,需費九牛二虎之力,方能勉強背誦一本繪本。
重讀《閱讀的力量》之後,我再一次明白父母為孩子朗讀故事書,或是通過點讀筆點讀英文故事書,可以幫助孩子慢慢進入自由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 FVR),或叫無壓力閱讀。
當孩子的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之後,他就會不滿足於每天有限的聽書時間,開始自己找書閱讀,被被動讀書為主動讀書,這才是父母為孩子讀書最終的目的。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