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不好作文,是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頑症「,也是每個語文老師的教學重難點。如何讓學生們對寫作文有興趣,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是每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常常思考的問題。不管我們發明了多少作文公式、寫作套路、方法和思維導論,寫不好作文的現象是一直存在於小學的每個年級中。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寫不好作文的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共性。有的語文基礎不錯的,也寫不好作文,有的成績不好的,似乎在寫作能力上被開了天窗,特別會寫作文。所以,造成寫作文不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有些語文老師認為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體驗,因為一到作文課堂練習的時候,孩子們就冥思苦想,咬著筆頭不撒嘴,知道一節寫作課都結束了,還是沒寫出來幾句話。因為不知道寫什麼,所以被認為是缺乏生活體驗,其實是不嚴謹的。我並不認為現在的小學生是缺乏生活體驗的,如今生活條件都不錯,周末孩子的們的生活,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城市裡的孩子,去商場的遊樂場、看電影、自然博物館、甚至是父母的自駕遊,還有足不出戶,通過上網去認識世界的,這都不是缺乏生活體驗的表現。那麼小學生寫不好作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有4個原因。
1、 缺乏觀察生活的體驗
現在的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非常豐富,在課業壓力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大部分父母都會為孩子做教育投資,讓孩子去學他想學習的興趣愛好。很多小學生周末的時候,除了興趣學習,在商場裡度過周末,那是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家長也非常重視孩子的素質培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周末還會帶孩子去探索城市、自然,參加社區活動等等。孩子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一點都不缺乏生活體驗,究其寫不出作文的原因,是缺乏觀察生活的雙眼。我們老師要求小學生寫寫周末,孩子寫不出來,但是讓孩子來說說周末都幹了什麼,吃喝玩樂都能分享出來。
把所觀察到的生活,轉化成文字,是需要有一雙慧眼的。善於挑選作文素材,對小學生來說,是挑選對生活的趣味性分辨。而這是一項非常高標準的學習技能,在生活中保持記錄的習慣,比如寫日記、寫小短文,都是需要小學生保持高自律性,培養用文字記錄生活的能力與興趣。
2、 缺乏優質作文課的指導
在我看來,其實是沒有不會寫作文的孩子。孩子寫不出來作文,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只有細心的老師去發現癥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引導他們提高寫作能力,而這對語文老師的要求非常高。也就是我們大部分老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是沒辦法特別重視寫作課的,學生太多教不過來,教學任務重,教不過來。甚至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幾乎沒有根據自己學生的特殊情況因材施教去備課的,作文課就變成了範文課,老師講一篇範文,學生們學一學就去寫作文,這樣的作文課不是優質的作文課。
3、 缺乏對作文的科學評價
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在對待學生每一次交上來的作文時,由於教學工作事務繁忙,只對優秀的作文進行批改,認真寫一寫評語,包括有哪些不足,需要改什麼地方。可是對一些看起來並不那麼好的作文,老師就簡單寫一個差或者良好,至於差在哪裡?什麼地方是良好的?哪些句子可圈可點,是值得老師用紅筆勾出來的?我們的老師並不能做到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所以,我們該如何科學地對作文進行評價,也是導致我們學生作文能力提高慢的原因。孩子被固有的觀念所困住,也就是反正我作文寫不好,每次都評不上優秀作文,甚至連繼續努力的機會也沒有,老師看不到作文裡的閃光點,成為了學生作文提高的攔路虎。
語文老師在工作中,尤其應該對完成質量不好的作業進行科學的評價。幫助大部分學生進步,而不是去給特別關注少數優秀的學生。科學的作文評價,是分科可以值得表揚和需要糾正兩個部分。只有老師去認真對待每一次的作文練習,才能幫助學生去找到問題,解決問題。老師不能光寫評語,而是針對學生在作文中不足的地方,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每一節作文輔導課,給每個同學2分鐘時間,來講評一下,這對孩子的鼓勵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班上人員配額太多,老師確實沒辦法保證在課堂內對每位同學的指導,那麼就在課外進行。只有語文老師多花一些時間,我們的學生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孩子寫不好作文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些原因不足以成為學生自己的原因,大部分還都是在老師的教學指導上。只有我們語文老師不斷去提高教學水平,保持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去教會孩子們寫好作文。不管是因為學習習慣還是因為語文基礎,發現問題就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就不會再有寫不好作文的學生了。關於小學生總是寫不好作文的原因,各位老師和家長都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