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1+1類文閱讀——《小蝌蚪找媽媽》課例實踐

2021-01-13 anotherkey解鎖教育

語文的群文閱讀多麼重要,所有能夠正確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的老師們都深表認同!那麼,面對低年級的孩子閱識字量有限,閱讀能力較差的現狀,該如何實施1+X的群文閱讀教學呢?小key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下!

一、細化語文要素,一課一得

語文的要素有很多,可以劃分層次和步驟,有計劃的小步子進行訓練。小key老師進行了設想,在二年級開展「1+1」的類文學習。之所以叫「類文」,是因為所選的拓展篇章少,但卻與教材中的文章在某一點上相似。

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節課,在語文要素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是理解不同的動詞,並學會運用。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做動作來理解動詞的含義,猜想隱藏在動詞背後的不同心情,比較「迎」與「追」。那麼,我們在找類文的時候,就要關注到這個訓練點。

二、人文主題,培養興趣,激發情感

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題是科學,而《小蝌蚪找媽媽》是關於動物成長變化的小故事,堪稱經典,小key老師小時候就學習過這篇課文。基於對孩子們興趣點的了解,小key老師篩選到一篇文章,曾在瀘教版三年級上冊出現過的《愛迪生孵雞蛋》,作為課外閱讀的類文。文中通過小愛迪生的發現,和充滿童趣的嘗試,像我們介紹了從雞蛋到孵出小雞的過程。所以,我想把這個議題命名為「見證成長」。小key老師提醒老師們注意:

1、個別生字需要我們幫忙注音,原文是三年級上冊的文章。我們在二年級使用,可以挑選個別生字幫忙注音。

2、配以插圖效果更好。在《小蝌蚪找媽媽》中,出現的幾幅插圖,對孩子把握故事情節,感知小蝌蚪成長的過程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類文裡也配上插圖對孩子更直觀地感受從雞蛋到孵出小雞的過程。

3、教學中,還應搜集一些真實的視頻。科學本身就求真求實,有些圖片不能準確反應的細節,可以通過生動的寫實視頻展示出來,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

三、把握住訓練重點,段對段,點對點。

對於類文的運用,要有大刀破斧的勇氣,還要有精準對接的技術。比如,抓住動詞訓練的重點,在《愛迪生孵雞蛋》一文中精講這一部分的內容。「媽媽笑起來了,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呢。母雞用自己的身子把蛋蓋上,蛋就暖和了,蛋裡面就會長出小嘴,長出小腳,長出羽毛,變成小雞,最後,「篤篤篤!」啄破了蛋殼,小雞就從蛋殼裡鑽出來了。」引導孩子圈出動詞,理解,運用,總結從蛋到雞的變化過程。

不管是1+X的群文閱讀也好,還是1+1的類文閱讀也罷。我們都要把目光投向孩子的興趣點,在最近發展區內,給孩子「踮踮腳」就能夠得著的小目標。數學講究類似情境的模擬來幫助孩子獲得解決問題的再體驗,我們也可以在語文中嘗試這種類文強化訓練,把成片的知識點,和泥成磚,建構起語文的知識體系。

小key老師想要在二年級上冊開始嘗試「類文閱讀」,您感興趣嗎?關注我,與我一起破解教育密碼吧!

相關焦點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著「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題,選編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3篇課文,1個「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1個「語文園地」和1個「快樂讀書吧」。語文園地通過識字、字詞句運用、寫字、古詩積累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快樂讀書吧」圍繞「讀讀童話故事」推薦閱讀,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並讓學生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1小蝌蚪找媽媽1.能正確認讀「塘」等14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教」在本課的讀音,能正確書寫「兩」等10個字;讀記「腦袋」等12個詞語。
  •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堂筆記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堂筆記前幾天發了二年級上冊語文的學習目標及重難點知識。今天結合著學習目標,學習《小蝌蚪找媽媽》課文。首先要認識課文中的「塘、腦、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寬、龜、批、鼓」14個生字。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如何學?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是《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非常有趣,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通過課文的朗讀與理解,也能培養二年級小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大自然。那麼,在學習第一課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語文上冊,暑假預習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語文上冊,暑假預習。經過一年的學習,馬上要升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部分識字量。在後邊的學習裡,我們的小學生要開始學習預習課文了。預習就是拿著課本讀幾遍嗎?1,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和我們第一次接觸到的詞語。2,課文後邊帶有田字格的寫字表,按照我們前邊發布的生字筆順,練習書寫。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來記住一類生字。比如「哪=口+那」。4,認讀二類生字。根據預習卡來給二類生字注音。
  • 部編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等獎教學設計,這老師真厲害
    3.結合課文內容,藉助課文圖片,按順序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能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4.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講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教學重難點:1.藉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2.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長春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為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組織開展基於新教材的學科教學課例研究活動:聚焦核心素養,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這次教研活動以探析「閱讀策略」的教與學為主,正確理解並落實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編寫意圖,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創造新的意義,發現新的可能,展示新的課堂。
  • 薦讀丨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
    蔣軍晶老師倡導和實踐的群文閱讀,有育人情懷,有可據理論,有自編教材,有具體的操作辦法,有多種體裁的示範課例,並輔之以現身說法,上下貫通、腳踏實地,這種「真幹事」的做派,深得吾心、令人敬佩。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榮生 蔣軍晶老師以群文閱讀的方式,使得學生的課堂閱讀量呈幾何級數增加。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手寫筆記,暑假孩子預習好幫手
    《小蝌蚪找媽媽》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媽媽的經過,同時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巧妙地把知識蘊含在小故事裡,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藉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 2020秋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可下載!請收藏!
    暑假來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秋季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高清電子教師用書,可提前備課!領取電子版請拉到文末對於老師來說,備課上課除了看教材,還有一種「教師教學用書」(俗稱:教參)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也希望能夠有這麼一本《教師教學用書》,這樣輔導起孩子來就不發愁了。
  • 六大語文名師發布寒假書單和實用閱讀攻略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三年級也可以讀五、六年級的書;如果你喜歡某個作家的作品,可以百度相關資訊,在寒假集中讀這個作家的系列;看電影,也是很重的一種閱讀方式,很多經典童書都被拍成電影:《草房子》、《愛麗絲夢遊奇境》、《查理的巧克力工廠》,可以與爸爸媽媽一起對照閱讀觀看;需要提醒家長一點,孩子閱讀過程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如果沒對理解造成困擾儘量避免查字典,以免中斷閱讀的流暢和興趣
  •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暑假預習1《小蝌蚪找媽媽》朗讀測試課外拓展
    隨堂測試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桃花;皮球;名人;各自;星星9.4;1;3;2二、現代文閱讀10.(1)走哇走;跑哇跑;跳哇跳(2)遊、蹲、披、露、鼓(3)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 2020年小學1-6年級分級閱讀書單,為孩子收藏!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  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趨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
  • 課例來了| 教、學、評一體化的non-fiction教學課堂怎麼上?看這...
    -課例來了 · Vol.025-多維閱讀15級Orphan Elephants「第二屆播種閱讀優秀課例」評選活動一等獎獲獎課例01教學設計文本解讀本書是《多維閱讀》初中段適合八年級學生閱讀的一本科普類讀物
  •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要點有哪些?一圖展示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童話,課文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媽媽,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讀這篇課文,要注意兩條線索,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二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課內外閱讀練習題
    一棵綠油油的小柏樹栽好了,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裡。鄧爺爺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1.比一比,再組詞。閱讀語段,用「——」畫出鄧爺爺植樹的情景。拓展閱讀朱德挑水公雞剛叫了頭遍,朱德的媽媽就開始了繁重的家務勞動。她拿著扁擔和水桶要去挑水,卻(發現 發覺)水缸裡已經裝滿了水。「這是誰挑的呢?」媽媽自言自語。
  • 四年級小學生喜歡看童話,語文老師卻說,提高閱讀量要看這幾類書
    統編新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學生們保持閱讀的習慣。其實現在語文學習強調閱讀,也是希望以閱讀這個方式去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家長們都很關心閱讀相關的學習,也會找我溝通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中小學也開展了閱讀課、圖書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都會有閱讀故事、文學著作的課堂訓練。
  • 小學語文教資面試《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逐字稿
    題目:小蝌蚪找媽媽教學目標:學會「兩、就、哪、寬、頂、肚、皮、孩、跳」9個漢字,能讀準音,認清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通過文字遊戲,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夠講述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激發學生對生字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難點:學會生字詞,理解並複述課文內容教學方法:遊戲法
  • 《小蝌蚪找媽媽》輕鬆學,了解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生長規律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很高興和二年級的同學們一起學習,希望星凝老師能跟你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關注星凝老師還可以去主頁專欄一起跟視頻學習練習題講解。讓你這個假期收穫滿滿的!點關注,不迷路。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跟一線老師一起預習(以上連結是同步小狀元練習題講解視頻)一、字詞1.識字重點認讀「捕、迎、頂、披」「捕」的聲母是b,避免錯讀成pǔ;「披」的韻母是i,避免錯讀成pei;「迎yíng、頂dǐng」的韻母是ing,發準後鼻韻母,千萬別發「in」。
  • 淺談初中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
    譚恢雄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所謂開放式閱讀,就是「不明確指示學習目標,不明確指示問題答案」,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打破時空限制,將課內獲得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自主地運用到語文課外的閱讀實踐。它是積極主動地發現知識,甚至有創新地理解知識。學生通過對文字符號的解釋,不但還原文本,還滲入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評價。
  •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積極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積極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本單元圍繞「大自然的秘密」這個主題編排課文,側重於體現大自然的一些科學知識。學生通過閱讀知曉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後,會更加喜愛大自然,更想去仔細觀察大自然,去探究其中的科學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