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是《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非常有趣,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通過課文的朗讀與理解,也能培養二年級小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大自然。
那麼,在學習第一課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同學們有了紮實的拼音基礎,也認識了很多生字,積累了不少詞彙。在進入二年級以後,學習的重難點,依舊在識字上。
可以說,小學一、二年級,在語文學習方面,其實主要就是識字,通過識字,擴大詞彙量,學習組詞造句,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同時,閱讀也必不可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一點:孩子是否能夠流利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語感的培養也很有必要!
看上圖,這是第一課的練習題。
第一大題主要是考查同學們在讀完全文以後,對於一些重點字詞,是否掌握了正確的讀音,如果有錯誤,就要尋找原因。
第二大題是看拼音寫詞語,如果同學能在閱讀完課文時,馬上寫出這些詞語,就說明他們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如果沒記住,就要把這些重點詞語單獨拿出來,進行強化訓練。
在語文學習中,記憶和積累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運用了。
比如上圖的第三題,填上恰當的詞,這個一方面要看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積累,如果積累比較弱,那麼,就通過朗讀課文,平時的自主閱讀來加強積累,最後,達到能夠熟練地填寫答案。
第四大題同理!動詞的運用,也要恰當,如果不恰當,就會鬧出語言方面的笑話。從這道題目的答題情況,也能看出同學們平時是否善於積累和運用。
學完課文內容,是否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意呢?如果拿出另外的閱讀內容,同學們是否能夠讀懂呢?
通過上圖的第五大題,能夠很好地測試出來!
我們看原文,這篇閱讀材料題目是《小蝌蚪畫畫》,同樣是童話,同樣寫出了小蝌蚪蛻變成為青蛙的過程,既有趣味,又有科學。
可以說,這則短文,難度比較大。
但是,後面的題目卻比較簡單,一個是詞語仿寫,考查積累模仿能力。一個是尋找小蝌蚪的筆指什麼,這個需要仔細閱讀。
最後,通過第3小題,就可以完全理解全文,如果小同學一時半會找不到答案,家長朋友們可以提醒一下:多讀幾遍短文。
語文,重在讀、悟,能做好這些,語文基礎自然就打好了!推薦下圖的練習冊,比較實用哦!
希望對您有用。